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鼓勵更多香港青年到大灣區探索機會發展事業

2020-12-10 人民網

人民網訊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日以視頻方式出席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共創灣區輝煌、共享祖國榮光」粵港澳青年主題活動。

陳茂波在致辭時表示,在國家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進程中,合力奮進的不單是香港和深圳,還有廣州、澳門,以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合共11個兄弟城市,而其中最重要的骨幹是這11個城市裡的年輕生力軍。粵港澳大灣區要發展成為國際創科樞紐,力量來自大灣區內各兄弟城市的全力協作,以及各位青年才俊的全情投入與拼勁。

陳茂波指出,協助青年人認識國家和融入國家發展是香港特區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區政府將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支持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希望藉此鼓勵更多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探索機會、發展事業。

(責編:劉潔妍、燕勐)

相關焦點

  • 陳茂波:香港和深圳角色不同 都是改革開放的前鋒
    中新社香港12月1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2月1日表示,深圳與香港,縱使角色不同,但都是國家改革開放事業的前鋒,肩負著領航者的責任。陳茂波當天通過視頻參加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共創灣區輝煌、共享祖國榮光」粵港澳青年主題活動致辭時作出上述表示。陳茂波說,有些人可能會用生產總值或者是不同產業的發展,來比較深圳和香港兩個城市。
  • 張建宗: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青年事業發展提供更多路向
    中新社香港12月15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5日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為香港青年人的事業發展提供更多路向。張建宗當天主持以網上形式進行的第二屆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作出上述表示。
  • 香港青年:「16條惠港措施」將鼓勵更多港人到內地城市發展
    【解說】首屆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於11月11日至15日在廣州舉行。多位與會的香港青年嘉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最近推出的「16條惠港措施」給港人帶來非常大的便利,將鼓勵更多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
  • 香港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香港總商會表示,商會成員將提供約300個職位,參與公司包括滙豐銀行、長江集團、中銀香港、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等30多家大型企業。「總商會不少會員已在大灣區拓展業務,他們樂於參與該前瞻性計劃。隨著香港和內地經濟愈趨融合,很多會員都表示有興趣向有志到大灣區開創事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工作機會。」香港總商會主席王冬勝說。
  •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香港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我認為粵港澳三地可以通過促進技術的合作、產業互動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此外,香港是全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可以為科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林鄭月娥說,過去一年多,在習近平主席的指示和中央的支持下,香港的創新科技事業取得良好進展。
  • 月薪至少1.8萬,香港青年大灣區工作機會來了
    香港特區政府今日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共提供2000個名額,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該計劃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11月25日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為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林鄭月娥指出,以香港的經濟和市場規模,青年人的失業率可能會維持雙位數字一段時間。另一方面,有7000萬人口的大灣區發展潛力卻十分巨大,能為香港青年人提供事業發展機會。
  • 陳茂波:數字人民幣將進一步促進香港和內地互聯互通……
    今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團結卓爾論壇」發表題為「高瞻遠矚 創新改革:探索數字和綠色金融新時代」演說,就關於本港在數碼貨幣、金融科技以及綠色經濟等領域的規劃及發展展開探討。
  •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
    新華社香港1月10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青年把目光放得更遠,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尋找新機遇。羅致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多國面對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等問題。
  • 香港葵青區青年赴內地參觀交流 探索大灣區發展機遇
    中新社香港7月20日電 (王姝)「葵青青年一鐵一橋大灣區交流團」20日於香港荔景社區會堂舉行歡送儀式,超過200名香港葵青區青年赴廣東省廣州市、珠海市進行交流,進一步實地了解大灣區。交流團由葵青發展義工團主辦,組織該區逾200名15至30歲青年,展開為期兩日一夜的交流之旅。交流團成員搭乘廣深港高鐵前往廣州,隨後參觀廣州、珠海高科技企業,搭乘旅遊巴士經港珠澳大橋返港,感受「一鐵一橋」的開通為香港居民帶來的便利。
  • 滙豐推出800萬港元大灣區獎學金 資助香港本科生在大灣區發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滙豐推出800萬港元大灣區獎學金!資助香港本科生在大灣區發展滙豐12月14日宣布推出「滙豐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獎學金」,鼓勵香港本地大學的本科生探索日後在大灣區的發展,未來三年,滙豐將資助最多100名學生,獎學金總額達800萬港元。
  • 香港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共提供2000個名額
    中新社香港1月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8日公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公布的其中一項措施,目的是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人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讓他們了解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的事業發展機遇。根據計劃,任何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都可申請參與,提供職位空缺。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新機遇
    據新華社電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青年把目光放得更遠,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尋找新機遇。  羅致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多國面對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等問題。
  • 月薪1.8萬起,香港青年可以到大灣區工作啦!
    香港本地畢業大學生可以到大灣區工作啦!香港特區政府昨日(1月8日)公布「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用於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 工資很誘人! 這份計劃中提到,參與計劃的畢業生須以僱員的身份受僱,並獲得不低於18,000港元(下同)的月薪。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 每周聽香港|「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現已推出
    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東省人民政府日前聯合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香港特區政府4日對此表示歡迎並指出,特區政府會按照《文旅規劃》的指導方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與文旅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及大灣區各市的文旅部門攜手合作,共建世界級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
  • 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舉行
    梁振英表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是第一站和主要平臺。要加強工作,促進香港青少年重新認識大灣區現狀、體驗大灣區生活、評估大灣區未來、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大局。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很高興見證了深圳40年創造的奇蹟,深圳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歷歷在目。現在大灣區為香港青年事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有更大爆發力的歷史性機遇,相信未來大灣區內地城市會湧現一大批新一代年輕香港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和其他專家,相信他們也會用好大灣區這個成長節點,邁向全國和全球大舞臺。
  • 香港青年程陽春:助力港青電商在大灣區實現夢想
    新華社香港12月10日電(記者丁梓懿)「未來5年要培養出1萬個零售電商,讓香港電商行業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起點,面向全國,也讓熱愛電商行業的香港青年在實現夢想的同時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在香港青年程陽春的筆記本上,記錄著這樣一個願望。
  • 大灣區發展迅速,香港優勢漸失?香港建築業發聲:要對香港有信心
    香港訊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為香港與內地的熱門話題,香港政府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尋找發展機遇,同時,本地不少行業也希望能在大灣區的建設發展中有所作為。另一邊,也有不少內地從業者想到香港交流及汲取經驗。在「一國兩制」下,兩地若能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便能發揮自身最大的優勢。
  • 香港青年在深圳:借大灣區發展契機實現自身成長
    「香港青年深圳創業服務試行計劃」首批創業團隊入駐深圳。「除了家人在上海外,成年後的社會人際關係與事業成果大多在香港。」張舒深諳「紮根內地,才能更好服務內地」的道理,在「試行計劃」的引薦下他的人生軌跡又一次回到了深圳河北岸。
  • 香港經民聯倡內地知名企業為港青提供更多實習機會
    中新社香港11月19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19日就幫助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學習、就業、生活提出十項建議,當中包括邀請更多內地知名企業為港青提供實習機會、支持香港學生北上就讀中學,以及便利港青在當地置業等。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出爐,月薪最低1萬8,香港特區政府出1萬
    1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