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葵青區青年赴內地參觀交流 探索大灣區發展機遇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7月20日電 (王姝)「葵青青年一鐵一橋大灣區交流團」20日於香港荔景社區會堂舉行歡送儀式,超過200名香港葵青區青年赴廣東省廣州市、珠海市進行交流,進一步實地了解大灣區。

交流團由葵青發展義工團主辦,組織該區逾200名15至30歲青年,展開為期兩日一夜的交流之旅。交流團成員搭乘廣深港高鐵前往廣州,隨後參觀廣州、珠海高科技企業,搭乘旅遊巴士經港珠澳大橋返港,感受「一鐵一橋」的開通為香港居民帶來的便利。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署長謝小華表示,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時刻,舉辦是次交流活動極具意義。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大大縮短了香港往來大灣區各城市的交通時間。港青赴大灣區交流學習,有助於拓展視野,親眼見證國家的發展。

謝小華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無限,希望港青在實地體驗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取得收穫,為香港和大灣區發展建設作出貢獻。

葵青發展義工團主席王春輝表示,通過交流活動可以讓葵青區青年感受「一鐵一橋」帶來的便利與快捷。通過進一步實地了解大灣區,有助於促進兩地青年的交流,增強香港青年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

交流團成員黃小姐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內地經濟的高速發展,大灣區的建設為港青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選擇,希望在參觀交流的過程中尋求發展機會,未來有望赴內地創業。(完)

相關焦點

  • 香港青年暑假內地交流忙
    第九屆香港大學生「外交之友」夏令營於日前舉辦,來自香港十餘所高校的50名學生赴北京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訪。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認為,「外交之友」夏令營有助於香港青年培養國家觀念,拓展國際視野。他寄語香港青年,善用機會,更好認識國家和世界,讓自己準備好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為國家和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
  • 香港各界青年參訪深圳 共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這是「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在騰訊總部參觀時的情景。26日,約150名來自香港政商社團、科技界、旅遊界、醫學界和文化藝術界等各界的香港青年代表先後參訪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 香港各界青年代表內地參訪:融入中國夢 把握新機遇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張曉曦 林凱潼)「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29日晚在北京結束為期五天的內地行程,返回香港。團員們表示,此行讓他們大開眼界,希望未來繼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新的發展機遇。
  • 「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
    「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團員在深圳蓮花山鄧小平雕像前合影留念近年來,中央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重大戰略部署,「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創新性國家建設等重大戰略舉措,為港人帶來新的機遇。
  • 香港新界代表:把握機遇加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新華社香港8月15日電(記者王欣)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牽動香港各界人士的心弦,香港新界西北的元朗區位處大灣區中心地帶,該區代表日前在參觀大灣區發展研究院後紛紛表示,元朗區毗鄰內地,地理位置優越,要把握機遇,帶頭加深內地與香港的聯繫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積極互動發展,帶動該區青年北上尋求發展。
  • 粵港聯動 香港青年交流團至珠海參觀活動
    為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大灣區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使香港青年更全面的了解國內發展現狀、就業與營商環境。香港青年團參觀協會監事長單位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合影第二站---為使香港青年更直觀地了解到珠海發展現狀與就業、創業環境,發掘出大灣區香港青年的珠海創業機遇
  • 香港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更多機遇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公布的其中一項措施,目的是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發展事業,讓他們了解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最新發展並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 2018「四海一家」香港青年交流活動正式啟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7日出席由新家園協會主辦的「四海一家」青年交流活動授旗禮暨簡介會並致辭。(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納新):由香港新家園協會組織的「四海一家」香港青年交流活動授旗禮暨簡介會7日在香港舉行。
  • 近300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將赴內地實習——
    「香港中華總商會大專院校學生實習交流計劃2019」啟動儀式日前在香港舉行,近300位香港大專院校學生將赴內地參與不同行業的實習交流。這有助於香港學生了解國家發展最新情況,並為他們日後個人事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契機。 在啟動儀式上,曾參與這項交流計劃的學生分享了經驗。
  • 香港青年在深圳:借大灣區發展契機實現自身成長
    「創業生態」良好是福田崗廈雙創基地帶給張舒最深的感觸——由於有了市、區統戰部門和基地的幫助,企業入駐後先有專業律師解讀內地公司法,幫助香港初創企業準確把握髮展方向;緊接著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項目路演會」,更為知名投資機構與優秀項目架接零距離對接的橋梁。在這裡,張舒實現了足不出戶,就可以樂享創業所需各式資源的便利。
  •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新機遇
    據新華社電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青年把目光放得更遠,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尋找新機遇。  羅致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多國面對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等問題。
  • 張茵: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
    俞靖 攝中新網南寧12月22日電(儲瑋瑋 蔣雪林 林浩)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12月2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大灣區建設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張茵表示,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來說,有很多機會。她呼籲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建設所呈現的機遇面前不要猶豫。
  • 大灣區發展迅速,香港優勢漸失?香港建築業發聲:要對香港有信心
    香港訊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為香港與內地的熱門話題,香港政府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尋找發展機遇,同時,本地不少行業也希望能在大灣區的建設發展中有所作為。另一邊,也有不少內地從業者想到香港交流及汲取經驗。在「一國兩制」下,兩地若能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便能發揮自身最大的優勢。
  • 「四海一家」青年交流活動啟動 兩千香港青年將赴川浙粵體驗國家發展
    活動以「探索機遇卓越發展」為主題,將帶領2000名香港青年分別前往四川、浙江和廣東進行體驗式交流,認識國家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了解國家一日千裡的發展形勢。「四海一家」交流團由香港新家園協會自2015年首辦,至今已資助超過了9000名香港各界青年赴北京、上海、天津、陝西、廣東、福建、浙江等地交流參觀,親身感受國家發展成就,深化家國情懷,是全港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交流項目之一。
  • 香港青年北上實習交流——去闖 去圓夢 去發光發熱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香港青年學生除敢創(新)之外,敢闖也很重要,要多到香港以外去看看,外邊的機遇很多。」在6月5日舉行的港澳臺大學生網信企業實習計劃2018(香港區)啟動禮上,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對300多名即將去內地科技網絡企業實習的香港大學生殷殷寄語。近幾年,北上內地實習成為香港青年越來越熱門的選擇。
  • 香港三位局長到訪葵青區 與區議員會面並參觀學校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13日,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和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聯袂到訪葵青區,與區議員會面和到訪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了解其醫療護理課程。三位局長還分別參觀一個流動健康檢測站和探訪一所中學。
  • 香港青年麥成灝:為香港學生了解粵港澳大灣區搭橋
    畢業幾年來,麥成灝的公司每年暑假協助組織香港大學生赴內地不同城市實習,也承辦兩地學生交流活動,參加者數以百計。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分城市本就是香港學生赴內地交流的主要目的地,近年來大灣區考察更成為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  麥成灝介紹,香港學生在大灣區考察時對內地城市的行動支付等信息技術應用比較感興趣,也對城市建設印象深刻。
  • 方舟: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青年創造發展機遇
    新華網北京1月12日電(董一秀)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香港同胞共享國家發展成果是國家在新時代對香港特區的期許,也可為香港青年提供發展機遇。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香港和內地多層次人文交流
    參加本次活動的嘉賓和市民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在持續增加投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不斷地推動香港和內地多層次的人文交流。沙田是香港新界區較早發展的新市鎮,經過長期發展,沙田已經由一個漁民和農民聚居的小鄉村演變成為一個近70萬人安居樂業的好地方。沙田節是沙田區內四年一度的大型盛事,目的在於向外界介紹沙田區的發展和特色。
  • 陳茂波:鼓勵更多香港青年到大灣區探索機會發展事業
    人民網訊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日以視頻方式出席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共創灣區輝煌、共享祖國榮光」粵港澳青年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