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四環線主線下月貫通 市民過江再多一條通道

2020-12-24 大楚網

從北湖入口的高空俯瞰四環線

四環線北湖收費站

工作人員正在擦洗四環線邊的路燈杆

橫店收費站門口正在進行最後修繕

青山長江大橋護欄上的白雲黃鶴圖案

即將通車的青山長江大橋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歷經七年建設,長達148公裡的武漢四環線將在12月成功「畫圓」貫通。

昨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工程接近尾聲的東四環、北四環和青山長江公路大橋,實地走訪和調查,感受全省第一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帶來的震撼。

東四環為何互通如此密集?北四環面對跨越多條鐵路、多個湖泊,是怎麼穿越的?世界跨度最大全漂浮體系斜拉橋青山長江大橋,是怎麼誕生的?

今天,我們為你來一一解密,講述四環線背後的故事。

橋梁轉體創紀錄 泥漿循環更環保

昨日,武漢北四環徑合樞紐互通匝道路面上,瀝青鋪築已經全部完工。

在項目已經接近尾聲的路面上,武漢北四環項目工程部部長胡志紅介紹,北四環正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隨時準備貫通整個四環線。

北四環即四環線武湖至吳家山段,全長47.39公裡,全線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時速100公裡,概算總投資118.35億元。

北四環是整個四環線中裡程最長的一段,佔到四環線總長的三分之一,投資額佔總投資的29%。

胡志紅告訴記者,在北四環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積極運用新技術,克服了高空穿越多條鐵路線的困難;同時,在高架橋橫跨多個河流湖泊時,不惜加大投資做好環保工作,沒有讓一滴泥漿進入河流湖泊。

據北四環項目公司介紹,北四環全線穿越的鐵路有合武高鐵、石武高鐵、漢孝城際鐵路、漢口北編組站(京廣客線、京廣貨線、環發線、漢丹線、灄口貨場牽出線、新港線)等,共計12處。

「為保證施工安全,在鐵路線密集的漢口編組站上空,項目採用了難度大、技術複雜的四座轉體橋梁轉體跨越的設計方案。」胡志紅說,轉體總重量創國內紀錄達11.5萬噸,最大的轉體橋梁3.3萬噸,世界最重。

2019年11月28日14時,在黃陂區新十公路松樹崗村,隨著轉體群項目6號墩連續梁經逆時針旋轉64.71°後平穩轉體到位,轉體群轉體施工完美收官。

北四環全線共有12座橋梁,穿越了2條大型河流和後湖等5個大型湖泊。為了保護好沿線河流和湖泊水環境,施工便橋全部採用搭設鋼棧橋,鋼棧橋總長9400餘米,耗用鋼材總重量為71000多噸。

最終,在施工便橋全部搭設完成後,通過設置獨立的泥漿循環系統,利用泥漿車定期排運,確保在湖河底的樁基施工過程中,沒有泥漿排到湖區。

根據項目部提供的施工進度,截至昨日,北四環項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路面瀝青已經鋪設完成;交安、機電、綠化、環保等後續工程也都全部完工。

藍天白雲青山橋 行駛平穩有絕招

青山蕩,白雲飄,最美不過青山橋。

昨日,記者乘車駛上青山長江大橋,看到高聳入雲的兩座A型塔十分纖長大氣。由塔身順勢而下的藍色拉索,與橋身的藍色防護欄相連相交;腳下柏油路面延伸至遠處與藍天相接。

279.5米高度A型橋塔為全球最高,全漂浮體系斜拉橋938米跨度世界最大,48米寬雙向8車道長江上最寬。這一系列的設計,讓藍色為主基調的青山大橋橫臥江面,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

從青山長江大橋上駕車,行駛非常平穩,駛過橋梁伸縮縫時,車身僅輕微振動。

「為了車輛行駛更加平穩,我們對伸縮縫施工進行了嚴格控制。」車輛行駛過程中,武漢交投集團下屬青山長江大橋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付曉鵬告訴記者,青山大橋將伸縮縫的混凝土和路面瀝青的結合部的「落差」嚴格控制在毫米級別,工作更加細緻入微。

「為應對重載貨車對橋面鋪裝提出的嚴峻挑戰,青山大橋使用的是成本十倍於普通瀝青的澆築式瀝青。」中鐵大橋局勘測設計院青山大橋項目負責人胡輝躍介紹,青山大橋實現鋼橋面19.5米超大寬度無縱縫單機一次性攤鋪,顛覆性創新鋼橋面鋪裝並機攤鋪傳統工藝,保障了高品質橋面鋪裝實現。

作為通行時速100公裡的高速道路,防止駕駛員視覺疲勞顯得尤為重要。

青山長江大橋上,兩側欄杆是藍色,與大橋主色調保持一致。而主橋長達4.3公裡,如果都是一種顏色,駕駛人容易產生疲勞。於是,項目方在橋面中間的隔離欄上做文章,對各種顏色進行了人體感受比選,首先在電腦上進行仿真模擬確定為白色,建成後進行了多次實車駕駛體驗,驗證了「藍白搭配,開車不累」的效果。

目前,青山長江大橋項目道路標誌線等交安工程工作基本完成,整個項目已經接近尾聲,並靜待東四環和北四環貫通,實現武漢四環線「畫圓」。

多設互通便民出行 最晚開工按時完工

在嶄新的北湖收費站外,工人正在收尾,進行衛生清掃的工作。

看著東四環歷經重重困難終於貫通,武漢交投集團總經理助理,武漢東、西四環公司總經理王先強感受頗深。

東四環項目起於繞城高速北湖互通,終點在洪山區建設鄉新集鄉附近,與青山長江大橋銜接。新建裡程8.182公裡,有特大橋5座,互通立交3處,項目總投資31.97億元。

「8公裡範圍內,我們就設置了3個互通。」王先強介紹,正常高速公路,一般是10至20公裡才設置一個互通,作為城市的交通要道,東四環設置了3個互通來方便市民出行,進一步打通交通流。

同時,多個互通也帶來了較大的施工難度。「比如說,北湖樞紐互通起點與繞城高速北湖互通相接,這就需要對繞城高速公路進行拼寬、改線和加高,部分還要拆除。」王先強說,多個互通的設置施工起來要多不少麻煩。

王先強告訴記者,東四環線是四環線開工最晚的項目,自2017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克服粘土覆蓋層厚,徵拆量大等不利因素,最終順利趕上進度,按時完工。

「我們3月26日就順利復工,沒有絲毫懈怠。」中建三局東四環指揮部部長王瑋介紹,3月復工時,來工地的全是之前參與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工人。當項目復工開啟,工人們又再次出發,毫無怨言。

疫情對工程進度有較大影響,為了與時間賽跑,按時完成任務,最高峰時,中建三局有3000多人奮戰在前線。「人員兩班倒,機器不停歇。」特別是在10月才開始建設的北湖樞紐中,「基本在橋梁的每一跨都有一臺吊車。」最後,只用了30天就完成了該項目,比日常用時縮短一半。

目前,東四環的土建、路面瀝青鋪設、交安、機電、綠化、環保等後續工作都已經基本完成,只剩下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後,等待驗收。

穿越湖泊不流一滴汙水 建大橋省超千噸水

在四環線的建設過程中,科技創新、綠色施工、環保施工的理念,一直貫穿著整個工程項目。

「我們的梁場較普通梁場節水1000-2000噸。」在青山長江大橋上,胡輝躍向記者介紹,在生產橋梁所需的預製梁的梁場內,充分使用循環水,讓水資源得到了節約。

「長江邊肯定是不缺水的,但是我們必須減少浪費。」在青山大橋的梁場內,所有施工用水全是循環水,並設有集中的積水室。混凝土養護完畢之後,通過預先設置好的管道排到積水室,然後進行循環使用。

在建設主塔塔底的水下沉臺時,為了保證橋梁的耐久性,在100年的服役期裡能夠減少材料浪費,使用了不鏽鋼鋼筋替代普通鋼筋,這也是首次在內河使用不鏽鋼鋼筋。這樣能夠防止沉臺出現裂紋,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

經過東四環、青山長江大橋來到北四環,一路上從景色秀麗的湯遜湖到蘆葦遍地的後官湖,從碧波蕩漾的後湖到波光粼粼的北湖,武漢四環線跨越多個湖泊,沿途風景美不勝收。

水面施工如何最大可能減少水質汙染,是四環線建設者面臨的一大難題。

「我們在項目涉水區全線採用鋼棧橋作為便道、鋼平臺作為施工平臺,減少湖泊佔用;水中橋墩施工,承臺、墩身鋼模板拼接嚴密,沿鋼平臺設置隔油帶,放置移動垃圾箱和移動廁所,不讓一滴廢水、一片垃圾流入湖中。」在北四環現場,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武漢北四環5標項目負責人王江介紹。

除水質保護外,項目還將綠色施工貫穿整個施工過程。由於路基土方施工量大,極易產生揚塵,項目在施工方案中明確揚塵控制措施;同時配備灑水車噴霧降塵,在重點區域布置噴淋系統;對運輸車輛採取封閉式運輸。

為確保車流通暢和安全,施工方為掛籃底部加裝兜底,並採用由方鋼和鋼絲網組成的防拋網,網格為1釐米小孔網格,將合攏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內,不讓一粒石子落入機場二通道。

集約利用城市空間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首次提出建設『四環線』,是在2008年。」昨日,武漢綜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童亞雄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考慮到三環線的貨運壓力會越來越大,武漢周邊新城組群的聯繫不夠暢通,武漢市當年提出四環線的設想。當時期望四環線成為貨運通道為主的高速通道,有了這條通道,既可以改善新城組群之間的交通條件,也有利於提升武漢市的高快速路網的通行效率。

當年開始,5家設計院經過5年時間對四環線進行策劃、設計,並多次尋求國際國內省市知名專家認證。

「最終確定的148公裡的四環線,特點、難點也非常鮮明。」童亞雄說,因為三環和五環之間都是建成區,新增一條四環線面臨協調難度大、控制因素多的問題,這也成為後面建設的難點。

同時,四環線九成以上道路全部是高架,通過上層高架高速路、下層城市道路等方式,實現複合空間的利用,「這是一個典範。」

另外,因為四環線的高標準,它建成通車後將成為全省第一條雙向八車道的高速公路,值得期待。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建設處副處長王濤表示,四環線是湖北省規劃的「七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的「環一」,其建設將進一步完善湖北省高速公路布局,優化武漢「環線+射線」路網結構。對於構建溝通武漢市六大新城組群、水港、空港、保稅港、物流園區、產業園區之間的快速通道,增強武漢三鎮過江交通能力,緩解三環線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四環線具有重要意義。

■ 連結

武漢四環線項目是湖北省、武漢市十三五期間規劃的重點交通工程。

項目位於武漢繞城高速和城市三環線之間,途經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青山區、洪山區、黃陂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漢陽區、武漢經濟開發區、江夏區,是連接武漢六大新城組群的快速通道。工程全長約148公裡,線路90%設計為高架形式,按時速100公裡的高速公路標準設計。

據悉,武漢四環線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是連接武漢市六大新城組群的快速通道,是武漢市「環形+放射」的道路骨架網絡的有機組成部分。整個四環線貫通後將有效銜接新城組群交通樞紐、物流園區、產業園區,有效緩解繞城公路與三環線的交通壓力。四環線不僅僅是城市環線,同時也是湖北省高速公路網重要組成部分,將併入全國高速公路網聯網收費系統。

相關焦點

  • 武漢四環線即將貫通,嘉魚去武漢又多了條快速通道啦!
    武漢四環線即將貫通,嘉魚去武漢又多了條快速通道啦!年底即將迎來主線貫通那麼對嘉魚又有什麼影響?「最初,我們通過京港澳高速或國道,轉到三環線過白沙洲長江大橋再去往漢陽和東西湖方向,去漢南則是選擇繞城高速,後來白沙洲大橋實行限重通行,重型貨車大多改走武漢繞城高速。」隨著西四環和南四環相繼通車,胡德軍的選擇又多了一個,而且對他和他的車隊來說更方便快捷。
  • 一線串三「谷」,武漢四環即將貫通
    長江日報記者今天了解到  武漢北四環和東四環  正在抓緊進行收尾工程  穿江越湖的武漢最寬環線  ——四環線即將主線貫通!  為適應武漢這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迫切需要構建一條新的快速聯繫通道,以及時疏導新城組群的對外交通需求,並加強組群尤其是各中心組團相互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四環線應運而生。  「四環線建成後將顯著改善新城組群的對外運輸條件,並在運距縮短、運時減少、成本降低、方便程度提高的綜合作用下,促使新城組群形成新的良好區位條件,引導城市空間資源要素的聚集。」童亞雄說。
  • 邁入四環時代!武漢交通將迎來「大爆發」
    作為武漢市最大的交通工程歷經七年艱苦建設串起9個城區,全長146公裡穿江越湖的武漢最寬環線——四環線即將主線貫通!武漢北四環黃陂段建設現場。6號線二期預計春節前「軌通」11月27日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臨空港大道站—碼頭潭公園站區間雙線實現貫通自此6號線二期工程實現全線「洞通」11月27日,地鐵6號線二期臨空港大道站右線隧道口,工人正在拆除盾構機
  • 武漢多條過江通道規劃出爐!
    近日,多位網友 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諮詢 過江通道或橋梁建設問題 相關部門答覆: 規劃已預留了這些通道
  • 品味四環:超大城市交通格局再升級
    他認為,四環線的開通,將大大緩解市區交通壓力。作為貨運高速通道,從此釋放三環線交通負擔,並且貨運將因四環線變得更加高效通達,有效提升城市路網格局,助力城市貨運物流效能,拉動經濟高效發展。市民出行空間變得更多樣、更便捷、更高效。徐恭義主持設計的青山長江大橋作為四環線重要的跨江通道,同樣是高速公路標準,雙向10車道,還預留2車道,屬於城市附近的高速公路橋梁。
  • 交投集團南四環線高速公路今日正式通車
    這條連接江夏區、洪山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重要通道也將進一步提升大武漢城區路網運行效率,緩解三環線和繞城高速交通壓力,還可作為繞避主城區的另一條貨運快速通道,減少大型貨車直接穿越城區的機率,對於減少主城區廢氣排放、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大江大湖大武漢,路美景美四環美。
  • 螺洲互通最後2條匝道下月建成 環島路主線春節前有望貫通
    螺洲互通最後2條匝道下月建成 環島路主線春節前有望貫通 2018-11-01 23:07:13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孫漫 葉義斌
  • 長江上最寬的橋:武漢第九座過江大橋,四環線串起多個明珠
    它全長8.599千米,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為雙向8車道,設計車速100公裡/小時,採用公路一級標準設計,橋寬46米,為長江上最寬大橋,是武漢四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成為武漢市第九座過江大橋!武漢四環線位於繞城高速公路與三環線之間,串聯六大新城組群,途經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化工區、青山區、黃陂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漢陽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夏區、洪山區等10個區。 / 四環線簡約版大圖 / ↓↓↓
  • 湖北武漢五大過江通道確立,地鐵10、13、17、20和25號線有望提前
    4月7日,發展改革委在官方網站公布了《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的通知,明確2025年前重點推動實施79座過江通道,其中涉及武漢有16座。這裡面涉及了過江地鐵和過江隧道、橋梁。列出的地鐵應該會列入第五期地鐵規劃,預計下一期武漢地鐵建設的重點在連接遠郊貫通主城區的地鐵快線,比如10、13、17、20和25。二七和堤角過江通道會進一步加強漢口跟武昌之間的聯繫,繼續做強做大長江主軸,長江主軸的重點應該在長江大橋以北,漢口跟武昌之間的沿江區域,估計未來武漢的中心在長江二橋附近。
  • 武漢所有的過江通道一覽表,長江武漢段共有11座
    長江武漢段共有11所長江大橋,其中10座已通車,只有青山長江大橋在建中。總共有2座隧道,及長江隧道和三陽路公鐵隧道。三陽路公鐵隧道是集公路和地鐵7號線過江地鐵一體的,三陽路公鐵隧道車流量一直不溫不火,而長江隧道則是車流量一直偏高,堵車是常事。武漢現在有4條地鐵線穿越長江,即2號線、4號線、7號線、8號線,未來至少還有4條地鐵線規劃穿過長江。武漢市過江通道最多的是武昌區、漢陽區,這跟武昌區沿長江比較狹長有關。
  • 青山長江大橋下月通車,武漢江面再添新地標
    一條「藍白巨龍」飛臥長江江面,252根斜拉索拉出兩支「豎琴」……百層樓高的茶白色主塔,與藍色的斜拉索交相輝映。憑欄遠眺,就是繁忙的陽邏港。作為武漢第11座跨越長江的大橋、今年疫後建成的首座長江大橋,青山長江大橋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為大武漢增添一座新地標。
  • 葉青看數據:武漢將新增16條過江通道
    葉青 中部之聲1、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官方網站公布了《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的通知,明確2025年前重點推動實施79座過江通道,其中涉及武漢的有16座。
  • 青山長江大橋下月通車 武漢江面再添新地標
    一條「藍白巨龍」飛臥長江江面,252根斜拉索拉出兩支「豎琴」……百層樓高的茶白色主塔,與藍色的斜拉索交相輝映。憑欄遠眺,就是繁忙的陽邏港。作為武漢第11座跨越長江的大橋、今年疫後建成的首座長江大橋,青山長江大橋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為大武漢增添一座新地標。
  • 武漢上新四環線,還有五環和六環,你學廢了嗎
    「2021年1月2日,四環線閉合貫通。」 都四環啦?四環在哪?有啥牛逼?武漢都有哪些環,為啥要修環線…… 搞不清「環」的毛病是該治治了,《武漢「環」學,從入門到放棄精通》,都來看看。
  • 通車首日駕車體驗武漢南四環:江夏到沌口15分鐘
    5月6日,武漢市四環線龔家鋪至中洲段(以下簡稱「南四環」)正式開通運營併網收費。目前,整個四環線高速公路項目,西段(吳家山至沌口)和南段(龔家鋪至中洲段)已全線貫通運營,四環線已經「畫圓」一半,北四環和東四環還在抓緊建設,力爭今年底全線貫通。
  • 武漢六大城建、宜昌28項目同日開建
    23日,武漢六大城建重點工程開工,包括3條地鐵、1座長江大橋、1條快速路和1條綠道,總投資超過500億元。這六大工程對完善武漢交通網絡、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將產生重大的促進作用,也能讓市民切實感受到城市面貌新變化。同日,宜昌新區第8批重點項目集體開工。
  • 黃埔到番禺將再添一條過江通道 溝通穗莞佛
    沿線地鐵主要為規劃地鐵十七號線、規劃地鐵二十五號線、規劃黃埔1號線、規劃東莞地鐵1號線與在建的地鐵五號線東延線。值得關注的是,化龍-開發區西區過江通道不僅快速連接黃埔和番禺兩地,還是穗莞佛連接通道系統的重要節點。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灣區城市之間的交流與聯繫更加緊密,同時珠江兩岸的互聯互通,對灣區的發展也極為重要。
  • 武漢新添一條四環線至繞城高速的城市主幹路
    挖掘機旋轉大臂挖土,渣土車來回運輸,12月15日,記者在位於青山區的四環線化工樞紐互通立交附近看到,綠色大道(四環線-外環南路)工程已經正式啟動,預計2022年底建成通車。綠色大道位於東四環化工樞紐互通立交下方的建設現場。
  • 武漢將再添一條穿湖隧道!
    備受關注的武漢兩湖隧道工程南湖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武漢市發改委批覆《批覆》顯示,南湖段主線隧道起於卓刀泉北路省衛健委門口,沿卓刀泉北路、卓刀泉南路走向,下穿南湖、獅子山,沿華農南薈路至三環線獅子山戒毒所西側,長8000
  • 松花江上再添一條過江通道 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通車
    20日,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正式通車,松花江上又新增加一條過江通道連接江南、江北。新建的濱北線松花江公鐵兩用橋位於老東江橋下遊50米處,介於松浦大橋、東四環跨江橋中間位置,跨江主橋為公鐵共用,下層為濱北線鐵路橋梁,上層為市政橋梁,上層市政橋梁是哈市三環路在城市東部地區跨越松花江的通道。市政橋梁主線北起松北區浦源路與規劃148路交口,南下跨越濱水大道、松花江、江畔路,至道外區規劃北門街,線路全長4.07公裡,其中公鐵共用部分2.28公裡,雙向六車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