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5日消息,2019年5月,中央深改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的方案,要求按照帶量採購、量價掛鈎、促進市場競爭等原則探索高值醫用耗材分類集中採購。今天上午9點,由國家組織的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在天津進行。先來了解一下這次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究竟要做什麼事情?
首年意向採購量107萬個,佔全國使用量的80%
按照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國家醫保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全國各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成聯盟,本次集採產品為鉻合金載藥冠脈支架,首年意向採購總量為1074722 個。意向採購量由聯盟地區各醫療機構報送採購總需求的80%累加得出。
意向採購的產品共涉及12家中外生產企業,27個品種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註冊證的上市冠狀動脈藥物洗脫支架系統。 符合資格的企業將通過公開投標的方式,通過市場競價機制產生中選產品。
本次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周期為 2 年,自中選結果實際執行日起計算。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醫療機構使用的冠脈支架的價格在幾千塊、幾萬元不等,多方期待國家通過招採制度的改革,能夠實現減輕患者負擔、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保證醫院醫生的合理收入、促進耗材企業轉型升級的改革目標。
各方呼籲高值醫用耗材回歸合理價格
中國冠心病介入治療發展迅速,從2009年到2019年,病例數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年增長速度10%~20%。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醫療機構使用的冠脈支架的價格在幾千塊、幾萬元不等,多方期待國家通過招採制度的改革,能夠實現減輕患者負擔、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保證醫院醫生的合理收入、促進耗材企業轉型升級等目標。
國家衛健委心血管介入管理專家組組長 霍勇:中國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是嚴重不足,因為急性心肌梗死進行冠脈介入治療,也就是說放支架,是一個最有效地減少患者死亡的一個手段。但是我們介入治療的這種手段的應用還是嚴重不足,大概只有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到10%才做了介入治療。相當一部分病人,都沒能及時做這樣的治療。所以中國的冠心病介入治療,未來的發展還是很大的。
以浙江長興縣為例,2019年,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共計開展冠脈支架植入手術400多例。由於使用數量較少,不能以量換價,最終造成了醫院運行成本高、醫保基金壓力大、患者用不起的三方被動局面。
長興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金美娟:如果能夠集中採購的話,對於老百姓來說可以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對於醫院來說能夠降低醫療成本。
江蘇先行先試一年,中選者價格平均降幅51%
據國家醫保局介紹,中國醫用耗材市場規模3200億元,其中高值醫用耗材1500億元。冠脈支架的總費用150億元左右,佔到全國高值醫用耗材總費用的十分之一。為了穩妥推進高值耗材改革,江蘇省先行先試,在全國率先進行了省級冠脈支架招採工作,中選支架價格平均降幅51%。
江蘇省招採後,支架價格被壓縮在2850元至8666元之間。從中選品種分布情況看,既有進口品種,也有國產品種;既有高價品種,也有低價品種,中選品種與當前臨床使用主流品種一致,能夠較好地滿足臨床需求。
江蘇省醫療保障局副處長 盧銀桂:雖然說我們給了30%的量是未中選的,事實上只採購了4%左右。整個的執行還是很好。4%出口還建立在什麼情況下?建立在我同意這些未中選品種主動降價,我沒有去聯動,聯動都降了。但我說你不降,你能賣得出去嗎?肯定賣不出去。那你,我讓你可以賣得出去,那麼你必須要自己降,不然的話醫療機構就跟你扯皮。比如說人家(價格)那麼低,你這麼高,一定賣不出去。
國際價格對比:高於巴西、印度、美國、法國
為了順利推進此項改革,國家醫保局委託相關專家對多個國家冠狀動脈支架的價格進行了國際價格對比。國際價格對比的品種就是本次集中採購品種,第三代藥物洗脫支架。
國產品牌價格7500~18500元,中位數14000元,進口品牌價格11400~23300元;
同代支架價格巴西最低2183元;
美國患者支付價6403~18507元;
法國零售價6881元;
日本醫保支付7693~18747元(均折合為2020年人民幣匯率);
2020年3月,印度政府規定藥物洗脫支架天花板價調整天花板價為756元。
中選產品全程監管,對心臟外科醫生績效考核適當傾斜
此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的價格會出現比較大的降幅。產品價格降低後,產品質量如何保障?對醫生、醫院的配套改革措施又是什麼?
這是一臺冠脈支架手術,需要在4名醫護人員配合下完成,他們穿著重達15斤左右鉛衣,在X射線環境下進行手術,射線對醫生的身體有輻射損傷,完成這樣一臺手術,醫生的手術費用也就1500元,幾年前才只有幾百塊錢。
長興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金美娟: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把耗材價格儘可能的往下降,我們也希望醫療服務價格進行重新的調整,讓我們的醫生技術能夠充分得到體現。
國家衛健委心血管介入管理專家組組長 霍勇:不是應該以用幾個支架來衡量他的勞動,而是應該衡量醫務人員在用冠狀動脈支架手術過程中,他能不能夠規範、有效和更加持久地治療患者的疾病以醫療質量為標準。
國產支架使用率高達75%~80%
國家醫保局表示,通過集中招標採購,高值耗材價格降低而減少醫療機構支出的部分,仍然歸屬醫療機構,同時引導醫療機構對心臟外科醫生的績效考核進行適當的傾斜。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 鍾東波:不下調支付總額,剩下的給醫療機構。現在把成本給你降下來了,空間全給你,醫療機構的話,通過合理考核,給咱們這些心臟科的大夫會劃點績效的這個鼓勵。
在集中招採前,國家醫保局專門請來北京安貞醫院、阜外醫院的心臟外科專家進行座談,專家們表示,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促進醫療價格更加合理,使醫療技術更加公平可及的重要舉措。目前,國產支架使用率高達75%~80%,在某些方面也正在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發生改變,因此建議在集中招採和相關政策制定時,注重扶植和鼓勵企業的創新發展。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 竇克非 :比方說定價什麼,有時候老跟人他,人家進口的才多少錢,你國產憑啥那麼貴?其實它不是,有的國產它比進口的還要好。它的這個設計還先進,就是現在我們用的這些,其實比他們還好。所以以後可能,這個觀念可能要,稍微的可能要改一改。
產品價格降低後,對質量如何進行監管?在集中招採前,天津市有關部門密集調研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檢測能力進行摸底,保證中選產品質量可追溯。
天津市醫保局副局長 張鐵軍:加大了監督、抽檢的力度,保障在市場流動的產品全部合格。對產品的從生產、流通到使用,全周期的一個監管,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
流通領域帶金銷售方式造成價格虛高
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和銷售方式密切相關。生產企業生產出產品後,交由代理商包銷,經過層層代理後,高值耗材的出廠價和最終百姓的使用價格,就相差懸殊了。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 陳金甫:所以在這個模式下,企業比拼的是銷售渠道和費用空間,而恰恰產品質量 性能保障 成本管理等方面 競爭根本就不充分 所以它沒有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所以就談不上成本的這樣的優勢,質量的這樣的比拼,你必須斬斷原有的銷售模式對中國行業發展的影響,一方面是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方面招採可能也會帶來行業的重組,優勝劣汰,這些都是必然的,叫改革之痛,歷史這種階段必然的一個選擇。
(原題為《107萬個!首次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