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早餐大多選擇便利店,多睡十分鐘成決定因素,仍有哪些不便?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在家吃不趕趟兒,路邊攤兒不放心,現如今,去便利店選個三明治,到自動收款臺刷個碼,已經成了許多上班族的新選擇。早上這一口飯的變化背後,是城市業態不斷發展、變換的結果。據有關部門預測,未來三年內,北京市每萬人將擁有3家便利店。其中餐飲服務,也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白領們為何選擇便利店?早餐之「變」,背後仍有哪些不便?

變局 早餐成便利店增長點

早上7點50分剛過,陶然亭地鐵站附近的一處7- ELEVEN便利店門口,陳樂正在「大快朵頤」。

左手一個麵包,右手一瓶豆漿,面前對著個垃圾桶,陳樂卻吃得挺香。「習慣了」,話雖這麼說,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他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早上出門下樓,在便利店買一兩樣早點,站在垃圾桶前吃完,上地鐵去單位,每個上班日,這都是陳樂的固定行程。超市對面就有個雞蛋灌餅攤位,可他很少去那裡吃,「一是怕不太乾淨,二來還得排隊,浪費時間。再說買完灌餅要站在風裡吃,還不如垃圾桶邊,至少有個屋頂。」

在宣武門上班的劉女士,則是在被動中選擇了便利店作為購買早餐的地點。按照劉女士所在的公司要求,在辦公室吃早餐的員工,只能吃「沒有氣味」的食品。於是什麼灌餅、包子都與劉女士無緣,超市裡的麵包牛奶,成了她的首選:「每天早上碰上同事的第一個地方就是超市,都是來買早餐的。」

「尤其是這一年,來我們這兒買早點的人越來越多了。」一家7- ELEVEN便利店的工作人員介紹,最初幾年,在便利店購買午餐的白領較多。隨著近兩年周邊環境治理改造,路邊攤逐漸退出市場,來便利店購買早餐的職場人群越來越多。便利店也隨之豐富了早餐的口味,如今到了尖峰時段,等待購買早餐的消費者甚至需要排隊。與此同時,晚餐的購買量也在增加。

隨著消費變化的,還有京城不斷擴展的便利店規模。據北京市商務部門統計,3年前,北京每百萬人口擁有160個便利店,如今這一數字已經增長至220個。未來3年內,北京將實現每百萬人口擁有便利店數量300個的目標。

便利 多睡十分鐘成決定因素

便利店賣早餐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與城市變化不無關係。如果說焦圈、豆汁屬於老一代北京人的城市情結,麵包、牛奶則是新一代北京人的生活節奏。

「上班路上也有慶豐、肯德基這種,但是來不及吃。」在西單工作的楊女士表示,單位的打卡制度比較嚴格,因此早餐只能通過便利店或是地鐵口的便利車解決。相比之下,便利店選擇更多,商品也比較直觀。

陳樂改到便利店解決早餐,大概已經有一年時間。在他看來,便利店買早餐最大的好處也是省時間,為了順應消費者的需求,如今許多便利店還加裝了自助結帳裝置,「去便利店吃,能多睡十分鐘」。

「我比較看重安全,便利店衛生一點,相對也健康。雖然路邊攤的衛生條件比原來好多了,但你仔細觀察觀察就能看出來,他們擦臺面的布,一早上都不洗的。」在陶然亭附近工作的劉先生坦言,無論如何管理,路邊攤都有其先天不足,外加天熱食品容易腐壞,每到夏天,就會有更多消費者走入便利店。

在中關村上班的許培,則是白領中的慢節奏。他會找一家有餐桌椅的便利店,買上兩個包子,配一杯咖啡,慢慢地享受完屬於自己的十五分鐘。

「這兩年品類豐富了很多,比路邊攤好多了。」許培回憶,前兩年單位樓下有家煎餅攤,因為環境整治,在2018年撤攤。最初的半個月,單位的同事們都覺得不太方便,不過樓下很快就開設了如今的便利蜂超市,除了常見的關東煮外,超市還提供熱粥、包子等中式早餐。

除了方便,小便利店的價格也比連鎖餐飲店便宜,許培購買的兩個包子不到8元錢。而傳統連鎖餐飲店一頓早餐的價格大約在15元上下。

 暗戰 一個路口四家便利店

消費者的轉移,也引發了便利店之間的暗戰,一個熱點地區多家便利店集聚,已經是京城常態。

早晨的海澱黃莊地鐵站,僅從出口魚貫而出的人群,你就能判斷地下交通的緊張忙碌。作為中關村工作區的「起點」和機構聚集的「教育聖地」,喧鬧的人潮已是常態。

走出地鐵的人們,往往需要一份早餐。搜索地圖就會發現,僅一個黃莊路口東,就聚集著包括廣場便利車的四家便利店,其中便利蜂甚至在馬路兩側各開一處門店。

為了吸引消費者,各家門店也各有特色——老牌連鎖超市7-ELEVEN的面積較大,商品更為豐富;生力軍便利蜂則布置了餐桌椅,以供消費者使用;離地鐵口最近的便利車自不必說,全靠位置取勝。

送餐小哥同樣加入到這場戰鬥中,據記者觀察,上午9點左右,僅10分鐘時間,就有4名不同平臺的送餐人員在超市取貨,送到周邊的寫字樓,所購貨品全是早餐。

事實上,隨著早餐這一剛需被逐漸開發,便利店對早餐的爭奪早已明朗化。全家便利店前高管簡印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指出:「便利店對早餐型商品的重視程度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因素不斷提高,當下已成為兵家必爭的重點項目之一。」

「除了包子、好燉,現在輕食、沙拉也挺受歡迎。」一家便利店的工作人員介紹,消費者不僅對早餐的便捷、安全性有所考量,對於早餐的種類要求也與時俱進。例如健康等概念逐漸火爆,讓低熱量的食品,如無糖酸奶、蔬菜沙拉等商品的銷量一路走高:「還有咖啡之類提神的飲料,最近也賣得特別好。」

不便 缺少更近的「自提點」

「豆漿卷餅要麼?」上午9點40分,黃莊地鐵站東南口,一名身穿灰色上衣、斜背挎包的女子,低聲向過路的行人推銷著裝在包中的自製早餐。每次詢問後四處張望的眼神,仿佛讓人回到了20年前,看到中關村街頭兜售光碟的場景。

在她身邊20米外就有四家超市的事實,會讓這一場景更加弔詭——然而短短的兩分鐘內,這名女子就賣出了兩份豆漿卷餅套餐——在女子背後的自行車筐中,還藏著更多的存貨。

「真是沒時間,她這個最快了。」付帳、接過卷餅,再快步向前,呂先生只在女子身邊停頓了不足20秒,記者的詢問也不能讓他停下腳步:「到單位再吃,去便利店還得排隊。」

事實上,呂先生的早餐也許比「便利店一族」更有代表性。據中國營養學會2018年發布的《中國居民早餐飲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35%的調查對象不能每天吃早餐,時間緊張是最主要因素。在用餐時間方面,81%的調查對象早餐用餐時間在15分鐘之內,42%在10分鐘以內。

與此同時,在早餐品種更換頻率方面,僅有26%的調查對象能夠做到每周定期更換早餐品種,無法滿足食物多樣的平衡膳食原則。

數據背後,則是便民餐車、路邊攤販、便利店難以無縫銜接的現狀。畢竟從租金、成本的角度考慮,便利店常常藏身於寫字樓內,不會棲身於交通最便利的位置。

2018年底,北京市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縮短食品經營許可審核時長、改進食品藥品經營限制等措施,直指便利店經營餐飲缺口。

「說白了,又方便又實惠的選擇還是不夠多。」消費者許培建議,便利店的早餐經營可以更有針對性,引入灌餅、煎餅等傳統食品,選址方面,也可以在交通站點附近設「自提點」或「迷你店」,「我還是挺懷念樓下的煎餅果子的,希望有一天能在便利店買到。」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便利店爭奪早餐市場,早上一口飯之「變」,背後仍有哪些不便?
    在家吃不趕趟兒,路邊攤兒不放心,現如今,去便利店選個三明治,到自動收款臺刷個碼,已經成了許多上班族的新選擇。早上這一口飯的變化背後,是城市業態不斷發展、變換的結果。據有關部門預測,未來三年內,北京市每萬人將擁有3家便利店。其中餐飲服務,也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白領們為何選擇便利店?
  • 上海早餐新選擇!多睡10分鐘,上班路上「拎了走」,「網訂櫃取」了解一下→
    今天,上海「早餐工程」升級版的「網訂櫃取」新模式,迎來了盒小馬六店同開的日子,其中一家就開在宜山路站5號口、光啟城的B2層。今天一大早,海岸君前往徐匯區盒小馬光啟城店,嘗試「早餐新吃法」。在周邊早餐網點林立的大環境下,盒小馬又將解決哪些痛點?
  • 有一種羨慕,叫上海人的早餐!網訂櫃取、流動餐車、便利店挑花眼...
    但是 對於魔都的大多數上班族來說 為了多睡一會 好好吃早餐甚至成了「奢望」胡運紅的車是其中之一,幾乎在陸家嘴工作的白領都見過。她告訴記者,「車是公司的,有證,浦東新區商務委發的,定點定時經營,所以踏實。」 陳舊的紅色車身上,「我愛金融城」5個字很是顯眼。餐飲車位置很有點補缺的味道——周圍有很多寫字樓,可放眼望去,看不到一家便利店。
  • 便利蜂發布《白領早餐報告》兩成深圳男性從不吃早餐
    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的第一頓飯,白領們吃得好嗎?本土連鎖便利店品牌便利蜂近日發布《白領早餐報告》。數據顯示,每10個白領就有1個從來不吃早餐,原因是「不夠時間」、「沒有胃口」。除此之外,受訪者還提供了其他原因,比如「省錢」、「沒有吃早餐的習慣」,也有人表示「沒有精力準備早餐」。而選擇吃早餐的白領,花費也不多。94.2%的受訪者早餐費用控制在10元以內。
  • 上海這家便利店,包子上架前要「歷劫」,滿足這些條件才「出道」
    中山公園和創智天地的白領分別喜歡哪些品種的包子?這些精確到具體商圈乃至具體門店的消費偏好,都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為便利店更有針對性、更適量精準地備貨奠定基礎。「哪件商品、哪一天、放在哪個貨架,並非由店長決定,而是大數據根據歷史銷量『計算』得出。」劉曄青介說。
  • 杭州全家、喜士多等便利店打快餐爭奪戰 成白領食堂
    現在,杭城越來越多的便利店不再甘於只做小超市、零錢鋪,紛紛將目標瞄準在商業圈周圍的白領「便當」經濟,豐富盒飯的品種、推出新鮮現打的熱便當、擴大堂食的區域,這些便利店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像嚴小姐這樣的白領來就餐。
  • 新零售思維助早餐尖峰時段「潮汐式」來客「免排隊」
    今天,上海「早餐工程」升級版的「網訂櫃取」新模式,迎來了盒小馬6店同開的日子,其中一家就開在宜山路站5號口、光啟城的B2層。今天一大早,記者前往徐匯區盒小馬光啟城店,嘗試「早餐新吃法」。在周邊早餐網點林立的大環境下,盒小馬又將解決哪些痛點?
  • 便利店早餐,哪一款是你的最愛?
    為了讓千家萬戶吃「好」早餐, 8月份上海市出臺了 進一步推進早餐工程建設18條意見, 各早餐車、早餐店等「各顯神通」, 為大家提供了多樣又便捷的早餐選擇。
  • 日本早餐實記:餐桌全是滿漢全席,便利店也是早餐的主要供應點!
    在國內的時候因為早上出門都會特別著急,所以都是外面買了早餐然後邊走邊吃,一般都是5分鐘解決,雖然這種方式我父母是覺得挺不健康的,他們都認為早餐是一定要吃飽,但現在的工作也不允許我留在家吃完早餐再出門,我倒是寧可多睡幾分鐘,也不願意早起吃早餐,可能和我自己也有問題。
  • 早餐工程:「多睡五分鐘的幸福感」
    多睡5分鐘,真的好幸福新民晚報「上海時刻」今天上午8點45分,還在公交車上的錢麗打開手機,在逸刻小程序上選了一份今日特價的「薄脆蔬菜煎餅果子+原味豆漿中杯套餐」,9.9元。下車後,她走進逸刻黃興路店,掃一掃智能保溫柜上的二維碼,就取到了自己的早餐。
  • 便利蜂發布《白領早餐報告》 每10個白領就有1個從不吃早餐
    便利蜂近日發布《白領早餐報告》。數據顯示,每10個白領就有1個從來不吃早餐,原因是不夠時間、沒有胃口。據悉,便利蜂通過全國20個城市160... 便利蜂近日發布《白領早餐報告》。數據顯示,每10個白領就有1個從來不吃早餐,原因是「不夠時間」、「沒有胃口」。
  • 北京早餐新格局 中西式連鎖、便利店成主流渠道
    老北京人早上見面的招牌式問候,如今有了更豐富的答案。隨著越來越多的便民網點在社區周邊出現,有限的早餐時間不再糾結吃還是不吃,而是去吃哪一家;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西式快餐、中式快餐還有外賣,無論哪一種方式都能簡單快速填飽早上的胃,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
  • 便利店早餐哪家強?這家被稱為「便利小站」的全家集還不錯!
    為了讓千家萬戶都能「好好」吃上一份精緻又不奢華的早餐在全國各地,各種早餐店鋪、早餐車等可謂是憑本事賺錢為大家提供了多樣又便捷的早餐選擇但是,對於很多上班族而言,元氣滿滿的一天,卻是從便利店的早餐開始了對於這樣的結論,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
  • 滬上便利店早餐哪家強?便利蜂上榜佔比近4成
    (曉青年·上海訊)近日,"上海發布"公布了2019年上海市連鎖便利早餐示範點名單,全市8個品牌共50家便利店上榜。便利店新銳便利蜂19家門店上榜,佔比近4成,超過滬上老牌便利店全家、羅森等,成為上榜家數最多的連鎖便利店。
  • 看著洋餐飲、便利店都在爭搶早餐,
    洋品牌紛紛加大對早餐市場的投入,傳統早餐行業也不甘示弱,前不久,生產速凍湯圓、水餃、粽子、麵點、點心的三全食品就決定為商家提供早餐生產解決方案。這些舉措都表明了各品牌想好好「吃」一頓早餐的決心,那麼早餐市場究竟有什麼「魔力」如此吸引他們,而他們又將用什麼來吸引顧客?
  • 有一種羨慕,叫上海人的早餐!網訂櫃取、流動餐車、便利店挑花眼...
    從8月12日起 途徑地鐵上海體育館站、 蓮花路站、 宜山路站、真北路站、 淞虹路站、 嵐皋路站的 市民白領又多了早餐新選擇
  • 便利店加盟選址技巧有哪些?
    便利店選址是商家歷來考慮的首要因素,也是重要因素。合適的開設地點既能決定店鋪顧客的多少,也能決定銷售額的高低,是店鋪經營成敗的關鍵問題。在進行便利店選址時, 並非一定是鬧市區、商業區就是好,而是應該遵循「合適就好」的原則 。怎樣按照不同地段選址開店?
  • 早餐又有新選擇!長寧率先放開小型便利店兼營餐飲服務經營項目
    9月14日一早,趕著上班的白領李先生發現,思創大廈的便利蜂便利店門口排起了長龍。隨後,他也加入了排隊大軍,想點一份「上海米道」的雪菜肉絲毛豆+素雞雙拼拌麵,「填飽肚子再上班」。消費者還可以混搭關東煮、包子、豆漿等常規的便利店早餐品種,有更多的選擇。」薛恩遠同時坦言,很早之前,便利蜂便提出「便利店+現場製售類早餐服務」模式的設想,長寧市場監管局也主動開展論證指導,但是受限於當時的審批要求,該設想只能暫時擱置。
  • 實木門的選擇因素有哪些?
    作者: 北都國際裝飾門是我們裝修時必須要選擇的一種材料,現在市場上門種類有很多,而木門是比較受歡迎的一種。木門的種類有很多,實木門是備受歡迎的一種。那麼,實木門如何選擇?實木門選購技巧有哪些?一起來看下文的介紹吧。實木門選擇的因素有哪些?
  • 《白領早餐報告》顯示:深圳超20%男性從不吃早餐
    便利蜂近日發布《白領早餐報告》,通過全國20個城市1600餘家門店對消費者進行調查。報告顯示,只有52.26%的受訪者能夠堅持每天吃早餐,另有27.09%的白領每周吃5-6次早餐。值得注意的是,從來不吃早餐的人數佔比達到10.37%,每10個白領就有1人與早餐「絕緣」,原因是「不夠時間」、「沒有胃口」。報告指出,相比男性,女性每天吃早餐的比例更高,說明女性的早餐習慣更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