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旅行碎碎念
說到 中國 歷史文化名城,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目前為止大概有13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可是說到首個 中國 最宜居縣級市,那非台州 臨海 莫屬,這裡歷史悠久,風景秀麗,跟著我的腳步,踏著青石板,走進這個千年文化古城,看盡人生百態。
臨海 位於 浙江 沿海中部,長三角經濟圈南翼,東連 東海 、西接 仙居 、南連黃巖、北靠 天台 , 台州 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也是 台州 副中心城市,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蘊、 江南 名城秀麗山水、現代城市繁 榮昌 盛為一體的古城新市。
化之邦」的美譽,而且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宋代時曾被文天祥贊曰:「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 萬象 圖畫裡,千巖玉界中。」果然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這樣, 臨海 還是 中國 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也是全國首個獲得「 中國 宜居城市 」稱號的縣級市。
除了眾多的文物古蹟,這裡的風光秀麗,空氣清新,還有很多值得看的風景, 比如 :東湖,靈湖, 江南 長城, 紫陽 古街,湧泉古鎮, 桃渚城,巾山,括蒼山等等。
既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擁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蹟,素有「小鄒魯」和「文紫陽 古街位於 臨海 的 江南 長城景區內,不僅是 浙江 第一古街,而且還是 中國 歷史文化名街。
台州 府城牆,又稱 江南 長城或者 江南 八達嶺,位於 臨海 市的老城區,始建於東晉,北宋大中祥符年間重建。
東湖位於 臨海 市區,開鑿於北宋,湖面平波十頃,亭臺如畫,中懸洲渚,堤隔橋連,春風秋月,流光溢萌,芳香四溢,湖光山色,交相輝映。
02/ 行程安排
DAY1 福州 — 臨海 — 紫陽 古街— 台州 府城美食節—和記 紫陽 客棧
DAY2 湧泉古鎮採摘蜜桔— 台州 府城牆— 紫陽 私房菜
DAY3 臨海 — 福州
03/ 浙江第一古街,看千年古城縮影
說到江浙一帶,總是會想起 江南 水鄉是如何的繁華富庶,從古至今, 江南 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 江南 」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終代表著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門類齊全,是 中國 綜合經濟水平最高的發達地區。
來過江浙多次,今天要跟大家說的也是 浙江 的的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 ,說到 台州 ,想到更多的反而是 臨海 古城。它是 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蘊、 江南 名城秀麗山水、現代城市繁 榮昌 盛為一體的古城新市。在歷史悠久的古城,也孕育了一條千年古街- 紫陽 街。
紫陽 古街不僅是千年古城的縮影,而且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從北到南,全長1080米,街上古蹟,信步可數,深深地吸引著外來遊客。古街的一磚一瓦好像在訴說著當年古城的風貌,如今古街上商鋪林立,遊客絡繹不絕,來 臨海 一定不要錯過啦。
隨著我國高鐵的普及,從 福州 也只要3個小時就可以抵達千年古城 臨海 ,從 臨海 動車站打車,大概半小時就可以到達 紫陽 街。 紫陽 古街位於 江南 長城景區內,不僅是 浙江 第一古街,而且還是 中國 歷史文化名街。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 紫陽 真人張伯端而得名,全長1080米,寬4至5米,為南北走向,貫穿古城區,也是國內最長、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條歷史古街區之一。
沿街兩側商鋪林立,藥鋪、染布坊、茶館、酒樓等百年老店鱗次櫛比,熱鬧繁榮。長期積澱的民俗風情、文化內涵、古老名店,顯示出無限的魅力。逛古街最好要空著肚子來,因為沿街兩側的商鋪,有很多當地的美食,老闆的叫賣聲混合著濃濃的香氣, 相信你一定抵達不住美食的誘惑,減肥算什麼呢,先吃飽來才有力氣減肥呀,說的沒錯,那就敞開肚皮吃,突然發現人生要是少了吃,那該有多乏味。
老街的房屋和街面店鋪都保留著宋代的遺風和明清的格局,房子一般以二層居多,局部三層,錯落有致。有的房子有下簷,有的房子有欄杆,安排得非常合理,前店後坊,中間客堂,樓上臥房,成為前店、後坊、住房「三位一體」典型的 江南 風格。古代建築,百姓從「福」「運」「平安」方面考慮較多,雕梁畫棟, 紫陽 街的柱頭、門上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有木雕、灰雕、石雕的三雕結合,呈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的風格。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老街的路面全由一塊塊凹凸不平、粗糙開裂的青石板鋪就,歲月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潮平潮落又潮漲」, 紫陽 街歷經滄桑,一座座木結構、磚頭牆,頂上鋪木椽蓋泥瓦的 江南 古代建築與街面石板路,一起發出清香,如一首詩,一幅畫,古色古香,向人們展示著無限的魅力。
從街頭走到街尾, 台州 府城牆就映入眼帘, 台州 府城牆也叫 江南 長城,全長6千多米,而 紫陽 街的這段只是長城其中的一部分,你可以從行善們登上城牆,一覽 臨海 古城的風貌。要是精力充沛,還能沿著城牆走一圈,看看 臨海 古城的美景。 江南 長城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巖陡峭間直抵 靈江 東岸,延伸至巾 山西 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從興善門走進去,抬頭往上看,就是一個甕城,設置甕城是為了圍剿攻向城門的敵軍。 台州 府城牆的4座 臨江 主城門(興善門、 鎮寧 門、靖越門、朝 天門 )都設有單甕城,其形狀大都為半圓形。只有 鎮寧 門為半圓與方形之間,且甕城內的西面加築三道護城以防洪,並開設二門,門洞結構內大外小,內高外低,這與其他3座城門相似。
紫陽 古街適合慢慢的逛,你可以早起看看人煙稀少的古街,或者晚上欣賞人聲鼎沸的古街。所以想從不同的時間欣賞古街的美,最好住在古街裡面是最方便的。這次我們入住和記 紫陽 客棧,非常的方便,客棧就在古街裡面,出了客棧就是各種商鋪,很方便。而且這次剛好遇到 台州 府城美食節,住在古街真是太好了,步行五分鐘就可以到美食節,每天都來覓食。
上帝視角下的美食節,從興善門開始,一直延續到古街的另一頭,美食節上不僅有當地的美食,還有其他各地方的地道小吃,甚至還有一些國際美食節,不可錯過。
晚上去靈湖公園看一場 臨海 首屆國際燈光藝術節, 臨海 晚安。
04/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說到 臨海 ,你會想想到什麼呢?除了千年文化古城, 紫陽 街, 江南 長城之外,不得不提的是 臨海 湧泉。湧泉鎮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位於 臨海 東南22公裡處,三面環山,西南方有靈江婉延而過。東臨椒江區,南瀕靈江,北連牛頭山水庫,西與邵家渡接壤,不僅是 台州 市的&34;,而且還是是市級農業示範鄉鎮。
湧泉這個千年古鎮,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湧泉經濟、文化、教育較為發達,諸多方面居於 臨海 乃至 台州 的前沿。在鳳凰山麓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是迄今為人們所了解 臨海 境內人類活動的最早信息。而且湧泉還是 中國 最出名的無核蜜桔之鄉,素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的美譽。
從 臨海 自駕到湧泉鎮,大概需要半小時的車程,今天我們就走進 中國 蜜桔之鄉,一堵 中國 萬畝現代柑橘示範園區的壯觀。滿山滿園都是蔥蘢豐茂的蜜橘樹,秋日時節,正是蜜橘成熟,大飽口福的好時節。
相傳東晉時, 天柱山 卻有一古井,泉常常從井中湧出,終年不涸,故地以泉名。不過湧泉鎮的出名,可不是單靠歷史文化古鎮的頭銜,相較之下,「 中國 無核蜜橘之鄉」的稱號更是他招攬遊客的一個金字招牌。湧泉鎮的蜜桔可是歷史悠久,遠近聞名,據記載,早在三國時期,湧泉就開始種植柑橘,隋唐以前,列為貢品。自1984年開始,湧泉柑桔生產向基地化、產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現已成為全市規模最大的無核蜜橘生產基地,柑橘面積達3.82萬畝。
湧泉的蜜橘真的有這麼好吃嗎?一開始我也是半信半疑,帶著疑問,我走進了蜜橘園區,眼前是一片片的蜜橘園,放眼望去,一片片的綠樹從中掛著一串一串金黃色的蜜橘,遠看還以為是黃燈籠呢。親手摘了一顆蜜橘,剝開皮,嘴角已經忍不住口水直流,可以鮮明的看出,湧泉蜜橘的皮薄,而且沒有核。蜜橘果形整齊,色澤亮麗, 果皮細薄,肉質脆嫩,而且汁多化渣,風味濃鬱,品質極優。剝了一個又一個,好吃到停不下來,我想午飯都可以用蜜橘代替了。
聽蜜橘園的老闆介紹,他們家的蜜橘一年產量可以達到很多,年收入大概在30-40萬之間,真的是靠蜜橘發家致富了。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來湧泉鎮採摘蜜橘,上山隨便吃,吃完帶走一箱10斤的蜜橘大概在130元左右,可以說這個蜜橘是我吃過最好吃的。
吃蜜橘簡單,採摘蜜橘可是個技術活。果農需要根據柑桔果實成熟度、用途、市場需要等確定採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乾時不宜採果。採果者應戴手套,用圓頭果剪將果實連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 平果 蒂,輕拿輕放。按從外到內,從上到下的順序採摘果實。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內壁光滑,採下的果實應及時運往包裝場或儲藏庫,避免日曬雨淋。
小貼士:
湧泉鎮離 臨海 市區大概22公裡左右,鎮裡公共運輸不是很方便,非常建議自駕。或者可以坐動車到 臨海 站或者 台州 站,然後打車到湧泉鎮也是很方便。
05/ 江南的八達嶺,北方明長城的「藍本」
說到 台州 ,總是會想到千年的歷史名城 臨海 ,沒錯它就是 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蘊、 江南 名城秀麗山水、現代城市繁 榮昌 盛為一體的古城新市。在歷史悠久的古城,也孕育了一條 江南 八達嶺。
聽過 北京 八達嶺長城,還是第一次聽說 江南 也有八達嶺,其實它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 台州 府城牆,也叫 江南 長城。始建於東晉,擴建於唐,定型於宋,兼具禦敵和防洪的雙重功能,其建築之獨特,形制之規範,保存之完好,為全國罕見。 中國 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先生還把它譽為北方明長城的「師範」和「藍本」,所以也被叫做 江南 的八達嶺。
整個城牆全長6000餘米,由於被破壞,如今現存5000餘米。它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巖陡峭間直抵 靈江東岸,延伸至巾 山西 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所以你想感受 江南 長城的雄偉壯觀,非常建議從攬勝門登上長城,沿著北固山到煙霞閣,到朝 天門 俯瞰靈江,再到興善門看一看千年古街,最後抵達靖越門,整個行程下來路程比較長,大概需要一天的時間。
登山攬勝門,俯瞰整個東湖景區,東湖美景盡收眼底。攬勝門的樓梯比較陡峭,建議腿腳不方便的走稍微緩坡的上次會比較安全。城門上還有一座兩層的城樓,主要是為了禦敵眺望和防禦功能。仔細觀察,你會每個城門都有一個銘文磚, 銘文磚有陰刻,也有陽文, 而 台州 府的城牆從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開始磚石包砌,後屢經修繕,直到清同治十年十一月最後一次大修。各朝的城磚,長短不一,厚薄各異,種類繁多,都是手工壓模製成。 這些銘文磚也為進一步研究 台州 府城牆的建築歷史和地理沿革、軍隊設置、燒造地點以及文字演變等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
登上攬勝門前的198級臺階,登上城樓,俯瞰整個城牆,城牆沿江而起,依山而築,俯視大江,矯若遊龍,雄偉秀麗。完整地走一遍長城,站在古老的城樓上、甕城裡、空心敵臺裡,就好像看盡了長城的千年風霜故事。
城牆主要由城牆牆體、城門、城樓、甕城、護城河、護城橋、敵臺、馬面、垛口、女牆等組成。從其功能和軍事防禦重要性來看,大體可分為基本防禦單元、核心防禦單元。其中基本防禦單元指的主要是城牆牆體和護城河;核心防禦單元指的主要是城門、城樓、甕城、敵臺、馬面。
城牆其建築之獨特,形制之規範,被譽為 北京 明長城的藍本,中華民族的瑰寶。其中戚繼光策劃修建的二層空心敵臺,極大地增強了 台州 府城牆的防守能力。
沿著北固山一直走,就來到了靈江邊上的朝 天門 ,它位於城 西北 角,西臨靈江,北倚龍顧山,是一道天然雄關,俗稱「西門」。朝 天門 憑藉龍顧山的天險,雄偉壯美,把城門取名為朝天,更使城牆顯得有氣魄有活力。興公樓的取名,也是為了興盛公益事業,造福古城老百姓,讓老百姓永遠銘記在心。
登上朝 天門 ,靈江就在眼前,這裡也是眺望靈江的最佳觀景臺,旁邊還有比較古老的建築,一邊賞著靈江的美景,一邊慢悠悠的閒逛,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唐宋時期,看到了繁華的景象。
其實 台州 府城牆城門原有7座,分別是東面崇和門;南面興善門、 鎮寧 門;東 南靖 越門;西 南豐 泰門;西面括蒼門、朝 天門 。其中西南的靖越、興善、 鎮寧 、朝天是 臨江 的主城門。在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沿江甕城建立之前,不僅僅要防禦敵軍的火攻、攻城武器的衝撞,還要防洪、防水、防潮等。
而設置甕城主要是為了圍剿攻向城門的敵軍。 台州 府城牆的4座 臨江 主城門(興善門、 鎮寧 門、靖越門、朝 天門 )都設有單甕城,其形狀大都為半圓形。只有 鎮寧 門為半圓與方形之間,且甕城內的西面加築三道護城以防洪,並開設二門,門洞結構內大外小,內高外低,這與其他3座城門相似。
小貼士:
門票
成人票:60元,聯票70元
還看了一場精彩的2019年 臨海 古城文化節晚會,簡直太精彩啦。
06/ 不得不看的旅行攻略
關於交通
臨海 區域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配套齊全, 台州 及 浙江 沿海中部的陸上交通樞紐。
鐵路:
臨海 有動車站,臨近的還有 台州 站,所以很多城市都可以做動車或者高鐵直達 臨海 。
航空:
臨海 沒有機場,臨近的 台州 有 台州 路橋機場,距 臨海 市區50餘公裡。也可以飛到 台州 ,然後打車前往。
公路:
瀋海高速(G15)、臺金高速公路(S28)、104國道、228國道、351國道、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214省道、322省道、225省道、327省道穿越 臨海 全境, 臨海 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網,直達 北京 、 天津 、 南京 、 上海 、 廣州 、 深圳 等全國各 大城 市。另外,杭紹臺高速公路終點將位於 臨海 市括蒼鎮。
關於住宿
臨海 市旅遊資源豐富,住宿條件不差,大到五星級酒店,小到民宿客棧,因有盡有,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預算來選擇。如果想住離古街近一點的,建議住在 紫陽 古街是最好的,這次我們就是入住的和記 紫陽 客棧,吃飯逛古城都很方便。
房間很溫馨,關鍵是還有投影,看電影非常的棒。
關於美食
浙江 的小城 臨海 ,依山靠海,物產豐富。當地的特色小吃更是豐富多樣,據說有上百種,這些小吃都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它們產生於民間,流傳於民間,是勤勞的 臨海 民眾的創造和智慧結晶。在古街,每天都有在賣當地的特色小吃,住在這裡可以放開肚皮吃吃吃。
除了小吃,想吃地道的特色菜,那麼來和記私房菜一定沒錯哈,跟 紫陽 客棧是同個老闆。走進餐廳,裝飾古樸,很應景哦,還有專門的包廂,在這邊享用美食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