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遊(二)夕陽下的魯迅故裡

2020-10-19 雁窩島69

    下午3點坐K9路回市區,在司機和售票員的努力下,4點到魯迅路口,趕到魯迅故居已經停止領票(免費d)。想著第二天可以再來,便趁著日落人稀,在魯迅故裡的小街上休閒地漫步細看,可能是沒有白天那熙熙攘攘的遊客,這座江南小城的一角顯露出魯迅筆下的那一抹淡雅水墨。

    精心做舊的鹹亨酒店,門前是一尊孔乙己的銅像。黑色基調的清淨店面裡,幾排木製桌凳似乎還散發著孔乙己年代的黴味。櫃檯上放著些花雕黃酒、茴香豆、豆腐乾、花生米,這些當年孔乙己化幾枚銅板可以常吃的,現在可是價格不菲,茴香豆一小碟要9元,豆腐乾12元,而一碗太雕黃酒從24到34元不等,看釀製的年份。待走進小酒店裡面,不起眼的後牆處,一扇與牆壁渾然一體的圓形自動門悄然分開,裡面別有乾坤,說不盡的燈火輝煌,富麗堂皇。一個各式菜點琳琅滿目飯店大堂,滿眼望去,一桌桌的食客熱氣騰騰地吃著喝著,撤盤的端菜的服務員如過江之鯽,孔乙己尚若再來,定會發表另一番高論從而魯迅的文章另寫了。

    街上有座紹興黃酒館,門外樸素,裡面裝飾古色古香。各種品牌的黃酒,罈罈罐罐,既是商品,也是紹興傳播的黃酒文化。紹興很難看見白酒,也看不見啤酒葡萄酒,無所不在的黃酒,見縫插針。塔牌、古越龍山、女兒紅、梁山伯祝英臺,都是紹興有名氣的黃酒品牌,原來只知道紹興的花雕和女兒紅不錯,這回才了解更好的是太雕,15年的20年的太雕賣到一斤28元到34元。售貨員從大瓦甕中打出一勺,給我們小半杯嘗嘗,巧克力色的酒液厚厚地掛著杯壁,醇厚糯香,甜的像是放了蜜糖,上海的石庫門黃酒與之相比,顯得清水光湯了。

    滿街散發著油炸臭豆腐的香味,走進一家叫「周家臭豆腐」的小店,花5元吃一小碟臭豆腐,拿到手只有6小塊,牙縫沒塞滿,碟子已經空了,周家給了溫柔一刀。繼續尋覓,總算在「一念堂一石居」對面的「老太臭豆腐」的攤頭花5元錢買到了近20塊小臭豆腐,這才過了把臭豆腐癮。這家攤頭當地人也在五盒六盒的買,說是回去一人一盒,買當地人敢買的,才是旅遊的訣竅。

    夕陽下,店家都在上排門板,我們很有興致地看了好幾家,看著他們一塊塊門板窗板從周圍牆根處搬來,一塊塊上上去,店家看我們這麼有興趣,不免也打趣地解釋幾句。這樣的上門板,五十年前的上海是常見的,現在想看就難了,不知道城隍廟還有沒有。

    周家老臺門已經關門,老臺門前的小河裡,收工回來的烏篷船,一條條停系魯迅祖居的石階下,頭戴烏氈帽的船工們互相叫應著,下班回家。繞過百草靜舍的出口,一直走到與魯迅中路並行的小巷——東鹹歡河沿,那是百草園的後門。黃昏的暮色中,空無一人的青石板小路,只有我們的腳步聲。沿著彎彎曲曲的小河,家家戶戶的後門石階伸向河水中,故鄉平湖叫這樣的石階為石渡徑,從前人家在這裡淘米洗衣服。隨意走進一戶人家的大門,撲鼻而來的是那股熟悉的江南灶間煙火氣。

    作為旅遊區的魯迅故裡,小店裡什麼都貴,一盆年糕22元,一碗大排面18元,後來才知道,整個紹興的物價都不便宜,農貿菜場裡麵條3.1元一斤,上海2.8元;雞蛋5.5元一斤,上海4.5元;菜結3元一斤,上海2元;新鮮竹筍要28元一斤,上海十來元吧,便宜一半。唯獨房子比上海便宜的多,一平方一萬算好的了。我們走到中興中路的一家紹興麵館吃了碗扎肉麵,有點特色。巨大的海碗,扁扁的有嚼勁的麵條,一大塊肉用草結紮著,倒是第一次吃,鹹淡正好,16元非常公道。

    當晚住在魯迅中路沈園的隔壁,環境幽靜的沈園陸公賓館,取了陸遊的名號。108元的標房熱水空調充足,有免費WIFI,除了老闆夫婦,沒遇見一個遊客。

黃昏夕陽裡的魯迅故裡,沒有遊客了。

 


鹹亨酒店的門外,孔乙己孤單單地站著。看著是空蕩蕩的店面,裡面大有乾坤,牆中一扇圓門打開,是個非常大的飯店大堂,富麗堂皇。



關門謝客的魯迅故居

 

魯迅祖居(魯迅的父母家)門前小河裡的烏篷船,收工下班。


紹興黃酒館裡壇裝的黃酒,有加飯、花雕、太雕、雕王各種等級講究。補充一句,今日看見上海店裡賣的紹興鹹亨太雕,18元一斤,也是壇裝零拷。



茴香豆、燻青豆、臭豆腐,都是紹興的下酒小菜,這茴香豆很像上海城隍廟的五香豆。



旅遊區裡的小街,這家老太臭豆腐份量蠻足的,5元一泡沫盒,近20小塊。對面飯店的菜譜沒什麼特色,也不便宜。

 

正在上門板的店家,這些門板有些年頭了,每一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走出旅遊區的東鹹歡河沿街(這名字有點繞口,念了半天沒念利索),與魯迅中路平行,有著淡妝寧靜的江南小鎮風味,沒什麼商業化,倒是特別喜歡。這裡是百草園的後門,由於隔著河,遊客不容易涉足。
青石板的小街,烏篷船可以通行的小河,石階下去,從前是可以淘米洗菜洗衣服的,濃濃的江南水鄉韻味盡在其中。

相關焦點

  • 紹興遊(四)沿著少年魯迅的足跡
         沿著少年魯迅的足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走一遍大約要2小時。    離開沈園已經是上午10點了,向西300米便是魯迅故裡的東入口,憑身份證領一張票,允許3人一起進入各檢票處,很人性化的一個小措施。
  • 匆匆一遊紹興魯迅故裡 果然是人傑地靈 名人輩出的地方
    紹興古城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舜禹遺蹟、越國古址、秦漢碑刻、唐宋摩崖、明清故居等歷史古蹟聲名遠播,魯迅故裡、周恩來故居、蔡元培故居、書聖故裡、陽明故裡、大禹陵、蘭亭、古橋群、古纖道、古運河等文物古蹟比比皆是。
  • 紹興懷舊之旅——遊沈園、魯迅故裡
    中國網訊 記者姜婷婷 紹興是一座地方色彩濃鬱的名城,以其人文景觀豐富、水鄉風光秀麗、風土人情誘人而著稱於世,自古至今皆為遊客嚮往的遊覽勝地。2011年9月28日,筆者有幸隨青年社會實踐團來到紹興考察採訪,領略了紹興這座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的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
  • 浙江紹興,魯迅故裡
    紹興魯迅故裡2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故裡3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故裡4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故裡5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故裡6 劉玉超 攝 2019年05月08日紹興魯迅故裡7 劉玉超
  • D18--時代之光 ~~~遊魯迅故裡
    旅行紀實:紹興,晴,氣溫17-23度,北風5級,溼度58%。 早上七點多就從賓館出來,乘地鐵一號線到杭州東站換乘高鐵,約20分鐘到紹興北站下車,改乘BRT1號線,經9站5O多分鐘約20公裡,在魯迅故裡站下車,步行不到100米,就是魯迅故裡。
  • 浙江紹興魯迅故裡、沈園、蘭亭風景區旅遊心得
    一、浙江紹興魯迅故裡旅遊景點推薦魯迅的故裡保持著他故居、祖籍、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的風格,還包括許多與魯迅有關的古民居和歷史遺址,如周家新臺門、壽家臺門土鼓寺、魯迅作品風情園。在紹興,所有有相當規模的房子都叫臺門,他們經常住在一起。
  • 感受魯迅當年的生活情境,遊魯迅故裡
    魯迅故裡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是 紹興 市區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水鄉古城經典風貌和獨具 江南 風情的歷史街區。,是立體解讀 中國 近代文豪魯迅先生的場所,是 浙江 紹興 的「鎮城之寶」。
  • 紹興魯迅故裡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紹興懷舊之旅——遊沈園、魯迅故裡
    中國網訊 記者姜婷婷 紹興是一座地方色彩濃鬱的名城,以其人文景觀豐富、水鄉風光秀麗、風土人情誘人而著稱於世,自古至今皆為遊客嚮往的遊覽勝地。2011年9月28日,筆者有幸隨青年社會實踐團來到紹興考察採訪,領略了紹興這座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的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
  • 紹興魯迅故裡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公布
    魯迅故裡,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紹興古城五大文化核心區之一。規劃基於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理念下探索文化展館型景區迭代,提升歷史文化名城治理水平,實現文化旅遊金名片的全面升級、老城區與景區的協同更新。
  • 2020紹興旅遊攻略:魯迅故裡,倉橋直街,柯巖魯鎮,秋瑾故居
    紹興有很多著名景點,像魯迅故裡、沈園、柯巖、秋瑾故居、周恩來祖居、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那是多得不得了,去紹興玩,你想摸透它,起碼要上兩三天。而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部分景點,後續應該也會再補上,沒事,你可以先關注我@小洛說遊,下次觀看。
  • 紹興魯迅故裡超靚步行街如何打造?細節來了!
    步行街效果圖魯迅故裡無疑是紹興人氣最旺的景點。據市文化旅遊集團統計,該集團下屬各景點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共接待遊客32.56萬人次,其中魯迅故裡·沈園景區接待了13.3萬餘人次,佔40%。但是,從魯迅故裡周邊的旅遊服務來看,目前旅遊相關配套設施完善度、舒適度尚顯不足,「好吃」「好玩」元素仍不多,尤其是針對年輕人的消費市場,業態不夠豐富、吸引力不夠強。
  • 紹興魯迅故裡超靚步行街如何打造?細節來了
    網紅小酒館、數字AR夜景、天幕全息投影、下沉式親水平臺……這兩天,在越城區魯迅故裡周邊,一項正在進行的高品質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讓老街區日益呈現出「年輕態」。步行街效果圖魯迅故裡無疑是紹興人氣最旺的景點
  • 魯迅故裡,江南水鄉,浙江紹興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紹興市是「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新石器時代中期,從小黃山文化開始,已有約9000年歷史。越國古都建於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據史載: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後葬於此山,因更名茅山曰」會稽」,是為會稽名稱之由來。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
  • 首推黨員幹部紅色研學遊 紹興魯迅故裡研學遊再升級
    2018-01-29 09:58 | 紹興晚報圖片來源於網絡這個寒冷的冬天,紹興魯迅故裡的研學遊開始升溫: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趁著寒假紛紛來紹興魯迅故裡研學遊。本月,已有25批學生來魯迅故裡進行研學遊。與此同時,今年魯迅故裡還將首次推出黨員幹部紅色研學遊活動。日前,魯迅故裡景區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而在2016年,國家旅遊局將魯迅故裡命名為中國首批研學遊基地,浙江省僅此一家。在上個月,魯迅故裡等景點宣布向全世界遊客免費開放。為了做大研學遊這篇文章,魯迅故裡專門對研學進行升級。
  •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從小讀書的時候,語文課上肯定學過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麼這個三味書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書屋呢?為什麼取名為三味呢?三味書屋位於魯迅故裡入口處,經過一座石板橋就到了。這裡是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據說他在12歲那年來這裡上學。之後又經歷了一些磨難輟學回到鄉下居住,於1894年才返回紹興的家,重新回到三味書屋上學,之後一直持續了六年。
  • 紹興:魯迅故裡‖來自靈魂深處的對話
    魯迅,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魯迅作者:輕點時光.魯迅故裡:爬山虎 魯迅故裡: 厚重的窗格與藍天白雲魯迅故裡魯迅故裡魯迅與魯迅精神 看似離我們遙遠 但他那錚錚作響的骨頭依然時刻敲打著我們 讓我們警醒
  • 五一去紹興,這麼玩:坐烏篷船走街串巷,去魯迅故裡啃黃酒棒冰
    五一去紹興,自駕遊,親子遊怎麼玩?2003年獲「二〇〇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被譽為「中國遺產活生生的展示地」。作為十多年的老店,尋寶記在魯迅故裡、倉橋直街都有門店。此情此景下,不再是唯美食與愛情不可辜負也了。
  • 浙江紹興魯迅故裡、沈園、蘭亭風景區旅遊心得
    一、浙江紹興魯迅故裡旅遊景點推薦魯迅的故裡保持著他故居、祖籍、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的風格,還包括許多與魯迅有關的古民居和歷史遺址,如周家新臺門、壽家臺門土鼓寺、魯迅作品風情園。在紹興,所有有相當規模的房子都叫臺門,他們經常住在一起。
  • 感受魯迅當年的生活情境,遊魯迅故裡
    魯迅故裡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是 紹興 市區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水鄉古城經典風貌和獨具 江南 風情的歷史街區。,是立體解讀 中國 近代文豪魯迅先生的場所,是 浙江 紹興 的「鎮城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