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孟晚舟的新聞衝上了微博熱搜第一,法院公布了第一個判決結果,孟晚舟未能獲釋。
每日經濟新聞在報導中寫道:
「孟晚舟當天出庭並聽取法庭所做的判決。這一判決結果雖短,但意義重大——這樣的結果,意味著孟晚舟在544天的「軟禁」後,仍然無法恢復自由,她腳上的電子腳銬還是不能取下。」
500多天的軟禁,足以讓一個人情緒崩潰,意志被摧毀。
出乎意料的是,孟晚舟依然面帶微笑、眼神篤定,似乎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很難想像她已經年近50歲,還曾經患過癌症。
軟禁期間,還身患高血壓、睡眠障礙等多種疾病。
一年多來,孟晚舟每每出現在公眾面前的,都是一個無所畏懼、優雅自信的女戰士形象。
每回發微博,也是滿滿的信心和勇氣!
一場逮捕,讓這個原本低調的女人,開始進入公眾視野,為大眾熟知。
如今,即便在異國他鄉深陷「囹圄」,她依然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其實回看孟晚舟的成長經歷,也可以看出她的從容,都跟後天苦難磨礪出來的智慧相關。
從她的傳奇經歷裡,我們或許也可以得到一些教育子女方面的借鑑和啟示。
童年遠離父母
奶奶的愛陪伴她成長
在很多人的想像裡,華為的「長公主」的童年,應該是特別幸福的。
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小就有穿不完的公主裙,抱不完的洋娃娃;
父母、爺爺奶奶和家裡的保姆都圍著轉;
小公主一噘嘴,大家就上趕著各種哄……
可是,這些和孟晚舟都沒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她小時候,家裡並未富裕。
父母都在部隊工作,她只是一個在貴州山區長大的「留守兒童」。
晚舟五歲的時候,因為父母工作忙無暇顧及,奶奶就把她接到貴州。
當時,她離入小學年齡還差兩歲。
作為高級數學教師的奶奶,卻馬上安排她去讀一年級。
因為智力還沒有發展到小學生的水平,晚舟每天晚上對著數學作業都不知所措。
奶奶一邊開玩笑說「非非怎麼養了這麼一個笨女兒」,一邊不厭其煩地指導她完成作業。
昏黃的燈光,見證著奶奶對小孫女的耐心啟蒙。
最讓晚舟覺得幸福的事情,是跟著奶奶上街買糖。
當時家裡的經濟其實並不好,可奶奶不想讓這個遠離父母的孩子受委屈。
於是寧願讓姑姑叔叔們少吃一口菜,也要省下錢來給晚舟買糖吃。
孟晚舟至今都記得奶奶常常念叨的那句話:
奶奶背,上街街,買糖糖。
中學時,晚舟學習認真,成績一直處在班級中上遊。
這和奶奶的鞭策與指導密不可分。
她曾說,自己讀博士的原因,是一直都希望爺爺奶奶終有一天能以她為傲。
童年時沒有父母陪在身邊,對每個小孩來說,都是一種遺憾。
但幸運的是,孟晚舟有一個既疼愛她,又重視教育的奶奶。
她的童年,既沒有因為缺愛而造成的自卑,也沒有因為缺乏管教而變成「野孩子」。
而是在奶奶的培養下,長成了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女孩。
父親的信任和尊重
是女兒逆風飛翔的翅膀
剛聽到「孟晚舟」這個名字的時候,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不是跟著爸爸姓「任」呢?
其實,孟晚舟小時候和大部分人一樣,也是跟著爸爸姓的,叫「任晚舟」。
16歲那年,她改了自己的名字,隨母親姓孟。
一個女孩子,居然自己改姓氏,她的大膽和主見讓人側目。
而任正非對女兒的尊重和信任也由此可見一斑。
事實上,孟晚舟不僅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還很會「鞭策」她的父親。
任正非創立華為之前,在四川綿陽的部隊,從事的是基建工作,深受領導重視。
然而,那裡的教育條件落後,部隊官兵的子女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連個考上大學的都沒有。
看到這樣的情況,孟晚舟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前途。
有一天,她鄭重其事地對任正非說:
「爸爸,將來我如果考不起大學,你要為我的前程負責。」
還有一次,任正非將要被分配到一個軍事科研基地,他帶著孟晚舟和小兒子去基地參觀。
孟晚舟沒有被眼前的新地方所吸引,卻對任正非說:
「爸爸,這地方好荒涼。」
女兒的兩句話,深深觸動了任正非。
想到自己多年的部隊生涯,對孩子缺少陪伴,很是愧疚。
出於對子女未來的考慮,他離開了部隊,帶著幾千元的退伍金,舉家搬到了深圳。
離開了部隊,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孟晚舟和父母擠在漏雨的屋子裡,生活艱苦。
她曾在一篇回憶文章《風箏》裡說起過這段生活:
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四面透風的屋子裡,隔壁鄰居說話都能聽見。
但正是這段艱苦歲月,讓孟晚舟的身心都得到了歷練。
從孟晚舟的成長我們可以看出來,儘管任正非陪伴女兒的時間不多,但他對女兒的愛是深沉而濃厚的。
甚至願意為了女兒的未來,放棄原本在部隊的大好前程。
孟晚舟與父親之間,是比較平等的關係,可以自由地表達真實的想法。
甚至連改姓這樣的大事情,任正非也尊重女兒的選擇。
正是這樣的愛,讓父女倆成就了彼此。
任正非在女兒的鞭策下,一手創辦了華為。
而孟晚舟,也因為父親的信任與尊重,擁有了一雙逆風飛翔的「隱形翅膀」。
無論是在華為的開疆闢土,還是在異國他鄉的身陷「囹圄」,這個奇女子表現出來的超強能量都讓人驚嘆不已。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才能增益其所不能
偶像劇裡,主角總是年紀輕輕就繼承家業,當上總裁一呼百應。
現實中,孟晚舟大學畢業來到華為,從接電話、列印文件這些瑣碎且辛苦的小事情做起。
是個不折不扣的「打雜工」。
這樣的安排,其實是任正非「用心良苦」。
他認為,社會閱歷的第一條是對人要有認識,打雜的經歷有助於積累這些經驗。
從孟晚舟在華為蟄伏20年的表現來看,任正非讓女兒從打雜工幹起的安排,無疑是培養女兒成為接班人最好的方法。
她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大刀闊斧地進行一系列改革。
使得全球的財務組織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運作。
她主導建立五個帳務共享中心,覆蓋和支撐全球的會計核算工作。
並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臨產前一天還在上班,產後半個月就回到崗位……
2011年日本9級地震引發福島核洩漏,華為成為唯一留在福島的通信公司。
孟晚舟單槍匹馬從香港飛到日本,處理危機。
真刀真槍地付出,讓大家對這位華為未來接班人心服口服。
2011年,39歲的孟晚舟首次出現在華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名單。
並出任了公司首席財務執行官,掌管著華為6036億的全部財富。
2018年,孟晚舟出任華為副董事長。
從「打雜工」到副董事長,沒有一步登天的奇蹟,沒有錦鯉轉世的運氣。
只有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的努力。
只有身處低谷、從容面對的豁達。
只有遇到困難、絕不退縮的堅韌。
很多家長以為,女孩子就是要「富養」,捨不得讓她吃一點苦頭。
殊不知,被過度保護的女孩,根本不知道真實的社會和人心。
連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都不具備,又如何成就一番事業呢?
人的一生,無論富裕或是貧窮,無論優秀或是平庸,都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萬貫家財,不是錦衣玉食。
而是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欣賞和信任,是讓孩子經歷各種風雨的捨得。
唯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擁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
即使在生命至暗時刻,也能夠笑著迎接光明的到來!
來源:小樹媽媽(ID:tree2050),最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眾號,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往期精彩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