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紀實:紹興,晴,氣溫17-23度,北風5級,溼度58%。
早上七點多就從賓館出來,乘地鐵一號線到杭州東站換乘高鐵,約20分鐘到紹興北站下車,改乘BRT1號線,經9站5O多分鐘約20公裡,在魯迅故裡站下車,步行不到100米,就是魯迅故裡。
今天紹興的天空是藍天白雲,這樣的天氣在西北常見,南方能看到如此晴朗天空的日子不多,太適合拍照了。於是在賓館放下行李,速往景區,生怕多變的天氣。好在出賓館右側就是魯迅故裡,參觀免費,乘坐烏篷船要買船票,線路不一,價格不同,60—180元不等。
走進魯迅故裡,首先看到的是兩個石頭人,一個是先生,一個是學生,先生在講課,那個學生好像有什麼問題要問老師。石頭人被雕得栩栩如生,動感十足。
步入園區,立馬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江南風韻,充滿了古典水鄉的獨特情懷。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旁,坐落著一溜粉牆黛瓦、被稱作「臺門」的紹興傳統民居,如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魯迅故居(周家新臺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土谷祠、鹹亨酒店等一系列老建築,以及從魯迅故居門前淌過的古運河、及河中遊蕩的烏篷船,都能在故裡中一一對應,讓人禁不住地腦補魯迅作品裡描寫的小鎮景象。
跨過高高的門檻,從側門進去,穿過年代已久的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稱「天井」,這裡種了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
出門向東,不上半裡,走過一道石橋,從一間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走進去,看到了一張陳舊的兩屜硬木書桌。這書桌極其普通,但卻蘊涵著特別的含義,桌角有一個「早」字,這個「早」字有一個故事:魯迅以前常常遲到,先生會罵他,他為了催自己早睡早起,所以在桌角刻了個小小的「早」字。眼前不由的浮現出魯迅一筆一畫的刻字與勤逸學習的畫面。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天空依然晴朗,白雲,藍天,為這一趟魯迅故裡之遊增添了愉快的情緒。一條清澈的小河,從故居門前潺潺流過,風兒吹動著小河兩側的樹枝頻頻擺動。
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烏篷船,在頭戴氈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帶領下,離開了這座文化古鎮。
費用:車船票80元,餐費70元,住宿88元,合計238元。
10月8日(周四),於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