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終於馬上可以對外開放了,真是個讓人開心的好消息。從此港珠澳三地的車程時間再也不用花費4、5個小時了,只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了。其實它通車之後不僅僅縮短了會議時間,更加爭了一口氣,因為當時為了修建好這座橋,可是經歷了不少的困難。
這座橋完工也是攻克了非常多的難關,特別是其中那一段6.7公裡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是整座橋最難的一部分。最初在建造的時候,世界上只有為數不多的2條超過3公裡的海底沉管隧道,一條在歐洲、一條在韓國。於是組織了考察團去韓國考察,並提出在想要看一下他們當時的裝備、設施,但是沒想到遭到了拒絕。
遭到拒絕之後,重新找了荷蘭的公司談合作事宜,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想要由他們來負責這段的施工。沒想到的是他們提出了一個天價,約合人民幣15億,實在是太貴了,最後的結果談崩了。於是工作者們開始從零開始、自主研發,經歷了重重困難,值得慶幸的是最終成功了。
當然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困難,但是這些困難都沒有難倒我們聰明、勤奮的工作者們。例如大家都知道的香港、澳門開車的行駛規則是還不一樣的,內地是靠右行駛,而在香港、澳門地方則相反。那麼在行駛的途中,人們該走哪邊呢,如何讓人們順利的過渡過去,而不造成麻煩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者們提出了一個很巧妙的點子。在即將到達口岸的時候,有一座用於轉向的立交橋。當人們行駛過這座立交橋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由靠右行駛變成了靠左行駛,非常的方便。當你駛向香港、澳門的時候是右上左落,駛向內地的時候則會變成左上右落。設計者是不是很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真應該為這群大橋的設計者和施工者們點讚,他們實在是太棒了!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祖國的發展離不開這群人的辛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