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手繪萬餘張「醫學圖」 搭起醫患溝通新橋梁

2020-12-24 中國文明網

  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胃腸專科門診,一位醫生一邊畫圖,一邊向患者講解著胰腺炎如何治療。患者一邊看圖,一邊點頭:「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也放心了,希望以後看病都能遇到像你一樣的好醫生!」

  患者口中的好醫生,名叫聶繼光,是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肝膽胃腸科的一名醫生。從1975年參加工作至今,為了給患者講解清楚病情,他已經為患者手繪了42年的「醫學圖」,粗略估算超過了萬張。

  聶繼光說:「溝通是醫患間信任的基礎,有了信任,患者才會認可你的治療方案。」

1.手繪草圖講病情 贏得患者的信賴

  前不久,一個11歲的小姑娘在媽媽帶領下來到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看病。聶醫生一邊詢問病情,一邊翻出放在手邊的手繪肝膽解剖圖。「小姑娘,你覺得這裡痛是得了肝內膽管結石,它就在圖上的這個位置。」聶繼光指著圖對患者和家屬講解,「現在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率很高,主要是因為很多年輕人不按時吃早飯,導致膽汁循環減慢,油性成分下降,發生沉澱,形成結石。」聽著聶繼光的分析,小姑娘連連點頭。隨後,聶繼光又叮囑小姑娘的媽媽,說道:「孩子的病情現在還不要緊,按時吃藥,按時吃飯,尤其要吃好早餐,多蹦多跳,慢慢地結石可能會自然排出。」患者的媽媽說:「聶醫生的這種工作方式很獨特,畫的圖很形象,我們一聽就懂。」

聶繼光展示他手繪的「醫學圖」。圖片來源:襄陽文明網

  「40年前,我第一次畫草圖就是為了講解病情。」聶繼光回憶道。原來,剛開始上班時,聶醫生遇到了一位從鄉下過來的老太太,因為患有膽囊息肉並有結石,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他跟患者講解了好幾遍膽囊息肉的形成過程和治療方法,老太太都沒聽明白。聶繼光靈機一動,拿起筆在患者的病歷上繪製了一個膽囊的示意圖,告訴老太太,哪裡是膽囊,結石在什麼位置,膽囊表面的潰破地方炎症匯集,容易形成息肉等等,老太太一目了然,立即明白了醫生的治療方案。

  從那時起,聶繼光每次給病患和家屬講病情和治療方案,都是通過手繪草圖的方式進行講解。

2.42年隨身帶紙筆 手繪一萬多張圖

  「CT圖看不明白,但一邊畫一邊解釋,我們全聽懂了,也放心了。聶醫生,請您馬上安排手術吧!」2017年3月14日,來自隨州的龔先生正找聶醫生釋疑。

  在聶繼光的辦公桌上有一份舊病歷,上面畫著各種簡易解剖圖譜。這些圖譜分別畫的是腸道的結構、闌尾的位置、肝膽的構成等內容。採訪間隙,聶醫生隨手拿出一支筆,刷刷幾下就畫好一幅形象逼真的交流圖畫。

聶繼光的手繪草圖。圖片來源:襄陽文明網

  聶繼光說,「我第一次畫草圖,就是跟手術病人做術前溝通的時候。」聶繼光回憶道。從1975年開始行醫,他就有畫草圖的習慣,多的時候每天五六張,少則兩三張。「算下來,這些年畫的草圖不低於一萬張。」

  「來看病的患者有老有少,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你說的話,他不一定能完全聽懂,你講醫學術語,他就更不懂了。」聶繼光告訴記者,「畫圖」講解病情,正是幫助他與患者溝通的「獨門秘笈」。純粹和患者講心胸外科手術醫學用語,行不通,而且易產生理解偏差,還耽誤治病。而畫圖可以讓患者直觀了解病情,效果很好,「一個醫生再專業,他講的情況患者聽不懂,也達不到效果啊。」

聶繼光醫生認真向病人講解病情。圖片來源:襄陽文明網

  據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護士長王玲介紹,普外科收治的大多是病情重、情況緊急的患者,因此,醫生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和手術內容講清楚,溝通上有很大的難度。聶繼光總是隨身攜帶紙筆,患者聽不懂時他就現場畫圖給患者講解,普外科的很多年輕醫生也跟著「聶叔」學會了這一招。

3.畫圖簡潔又直觀 醫患溝通好橋梁

  「繪圖講解,表達了對患者知情權的尊重,『病情草圖』是打開醫患死結的鑰匙。」聶繼光說,他來門診的時間不長,之前一直是外科手術醫生。做手術前需要跟患者做術前溝通,必須徵得患者本人和家屬的同意,手術才能順利進行。儘管聶繼光開始在門診部坐診,但手繪草圖的習慣,依舊保持。

聶繼光通過手繪的「醫學圖」給患者講解病情。圖片來源:襄陽文明網

  王大爺,今年77歲,因為擔心自己得了癌症,專門找聶醫生進行診斷。王大爺說:「我之前一直覺得肝疼,總擔心自己得了癌症,做了一系列檢查,醫生都跟我說沒問題,可我又看不懂B超圖,最後還是聶醫生畫圖把情況給我講清楚了,我這才放心。」省去了專業詞彙、檢查數據,聶醫生用患者聽得懂的通俗語言和看得懂的草圖,搭建起了醫患溝通的橋梁。

  「醫生有義務讓病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療方案,不能用專業術語來敷衍他們。」聶繼光說,每位患者和家屬就診時都會很擔心,耐心介紹治療方案,可以緩解他們的焦慮,也有利於他們配合醫生治療。

  (文字來源:湖北省文明辦 作者:襄陽文明網 龔波 代麗思)

  他是一個醫生,卻用筆作畫為患者排憂解難。他42年堅持不懈至今仍發揮餘熱。醫者德為先,一張草圖,看似簡單,背後卻蘊含著醫者仁心和滿滿的人文關懷。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用心,醫患之間並沒有鴻溝。

  (責任編輯:孫茜 實習生:楊瑞)

    【本網點評】

    ·聶繼光:手巧心慈仁醫大愛
    ·聶繼光:有溫度的「明白圖」暖人心
    ·聶繼光:用「草圖」畫出醫者仁心  

  【進入微博話題:#好人365#】

相關焦點

  • 42年手繪萬餘張「醫學圖」 搭起醫患溝通新橋梁
    從1975年參加工作至今,為了給患者講解清楚病情,他已經為患者手繪了42年的「醫學圖」,粗略估算超過了萬張。  聶繼光說:「溝通是醫患間信任的基礎,有了信任,患者才會認可你的治療方案。」1.  從那時起,聶繼光每次給病患和家屬講病情和治療方案,都是通過手繪草圖的方式進行講解。2.
  • 小小心願牆 架起醫患和諧的橋梁
    小小心願牆 架起醫患和諧的橋梁新湖南客戶端12月30日訊(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楊芳)2018年的腳步聲已經臨近,每個人都懷揣自己的夢想,對新年充滿了憧憬和期待。醫護人員的新年心願又是什麼呢?院長段曉明、黨委書記曾春明率先親筆寫下了自己的心願,隨後其他院領導及醫務人員紛紛提筆寫上了自己心中的2018年新春寄語,其中有的是送給父母的,有的是送給自己的,一句句溫情質樸的話語,一幕幕溫馨暖人的場面,無論寫給誰,其中的心意讓人動容。在心願牆中,醫護人員的新年願望幾乎都和醫院的快速發展和更好地幫助患者有關。
  • 天橋人民醫院舉辦醫患溝通知識培訓
    為進一步提升醫療質量,減少醫療隱患和風險,近日,天橋人民醫院舉辦醫患溝通業務培訓,邀請了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心內科主任曹萬才給大家授課。培訓由副院長張冉主持,醫院臨床、醫技、藥學、醫保、財務收費等科室參加了培訓。
  • 平安好醫生四大服務整體升級 構建專業醫患溝通橋梁
    無論新的遊戲規則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對已經處於「優秀」地位的龍頭企業來說,仍然需要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把握機遇,尤其是現在這樣一個「新經濟時代」時代。儘管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諮詢全免費,但2020年上半年月付費用戶增長了32%。」  如果稍許將這張榜單進行向上拖拉,不難發現,微軟就在不遠處,位列第16。毫無疑問,微軟是一家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企業。
  • 我國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住院患者評價量表
    >劉江華 1, 李驕陽 1, 封恬恬 2, 文蘭 3, 唐豔 4, 蘇玲 5*, 陳國棟 6*【 摘要】 背景目前我國對醫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的評價研究甚少且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不能客觀、 準確、 全面地檢測醫學生的醫患溝通能力並及時給予反饋。
  • 何斌:醫患溝通有哪些訣竅?
    當前,醫患糾紛成為醫療行業的一個不和諧因素,甚至演化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一方面,醫生的安全受到威脅,動輒有傷醫殺醫事件發生;另一方面,患者在抱怨看病難、排隊時間長、醫生態度差。要想有效化解醫患矛盾,良好的醫患溝通是個重要武器。在2015年健康界峰會上,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何斌介紹了影響醫患溝通的五個因素。
  • 【中國夢·踐行者】患者害怕做手術 醫生用手繪圖構建起醫患間的...
    【中國夢·踐行者】患者害怕做手術 醫生用手繪圖構建起醫患間的信任金羊網  作者:高鏞舒  2019-07-24 他們用手繪圖的方式,將複雜高深的手術方法通過直觀的形式呈現給患者
  • 漢語拼音60年 築起溝通的橋梁
    2018-06-05 11:29 | 光明網今年距離1958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頒布《漢語拼音方案》,已過去整整一個甲子。1977年,聯合國召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了按照《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的決議。1982年,《ISO 7098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正式成為漢語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此後,《漢語拼音方案》又分別在1982年、1991年以及2015年進行了重新修訂。
  • 漢語拼音60年 築起溝通的橋梁
    2018-06-05 11:29 | 光明網今年距離1958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頒布《漢語拼音方案》,已過去整整一個甲子。1977年,聯合國召開第三屆地名標準化會議,通過了按照《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地名的決議。1982年,《ISO 7098文獻工作——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正式成為漢語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國際標準。此後,《漢語拼音方案》又分別在1982年、1991年以及2015年進行了重新修訂。
  • 巴基斯坦畫家談新絲路:交換學生搭文化交流橋梁
    巴基斯坦畫家談新絲路:交換學生搭文化交流橋梁 2015-08-03 21:17:03巴基斯坦畫家IbrarHaiderBhatti3日在浙江杭州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他的首次中國個展正在浙江杭州舉行,作為一名在中國生活工作7年的巴基斯坦人,他自認為一直在充當中巴文化交流的使者,向巴基斯坦年輕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此外,他正在計劃介紹中國畫家朋友去巴基斯坦做畫展,搭起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
  • 訊飛輸入法上線武漢話轉普通話 助力前線醫患溝通無障礙
    來源:中金在線網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時,全國馳援支持武漢,截至目前已派出3萬餘名醫務人員投入抗「疫」前線。在後方,來自全國高校的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組建「戰疫語言服務團」,旨在解決醫患溝通的方言障礙。
  • 「手繪病情圖」傳遞醫學溫度
    據報導,徐國良將自己的繪畫特長融入工作中,利用手繪圖幫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以配合治療。和患者的術前談話是每位外科醫生必做的功課。過去,醫生和患者溝通往往用的是一些實景照片,有些圖片會比較血腥。但在一些醫生看來,醫學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只要向患者及家屬告知患者的病情、即將採取的治療措施、手術風險等,不用太在意談話的方式和技巧。
  • 一堂好課|卞修武院士:危機時刻,如何進行有效的醫患溝通?
    病理剖析,抗疫中精準反擊的重要武器2020疫情期間,面對新冠肺炎這一完全陌生的病毒領域,通過病理剖析揭開新冠肺炎病毒的「真面目」,幫助臨床醫生分析用哪種「武器」進行精準反擊,至關重要。異常艱難 病理檢查中的醫患溝通而在疫情初期,針對新冠肺炎傳染病病理解剖的工作具體規定尚未出臺。
  • 盧小群:漢語拼音60年 築起溝通的橋梁
    作者: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盧小群  今年距離1958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准頒布《漢語拼音方案》,已過去整整一個甲子。如今,不管是小學生的認字第一課,還是人們日常的交流、打字,都離不開漢語拼音,其已經融入到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華媒:日本衝繩完善翻譯服務 助醫患間準確溝通
    華媒:日本衝繩完善翻譯服務 助醫患間準確溝通 2018-04-26   中新網4月26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刊發文章稱,隨著赴日外國遊客數量增加,因突發疾病而入院的外國患者也在增加。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用日語與大師交流、以專業搭溝通橋梁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用日語與大師交流、以專業搭溝通橋梁
  • 《STELLA的四季穿搭魔法》首創真人手繪穿搭教程
    2019年8月24日,國內創意真人手繪穿搭相結合的教程書《STELLA的四季穿搭魔法》籤售會在上海沃爾沃品牌體驗中心舉辦。  籤售會上作者STELLA管雯漪分享了出版這本書以及個人創業繪畫的心路歷程,她高中起留學新加坡,大學就讀電腦工程專業,2010年回國開始從事市場及媒體公關工作,2015年創立STELLAHUATU品牌,2017年回到新加坡繼續進修,推出STELLA OUTIFIT手繪穿衣搭配的欄目。
  • 三門暖心醫生為不識字老人手繪「公雞下蛋圖」,醫患情深溫暖整個網絡
    三門暖心醫生為不識字老人手繪「公雞下蛋圖」,醫患情深溫暖整個網絡 2020-12-10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金山 | 中澳文化溝通的友誼橋梁
    2018年9月30日,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孫浩良校長一行抵達貴陽,對星臣教育進行友好訪問,星臣教育總裁張曉君先生熱情接待一行,並進行親切會談。雙方友好會談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簡介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創建於1992年,由澳籍華裔學者孫浩良先生創辦,是一所依據澳大利亞社團法註冊的社區民族語言文化學校。
  • 關愛未成年子女 搭建親情溝通橋梁
    關愛未成年子女 搭建親情溝通橋梁 2020-11-09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