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質量「博物館之城」 賦能美好生活_南報網

2020-12-20 南報網

2020-12-18 09:2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激發南京文化IP活力

打造高質量「博物館之城」 賦能美好生活

六朝博物館

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

創新「博物館+形式

從六朝風骨到明時華章,從秦淮舊事到紅樓遺夢。在南京,博物館儼然已成為最強的IP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考察,腳步從南通博物苑到長江、運河岸線,並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南京文博界產生熱烈響應。

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基礎上,活化歷史文化資源,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

A

場館百花爭豔

打造城市文化客廳

「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時代的遺痕。」朱自清對於南京的描寫,早已深入全國文博愛好者的心中。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的歷史隱藏於許多不經意的地方,而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就林立在南京充滿歲月痕跡的街巷之中。它們擁有深居千年的巔峰工藝,也有流傳百世的動人傳說。

截至2020年,南京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已增至60座,其中非國有博物館增至20座,逐步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公共服務體系。從南京市博物館這樣的綜合性博物館,到升入專業領域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民國郵政博物館,南京的博物館數量、類別、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首創的博物館「總分館機制」更被寫入國家文物局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的指導意見。走入南京城,處處遇驚喜。

「深入推進『博物館之城』創建,推進渡江勝利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江寧織造博物館等展陳工程提升,加快推進數字博物館建設,加大非國有博物館扶持力度,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非國有博物館群。」南京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此外,在『十四五』期間南京在量上將全力打造百座博物館,推進南京名人館、南京黨史綜合設施、南京城牆博物館、南京世界文學博物館、江北新區紅色文化廣場等文博場館建設。」

採訪中記者獲悉,大報恩寺遺址景區二期規劃已經完成,為延續歷史文脈、弘揚南京名人文化的核心價值和精神內涵,培育南京城市精神和構築城市文化自信,在大報恩寺遺址景區二期黃泥塘地塊規劃建設南京名人館。作為南京市的重點文化項目,南京名人館將以名人為主題,以城市發展為脈絡,建立「南京名人資料庫」,創新展覽展示手段,講好南京故事,留住城市文化之魂,立體化呈現出歷史文化名城所蘊含的生態和城市特質,成為南京市集中保護、研究和展示南京名人的城市記憶殿堂。

此外,南京的每一座博物館,都成為促進跨區域交流對話的城市客廳。南京牽頭成立「南京都市圈公共博物館合作聯盟」,將創新機制延伸至都市圈,並積極推進中國明清城牆(南京城牆)、「海上絲綢之路」南京史跡申遺工作:建立遺產點專職保護管理機構,成立申遺專家庫;編制申遺文本、頒布保護條例,全面開展遺產的本體修繕、環境整治、遺址遺蹟展示、監測管理等系列工程;推出海絲電視專題片、城牆中英文紀錄片,出版《海上絲綢之路·南京史跡》《中國古城牆》等圖書,舉辦城牆保護與利用國際論壇,南京努力推動歷史文化遺產走向世界,傳播南京聲音。

B

創新文旅融合

解鎖旅遊打卡地

歷史文化、山水文化與城鄉發展要相融合,文化遺產的保護也需要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統一起來。南京的各類博物館在不斷豐富優化服務供給、拓展社會職能的同時,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和傳播力的主題展覽和教育活動,如今更成為展示傳播南京形象的文化名片。古老的城牆,每一塊磚都記載著斑駁的舊時光;十裡秦淮河,留下了諸多文人墨客的名著詩篇;街巷古村落,藏著凝聚了幾代匠人心血的非遺瑰寶……南京就如一座沒有圍牆阻隔的大型博物館,而南京的博物館也逐步成為文化精品展示「大舞臺」,早已成為全國文博愛好者心中的打卡勝地。

「十三五」期間,全市博物館共舉辦展覽1200餘場,組織社教活動2萬餘場次,參觀人次突破一億六千萬,博物館內的諸多精品展覽,相繼摘下國內文博領域的大獎。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文明的階梯——科舉文化專題展》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中榮獲精品獎,市博物總館《CHINA與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獲得優勝獎;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的《勝利記憶——解放南京部分參戰老戰士口述史實展》等2個展覽入選2019年「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南京考古資源豐富,2016年-2019年間,江寧中莊遺址等12個考古發掘項目榮獲「江蘇省田野考古獎」及「江蘇省考古與遺產保護獎」;棲霞區明代窯業遺存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項目,為充分利用這些考古成果,南京先後舉辦「發現金陵地下之美」「城市記憶拾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等展覽,展現南京考古發現的重大成果,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前來打卡。

「2020年,南京市啟動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創建工作,開始將文旅消費政府補貼試點向高端文旅展陳拓展,用補貼槓桿進一步撬動南京文旅消費市場。」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扶持多元化展陳形式,豐富消費業態,鼓勵文博場館、社會機構積極策劃組織引進內容新穎、品種多元、高品質展陳落戶南京,讓市民在家門口即可欣賞國內外高品質的藝術展覽。」

在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南博以「融·合」大展聯合國內8家頂級博物館,展出多件國寶;南京市博物館則聯合八座都市圈城市推出《又綠江南》聯合展,多件首次露面的鎮館之寶解開神秘面紗,吸引全國遊客紛紛前來打卡。「博物館之城」南京以更親民的形式,通過博物館將都市圈城市乃至全國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展示文化,加深了解,在文化的維度中,體現中心城市的地位,提升城市首位度。

而隨著「跟著非遺遊南京」「跟著考古遊南京」「跟著名著遊南京」專題線路產品新鮮出爐,全國各地的遊客都可以深入了解南京歷史文化,追尋《紅樓夢》的影子,觸摸千年文脈,領略世界「文學之都」的魅力和六朝古都的風華。

C

攜手校園共建

定製課程送至世界各地

博物館走進校園

南京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秦淮彩扎花燈課

在數量上將全力打造百座博物館,在質量上提升博物館展陳,南京的大小博物館不僅成為市民、遊客充分感受南京文化的場所,這座文化精品大舞臺更成為服務公眾、培育文化自信的廣大青少年嚮往的課外課堂。

跟著南京剪紙傳承人剪出大千世界,與白局大家學一曲感受家鄉味道的小調,跟著雲錦大師體驗寸錦寸金的匠心技藝,置身六朝文化中感受傳統茶道……南京的博物館走進生活,走向孩童,走進校園。

在南京,從南京博物院到六朝博物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等,都面對大眾甚至孩童打造策劃出諸多文化活動。六朝博物館貼心地為孩子們開闢專門的「夜遊」項目,受到家長和孩子的追捧。江寧織造博物館打造的「雲錦研習班」以南京雲錦的歷史為背景、南京雲錦的織造流程為主線,通過「微講座」「文化行走」「實踐體驗」等多種形式吸引了全國各地愛好者紛紛報名。而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則依託自身資源優勢,將博物館真正打造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課堂。

「傳藝的『博物館+高校』大學生非遺傳承實踐,一方面設立校本課程,讓大學生在博物館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非遺技藝,參與非遺文創設計,承擔志願服務等;同時,博物館非遺展覽走進高校,大學生作品展在博物館展出。」市民俗博物館副館長劉媛之介紹,博物館與南京藝術學院人文學院共建合作關係,並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博物館常年圍繞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開展了一系列非遺保護傳承實踐課程教學,為人文學院在校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科研、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平臺,「博物館為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科技結合搭建平臺,當代大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傳統非遺技藝、當代科技、生活美學相結合,讓非遺走出深閨與當代生活相融。」

而一節節看似對學業成績沒有直接幫助的雕版課、麵塑課、剪紙課,成為南京大中小學、職業學校甚至幼兒園課堂上秒搶的對象。市民俗博物館開設的「非遺周周學」課程,不僅吸引了諸多學生走進博物館,館內20多項南京非遺以活態展現的傳承人工作室,給前來遊學體驗的青少年提供了多處豐富教學空間,更走進南京50多所中小學校、幼兒園及職業學校,受到師生公眾的一致好評。劉媛之告訴記者,博物館依靠自身專業師資團隊,研發出一系列針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學校的學習需求、針對不同時間節點的非遺課程,將這些定製課程送往南京乃至全國各地諸多校園:與南京市第九中學共建秦淮燈彩、南京麵塑等校本課程,與南京市人民中學共建風箏課程,將祁競布貼畫藝術展與『看展覽·學非遺』非遺定製課程,送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館與各學校,甚至將博物館的網課送至美國、加拿大、印尼等國。

南京以「引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將博物館推至全球學生的視野,讓南京的博物館文化走入世界課堂。

D

文創融入日常

花式賦能美好生活

在南京,博物館的打開方式越來越多元。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南京作出多種嘗試。

近兩年來,南京的博物館文創幾度成為年輕人熱議的焦點。明朝嵌寶石蓮紋金盒的「金陵貴婦包」遇上現代時尚潮流的網紅茶,立刻就上了網絡熱搜,文物款杯套與茶飲結合,這場穿越時空的碰撞,立刻讓熱愛潮流的年輕人津津樂道。當南京市博物館館藏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的IP形象與南京本地知名品牌牛奶相結合,一場文物與新國潮的深度融合,再次讓博物館的寶藏單品成功出圈,成為網紅。南京博物院在南博老茶館的「淮揚美食書場專場品鑑」,將淮揚美食、製作技藝、非遺展示與博物館文化創造性地結合,碰撞出全新的火花,全面打開市民的五感,呈上一場味覺、視覺與聽覺的多重文化盛宴。

如今,博物館一改往日高冷形象,紛紛走上「社交媒體+電商」「綜藝+電商」這些「博物館+」路,而南京此次走在了探索陣容的前列,探索更多博物館+美食、博物館+書場的文創新模式。滿足大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南京文博界不斷擴大合作,發揮本土文化優勢,通過文化創新體現文化中的力量,引領新風尚,助力提升城市吸引力。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相關焦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高質量「博物館之城」 賦能美好生活
    在南京,博物館儼然已成為最強的IP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考察,腳步從南通博物苑到長江、運河岸線,並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南京文博界產生熱烈響應。  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基礎上,活化歷史文化資源,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
  • 激發南京文化IP活力,讓「博物館之城」花式賦能美好生活
    在做好文物保護的基礎上,活化歷史文化資源,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  「深入推進『博物館之城』創建,推進渡江勝利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江寧織造博物館等展陳工程提升,加快推進數字博物館建設,加大非國有博物館扶持力度,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非國有博物館群。」
  • 數字賦能打造幸福宜居城市美好生活 杭州有「數」
    原標題:數字賦能打造幸福宜居城市美好生活 杭州有「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打開手機,動動手指,就能辦社保、搖車牌、取公積金;打開房門,社區內不僅有志趣相投的鄰居,而且遠程醫療、智慧停車、定製通勤巴士等功能一應俱全。讓城市更智慧、讓人民更幸福。
  • 為美好生活賦能,華僑城·歡樂時光品牌正式發布
    據悉,華僑城將打造深圳首個「休閒+社交+教育+餐飲+運動」五大主題定位的一站式高品位生活中心,開拓一條新的商業產品線,OCT PARK(華僑城歡樂時光),繼續為片區的美好生活賦能。發布會上,華僑城華南集團總經理楊雲飛開場致辭,闡述了華僑城·歡樂時光的宏大格局和願景。
  • 打造文旅綜合體,賦能城市升級 融創助力深圳建設美好城市
    融創此次落子沙井,其位置及量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將在該地塊建造一座融合特色冰雪文旅與文化IP體驗的新型文旅商產綜合體,助力深圳西部中心更快發展,賦能城市升級。 為什麼這樣說?第一,從城市升級角度和趨勢看,探索以文化、旅遊為重心的新型發展模式,是當今城市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第二,融創打造航母級文旅商產綜合體正成為融創的顯著特徵,擁有諸多成功案例。
  • 浙江湖州打造城市品牌賦能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湖州市給出了另一份答案——打造城市品牌賦能高質量發展。近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湖州市以地級市全國第一的成績奪取文明城市「兩連冠」,德清縣在縣級城市中排名全國第一,無疑為城市品牌再增添了濃重一筆。城市品牌融入生態之美。
  • 平湖城投招商提優賦能「新崛起之城」
    平湖城投招商提優賦能「新崛起之城」 引優質項目 築上品之城 發布日期:2020-12-24 09:29 信息來源:平湖市 瀏覽次數:
  • 匠心精鑄四大產品線 寶能城發綜合發展築造美好城市生活
    觀點地產網 自1998年房地產行業市場化以來,伴隨經濟高速增長以及城鎮化的迅速推進,中國房地產走過了一段黃金時期。 不過,時代在改變,經歷了投資驅動和增量發展為主的階段,不少城市逐漸進入了存量發展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經不是簡單的滿足居住的空間。
  • 杭州森與海之城:美好啟幕 |一種森活,一種人生
    >導語 在森與海之城,許多充盈著溫度感的區域,都能直接賦能生活體驗,令小鎮的社群能量能實現嶄新人生的美好升華。而森與海之城基於對土地、城市與人全新的營造認知,以原生自然為底板,延循地脈、因地制宜,營造賦能小鎮未來的生活場景 ,締創一種潮流、嶄新、具有生長性的森系生活方式。  『森系生活』是森與海之城帶給城市的禮物,也是未來不斷精研的設計方向。  」  朗吉弩普斯在他的《論崇高》裡如此歌頌:我們生命的一開始,大自然就向人類心靈灌注一種永恆的愛意。
  • 文化賦能點燃消費新引擎
    當文化遇到買買買,蘇州用一場長達2個多月的文旅盛宴激發消費活力,「美與生活」融合創新—— 文化賦能點燃消費新引擎□蘇報融媒記者 姜鋒12月11日晚,萬眾期待的「雙12蘇州購物節」火爆啟動,數百場不同主題的直播、探店、促銷活動將在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內陸續登場
  • 環球融創當代藝術中心盛大啟幕,用藝術敲開未來美好生活之門
    它將成為環球融創會展文旅集團成立後的一個標杆作品,成為中國文旅產業發展模式的新示範、環滇池生態綠色發展的新示範和中國家庭美好生活的新示範,將承擔起激活城市活力,推動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任。大理國際影會藝術總監鮑利輝肯定了環球融創做文旅的情懷,相信環球融創能在山海間構築城市的美好未來。
  • 精品項目賦能城市發展 解讀寶能城發的硬核產品力
    事實上,除上述提到的項目外,寶能城發旗下多個精品項目也正以「高質量賦能城市發展,高品質締造城市精品」的品牌核心打造出各有特色的產品服務,持續提升城市人居生活、賦能城市未來發展。昆明寶能·滇池九璽效果圖此外,位於貴陽的寶能國際會展城,踞守國家級臨空經濟區核心區域,以「會展CBD,城市新中心」為定位,致力於打造成「貴州之眼、世界之窗」,整體規劃為國際會展中心、政治商務中心、藝術商務中心、酒店度假中心、環球購物中心、公園休閒中心、全齡教育中心、交通樞紐中心八大中心,囊括約40萬㎡科創金融中心、約30
  • 精品項目賦能城市發展 解讀寶能城發硬核產品力
    除上述提到的項目外,寶能城發旗下多個精品項目也正以「高質量賦能城市發展,高品質締造城市精品」的品牌核心打造出各有特色的產品服務,持續提升城市人居生活、賦能城市未來發展。(昆明寶能·滇池九璽效果圖)此外,位於貴陽的寶能國際會展城,踞守國家級臨空經濟區核心區域,以「會展CBD,城市新中心」為定位,致力於打造成「貴州之眼、世界之窗」,整體規劃為國際會展中心、政治商務中心、藝術商務中心
  • 華僑城北方集團,2021煥新美好生活啟程
    2021的新年陽光,溫暖寫意,華僑城北方集團也迎來了美好的嶄新篇章。回首來路,是默默耕耘的2020,時間見證了這一年華僑城北方集團尋跡城市美好的探索和奮鬥。在過去的一年,華僑城北方集團以昂揚鬥志,奔赴湧動新生的創想。
  • 歲月致敬美好,文化賦能未來
    時光齒輪轉動,從「十二五」到「十三五」,一份美好答卷徐徐展開。12月27日,「築基十三五 築夢十四五」南京市文投集團2021年度品牌共享會暨南京禮物2028第二季頒獎典禮在太陽宮劇場舉行。讓歲月致敬美好,讓文化賦能未來。
  • 整出九大產業,為美好生活「賦能」
    除了具備低密、好品質、好物業等好房子「標籤」以外,還要能為業主、客戶的醫食住養等美好生活「賦能」。本土成長起來的國信,在這次疫情期間就表現出了9大產業鏈的價值。醫食住養各產業為美好生活「賦能」物業站在防控第一線。疫情期間,國信物業快速反應,硬核疫情防控,讓業主安心,還上了央視新聞,成了很多人口中「別人家的物業」。
  • 「人城產」融合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如果你去體驗這個建築空間的時候,能充分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交融。  「智慧之環的環狀造型和曲線都呼應了成都平原周邊環繞的山脈形態。」南納·德·魯表示,更為重要的是,成都不僅有悠久的歷史和優渥的自然環境,也有高端的技術前景和雄心勃勃的未來。「優雅並有力量」是南納·德·魯對智慧之環的評價,也是一位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對天府新區產城融合發展的未來暢想。
  • 大悅中國·賦美生活|悅見西北美好生活
    大悅城控股記錄著一座座城市的繁華潮向,不僅是城市的特殊符號,也承載著一代人的大悅生活理想。11月19日,西北地區眾多媒體人士齊聚,一場主題為「大悅中國 賦美生活」的媒體見面會盛大啟幕。盛會上,關於如何讓城市更美好的問題,大悅城控股給出了最理想的答案。
  • 「綠地·海之城」亮相昆明 打造春城海居生活中心
    「綠地·海之城」亮相昆明 打造春城海居生活中心22日晚,「綠地·海之城」媒體見面會在昆明市西山風景區艾維美術館舉行。  當天,圍繞「一半滇池 一半城」主題還舉辦了沙龍分享會,學者、專家從昆明城市發展變遷史、滇池歷史人文故事、環滇板塊規劃和政策利好、滇池保護治理成果等多個層面進行了深入交流,通過精彩紛呈的人文故事、生動有趣的老昆明風俗……向與會嘉賓描繪了一幅臨水而居、愜意悠閒的海居美好生活場景。
  • 紫光海闊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定義美好生活
    尤其是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打造了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一條「曲線」勾勒出產城藍圖最近,一條「紅色曲線」讓網紅成都再次站在了聚光燈下。有人說,它像一條迂迴婉轉的街巷,也有人說,它像眺望遠方時的蜿蜒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