對武漢的幾個「環」一無所知。
一環二環三環還沒弄明白,前兩天聽說武漢又給自己套了個新環兒。
「2021年1月2日,四環線閉合貫通。」
都四環啦?四環在哪?有啥牛逼?武漢都有哪些環,為啥要修環線……
搞不清「環」的毛病是該治治了,《武漢「環」學,從入門到放棄精通》,都來看看。
四環線在哪?
從西北湖出發,一路向北,開車38分鐘,抵達四環線北段的青山長江大橋。
仿佛已經觸到武漢城區的邊界。對岸青山囪塔林立,江邊貨輪遊走。這頭的高架橋下,是霜打的農田和草莓大棚。
工業風景和田園大片,被四環線剪輯成蒙太奇。
攝影師說:「水果店六十多塊一斤的昂貴草莓估計就是從這裡進的。」
嘗試在腦海裡丈量一下四環線。
把沌口長江大橋和青山長江大橋當成兩個點,之間連條線,以這條線為直徑畫個圈圈,差不多就是四環線了。
南北兩座「長江大橋」,西抵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這地方好玩兒,我們寫過),東邊緣把整個嚴西湖摟進懷裡,歪歪扭扭閉合成一個周長143公裡的大圈。
四環示意圖
北京四環全長65.3公裡,武漢四環的長度是它兩倍多。上海總共就四個環,最外的四環 aka. 郊環,189公裡。
武漢總共13個區,四環線途經其中9個,除了中心幾個區,其他區全都被它穿了一遍。
四環線還沒完全畫圓之前,就對它的牛逼之處有所耳聞。
它是全省第一條採用雙向八車道標準建設的高速公路,路面最寬、等級最高,車速可以踩到100km/h。
總投資400億,95%都是高架線,且每2-3公裡就設置了一座互通,超方便。
四環線不是突然蹦出來的,2017年就陸續上線了。
沌口長江大橋2017年底通的車,往返於江夏-沌口-吳家山一線的老司機們,早早享受了它帶來的便利。
大的環線,通常是分批次建,最後再黏合成一個整環。
武漢四環就分了東、西、南、北四個部分。其中西四環(吳家山-沌口段)17年就通車了,而東段和北段今年年初才合攏。
這就是為什麼最近才給「四環」官宣。
四環沿線的風景,超美。
早有媒體說它是漢版「加州一號公路」,光途經的湖泊就有20多個。在後官湖特大橋看成群的候鳥助跑起飛,在青山長江大橋俯瞰天興洲,從後湖高架遠眺湖堤……
梁朝偉要是在武漢,肯定不會無聊到飛美國餵鴿子,他會繞著四環線「打鳥」。
甚至四環本身就是一道風景。
我們下到天興洲,坐在天興洲盡頭的草灘望向青山長江大橋。大橋的斜拉索把天空切成優美的扇形,後面的煙囪噴吐出「雲朵」,仿若油畫。
四環線已經貫通,但還沒通車,目前正在完成高速公路通車運營相關手續,預計今年上半年某天開通。
四環線通車之後,現在客貨混行的三環線到時候會把貨車全部分過去,以後下班走三環線的新手司機們,再也不用跟擎天柱們搶道了。
武漢的內環,二環,三環,你分清了嗎?
問了問身邊的小夥伴,幾乎沒幾個人能在腦子裡把它們清楚畫出來。
開車的同事清楚些:「你只要記住幾個大橋,以及重要地標,然後虛著眼睛把它們連起來,基本就是一個環線了。」
有些好笑但又蠻有用的環線記憶法。
內環示意圖
1995年,武漢有了第一條環線。
一環,也就是「內環」。武勝路,江漢橋,長江大橋,中南路,徐東大街,長江二橋,黃埔大街,這幾個地名連在一起,基本上就勾勒出了武漢內環的大致模樣。
有小夥伴疑惑:「徐東怎麼能算到內環線?!」
武昌這邊的內環劃分模稜兩可,老武昌的情感認知裡,內環脫胎於武漢老城區,小東門-友誼大道以內才算內環。
二環示意圖
因為火車站的緣故,二環特別好記。
漢口站剛好在二環外,武昌站剛好在二環內,再加上知音橋,鸚鵡洲長江大橋,二七長江大橋,腦海裡醞一醞,立馬學會二環的畫法。
三環示意圖
從地圖上看,武昌的三環區域超大!
三環曾經也叫中環線。武漢站在三環邊邊,武漢市民之家也在三環邊邊。整個東湖在三環內,整個漢陽四新也在三環內。
再加上白沙洲大橋,長豐橋,天興洲長江大橋這幾口「別針」,武漢三環躍然紙上。
二環三環之間甚至還有個不成文的2.5環(輔環),走向大概是楊泗港大橋-古田橋-堤角過江隧道-東湖隧道。這個環從未被正式承認過。
環線並不一定是按照一環、二環、三環這樣的順序依次出現,是可以亂序出現的。
查到的資料說:武漢二環2015年4月畫圓,三環2010年12月畫圓,而五環(哈哈,沒想到吧,武漢居然還有五環)2007年通車。
原來,武漢的環線建成順序是1-5-3-2-4,哆唆咪來發。
全部環線示意圖
上面說的武漢五環也叫「武漢外環線」,全長190公裡,通車後是全國最長城市環線。
武漢目前的規劃裡,甚至還有更加驚人的六環。六環又叫「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全長達到560公裡。
五環進階六環。武漢從一顆「五環十八射」的鑽石,秒變「六環二十四射」的巨鑽。
到時候武漢城市的邊界,將大得令人害怕。
所謂「環線」通常以市中心為圓心,各種交通路線閉合成環,最終效果像一張蜘蛛網。
蹲在網中央的蜘蛛,可以用最快的方式移動到網子的任意角落。
「蛛網原理」編織的環線,對城市最大的用處,大概是讓交通儘可能方便到每一個人。「仿生學」的另類用法。
不過,對武漢來說,環線之網還有更加深長的意義。
江水把武漢分成三鎮,而環線恰好像細密針腳,把三個片區縫在一起,武漢不至於變成「散裝武漢」。
三鎮各環線分布範圍差距很大。
比方說漢陽的內環和二環面積,跟漢口武昌的比起來,小得可憐。討論環線的帖子下面,總能看到漢陽的小夥伴大呼自己是「後媽養的」。
幸好武漢沒有把內環中心放在三鎮中的任何一個。
這個「金蘋果」被丟進長江裡,武昌漢口漢陽三個女神誰都沒得到,免了一場「特洛伊」戰爭。
///
武漢很奇妙,奇妙到並沒有一個地方叫「武漢」。
漢口,漢陽,武昌,三個片區在地理上相互獨立,各自精彩。橋梁,隧道,高架,像一根根細細的紅線,牽動起三鎮人民的緣分與情感,消融著彼此的陌生與疏離。
明朝成化年間,漢水改道,武漢被分成三鎮。今天,一圈又一圈環線,再次將三鎮緊緊縫在了一起。
EDITOR編輯
PHOTO攝影
DESIGN設計
熊魚
黃大頭
Ed
TOPIC
今日話題
小花從小到大住內環武勝路
去年房子拆遷,還建到了三環的古田四路
留言區聊聊,你家從前住幾環,現在住幾環
EDITOR'S PICK
編輯 PICK
CONTACTS
來找我玩
MICROBLOG微博@HANS漢聲
小紅書@HANS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