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50歲時寫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的兩句,就令人如臨其境

2020-12-18 品詩賞詞

詩歌與散文最大的不同是含蓄、有意境,意境是一種藝術境界,包含「意」和「境」兩個因素,可以將詩人的感情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一草一木,本來毫無感情,因為詩人有所感悟,便將情感投射到大自然,從而嬌花含羞、秋雨多愁。

優秀的抒情詩都是藉助客觀物象,表現主觀感情。有時深邃沉鬱,比如杜甫的《登高》,沉鬱頓挫;有時閒適淡泊,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遠塵避世。南宋一位詩人也非常善於借景抒情,下面介紹陸遊50歲時寫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的兩句,就令人如臨其境。

成都書事

宋代:陸遊

大城少城柳已青,東臺西臺雪正晴。

鶯花又作新年夢,絲竹常聞靜夜聲。

廢苑煙蕪迎馬動,清江春漲拍堤平。

尊中酒滿身強健,未恨飄零過此生。

南宋詩壇人才輩出、各領風騷,陸遊卻算其中的異類。他經常跑步、注重養生,活到了85歲,這些都得益於其「八十可憐心尚孩」的童心。但愛國情懷卻始終貫穿於他的一生,無一日不在憂國憂民。這是陸遊50歲時創作的詩作,當時範成大擔任四川制置使,陸遊在他門下擔任幕僚,住在成都,身居閒職。

詩人得到了範成大的賞識,總算可以不再四處奔波。但整日無所事事,也不是陸遊期待的生活,他最大的願望還是拼搏沙場、殺敵報國,實現其平生夙願。如今閒暇時間多了,難免自己胡思亂想,心情不僅沒有放鬆,反而更覺惆悵。於是趁著天朗氣清,詩人就獨自外出散步。

成都是一個休閒的地方,詩人也很快就感受到這一點,「大城少城柳已青,東臺西臺雪正晴。」城裡郭外,隨處可見楊柳青青、景色宜人;東臺西臺,雪後初晴,令人精神振奮。開篇從大處落筆,展現出成都城初春的美好景觀,詩人不言喜悅,卻盡顯心胸開闊。

接下來作者描繪近景,「鶯花又作新年夢,絲竹常聞靜夜聲。」初春時節,雖然乍暖還寒,但紅梅早已開放,黃鶯也在叢林裡婉轉啼鳴;靜謐的夜晚,也能聽到遠處悠揚的絲竹之聲。作者虛實結合地描繪了早春時鶯啼花開、絲竹悅耳的場景,看似非常享受暫時的安逸生活。

頸聯轉而描寫遠景,「廢苑煙蕪迎馬動,清江春漲拍堤平。」廢舊的庭院中殘垣破壁、荒草叢生,馬蹄聲聲、煙隨風動;嫩芽萌發、生機蓬勃,清江春漲、潮拍堤岸。陸遊好喝酒、愛寫詩,風景宜人、詩人心動,雖然身在羈旅,卻不忘隨時記錄自己的心情。

但是詩人寫景絕對不是為了單純地記錄,而是為了抒情。「尊中酒滿身強健,未恨飄零過此生。」詩人感覺身體強健,還經常與朋友們痛飲美酒,生活閒適、不覺有恨。但細細品味,其實作者是正話反說、故作曠達,雖說「未恨」,其實有恨,他恨自己無用武之地,只能悲情地飄零一生。

縱觀陸遊的這首七律,行文樸實、想像豐富,前三聯都非常對仗,同時又遠近結合、虛實相映。「鶯花又作新年夢,絲竹常聞靜夜聲」,這兩句更調動了視聽感受,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尾聯更是利用反語,表達出詩酒趁年華、青春不虛度的感慨。

相關焦點

  • 陸遊62歲時寫的一首七律,令人如臨其境,尾聯更是感動無數人
    陸遊29歲時初次參加進士考試,雖名列前茅,卻被黜落。39歲時喜逢大將張浚北伐,陸遊認為報國有日、殺敵有時,積極支持抗金。但由於有人阻撓破壞,不久符離之役失敗,他又以鼓唱是非而被罷官。一眨眼幾十年過去,每當想起這段往事,陸遊便悲憤交加,他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了一首詩。
  • 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醍醐灌頂
    一杯好茶,慢慢品味,才有滋味;一首老歌,靜靜欣賞,方懂真情。讀書寫作也是如此,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南宋詩人陸遊曾教育後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李白詩才高妙,也勤奮鑽研,「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下面介紹袁枚水平很高的一首七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醍醐灌頂。箴作詩者清代:袁枚倚馬休誇速藻佳,相如終竟壓鄒枚。
  • 陸遊48歲時寫的一首五律,僅是最後兩句,就令人不忍卒讀
    宋孝宗乾道年間,48歲的陸遊從漢中入蜀,途經劍門關,欣賞到這裡壯闊的景象,於是即興賦詩。劍門關,或稱劍門,在四川劍閣縣北五十裡的劍門山上,是川北古蜀道之要隘,矗立在峰巒之上,形若利劍。關頂還有三國時代的姜維屯兵抗鍾會的遺址,名姜維城。
  • 柳亞子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就不同凡響,最後兩句更慷慨激昂
    下面介紹柳亞子的一首七律,僅是頷聯就不同凡響,最後兩句更慷慨激昂。酒邊一首為一瓢題扇作者:柳亞子酒邊撥觸動牢愁,萬恨崢嶸苦未休。祈死已煩宗祝請,偷生忍為稻粱謀!棲棲桑海無多淚,落落乾坤剩幾頭!宗祝,即祝宗,作者為了符合平仄的要求而倒寫。古代稱掌管祭祀、告神求福的巫師為祝宗。春秋時晉國貴族範文子看到國家將亡,曾命令他的祝宗為他祈死。稻粱謀,比喻人只為自己謀求衣食。詩人不知不覺就把一壺酒喝乾了,他放下酒杯,忽然就想起那些曾經與之一起共患難的朋友。人們悲嘆社會的動蕩不安,眼淚都要流幹了!
  • 袁枚42歲寫的一首七律,開篇就彰顯不凡氣度,頷聯更令人讚不絕口
    但是蒼山居士卻闡述了自己的獨特見解,下面介紹袁枚42歲寫的一首七律,開篇就彰顯不凡氣度,頷聯更令人讚不絕口。詠錢清代:袁枚人生薪水尋常事,動輒煩君我亦愁。解用何嘗非俊物,不談未必定清流。頷聯令人讚不絕口,詩人嘲笑這些士大夫故作清流,實際上卻極其虛偽。接下來詩人又舉了一個反例,漢靈帝的母親永樂太后平時喜歡攢錢,京城裡就流傳出一個童謠,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奼女工數錢,以錢為寶金為堂。可見這位「奼女」是婦孺皆知,但她即使擁有整個皇宮的財富,最後還不是化為塵土。
  • 陸遊罷官後遊村,寫下一首七律,寫出了農家盛情,頷聯成千古名句
    南宋大詩人陸遊,是一位愛國詩人,更是一位旅行家。他三十歲之前足跡已經遍布祖國山河,還曾經到達過琉球群島。 因為自小生長於江南魚米之鄉,陸遊的詩中常常飽含著故鄉山水的讚嘆。後來出入官場,失意之時也會寄情山水,表達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
  • 杜甫的一首七律,精雕細琢,頷聯更顯出神入化
    杜甫是一位多面手,他的作品題材廣泛,絕句和律詩都寫得非常出色,很多古體詩也深受讀者喜愛。詩聖對待文學創作非常用心,真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李白就曾讚揚杜甫,「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下面介紹杜甫的一首七律,精雕細琢,頷聯更顯出神入化。
  • 陸遊最著名的一首七律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哲理深刻!
    無疑是陸遊,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平生作詩近萬首(乾隆作詩三四萬首,因水平實在有限,不在此列)。陸遊的詩歌,風格多樣,體裁廣泛,涉及面十分深廣。陸遊寫過一首《遊山西村》的七律,該詩可謂陸遊七律的最高峰,歷來廣為流傳。《遊山西村》全詩如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家喻戶曉,讓人讀後豁然開朗
    陸宰也有這種情懷,雖然閒賦在家,卻未曾忘記國讎家恨,他親自教兒子陸遊讀書,把理想寄托在兒子身上,希望他日後成為棟梁之才,遇到賢明君主,用滿腔熱血報效朝廷。紹興二十三年,陸遊到臨安參加科舉,取得第一名好成績,此時他剛滿十八歲。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紹興二十三年,陸遊到臨安參加科舉,取得第一名好成績,此時他剛滿十八歲。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忠君愛國的陸遊,苦笑一番,回到家鄉隱居。此時他45歲,已過不惑之年,期間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幾乎無人不知。 《遊山西村》 北宋: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劉禹錫的一首七律,意境清冷,含蓄中顯露深沉,頷聯更是景中藏情
    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七律,意境清冷,含蓄中顯露深沉,頷聯更是景中藏情。松滋渡望峽中唐代:劉禹錫渡頭輕雨灑寒梅,雲際溶溶雪水來。夢渚草長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50歲那年,老劉被任命為四川夔州刺史,可是僅僅時隔兩年半,他又得到皇帝的指令,讓他從夔州赴任安徽和州刺史。老劉卻一點不感到好奇,只是有些無奈。他匆忙地收拾了一下,幾乎來不及與朋友告別,背起行囊就出發。途中無非曉行夜宿,無事趕路、有事也不敢望呆。
  • 明代王世貞的七律,充滿禪意,頷聯不輸王維的《山居秋暝》
    就像詩僧寒山在詩中所寫,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當月亮剛爬上山頂,內心也隨之澄澈光明,也是參禪的一種樂趣。晚唐的羅隱也曾用明月讚美禪境,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圓時。後世還有一位才子有一次夜宿山寺,留下了一首禪詩。下面介紹明代王世貞的七律,充滿禪意,頷聯不輸王維的《山居秋暝》。
  • 陸遊最驚才絕豔的一首詩,詩中的千古名句人人皆知,美得令人心醉
    今天筆者想和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是陸遊所有詩作中風格最為獨特,也最為驚才絕豔的一首詩作《臨安春雨初霽》。這是陸遊晚年客居京華,百無聊賴時寫下的一首詩作。詩中的名句驚豔千古,人人皆知,美得令人心醉。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見了陸遊以來,他一直都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而後的五年,他遠離政界,對於朝廷裡的傾軋變幻和世態炎涼,早已厭惡至極。這次朝廷任命他為延州知州,對詩人而言,根本不可能實現他心中的報國夢想。而且,詩人此時已經62歲了,卻依舊壯志難酬,加上個人生活的種種不幸,他不禁發出了沉重的悲嘆。
  • 林則徐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勢磅礴,最後7字更如神來之筆
    下面介紹林則徐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氣勢磅礴,最後7字更如神來之筆。六和塔清代:林則徐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蒼茫四望收。落日背人沉野樹,晚潮催月上沙洲。千家燈火城南寺,數點帆歸海外舟。林則徐在杭州巡視時,寫下了一些讚美江湖勝景的詩篇,這首詩就是其中的一首。六和塔輪廓和諧美觀,自遠處瞻望,每層塔簷如展翼,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明暗襯託、層次分明。首聯從大處描寫,寫景如畫,氣勢磅礴,「浮屠矗立俯江流,暮色蒼茫四望收。」浮屠,是梵文佛塔的譯音。
  • 陸遊從前線被調回成都,經過劍門關時下雨,寫了一首很傷感的詩
    陸遊這首詩由於情感細膩,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令人被大家所喜愛。其實整個南宋時期的文人,他們相對於其它朝代的文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這一時期北方大片的領土被金國佔領,只是保住了南方半壁江山,但是對於南宋朝廷來說,卻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收復北方的失地,要去實現祖國的統一,依舊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譬如另一位詩人林升就寫過一首《題臨安邸》,還公然諷刺了當時的南宋朝廷:「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 曾鞏的一首七律,用典無痕,其中兩句仿佛神來之筆
    下面介紹曾鞏的一首七律,用典無痕,其中兩句仿佛神來之筆。大明湖宋代:曾鞏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頷聯繼續描寫近景,細膩逼真,「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古代傳說東海中有三座仙山,除蓬瀛外,還有一座叫方丈。蓬瀛,即蓬萊、瀛州,這裡指大明湖中的亭臺樓閣。燕坐涼,閒坐乘涼。「燕」通「宴」,安閒、休息的意思。詩人把大明湖比作蓬萊仙境,炎熱的夏季,這裡卻涼風習習、荷花飄香,令人神往。
  • 陸遊在京城的旅館裡聽雨,於是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成為詠雨名篇
    作為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與別的詩人又不一樣,他不僅僅只是寫一兩首詩,或者是填幾首詞來表達愛國之情,更多的還是真正地上到戰場,並且是與敵人真刀真槍地衝鋒陷陣,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筆下的一些作品會寫得很是霸氣,充滿了一種濃濃的殺氣。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正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腔熱血。那南宋時期也正是有了陸遊這樣的詩人,才使得南宋詩壇最具有活力。
  • 白居易懷念江南舊遊,一首七律造語凝練,意境稱佳
    唐代有一位詩人,少年時就讀書勤奮,剛入仕後也比較順利。可是因為秉性率直,敢於諫言,最後卻被皇帝一腳踢開。他在異鄉度過了漫長的歲月,也結交了很多新朋友,本以為會終老他鄉,沒想到有一天又被皇帝想起,再次回到帝京,可是詩人卻多日輾轉難眠。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懷念江南舊遊,一首七律造語凝練,意境稱佳。
  • 陸遊72歲時創作的一首詩,獨具匠心,最後14個字充滿豪情
    陸遊是南宋傑出的詩人,他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作品中也滲透著這種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陸遊的創作風格也受到李白浪漫主義的影響,在他的很多詩文中並不見細緻入微的描繪,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洩,即使是常見的景物描寫,也是充滿了豪情壯語。
  • 晚唐詩人羅隱在蘇州虎丘,寫了一首五律,頷聯意味無窮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墳墓邊長滿了春草,茂盛的野草面對著虎丘。這兩句很簡單,描寫了真娘墓周圍的環境。野草繁茂,我們正常人都會理解成「荒涼的景象」,對吧?可是詩人不是這樣認為的。我們繼續讀頷聯。其次,詩人為什麼要寫這一句「死猶嫌寂寞」呢?為了引出後一句「生肯不風/流」。您看,頷聯其實共有兩次過渡, 詩人想寫/真娘生前的「風/流」,但是他沒有直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