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泰國行》之二:《未知的遠方》

2021-01-10 長根文學

7月12日,王華登上了昆明長水機場至泰國清邁的航班。

飛機在白雲之上航行。從機艙窗口望出去,遠處白雲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山脈、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樹木......,它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都逐漸後退、消失了。

王華看了一會兒,覺得眼睛有點花,便閉上眼。腦海中就浮現出這兩天的情景。

昨天晚上,王華收拾物品時,因為此次出國任教,少則一年,多則可能會幹到退休,所以儘量多收了些物品。但因怕行李超重,又拿出來一些。如此反覆再三,就過了午夜了。

上了年紀的人,睡晚了就難以入睡。再加上王華心中有事,惦記著明天要早起,就更加睡不著。直到天要亮時才迷迷糊糊睡著了,接著鬧鐘就響了。

今天一大清早,王華拉著一隻大行李箱,背著一個雙肩包,手上還提著一個大膠袋,七鼓八實的裝了一大袋。他要趕到省僑辦去集中,接受8:30舉行的臨行前培訓,就打了個的士。

在省僑辦會議室,王華遇見了十七八個和自己同樣的老師。大家因為要出國任教,傳播中華文化,心裡自豪而喜悅。王華也受到了感染,興高採烈地和剛認識的新同事交談著。

這些新同事大多數是三四十歲,來自全省不同的大、中、小學和幼兒園。他們都在問對方:「你去泰國哪所學校?」

回答的學校王華根本沒有聽說過,王華只知道自己去的是「教聯高級中學」。

有消息靈通的人告訴王華說:「你不在教聯高級中學。」王華笑笑,沒有支聲,心想:「我的報名表上填的就是教聯高級中學,學校通知我也是說去教聯高級中學,那還假得了?」

王華正閉目瞎想著往事,空姐就來發午餐和飲料了。

才吃過午餐,空姐又來發「泰國出入境卡」,大家忙著填寫。有的老師準備非常充分,掏出早就準備好的樣本,對照著,三下五除二就填好了。

王華年近五十,工作後上有老、下有小,買房還貸款,所以,每月工資所剩無幾,就沒出過國。今兒是劉姥姥頭一遭進大觀園,啥都不知道。就學著別人的樣子,依葫蘆畫瓢,把「出入境卡」填完了。

昆明離清邁太近了,剛填好卡片,機艙廣播就報說飛機正在降落,請大家系好安全帶。

王華跟著大家來到清邁機場出口,有接機的領導已經等在那裡。人到齊後,大家合了個影作為留念,接機的領導用手機狂派一陣。大家變換著擺了不同的造型和手勢。這時,王華發現照相的隊伍裡多出了七八個陌生的面孔。

照完像,領導介紹這些陌生的面孔,原來他們是清邁各個華校的校長或者董事長。他們是來接我們的。大家免不了相互鼓掌歡迎一番。

領導接著宣布,哪幾個老師去哪個學校。一一分配完畢,老師們就跟隨自己的校長出發了。

王華被分配到了「昌良育英中學」,他心裡嘀咕:「咋變了?」一打聽,才知道原委:大家申請時都是填報教聯高級中學,「教聯」是「泰北教師聯誼會」的簡稱,教聯下面有三十多所學校,每所學校都急需華文教師。因此,不可能人人都去教聯高級中學。

王華想:「分到哪裡都無所謂,報名時就知道是去條件艱苦的泰北山區,華人聚居的村落,為華人後裔服務。此校與彼校,又何須在意呢。」

這時,天已經黑了好久了。王華就跟著新的校長上了車,駛向新的遠方。

相關焦點

  • 《華文泰國行》:18.黃果園的水燈節
    《華文泰國行》:18.黃果園的水燈節2019年11月11日,泰國北部,華人村黃果園。傍晚,學生三五成群,騎摩託車要去過水燈節。黃果園離縣城猜巴幹只有十公裡,道路平坦。猜巴幹縣政府每年都舉辦水燈節,所以,黃果園村就不再舉辦了。
  • 泰國中華日報總編:華文傳媒當隨'華文熱'而舞
    ——專訪泰國《中華日報》執行總編輯周密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一九六五年大學畢業進入華文報工作至今,進進出出《世界日報》、《東南日報》、《虎報》、《中原報》、《中華日報》、《經濟日報》等各家華文報,從排字員做起直到就任《中華日報》執行總編輯。
  • 《華文泰國行》:21.我愛我的中文學校
    作者:黃果園村呂紹奇《華文泰國行》:21.我愛我的中文學校我的中文學校名叫群英中學,在泰國北部華人村黃果園。學校離我家不遠,走幾步路就到了。主要課程有華文、數學、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地理和計算機。我最喜歡計算機課,中國來的龍星宏老師每節課都會給我們一個作業,用WORD錄入和編排其它科目的課文,做完後就能自由上網或玩遊戲,覺得特別愉快。我們都趕忙做作業,這時教室裡鴉雀無聲,只聽得到指頭敲打鍵盤的聲音。逐漸有同學做完了,教室裡就漸漸有了講話的聲音,大家在小聲議論音樂、韓劇、歌星、影星、遊戲的玩法等等。
  • 「華大雲課堂」助力泰國華文教師培訓
    由華僑大學和泰國華文教師公會聯合主辦的「華大雲課堂」正式開課。(截圖)中新網泉州4月26日電 (沈玲 郭曉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華文教育面臨著「教」和「學」的諸多挑戰。華僑大學華文學院26日透露,由華僑大學和泰國華文教師公會聯合主辦的「華大雲課堂」第一期泰國華文培訓班已正式開課,並收穫好評。「華大雲課堂」第一期泰國華文培訓班由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承辦,泰華通訊記者協會提供媒體支持,泰華通訊社提供技術支持。在25日的首次課程中,全泰國400多位老師在線觀看直播學習,5000多位老師觀看了重播,近2萬人關注培訓活動。
  • 《華文泰國行》:09. 泰北華人村的春節
    《華文泰國行》:09. 泰北華人村的春節王老師來到泰北華人村,一晃半年就過去了,迎來了中國人心中最聖潔的節日「春節」。泰國北部華人村昌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很歡快。阿惠說:「我們泰文學校的泰國老師。」王老師說:「過年是咱華人的事,泰國老師怎麼會比我們喜歡呢?不可能!」阿惠說:「我們過年,不去上課,泰國老師也就跟著放假了,他們比我們還開心呢。」
  • 海外華文媒體海南採風之文昌行
    「追夢中華·走進自貿港」海外華文媒體海南採風行團員在文昌宋氏祖居考察併合影(陳蘇琤 攝)9月18日,「追夢中華·走進自貿港」海外華文媒體海南採風行走進文昌市。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10家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和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實地考察了海南傳味文昌雞產業公司、文昌孔廟、宋氏祖居、春光椰子王國、魯能南洋美麗匯等地。
  • 雲南在泰國清邁設立當地最大華文書局
    日前,雲南新知圖書泰國清邁華文書局正式開業,最多可容納2萬餘種圖書,成為清邁當地最大的華文書局,為推動兩地文化交流、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據介紹,泰國清邁華文書局是新知集團在海外開設的第六個華文書局。
  • 攜手抗疫 「華大雲課堂」助力泰國華文教師培訓
    中國僑網4月27日電 據華僑大學網站消息,4月25日,由華僑大學和泰國華文教師公會聯合主辦、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承辦、泰華通訊記者協會提供媒體支持、泰華通訊社提供技術支持的「華大雲課堂」第一期泰國華文教師培訓班正式開課。
  • 海外華文媒體海南行之文昌
    海外華文媒體海南採風行團員考察春光椰子王國(陳蘇琤 攝)9月18日,「追夢中華·走進自貿港」海外華文媒體海南採風行走進文昌市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10家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和5家涉僑中央媒體記者實地考察了海南傳味文昌雞產業公司、文昌孔廟、宋氏祖居、春光椰子王國、魯能南洋美麗匯等地。文昌市位於海南省東北部,東、南、北三面臨海,海岸線長達289.82公裡。文昌市歷史悠久,古稱紫貝縣,為海南三大古邑之一,距今已有2100多年。
  • 山東僑務訪問團訪泰國僑社 共研華文教育發展
    山東省僑辦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山東省僑辦消息,應泰國泰中華文教育基金會邀請,山東省僑辦副主任孫西忠為團長的山東僑務訪問團近日對泰國華文教育機構進行了友好訪問,了解海外華文教育工作情況,看望慰問山東省外派教師。  泰國泰中華文教育基金會會長魏青在曼谷機場迎接訪問團一行。
  • 泰國洛坤市政府將深入推進當地華文教育發展
    圖為泰國洛坤市政府與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文化交流部籤約。 林浩 攝圖為泰國洛坤市政府與廣西華僑學校籤約。 林浩 攝  泰國洛坤市政府26日分別與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文化交流部、廣西華僑學校分別籤署《合作開展華文教育工作的協定備忘錄》,決定今後深入推進當地華文教育事業發展。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文化交流部部長雷振剛、泰國洛坤市政府副市長彭尋·升蓬、廣西華僑學校校長陳進超等出席籤約儀式。
  • 清邁古城/我的詩歌與遠方/海外行之二
    清邁古城——我的詩歌與遠方/海外行之二原創 陳昌華面對這道古老的城牆我在想像和重溫當年的巍峨與輝煌七個多世紀的風雨湮沒不了歷史的印記多少個朝代的更迭交替不完歲月的滄桑四面八方的遊人尋訪著往昔的春秋成群結隊的鴿子展開了歡迎的翅膀手機拍下了浮光掠影微信傳送著萬千景象
  • 廣西華僑學校與泰國清萊市政府續籤華文教育友好合作備忘錄
    圖為雙方續籤華文教育友好合作備忘錄 蔣光朝 攝中國僑網南寧9月6日電 (戴岱 蔣光朝 林浩)9月5日,應廣西華僑學校之邀,泰國清萊市政府副市長張財龍率團到南寧考察,與該校續籤華文教育友好合作備忘錄。圖為雙方合影留念 蔣光朝 攝廣西華僑學校校長陳進超首先對張財龍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說,廣西華僑學校與泰國清萊市政府攜手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開創了合作的「黃金十年」,為雙方在共同發展華文教上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增強了信心。雙方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創造新的「鑽石十年」。
  • 中新社、中通社新聞交流團應邀訪問泰國華文媒體
    中新社曼谷十二月十八日電(記者 顧時宏)適逢香港中國通訊社成立五十周年之際,為加強和泰國華文媒體的交流與合作   周景洛、房奕強今天在曼谷拜會了泰華報人公益基金會主席陳鄭伊梨以及《世界日報》、《新中原報》、《星暹日報》、《亞洲日報》、《中華日報》、《京華中原聯合日報》六家華文媒體的總編輯,並就中新社、中通社和泰國華文媒體的業務交流與合作進行了探討
  • 印象劉三姐/我的詩歌與遠方/廣西行之二
    印象劉三姐/我的詩歌與遠方/廣西行之二——寫在觀看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之後陳昌華多久了,劉三姐的風採還是那麼迷人多久了,劉三姐的山歌還是那麼動聽用桂林的山峰作背景用灕江的碧波奏和聲陽朔,用一幕劉三姐的印象之夜徵服了不同年代的觀眾
  • 阿婆的茶葉蛋/我的詩歌與遠方/臺灣行之二
    阿婆的茶葉蛋/我的詩歌與遠方/臺灣行之二一一在臺灣日月潭的島上小店
  • 旅居在泰國,象島之行
    這次在泰國呆的比較久,無聊的日子決定去一趟泰國象島。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坐船的時間剛好看到夕陽,漫天通紅,站在船艙的二層,俯瞰海天一色的美,太陽越發的紅而大行至孤獨沙灘,眺望遠方,偷偷的許下心願,希望後半生有個她,有個家,再多生幾個娃,在此共享餘生。
  • 京都行記:看流水潺潺流向寂靜的遠方,看遊人來往奔赴未知的未來
    我們五天的關西行淺嘗輒止,僅僅覆蓋了京都和大阪的主要景點,但已足以窺見關西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了。清水寺我們在清水寺附近租借了和服,徒步前往清水寺。嵐山公園實非公園,無圍牆之隔,又分了不同的地區。中之島地區在桂川水流中央的島嶼上。龜山地區則在離中之島不遠的山上。天氣炎熱,我們進入蔭蔽稍多的龜山地區。循山路緩緩而行,心靜便漸漸涼下來了。我們按計劃步行到嵯峨野觀光線嵐山站(トロッコ嵐山駅),購票乘坐前往龜岡的觀光線。
  • 遠方雖遠,行則將至
    道雖彌,不行則不至;路雖遠,行則將至。當我們決定出發,遠方,就不再是「遙不可及」。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路上,我們也許會彷徨、會失意。但在未來的日子裡,請相信,美好終會到來。始終保持在一種奔跑狀態;如綿延千裡之水,奔騰不息,直到匯入大河大江、山川湖泊。在路上,感覺疲倦,就歇一歇。看一看路邊的小花,望一望天邊的晚霞。積蓄力量,在第二天清晨的時候,再一次踏上徵途。
  • 李克強訪泰國華文學校 客串「學長」介紹北大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13日繼續在泰國的訪問行程,當天他參觀了清邁府崇華新生華立學校。圖為李克強總理向參加問答互動的學生贈送禮物。餘顯倫 攝  當地時間13日上午,正在泰國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清邁崇華新生華立學校參觀,並與該校學生對話交流。李克強現場還應一位欲進入北京大學學習的泰國學生要求,向她介紹了自己母校北京大學的情況。  崇華新生華立學校已有110多年的辦學歷史,是泰國北部地區最大的華文學校,清邁許多僑領和各界精英都是該校校友。目前學校用中泰兩種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