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走進百年名校

2020-12-12 央廣網

  4月14日下午,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由青年舞蹈演員黎星、馮敬雅、拉巴扎西領銜,攜手北京歌劇舞劇院、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共同帶來的舞劇《天路》奉上完整版演出,熟悉的旋律、動人的故事鐫刻出永恆不變的「天路精神」。

  4月12日至14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走進百年名校清華大學,完成在京高校、臺湖舞美藝術中心公益巡演的第三站。

  14日演出開始之前,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青藏鐵路副總指揮拉有玉、主演黎星還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短暫的演前導賞,介紹了舞劇《天路》的創排初衷、青藏鐵路建設時期的攻堅難題、以及劇中所傳遞的主旨精神等。

  據悉,2018年「七一」期間,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青藏鐵路建成通車12周年,國家大劇院歷時兩年傾力推出原創民族舞劇《天路》,用舞蹈這種最直觀、靈動的藝術形式,塑造了一部情感真摯、色彩鮮明的現實主義題材舞劇,講述了青藏鐵路築路鐵道兵與藏族同胞心手相連的動人故事。

  2019年,舞劇《天路》作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精品劇目,緊扣時代脈搏、契合時代精神,再度復排上演,趙鐵春表示:「舞劇《天路》將以飽滿的姿態完成在京內的21場公益巡演,將高雅藝術帶進校園,帶領大家走近那段艱苦卓絕的築路歲月,感悟雪域高原執著堅守的信念與力量。」

  作為《天路》公益巡演中的重要一站,清華大學與舞劇《天路》則有著深厚的不解情緣。

  清華大學是全國乃至世界的高等學府之一,一直培育著諸多胸懷理想、抱負的有志青年,而回溯青藏鐵路四十多年的建設歷史,其中更是有多位清華大學的專家、校友曾投身到這條「天路」的建設中,在雪域高原上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們是「清華人」,也是「天路人」。由此,趙鐵春表示,「我們由衷地希望『天路精神』能在清華大學代代傳承下去,激勵每一位青年人,執著堅守,築建抵達夢想彼岸的『天路』!」

  曾親身參與青藏鐵路建設、擔任青藏鐵路建設副總指揮的藏族同胞拉有玉也出席了當天的演前導賞活動。拉有玉與現場師生觀眾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在六年中翻越五千多米海拔的唐古拉山一百多次,但我們『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鬥志更高!」主演黎星則表示:「我們摒棄了華麗的舞美包裝追求真實,我們刻畫的是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最平凡的小人物,進入到那群人的生活,感受到平凡即偉大!」

  值得一提的是,14號當天是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啟用七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這一重要時刻,同時全面展現舞劇《天路》之魅力,在演前導賞前,舞劇的部分演員還為進場觀眾和校園學生們帶來了驚喜的「快閃」活動。

  身著藏族傳統服飾、軍旅服飾的演員們在新清華學堂公共空間內跳起舞劇《天路》的著名段落——「帽子舞」「洗衣舞」等,現場氣氛高漲、熱烈非凡,多名駐足觀看的學生們主動加入舞蹈陣容,與演員們默契配合,共同完成這段精彩的表演,感悟永恆的「天路精神」。

  據悉,繼清華大學之後,舞劇《天路》還將走進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為高校師生上演這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高水準演出。

  5月1日至11日,《天路》還將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登臺亮相,並於5月24日、25日奔赴上海,代表北京市參與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參評第十六屆「文華大獎」。(記者 高凱)

相關焦點

  • 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復排亮相
    12月14日至16日,18日至22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將迎來復排亮相,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十二周年。4日這部登臺以來廣受好評的主旋律作品進行了復排媒體探班。舞劇《天路》是為青藏鐵路建設者繪製的一幅「群體肖像」,是為緬懷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所做的讚歌。舞劇中所流露出來的水乳交融的民族情、血肉相連的戰友情、骨肉至親的母子情、親密無間的兄妹情、肝膽相照的兄弟情,自然真實,深深打動著現場所有觀眾。
  • 原創民族舞劇《天路》首演
    原創民族舞劇《天路》首演 劇院供圖 中新網7月1日電 (記者 高凱)6月30日晚,國家大劇院歷時兩年精心打造的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在戲劇場首演。該劇民族風格濃鬱、肢體語言情感豐沛,加之充滿歷史質感與現實代入感的舞臺視覺呈現,首演便令人驚豔。
  • 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呈現動人築路故事
    中國西藏網訊 《天路》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深受廣大老百姓喜愛的歌曲;很多人都會用情哼唱幾句,不僅因歌詞感人,曲調更是優美。同樣,我也會經常哼唱幾句,尤其是:「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但是,你知道嗎?《天路》同時還是一部舞劇的名字!這是國家大劇院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根據歌曲《天路》改編而成的原創舞劇。雖然這兩部作品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但反映的內涵相同:青藏鐵路是藏族同胞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連心橋,是雪域高原脫貧致富、經濟發展的通天路,是雪域高原邁向世界、邁向現代化迎接新時代的騰飛路。
  • 國家大劇院原創舞劇挑戰現實題材 傳唱18年 《天路》舞起來
    至今,這首歌曲已經傳唱18年,並以獨唱、合唱、民族、美聲、通俗等多種演唱形式和風格進行演唱。6月30日到7月3日,以這首傳唱大江南北的藏族風情歌曲為基礎,由著名舞蹈編導王舸、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羅斌、歌曲《天路》作曲印青、青年作曲家楊帆為主創團隊的原創舞劇《天路》,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國家大劇院原創舞劇挑戰現實題材 傳唱18年《天路》舞起來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霞光,像一片祥雲飛過藍天,為藏家兒女帶來希望……」2001年,一曲旋律悠揚的歌曲《天路》唱響祖國大地。至今,這首歌曲已經傳唱18年,並以獨唱、合唱、民族、美聲、通俗等多種演唱形式和風格進行演唱。
  • 國家大劇院「做出」《抉擇》重現《天路》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大劇院在十一期間,以10臺23場精彩演出喜迎國慶。在這10臺作品裡,以紅色主旋律為主題的兩部優秀精品劇目極為引人關注:除李寶群編劇、宮曉東導演的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抉擇》將首次與廣大觀眾見面外;剛剛榮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的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也將迎來第十二輪演出。
  • 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參評第十六屆「文華獎」
    《天路》主創闡述視頻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由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將於2019年5月20日晚在上海大劇院開幕。中國藝術節作為我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
  • 舞劇《天路》:民族元素呈現動人築路故事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12周年,國家大劇院傾力打造的原創舞劇《天路》6月30日至7月3日迎來首輪演出。演出接近尾聲,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稚嫩的童聲如天籟一般迴蕩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不少觀眾情不自禁地輕聲哼唱,一同沉浸在鐵路通車的喜悅之中,正如歌曲《天路》中寫的那樣「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 ……作曲楊帆為舞劇《天路》所譜寫的既充滿情感力量又極具民族色彩的旋律,與舞蹈語言緊密融合在一起,譜寫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 四川雅安本土原創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
    12月26日至2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雅安市委宣傳部、雅安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四川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的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以下簡稱《茶馬古道》),如約走進北京國家大劇院。
  • 民族舞劇《天路》復排亮相 主創:「小人物」撐起大故事
    12月4日上午,在國家大劇院的排練廳,原創民族舞劇《天路》的臺本設計李陟如是說。201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十二周年,12月14日至16日,18日至22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將迎來復排亮相。而現在,《天路》的主演和群舞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演出,進行著緊鑼密鼓的排練。
  • 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彩虹之路》亮相敦煌大劇院
    中國甘肅網9月7日敦煌訊(本網記者 任磊 強勵耘)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被譽為舞劇《絲路花雨》「姐妹篇」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彩虹之路》6日晚亮相敦煌大劇院。原創舞劇《彩虹之路》由中國歌劇舞劇院、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聯合出品,取材於絲綢之路歷史,分《諾》《行》《困》《蓄》《和》《歸》6幕。該劇原型為使者張騫出使西域,遭遇匈奴圍困,在匈奴女的幫助下逃離,最終成功抵達西域,雙方築成一條互通有無的商貿、文化、和平之路的故事。
  • 飄搖老漢口,風雨花樓街,武漢歌舞劇院原創舞劇《江湖》相約國家大...
    由武漢歌舞劇院歷時4年構思雕琢的大型原創舞劇《江湖》即將於2019年4月27日在國家大劇院豪情上演。江湖緣起,風雨百年舞劇《江湖》的敘事緣起於武漢獨有的文化標籤「辛亥革命」中兩則真實故事:1911年10月,湖北新軍營中漢調「菊班」票友吳楚臣、肖長勝,漢戲藝人徐正奎等伶人參加了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同時,在上海攻打江南製造總局的戰鬥中,擔任總突擊隊的全部是上海新舞臺的京劇藝人,總隊長是潘月樵。
  • 舞劇《天路》:從一首歌到一部劇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閉幕式上,《天路》演員們為現場觀眾帶來了震撼熾烈的群舞「共築家園」。陳曦攝本報記者李紅豔「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看那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由印青作曲、屈塬作詞的一首《天路》,從2001年傳唱至今,激蕩人心。如今,一部同名舞劇綻放在舞臺之上,講述「千裡青藏一根軌」的故事。昨天,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正式宣布,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榮摘第十六屆文華大獎。
  • 民族舞劇《花木蘭》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細膩輕柔的《銅鏡舞》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 11月13日至14日晚,由寧波市演藝集團帶來的民族舞劇《花木蘭》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舞劇《花木蘭》共由「家園」「沙場練兵」「相擁」「夜襲」「解甲歸田」等21支舞蹈組成,既有細膩柔軟的「小夜曲」「銅鏡曲」,又有氣勢恢弘的「出徵」,每一段舞蹈都編排細緻,有故事、有情節、有特點,單獨看也是一部部很出色的作品。
  • 舞劇《騎兵》國家大劇院演出正式開票
    演出時間2021年1月1日、2日、3日(19:30)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劇目簡介  《騎兵》是首部以騎兵為題材的大型原創舞劇全劇講述了蒙古族青年朝魯在重要歷史關頭,將個人信念與蒙古民族的集體崇高理想緊密相連,最終成長為勇敢無畏的騎兵英雄,為建設新中國做出巨大貢獻,以此折射出內蒙古人民的家國情懷和精神風貌,頌揚蒙古馬精神,傳遞對於人性之美、萬物和諧、人類和平的美好願景。  《騎兵》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出品,是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大型舞臺劇。
  • 廣州大劇院6月部分演出延期 包括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花木蘭》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 通訊員姚惠 19日,記者從廣州大劇院獲悉: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然持續著,原定於6月份舉辦的多場演出將延期,其中大型原創民族舞劇
  •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甘肅大劇院亮相
    來源:經濟日報11月1日晚,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旗下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運營,廣州歌劇舞劇院創排的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在甘肅大劇院亮相。《醒獅》以鴉片戰爭為故事背景,以民族覺醒為主旨,講述兩位舞獅少年面對愛恨情仇、家國大義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反映了南粵兒女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 舞劇《天路》復排亮相 民族風情舞段演繹漢藏軍民魚水濃情
    不忘初心,堅守築路夢想;漢藏一家,鑄就天路精神。12月14日至16日,18日至22日,國家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將迎來復排亮相,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十二周年。這部以改革開放重點工程「青藏鐵路」為創作背景的現實主義題材舞劇,講述了鐵路修建過程中,執著堅守的築路鐵道兵與藏族同胞之間心手相連的動人故事。總編導王舸、編劇羅斌、音樂總監印青、作曲楊帆等國內知名藝術家組成創作團隊,攜手黎星、王圳冰、馮敬雅、秦丹妮、拉巴扎西、楊家倫等優秀青年舞蹈演員,以濃鬱的藏族風情、整齊劃一的軍旅舞蹈,再現了鐵路建設者執著堅守的築路歲月,深情演繹了漢藏軍民之間的魚水濃情。
  • 民族舞劇《花木蘭》再度獻演國家大劇院
    11月13日至14日晚,當國家大劇院歌劇廳場燈亮起,舞劇《花木蘭》劇組的演員們一一出場謝幕時,觀眾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湧向舞臺,揮手呼喊。謝幕——啟幕——再謝幕——再啟幕……連續謝幕四個輪迴,粉絲們依依不捨,不肯離去。由寧波市演藝集團帶來的民族舞劇《花木蘭》在國家大劇院徵服了現場每一位觀眾。
  • 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首演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由青海省文旅廳指導、青海省演藝集團創排的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首演。該劇以黃河文化為主線,以青海故事為切入點,展示了黃河源頭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時代風貌,詮釋了生態保護、人與自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維關係。圖為演出現場。粟國光攝/光明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