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最繁忙公交線路不在中心城區,而在三水區?根據「車來了」APP3月份提供的數據顯示,在佛山638條公交線路中,最繁忙的線路是橫穿三水西南街道的604線路,平均每天刷卡量約4000人次。
三水公交線路運載量為何排名佛山地區第一位?在這條繁忙的公交線路背後,體現的正是「城市三水」為招才引智所作的努力。
三水公交年客運量超3000萬人次
根據「車來了」APP提供的數據顯示,佛山市內最繁忙的五條線路中,三水區有兩條,其中604線路排名第一,每天刷卡量約4000人,605線路排名第三。604線路為何成為佛山最繁忙的公交線路?
從604線路途經的站點來看,該線路從新城幼兒園出發,終點為左田市場,共有42個站點。在這42個站點裡,不僅有正豐飼料廠、盛豐陶瓷廠、南江工業園等工業區域,也有華景花苑等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區,以及北江體育休閒公園、三水廣場、西南市場等生活休閒場所,還有華僑中學、新城幼兒園等教育機構,以及工商局、西南街道辦等政府機構,涵蓋了眾多與三水區市民生活工作相關的場所。
可以看到,線路途經的北江新區、廣佛新動力廣場均是三水市民主要的活動場所。線路橫跨西南街道,串起該區域重要的經濟和文化活動場所。一位長期生活在三水的媒體人士稱,西南片區是三水的中心城區,集聚了三水過半數人口,對公交需求大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公交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讓更多三水市民選擇公交出行。三水區公共運輸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敏琪介紹,兩年前該公司聯合三水區交通部門優化調整公交線路,填補公交空白點,不斷提高公交車發班密度,受到市民的歡迎。
數據顯示,三水區共有公交線路96條,去年全區公交日均發班4057班,日均營運裡程9.6萬千米,全年總客運量超3000萬人次。「我們時刻關注乘客數量的變化,並根據時間段、節假日實際情況,調整公交線路的運營頻率。」何敏琪說,中心城區公交線路在上下班尖峰時段發班間隔縮短到10分鐘,多條線路延長了服務時間,方便市民夜間出行。
另外,禁摩禁電(「電」是指電動車)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當地公交的上座率。2016年三水區實施禁摩行動。根據預測,禁摩禁電後,三水中心城區每天新增公交乘客達到2.2萬人次。
城市配套完善吸引年輕人走進三水
繁忙公交線路的背後,是「城市三水」的強勢崛起。過去五年,三水打破產業規模小、核心競爭不強的發展瓶頸,推動產業發展從量到質、產業鏈從弱到強。
當前,已挺進「千億俱樂部」的三水,正圍繞佛山打造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宜居宜業宜創新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的戰略目標,打造「廣佛創智之城 嶺南水韻勝地」,建設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
3月初,三水區舉辦「城市三水」發展大會。航天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智慧城、華中師範大學佛山附屬學校等20個產業科技、教育醫療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322億元。未來三年,三水還將啟動超500億元的教育醫療、城市提升、文化旅遊、特色小鎮項目建設。籤約項目和即將啟動項目涉及投資金額超過800億元。
作為三水中心城區的西南街道也加緊集聚優質資源。其中結合該區教育綜合改革,西南街道持續推進教育擴容提質增效,實施「品牌學校帶動工程」,引入教學科研機構,推動教研聯盟建設,目標發揮品牌學校引才聚才留才的帶動效應。
在政策引導、政務優化等方面,三水出臺了支持實體經濟大發展的「二十條」政策和31項配套細則,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吸引創新型人才團隊落戶三水,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城市配套的日益完善,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進入三水。根據2017年中國移動發布的《三水城市報告》,三水全年總常駐人口平均已達74萬,11月相比3月增加超11萬人(統計期為3月到11月)。
該報告中對三水「總常駐人口」的含義解釋為,在三水每月活躍天數在24天以上的佛山用戶和非佛山用戶數量之和。相比統計部門常用的「常住人口」統計口徑,「總常駐人口」更能反映一定時期內該區域對流動人口的吸引情況。
「三水要看齊一線城市,營造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和更具吸引力的創新創業環境,給年輕人更豐富的機會,給市民更美好的生活,給企業家更優質的營商環境,給創新創業者更寬廣的築夢舞臺,讓城市體現家的溫暖、心之歸屬,讓三水成為揚帆啟航之城、追逐夢想之地。」三水區區長胡學駿說。
■延伸
廣財大「青春線路」上榜佛山最忙線路
佛山市內最繁忙線路前五名,除了第一名三水604線路外,還有順德309線路、三水605線路以及南海102線路、禪城G14線路,基本覆蓋五區。
其中排名第二的順德309線路連接大良城區以及倫教街道,是兩地中心區交通的重要線路。該線路途經倫教小學、倫教市場、清暉園、大潤發等人流密集區,日常上座率較高。
排名第三的線路是三水區內的605線路,該線路從廣東財經大學出發,到高豐總站,是廣東財經大學學生進出三水中心區域的主要公交線路,可以說是一條「青春線路」。該線路繁忙程度能夠排在佛山全市前列,與廣東財經大學實施全學段辦學有一定關係。
過去,位於三水新城轄區內的廣東財經大學,僅有一二年級教學,學生們在大三、大四就會回廣州校區就讀。因此,儘管有著地緣優勢,三水與廣東財經大學總也缺少些火花。
去年5月,廣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黃曉波透露,廣東財經大學佛山校區將從2017年起進行全學段招生,本科招生約300人,逐步擴大招生規模和辦學規模。到2021年,廣東財經大學佛山校區全學段本科生培養規模將達到2400人(平均每年招生600人),全學段專業碩士培養規模達到300人(平均每年招生150人)。
全學段校區意味著一些專業的學生將在三水度過4年大學生活。他們將與這座城市碰撞出更多火花。對於三水而言,打造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正是希望能夠以事業留人,搶抓人才紅利。
而在整個佛山,大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根據2017年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佛山共有普通高等學校13所,全年招生4.41萬人,在校學生12.2萬人。
南方日報記者 高綺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