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山字經」 打造農旅一體化示範區

2021-01-20 中華網

藍生敏(右)向藍廷豐了解桑樹的生長情況

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馬山縣白山鎮民族村素有「桃李村」之美稱。但是這裡山多地少,自然資源較為匱乏。如何帶領村裡人致富?如何讓外出務工人員在家門口創業就業?黨總支書記藍生敏多年來為此絞盡腦汁。如今,圍繞「山字經」,他探索了一條帶領本村村民致富之路。

探索適合本村致富之路

在摸索了多年後,藍生敏漸漸明白,外面的經驗再好也要適合當地情況。要想脫貧,只有適合本村實際情況才可行。因此,面對山多的現實,他意識到要圍繞「山」做文章,念好「山字經」,才有好出路。

2015年春節前,藍生敏向返鄉過年的青年宣傳政策,鼓勵青年回鄉創業,發展家鄉經濟,帶動種桑養蠶、養殖黑山羊和山黃牛。村裡成立種植養殖合作社,將農副產業與旅遊項目連成一線,引來旅遊開發公司,開發「觀音洞」景點。

藍生敏還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扶持,發動村民投工投勞,修建了7條總長18公裡的屯級公路,解決了1800多名群眾行路難問題,實現了20戶以上自然屯全部通路目標。

「回來了就不想再出去打工」

村裡的變化,讓返鄉青年藍家克有了在家門口創業的衝勁。但如何創業,他也理不清頭緒。政策指導、租地問題、村道硬化……在藍生敏的幫助下,2015年,藍家克在民族村上局州屯種下100多畝桃樹和李樹,打造「桃李村」。

「春天,桃樹和李樹開花,可以觀賞,結果時還能引來遊客採摘。」藍家克心裡這麼盤算,並在果苗邊開拓了真人版CS野戰基地,進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今年暑假,CS野戰基地辦了三期夏令營,他的投入開始有了收益。再過兩三個月,農家樂也將開始運營。藍家克的「桃李村」,將能解決32戶村民就業問題。

「回來了就不想再出去打工了。」村民藍廷豐告訴記者。他之前在四川、雲南、貴州打過工,如今他回鄉創業,種下了216畝果桑和農桑,還將投入資金養蠶。農桑的葉子能養蠶,果桑的桑果能賣,「即使市場不好,並能做成桑葚酒」。種下一次能管10年,這麼一本萬利的事,讓藍廷豐看到了希望。30多名村民在地裡幫忙拔草、施肥、澆水,每天每人能有70元工錢。桑樹有收益後,覆蓋到的80戶村民還將拿到分紅。

相關焦點

  • 河北臨城: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8月28日,河北省邢臺市第二屆旅發大會旅遊產業招商推介會暨重點項目籤約儀式舉行。邢臺市發布37個旅遊招商項目,22個旅遊重點項目籤約,總投資598億元。藉助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這個平臺,邢臺市重點推出臨城縣、沙河市、邢臺縣、內丘縣四個全域旅遊示範片區,謀劃推進73個重大旅遊項目,計劃3~5年投資520多億元,把西部山區打造成中太行康養旅遊度假區和國家優秀旅遊目的地,將邢臺打造成北方重要的生態旅遊名城。
  • 這,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
    這是一片激潮湧動的土地阡陌縱橫、路網密布兩核、兩軸、三組團時光,以魔幻之手理山疊水擘畫出超級都市圈和絕世好風景這,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 打造一體化制度創新試驗田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杆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重在一個「融」字示範區的高質量發展追求一個「綠」字
  • 玉溪市新平縣:念活「山字經」 做好「橘文章」
    褚橙之鄉如何念好「山字經」,做好「橘文章」?近日,記者走進新平縣萬畝橘園,訪橘農,看果園,傾聽各方見解。希望通過建好一座學校、培訓一批人才、建立一個體系、做強一個產業,將柑橘產業打造成新平標誌性產業,讓新平廣大橘農既富了腦袋,又富了口袋。」今年5月13日,新平縣委書記鄧皓在實地調研柑橘技術培訓學校選址時說。褚橙莊園柑橘技術培訓學校建成後,將致力於為發展柑橘產業做好全程技術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和產業問題攻關等保障,有效帶動新平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
  • 花溪區舉辦「鄉村振興 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
    按照貴陽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貴陽貴安協同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做好「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也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助力打造貴陽地區首個國家級度假區、農旅融合示範區、旅遊就業帶動示範企業的重要舉措。1月6日上午,花溪區石板鎮天河潭旅遊度假區「鄉村振興、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在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圓滿完成。
  • 南寧全力提升休閒農業示範區 建設特色農旅線路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南寧全力提升休閒農業示範區 建設特色農旅線路&nbsp&nbsp&nbsp&nbsp昨日上午,南寧市政府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會議通報了2018年南寧休閒農業示範區建設情況。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主題採訪
    10月22日,智慧氣象助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走基層看氣象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江蘇省蘇州市,探訪智慧氣象助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2002年,是一家集蠶桑農業、蠶絲工業以及特色文旅產業為一體的新三板上市企業。公司目前在國內外擁有200多家專櫃和加盟店,產品遠銷歐美、日韓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近三年經營業績始終保持20%的穩步增長,畝均稅收、單位能耗貢獻等指標在本地區名列前茅。
  • 園區景區化 農旅一體化 七星關區朱昌泰豐園打造生態鄉村旅遊新格局
    近年來,七星關區朱昌鎮泰豐園憑藉其離畢節城區近、交通便利、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依託畢節市農科所的科研技術力量,按照「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有效助推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 金科琥珀高山生態茶園打造農旅融合示範項目
    通知顯示,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的通知》(廳字〔2016〕16號),以及《重慶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重慶市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渝扶組辦發〔2018〕129號)規定,經縣級申請、市級審核、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社會公示等程序,石柱縣已達到貧困縣退出相關指標,符合貧困縣退出標準。
  • ...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河南汴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是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對外開放布局的重要支撐。目前,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聯合轄區企業已設立兩個海外分公司、三個境外辦事處、四個海外倉,開拓覆蓋了全球70%的貿易業務區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為全市的對外貿易、開放交流打造了廣闊平臺。
  • 念好山字經 做好山文章
    大份子村委會從生態化產業發展入手,立足大份子村自身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綠色產業,大力發展以獼猴桃為主的支柱產業,引進以烏克蘭大櫻桃、黃金百香果等「短平快」示範產業,構建以林下砂仁種植和生態家禽養殖相融合的多元化產業鏈,實現種植獼猴桃470畝、烏克蘭大櫻桃600畝、黃金百香果100餘畝,發展特色產業種植大戶5戶。
  • 賓陽縣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原標題】賓陽縣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強根基 顯特色 樹品牌  每逢節假日、休息日,國內外的遊客會來到賓陽縣體驗別樣的「風光」,這裡不僅有古辣鎮大陸村的巨型稻田藝術畫作、武陵鎮綠留村的百畝香水蓮等景點,還有露圩鎮壯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陳平鎮名山村的旅遊登山梅花節等特色活動,為遊客奉上農文旅融合的全新體驗。
  • 智慧氣象這樣助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建設
    10月20日—23日,記者跟隨「智慧氣象助力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走基層看氣象主題採訪團,深入探訪長三角氣象部門如何大力發展智慧氣象、深度融入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保障示範區生態綠色發展、服務保障人與自然和諧宜居。
  • 天河潭旅遊度假區「鄉村振興 · 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貴陽貴安協同融合發展的決策部署,做好「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也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助力打造貴陽地區首個國家級度假區、農旅融合示範區、旅遊就業帶動示範企業的重要舉措。1月6日上午,由石板鎮人民政府主辦,花溪區農業農村局、天河潭旅遊度假區承辦的花溪區石板鎮天河潭旅遊度假區「鄉村振興、智慧農旅」項目開工儀式在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圓滿完成。石板鎮人民政府、天河潭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天河潭派出所、周邊村寨村支兩委、貴州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貴州裕豐錦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貴州天河潭旅遊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開工儀式。
  • 龍泉:構建"基地+景點+產業" 新模式 推進"農旅一體化"
    近年來,龍泉不斷推進現代農業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的「農旅一體化」建設,著力構建「基地+景點+產業」農旅融合新模式,把綠水青山更多更好地變成金山銀山。  堅持農旅融合發展打造休閒觀光農業  2013年11月,蘭巨鄉楊志傑家庭農場註冊成立,有機水稻種植、稻田養魚、水果種植、農家樂等是農場的主要項目,農場以體閒觀光精品農業為發展方向,主打健康長壽品牌。
  • 農旅融合下的家庭農場成了遠近聞名的 休閒觀光農業園
    近年來,龍泉市不斷推進現代農業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的「農旅一體化」建設,著力構建「基地+景點+產業」農旅融合新模式,把綠水青山更多更好地變成金山銀山。
  • ...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如何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
    原標題:國際範和江南風並存 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如何打造「世界級濱水人居文明典範」   一體化發展的全新畫卷,正在長三角的
  • 唱好「山字經」 安吉章村鎮探索綠色示範發展新路徑
    雲圖山居是第一家通過宅基地整合收儲方式成功落地章村的民宿,試營業至今已迎來不少住客;另一家因此結緣章村鎮高山村的民宿初丘,也已開始營業。「就這兩年,被優質環境吸引而落戶的民宿、酒店已經有11家,極大豐富了全鎮休閒旅遊產業內涵。」
  • 文商旅一體化發展,打造文旅新豐臺
    豐臺作為首都文化遺產最為聚集、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地區,也成為文、商、旅三大產業有機融合的示範區,形成了以歷史文化內涵為內驅動力,以旅促商、以商帶文的循環發展模式。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服務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旅遊服務專題展豐臺展區充分利用這個國際窗口,展會期間參觀者近3萬人,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7000餘份,開展業務交流、諮詢5800餘次,有意向進一步交流、洽商的企業8家,充分展示了豐臺文商旅一體化的融合業態模式。
  • 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大數據+農業 助力精準扶貧
    在位於貴安新區高峰鎮狗場村的貴陽貴安融合發展城鄉一體化示範建設項目貴澳農旅產業示範園內,不少遊客漫步在花木之間,在智能溫室裡採摘立體種植的小番茄等果蔬。  與此同時,在園區的貴安新區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配送中心,狗場村合作社負責人李登朝送來了早上剛採摘的幾百斤香菇。在園區的帶動和幫扶指導下,該合作社種植了6萬棒食用菌。
  • 平湖農開打造創新型農業特色美麗城鎮
    廣陳鎮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以「網際網路+」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監督和服務全產業融合;強化產學研合作,打造集農業科技展示、科技推廣示範和人才培養於一體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接軌上海國際化,打造3平方公裡的國際科技農業合作示範區。  打造「農業+綠色」的美麗城鎮  廣陳鎮圍繞綠色先行區建設,突出「三化」,規模化、循環化、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