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提示丨別再把電動車放樓道充電了!上海擬立法禁止

2020-12-14 解放日報

天天樓道飛線充電

居委物業勸多次也不聽

你家小區有這樣頑固的鄰居嗎?

「萬一電瓶短路,大家都要遭殃。」

「鄰居把電瓶車拖到樓上,從家裡拉出接線板,晚上放在樓道裡充一整夜,太危險了。已經跟他們交涉過幾次,可他們根本不聽。」

據悉,上海電瓶車保有量約1000萬輛,實際使用量約800萬輛,主要用於市民日常代步和外賣快遞騎手出行。近年來,電瓶車火災事故呈多發頻發趨勢,其中車輛充電時發生火災導致的傷亡情況最嚴重。

如何保障電瓶車充電安全?上海已將配備智能充電站的電瓶車集中充電點建設納入政府實事工程,全面規範電瓶車統一停放、統一充電、統一管理的模式。然而,一些小區的集中充電點遇冷,飛線充電、樓道充電等違規充電現象仍屢禁不止。市民發現這些問題,可以要求物業強化管理,或撥打96119向消防部門舉報。

不過,常常可以發現

有些業主表面聽勸

過幾天又將電瓶車拿出來充電

現在,終於可以用

法律武器來治頑固分子了!

上海擬立法禁止在樓道充電等現象

現草案正在徵求意見

大家踴躍提建議↓

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為進一步發揚立法民主,現將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及相關說明在解放日報、上海法治報、東方網(www.eastday.com)、新民網(www.xinmin.cn)、上海人大網、「上海人大」微信公眾號上全文公布,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以便進一步研究修改,再提請以後的常委會會議審議。現將有關事項告知如下:

一、公開徵求意見的時間

2020年12月11日至12月25日

二、反映意見的方式

(一)來信地址:上海市人民大道200號,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立法二處;郵政編碼:200003

(二)電子郵件:fgwlfec@126.com

(三)傳 真:63586583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2020年12月11日

關於《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有關事項的說明

一、制定背景

非機動車作為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涉及千家萬戶,關乎日常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本市非機動車管理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相較以往發生了較大變化。有必要通過地方立法,進一步聚焦非機動車安全管理,確保城市運行安全。

二、主要內容

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共七章四十八條,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內容:

(一)推動多方參與,構建非機動車安全管理協同共治格局。一是明確了市、區人民政府對非機動車安全管理工作的領導職責;二是規定了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職責;三是明確了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的非機動車安全管理相關職責;四是規定非機動車相關行業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第四條至第六條,第八條)

(二)強化源頭治理,規範非機動車生產銷售和登記管理。一是明確在本市生產、銷售的非機動車以及電動自行車的蓄電池、充電器等產品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準;二是明確電動自行車強制性產品認證要求;三是明令禁止拼裝、加裝、改裝非機動車以及相關經營行為;四是規定非機動車登記車種,並對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核發專用號牌;五是明確公安機關為公眾辦理非機動車登記提供便利;六是規定了專用號牌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檢查制度。(第十條至第十六條)

(三)加強慢行交通規劃建設,嚴格非機動車通行管理。規定相關部門、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區域慢行交通及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明確非機動車號牌使用和一般通行規則,並對電動自行車等車輛通行作出特別規定。(第十七條至第二十二條)

(四)規範停放秩序,明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管理措施。一是明確區人民政府應當編制本區非機動車道路停放點設置規劃,公共場所和住宅小區應當加強非機動車停放設施的規劃建設;二是明確非機動車道路停放行為規範以及沿街單位的管理義務;三是明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管理總量調控和停放清理要求。(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

(五)突出問題導向,強化新興業態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管理。一是設定了相關企業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安全管理責任;二是注重發揮行業組織作用;三是明確示範文本指引。(第三十二條至第三十五條)

(六)堅持多措並舉,防範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一是突出對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充電器的管理;二是推動住宅小區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三是明確禁止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的重點區域;四是明確相關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消防安全責任。(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三條)

(七)實施綜合治理,提升非機動車安全保障能力。一是推動社會各方積極開展非機動車安全管理宣傳、教育;二是鼓勵投保非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等;三是明確將有關非機動車違法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具體情形;四是規範非機動車廢舊電池和車輛回收行為。(第九條,第二十三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

(八)嚴格責任追究,明確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明確非機動車生產、銷售環節的處罰規定,細化非機動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處罰情形,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規定信息化執法手段,細化調查處理程序,規定相關單位不履行非機動車安全管理義務等的法律責任,以及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有關失職瀆職行為的責任。(第三十九條至第四十六條)

三、徵求意見的重點

1、對相關政府部門在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方面的職責分工的意見和建議;

2、對專用號牌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檢查制度的意見和建議;

3、對非機動車通行規定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4、對非機動車停放和充電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5、對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6、對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企業、電子商務平臺交通安全管理義務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7、其他意見和建議。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作者:任軒、鄔林樺

微信編輯:納米

校對:車車

相關焦點

  • 電動車違規充電起火事故頻發 江西是否會立法禁止電動車樓道充電?
    電動車樓道充電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記者謝夢麗報導:電動車以其便捷、價廉的功能優勢,深受市民喜愛。  近日,上海市擬通過立法手段,禁止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內停放、充電。那麼,南昌對於電動車在樓道停放充電一事,是否會採取立法措施呢?記者進行了調查了解。  部分城市擬立法禁止電動車進樓道充電  通過梳理公開報導,近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
  • 立法禁止電動車進樓道,能滅掉「火山口隱患」嗎|長城評論
    其中,8月以來連續發生3起事故,均為電瓶車充電電池所引發,累計造成12人死亡。近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其中明確了禁止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的重點區域。這意味著,上海將會在立法層面上禁止電動車進樓道停放、充電。
  • 電動車進樓充電怎麼管?上海要立法禁止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存在著諸多隱患。其中一項,就是電動車火災事故。據悉,上海電瓶車保有量約1000萬輛,實際使用量約800萬輛,主要用於市民日常代步和外賣快遞騎手出行。近年來,電瓶車火災事故呈多發頻發趨勢,其中車輛充電時發生火災導致的傷亡情況最嚴重。
  • 上海擬立法禁止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停放、充電;全國目前共有1個高...
    通過初步流調,近14日內,孔某某活動區域主要集中在東寧市中心社區,按疫情防控有關規定,東寧防指研究決定,自12月11日零時起,擬將東寧市中心社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新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豐潤道德滋養和良好文化條件。
  • 小區樓道內禁止停放電動車與為電動車充電
    &nbsp&nbsp&nbsp&nbsp河北新聞網訊(記者蔡洪坡)近日,省公安廳發布《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通告》共計九條,分別對在不同區域場所,電動車如何充電、停放做了明確規定。
  • 電瓶車充電屢屢引發火災……上海要立法了!
    前兩天,上海靜安區又發生了一起電瓶車飛線充電引發的火災。值得慶幸的是,沒有人因為火災而受傷。但兩輛汽車被燒得幾乎報廢,還有兩輛非機動車只剩下了框架。小區居委會主任表示,之前曾經張貼廣告,宣傳拉飛線的安全隱患,接下來也會加強管理。
  • 特致珈:電動車樓道停放充電存在重大消防隱患
    昨天,有市民發來消息說:秦皇島文明裡小區某單元內,有居民將電摩停在樓道裡充電,從而引發一場火災...圖片來源於網絡大火將樓道的牆壁,電錶箱及郵件箱燒的黢黑,場面一度讓人很是無語,萬幸的是,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私拉電線,樓道充電……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怎麼破?園區勝浦街道...
    如今,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動車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普遍、最受歡迎的交通工具不過,電動車越來越普遍充電卻成了一個難點在很多小區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私拉電線下樓充電】【將電動車推到家裡或者家門口樓道充電】
  • 江心洲洲島家園社區「白加黑」循環整治樓道充電
    中國江蘇網8月28日南京訊 近期,不少洲島家園居民撥打12345熱線反映樓道內堆放雜物、電動車亂停亂放充電的問題。洲島家園社區高度重視,聯合物業公司、安監科、物管辦集中開展了「清理樓道堆積物、杜絕安全隱患」的專項整治行動。
  • 電動車充電安全,預防火災,入冬更需謹慎!
    《通告》中第三條明確規定:公民應當將電動車停放在安全地點,充電時應當確保安全。嚴禁在建築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公民應儘量不在個人住房內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確需停放和充電的,應當落實隔離、監護等防範措施,防止發生火災。
  • 請問老法師|電瓶車充電屢屢引發火災……上海要立法了!
    電瓶車到底該怎麼充電?在哪充電?怎樣才能避免發生事故?始終是個問題。還有不少電動車行,不僅出售電動車,還改裝鋰電池。 而不少外賣員、快遞員,為了追求更長的騎行時間、更快的騎行速度,也常常會改裝電池,拆除電動車上的限速裝置,引發的安全事故也著實不少。
  • 禁止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這裡已立法通過!
    直接從自家樓上順出電線接上一個插線板就地為電動車充電但是...請看這裡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的風險危害電路的安裝一般都是由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電工負責,普通市民不具備相關安全知識,私拉亂接電線極其容易埋下安全隱患。
  • 鋰電池電動車充電方法_鋰電池電動車充電多久
    鋰電池電動車充電方法   電動車新國標實施後,電動車鋰電池組在市場上越來越普遍,很多人都不了解電動車鋰電池的正確充電方法。綜合性價比考慮,現在鋰電池是電動車的首選,鋰電池組更加輕,表現也更加優異,-20℃至55℃都可以正常充放電,壽命是電動車鉛酸電池壽命的3至4倍。   (1)高溫天氣不可在陽光暴曬下充電,不能在行駛後立即充電夏天到了,這一點尤其要注意,切記不能將電動車放在火辣辣的太陽底下充電,也不可以將電池放在陽光下暴曬。同理,無論是平時,還是充電時,都要遠離明火和高溫熱源。
  • 電動車在客廳充電 襄陽這戶人家燒得一塌糊塗
    電動車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及但很多業主習慣在樓道裡充電習慣從家裡拉根電線出來在單元門口充電習慣直接在家裡客廳充電不經意間將這便捷的生活幫手變成一起起現實中殘酷的「火災幫兇」物業管理單位發現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的,應當制止並組織清理; 對拒不清理的,及時向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或者公安派出所報告。消防部門表示,電動車車體大部分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在充電過程中因 充電發生火災,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100秒就能蔓延整棟樓層。不只是火,單是有毒氣體,一旦吸入人體就會造成窒息。
  • 如何解決電動車充電安全隱患,「集充+換」趨勢呈現
    天天樓道飛線充電,居委物業勸多次也不聽,你家小區有這樣頑固的鄰居嗎?「萬一電瓶短路,大家都要遭殃。」樓道裡停放著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車,讓家住楊浦區雙陽路一高層小區的陸女士憂心忡忡。「鄰居把電瓶車拖到樓上,從家裡拉出接線板,晚上放在樓道裡充一整夜,太危險了。已經跟他們交涉過幾次,可他們根本不聽。」類似在樓道裡充電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屢見不鮮。電動車憑藉其價低、輕便的特點,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據統計,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接近3億輛。
  • 一場大火又是電動車室內充電引起
    本報訊(記者申波)11月26日清晨,住在大東關街北晨茗苑的兩名男子,突然遭遇一場大火,經過奮力自救,再加上消防救援人員後續跟進,大火才被徹底控制。不僅他們,鄰居們也在大火中受到驚嚇。記者採訪發現,嚴禁電動車進入樓內的提示語就貼在電梯間,但未能阻止這場火災發生。
  • 電動車充電亂象整治調查 進樓入戶/人車同屋常見
    通過網上評論可以看出,大多數人是能認識到電動車「進樓入戶、飛線充電」的危險性,但同時有些小區沒有車棚,電動車無處停放、無處充電也是現實的問題。網友「一棵梅子」表示,整治可以理解,但也要有實際的解決辦法,為什麼會在樓道充電、會飛線,還不是小區沒有統一充電的地方。也有網友表示,不允許電動車進樓入戶,電動車防盜問題怎麼解決?放在停車棚丟失之後怎麼賠償?
  • 上海要立法禁止了!火災「第一殺手」凌晨再發威,居民目睹可怕一幕
    面對「生活在火山口」上的困境上海市出手了!禁止電動自行車在建築物首層門廳、共用走道、樓梯間、樓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及其兩側影響通行的區域、人員密集場所的室內區域停放、充電。對違反前兩款規定的行為,非機動車停放設施管理者和物業服務企業、業主自行管理機構等應當予以勸阻、制止;對不聽勸阻、制止的,應當向城管執法部門或者負有消防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
  • 每經14點丨民法典立法擬明確禁止在賓館安裝攝像頭偷拍;共享充電寶...
    每經編輯:步靜1丨民法典立法擬明確禁止在賓館安裝攝像頭偷拍!據新華視點,近期,在賓館房間等場所安裝針孔攝像頭偷拍事件屢有發生,引發公眾擔憂。3丨共享充電寶漲價,最高收費8元/小時據央視新聞,近日,有消費者反應,多個共享充電寶品牌悄悄漲價了。
  • 清晨,信陽一小區單元樓道著火,濃煙滾滾!
    >2.樓道內充電動車看似普普通通的電動車,如果不正確停放,造成的傷害確實不可估量的。早在2017.12.31日,公安部下發了《關於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宅防範的通告》。其中提到,要求規範電動車停放充電行為,嚴厲查處違規停放充電行為。電動車停放需知:安全無小事,正確停放電動車在樓宇內對電動車進行充電導致的火災事故不勝枚舉,危害性也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