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專業的茶樹品種類型解析

2021-02-12 國為

目錄

(1)野生大茶樹

(2)農家品種 

(3)育成品種 

(4)品系   

(5)名叢   

(6)引入品種 

(7)近緣植物等

導讀:

在現代茶葉生產中,茶樹品種是很重要的一環。茶樹「種」的涵義包括種質資源,遺傳變異,育種方法,良種推廣,品種審定,繁育體系等內容。本文就茶樹品種類型為您做詳細解讀。


(1)野生大茶樹

它不同於早先人工栽培而後來荒蕪的「荒野茶」,是一類非人工栽培,也很少採葉利用的喬本、小喬木大茶樹,俗稱野生大茶樹。

它們通常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經過自然繁衍而生存下來的一個類群,它包含多個種類,其中最常見的有大理茶、滇緬茶等。

野生大茶樹的普遍特徵特性是,樹體高大,葉厚富革質,花大瓣多,種子錐或腎形,種皮粗糙,萜烯指數較高,抗性強,扦插繁殖力低等。我國至今已在10個省(區)198處發現有野生大茶樹。

它們不僅是進行種間種內雜交和遺傳育種研究的最有價值的材料,而且也是深入研究茶樹起源與演化的「活化石」。


(2)農家品種

又稱地方品種、傳統品種。由於茶樹異花授粉,世代借種子繁殖,因此導致雜合體後代分離,或同代個體間近交衰退。所以,這類品種本身就是一個組成複雜的群體,但由此也為人工選擇提供了豐富的基因源。

由於經歷長期的自然選擇,因此對當地的生態條件具有最強的適應性。我國廣大農村仍在使用的一些較古老的品種,如龍井種、雲臺山茶、紫陽種、湄潭苔茶、南江大葉茶、鳩坑種、武夷菜茶等均屬此類。


(3)育成品種

是由生產、科研、教學等單位,採用分離選種或有性雜交或誘變方法等選育成的新品種。由於用無性法增殖,故個體間在表現型上一致。


(4)品系

經過系統的育種程序,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性狀和特性一致、穩定,並已有一定數量的繁殖後代,在未結束區域試驗之前,生產上也無成片栽培面積的育成材料,統稱品系。


(5)名叢

多為單株或以「單株傳」方式繁殖的少量同類型植株。以出產武夷巖茶為主的武夷風景區最為多見。由於生長環境得天獨厚,如多長在巖壁縫隙之中,終年蔭蔽溼潤,全靠自然腐植質土滋養,故自然品質優良,成品茶自成風格,獨譽市場。

茶樹名稱常以茶名、花名融於一體或寓以別的含意,如大紅袍、白雞冠、白瑞香、白牡丹、肉桂、鐵羅漢、水金龜、九龍珠等,各具特色,讀來膾炙人口。

每年春芽競發時,需攀梯採摘。由它製成的烏龍茶,香氣清高馥鬱,滋味醇厚鮮滑為烏龍珍品。連泡數次,餘香猶存。


(6)引入品種

一般泛指從異地引入的茶樹品種。但從作物品種工作角度來理解,應該說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我國從國外引進的茶樹品種很少。

現今作為種質資源或原始材料引進的有蘇聯的喬治亞1號、4號、6號和8號;日本的藪北、朝露;印31茶技篇度的阿薩姆;越南的北部中遊種、撣形種;斯裡蘭卡大葉群體等。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利用引進的國外品種,先後選育出了寒綠、竹枝春、金桔、玉蘭等品種、品系。


(7)近緣植物等

從植物學觀點看,凡是同科種間以上的植物,只要不存在生殖隔離,也即種間甚而屬間互交存有可孕性(包括有可孕性到完全可孕),就應視作近緣植物。由於茶樹在這方面的實驗或研究很少,因此,茶的近緣植物的界限或劃分至今還是比較模糊的。

澳大利亞人用大理茶與尖尾連蕊茶雜交,用普洱茶與紅山茶雜交都獲得了雜種種子,用滇緬茶與怒江紅山茶雜交獲得葉子優美的雜種。這些至少說明不同亞屬的種是近緣的。

在同一植物自然分布區系中,與茶樹自然混生的山茶科植物常見的有大頭茶、木荷、柃木、厚皮香、石筆木等。它們的外部形態與茶樹有很大的差異。

與茶樹的共同點是:染色體基數都為15,有自然三倍體、四倍體;上位花,花器構造一樣,只是在數量性狀上有較大差異,如大頭茶花徑可達13釐米,為茶樹的1~1.5倍;葉片中有酚酸。

茶的同屬近緣植物最常見的有紅山茶、紅花油茶(浙江紅山茶)、茶梅、油茶、金花茶、白毛紅山茶、厚短蕊茶、尖尾連蕊茶、落瓣油茶等等。它們在植株形態、分枝習性、芽葉特徵、花器構造上都更接近於茶樹。

但由於各自長期處於特定的地理環境中,或有著進化上的差異或人為的定向選擇,不論是種間或種內也都有著顯著的區別。尤其是山茶變異極多,如花色、花瓣、花冠形態等,是重要的庭園觀賞植物。

油茶多為單瓣花,花形喇叭狀,多為白色花,結實性強,果皮厚,種子錐形,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山茶屬中分布面最廣的為紅山茶,此外,還有紅花油茶、茶梅、油茶等。

除油茶與茶樹花果同期外,紅山茶、茶梅等與茶樹花果期相差2~3個月。山茶屬的近緣植物與茶樹在形態構造上的共同明顯差別是:茶樹苞被已分化為苞片和萼片,並有細長的花梗支託花冠,而山茶、油茶、茶梅等均是苞被直接著生在枝幹上。

另外,茶樹所具有的一些主要生化成分如咖啡鹼、胺基酸、兒茶素等,在這些植物中含量也極少。如生長在雲南盈江的紅山茶、柃木和產在潞西的大頭茶,咖啡鹼含量只有茶樹的1.5~5%;胺基酸總量只有茶樹的10~18%;兒茶素總量也只有茶樹的13~26%。

所以,由於它們均缺乏形成茶葉所特有的色香味的生化物質,因此無法加工飲用。

此文由「國為」編輯整理

關注「國為」

了解更多專業茶葉知識

GW513.COM

「國為」微信公益平臺分享:茶葉種植、加工、產地、品種、品鑑、茶道等專業文化知識,同時關注文化、生活與情感。最終要達到和世界分享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和探尋人類最高層次精神享受的目標。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關於茶樹品種分類命名
    茶樹是一種多年生的木本、常綠植物。茶樹在植物學分類系統中屬被子門植物,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鋼,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 茶樹由於分布在全國各地,因為地方地形、氣候環境、種植方式等等的諸多不同,而產生了形態各異的茶樹品種。
  • 武夷巖茶茶樹品種檔案
    由於第三紀中期的地質變遷,和隨之而來的氣候變化,產生了茶樹同源分居現象,茶樹順著河流山脈的走向而天然或人為傳播,向著各自適應當地生態環境的方向發展,在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茶樹種群。武夷山產茶有1500年歷史,茶樹種類繁多。按來源分,武夷山茶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武夷山當地茶樹品種——武夷菜茶(又稱武夷變種)及從中選育出各類單叢、名叢茶樹群體。
  • 了解五顏六色的茶品種 | 我國葉色特異茶樹品種選育推廣與產業化發展探析
    葉色特異茶樹品種選育現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通過省級以上品種認(審、鑑)定登記,以及項目研究公開報導的包括白化、黃化和紫紅色等葉色特異茶樹品種(品系)資源已超過50個(表1)。浙江是國內特異茶樹品種選育推廣最早、最活躍、品種數量最多、種植面積最大的茶區,全省共培育30餘個特異品系(品種),選育的白葉1號、黃金芽、中黃系列等多個特異品種得到較大面積的推廣應用。
  • 雲南古茶樹的九種類型(六)——苦甜古茶園
    苦茶和甜茶是普洱茶葉口感的兩種類型,其中布朗山尤為出眾。除布朗山之外其他茶區很少有苦茶和甜茶之分,甚至沒有苦茶。苦茶和甜茶的簡單分類並不是由水土結構帶來的,而是茶樹品種的本質所決定的。水土結構、海拔、氣候等因素雖然不能決定茶樹所產的茶葉是苦茶還是甜茶,但會影響到苦味和甜味的最終呈現效果。
  • 茶樹千千萬,一鍵了解茶樹的三種形態!
    茶樹的品種達數百種之多,分類方式也不盡相同。根據茶樹的樹型可分為喬木型、小喬木型和灌木類,根據進化選擇方式(生物進化的方式一般分為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可分為野生型茶樹、過渡型茶樹和人工栽培型茶樹。喬木類茶樹一般以野生古茶樹主,是經長期自然選擇所保留下來的茶樹類型,數量不多。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野生茶樹的原始屬性,茶氣最足。喬木型茶樹植株高大,分支和主幹特別明顯,分支部位較高,枝葉稀疏。在茶樹原產地自然條件較接近的自然區域分布較多。
  • 古籍中那些茶樹品種與繁殖方法的記載,古代茶園是如何管理運作的
    古籍中那些茶樹品種與繁殖方法的記載,古代茶園是如何管理運作的「茶之名有七:一日白葉茶。民間大重,出於近歲,園熔時有之,地不以山川遠近,發不以社之先後,芽葉如紙,民間以為茶瑞……而氣味殊薄……次有柑葉茶。
  • 仁易說茶:冰島老寨的茶樹也是分很多品種的
    經歷了炒作,減產,以及漲價,讓我們回到平靜,今年上茶山的人還是很多,還是抱著茶山價格便宜的想法去買茶的,看見茶樹,只要是喬木,高的稍微粗一些的就認為是古樹,只要價格便宜直接收,這是常見的,最熱門的就是直播冰島採摘的視頻了,著導致了一個現象,大家都認為這樣的茶樹是古樹,那麼真正古樹和小樹有沒有區別呢?我們來看看圖。首先確認的是冰島老寨不只一種品種的茶樹。。
  • 茶科普 | 抹茶是用哪些茶樹品種做的呢?
    茶科普 | 抹茶是用哪些茶樹品種做的呢?本文介紹抹茶的適制的幾個茶樹品種,下一期我們將介紹抹茶的加工工藝。根據抹茶感官品質具有的原質、原色、原味等「三原」和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等「三清」特點,要求茶樹品種葉綠素、胺基酸、蛋白質含量高,茶多酚、咖啡鹼含量低。同時考慮品種發芽早晚和產量高低,推薦適制抹茶的茶樹品種組合是中茶108+龍井43+藪北+奧綠的特早生、早生、中生和晚生品種的合理搭配組合。
  • 茶樹簡介(植物學分類、原產地、茶樹的根、莖、葉)
    此後關於茶樹原產地的觀點便出現了分歧,先後形成了大概4種不同的觀點。1、原產於中國的「一元論」。其主要依據是:中國是發現、利用、栽培茶樹最早的國家;同時野生大茶樹在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且茶樹類型及變異葉最多。中國學者多數認為雲南、廣西、貴州毗鄰區(即雲貴高原一帶)是茶樹起源中心。2、原產於印度和中國的「二元論」。
  • 特色茶樹的種類及應用
    茶樹種類豐富、形態多樣、花期長、易造型、繁殖能力強,適合作為觀花觀葉植物和構建盆景、綠籬,同時還具有古樹名木的特殊價值。一、分類及品種1.色葉品種 色葉品種是指葉色、芽色呈現除基本色以外其他顏色的茶樹種質資源。
  • 紅茶有哪些品種?
    紅茶都有哪些品種?什麼樣的紅茶適合自己?這篇文章將參照紅茶的國標涵義,帶你了解紅茶的品種。紅茶是指用茶樹新梢的芽、葉、嫩莖,經過萎凋、揉捻、(切碎)、發酵、乾燥等工藝加工而成,表現紅色特徵的茶。按照紅茶加工工藝及出品茶型的不同,可以將紅茶分為三大類:工夫紅茶、小種紅茶和紅碎茶。
  • 美女摘小區茶花樹葉準備「炒茶」,大爺忙制止:此茶樹品種不能吃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有很多,比如說生與死,比如說我站在你面前,然而你看的卻是橋上的人,而在植物界當中,最遙遠的距離可能就是把你養在花盆中進行培育,然而自己精心培育的嬌花卻是另一品種……今天就要給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那就是有關於茶樹品種的一個認知難題,想想很多城市當中的朋友們都有過和今天故事當中主人公一樣的錯誤
  • 是不是所有茶樹葉都可以做任何品種茶?
    夏天,小約最喜歡的就是做許多的黃桃罐頭,折算下來的話,一天幾乎能吃一罐的罐頭。如果按照題目上來講的話,黃桃屬於桃,白桃屬於桃,油桃、毛桃這些都屬於桃,那這些都能按照不同的加工工序做成黃桃罐頭嗎?顯然不能夠。最多就是都屬於桃罐頭,滋味卻是差了很多,就像油桃罐頭怎麼吃,也不可能吃出黃桃的滋味來。
  • 雲南有哪些茶樹品種?分別形成了什麼樣的茶葉風格?
    品種這個詞,雲南茶很少涉及。
  • 溫度對茶樹有什麼影響,溫度是如何影響茶葉品質的?
    同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一樣,茶樹在生育的每一階段,都有3個主要溫度界限,即最低、最適合最高溫度。茶樹的生物學最低溫度一般為10℃,但有些早芽種,如龍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品種只需6℃就可生長;而遲芽種則必須高於10℃才會開始生長。茶樹的最低臨界溫度,依品種、樹齡和出現低溫時的天氣狀況不同而不同。
  • 茶樹生長的氣候條件
    一、光照 陽光不僅是茶樹進行光合作用的能源,而且能引起大氣和土壤溫、溼度的變化,因而對茶樹的生長發育有著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的必要條件,影響著植物的生長發育。茶樹光合作用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光照強度。例如同一行茶樹,由 於受到陽光的照射強度不同,發育就會有所不同。
  • 【茶樹盆景】茶樹盆景的製作
    其中,葉形較為細小的小葉種茶樹在觀賞效果上又優於大葉種茶樹。   茶樹盆景的造景材料可選用茶樹老樁,也可選用茶苗,只不過以茶苗造景需要較長的培育時間,不如老茶樁能較快成型。   1.  直乾式茶樹盆景又分單幹和雙幹兩種,即每盆垂直栽入一株或兩株茶苗,逐步培養成主幹直立,不彎不曲,枝條分生橫出,層次分明的茶樹盆景。也可逐年修剪後培育成為圓球形、蘑菇形、扇形、塔形等多種形態。   斜乾式茶樹盆景即將一株茶苗向一側傾斜栽培,使其枝條逐漸平展於盆外,造成枝葉橫空、迎風起舞等形態。
  • 第二章茶葉科學——茶樹基本知識
    莖茶樹的莖, 從其作用分主幹、 主軸、 骨幹枝、 細枝。3. 葉茶樹的葉片, 是製作飲料茶葉的原料, 也是茶樹進行呼吸、 蒸騰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茶樹葉片的大小、 色澤、 厚度和形態, 因品種、 季節、 樹齡及農業技術措施等有顯著差異。葉片形狀有橢圓形、 卵形、 長橢圓形、 倒卵形、 圓形等, 以橢圓形和卵形為最多。
  • 澳洲茶樹其實也怕冷
    ,是最早進入國內的精油品種之一。自然界中,每一個物種經過嚴酷篩選,最終都會找到最適合的生存繁衍之地。像其它不同的植物一樣,茶樹作為澳州的產物,你是否有想過為何它在澳州及其它少數地區繁衍,而不是美國、日本亦或其它的國家呢?這就得從它的特性說起了。澳洲茶樹的主要化學成份:約45%的烯類、45%的醇類、少量的氧化物、倍半萜烯等。
  • 【最精油】澳洲茶樹,名稱何來?
    後來當地土著人有把這種樹的葉子用作提神飲料當茶喝,所以當地人就習慣稱它為「茶樹」。到了十八世紀,以航海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為代表的歐洲白人到了澳大利亞,他們從神奇的池塘中得到啟示,用科學的方法分析這種樹的化學成分。結果發現這種植物有強力的殺菌功效,有很高的藥用和商用價值,便開始用這種「茶樹」提煉油,故名「茶樹精油」(Tea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