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到泰國留學?與其拼命擇校,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2020-12-12 騰訊網

根據《中國經營報》報導,繼留學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之後,一些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泰國讀國際學校,尤其一些二線城市還不足夠富裕的家庭,更青睞於此。原因無非有三:一是價格便宜,比在國內與英美讀國際學校便宜;二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國際教育,培養國際化人才;三是為逃離激烈的教育競爭。

這種現象背後依然帶有擇校的影子,可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

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默認這樣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可能上好大學。即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在國內不能擇校或者無力負擔英美私立學校的家長,在一些中介機構的慫恿下,便盯上了泰國這片留學「新大陸」。

其實,學習永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不學,不要說好老師,就是神仙來了也沒有用。比如人大附中很好,每年考上清華北大近200人,但每年大部分孩子也是考不上985院校的。國內所謂的「超級中學」也都類似,你看到別人的孩子被名校錄取,這僅僅是媒體報導的冰山一角。

一所學校之所以成為一所好學校,首先是因為優秀學生大量聚集,而非教師,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而一個學生是否優秀,決定性因素是什麼?除了個人的努力,來自家庭的教育同樣重要。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家長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才能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才是所謂的資源支持,提供好的物質條件等等。

家長與其拼命擇校,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這其中,核心是讓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自律。其實人與人優秀與否的區別,就在於能管住自己多少,該學習就學習,而不是放縱自己玩遊戲、睡懶覺。所以,我們經常說,優秀是一種習慣,而不單純是父母會輔導孩子什麼,會教孩子多少文化課。

另外,這種現象背後,又牽涉到國際化教育與培養國際化人才。什麼是國際化人才?和一個英國人相比,和一個美國人相比,我們的優勢是什麼?絕不是英語,不是英國文化,而是漢語和中國文化。國際化人才不僅要懂外國語言文化,更重要的是精通中國文化。這是送孩子到國外讀中小學,值得關注的問題。

國際間學生流動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欠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流動。儘管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奔赴泰國,甚至柬埔寨留學,就一定會輕鬆嗎?就一定比在國內更好嗎?

至於逃避應試教育,留學泰國也很難達成目的。應試教育的本質是教育的功利化。雖然送孩子到泰國讀國際學校,但如果家長仍然以功利心待之,然後如報導中那般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以博一個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我們豈不是把應試那一套搬到了泰國,這哪裡又談得上逃離呢?

小留學生泰國留學熱背後,實際是中國家長過度的教育焦慮。留學泰國還夾雜了異國留學的因素,對於小留學生來說,不僅僅是學習問題,還有成長的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過早的留學,尤其是在沒有父母陪伴情況下的中小學留學,對於孩子的成長都可能不利。千萬不要忘記,父母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才是第一位的,不要本末倒置!

(作者系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撰文/陳志文

相關焦點

  • 與其拼命擇校 不如拼命做個好家長
    這種現象背後依然帶有擇校的影子,可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發展。首先,這裡面有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都默認這樣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可能上好大學。即單方面認為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的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教師。
  • 留學泰國:瘋狂而荒誕的擇校
    這是中國式瘋狂擇校的又一荒誕故事。這一荒誕做法的背後,首先是因為基本教育觀念的錯誤。很多家長默認了一個荒唐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有可能上好大學。即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老師。
  • 留學泰國:瘋狂而荒誕的擇校
    很多家長默認了一個荒唐的道理:只要進了好學校,差生都有可能上好大學。即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是學校與老師,是優質教育資源。因此要盡一切努力擇校,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與老師。在國內不能擇校或者無力負擔英美私立學校的家長,在一些中介機構的慫恿下,盯上了泰國這片留學「新大陸」,據說菲律賓也不少。其實學習永遠是自己的事情,你不學,不要說好老師,就是神仙來了也沒用。
  • 光明時評:留學「馬泰」,就真的能逃離應試教育嗎?
    有媒體報導援引家長的話稱,做如此選擇,一是價格比在國內和英美讀國際學校要便宜,二是希望通過更好的國際教育將孩子培養成國際化人才,還有最後一點,也是引起最大討論的,就是為了逃離國內的應試教育。  這真是中國式瘋狂擇校中,真實又荒誕的一幕。
  • 拒絕雞娃,逃離內卷,來泰國就能實現嗎?你可能想的不夠多……
    最近,一篇題為《反對「雞娃」,逃離內卷,中國家長在泰國就能實現「教育自由」?》的文章火了。據報導,為了逃離國內的應試教育,一部分家長不惜賣掉國內房產送孩子出國留學。與其拼盡全力送孩子出國留學,不如拼盡全力做個好家長如果說換一個地方,換一所學校就能讓孩子優秀、讓孩子幸福快樂,那只能說父母也太好當了。
  • 拒絕雞娃,逃離內卷,來泰國就能實現嗎?你可能想的不夠多……
    最近,一篇題為《反對「雞娃」,逃離內卷,中國家長在泰國就能實現「教育自由」?》的文章火了。據報導,為了逃離國內的應試教育,一部分家長不惜賣掉國內房產送孩子出國留學。與其拼盡全力送孩子出國留學,不如拼盡全力做個好家長如果說換一個地方,換一所學校就能讓孩子優秀、讓孩子幸福快樂,那只能說父母也太好當了。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鄰居都快急成熱鍋上的螞蟻,不僅要安撫好小孩的情緒,還得想方設法找拼音補習班給孩子補課,課後還要自己帶著孩子認字讀拼音,鄰居真的忙得焦頭爛額。那段時間,鄰居肉眼可見地瘦了。鄰居苦笑著說:"現在孩子上學,全家受罪。為了讓她學好拼音,可不,命都差點豁出去了,真的累到虛脫。"
  • 擇校過來人經驗談|9大家長擇校常見疑問讓你摸清選校方向!
    今天小幫妹綜合了家長們最關心的擇校問題做了個全面的解答,希望對正在擇校的家長們有所幫助01.在公立小學先把中文打個基礎再去好,還是直接從小學一年級就上國際好?孩子能在公立學校讀一段時間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理由有三。
  • 幼兒園決定不了孩子一輩子的前程,為什麼家長們還拼命地擇校
    現在正是孩子們選學的時候,農村很多年輕夫婦,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幼兒園四處奔波,有借房產證的、有借購房合同的、有出錢買關係的,總之為找個好幼兒園使盡了全身解數。重視孩子的教育是一種好現象,也是一種思想進步的表現。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鄰居都快急成熱鍋上的螞蟻,不僅要安撫好小孩的情緒,還得想方設法找拼音補習班給孩子補課,課後還要自己帶著孩子認字讀拼音,鄰居真的忙得焦頭爛額。那段時間,鄰居肉眼可見地瘦了。鄰居苦笑著說:"現在孩子上學,全家受罪。為了讓她學好拼音,可不,命都差點豁出去了,真的累到虛脫。"
  • 另類「小升初」 「孟母」遷泰國 泰國成留學歐美跳板
    變化   學生數劇增 學費年年漲   記者了解到,去泰國留學近年來人數出現激增,以袁靜選擇的國際學校為例,去年全校總人數不過440人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已增至500人,而且留學年齡越來越小,很多中國家長都是選擇送孩子到泰國來上幼兒園或是小學。
  • 「卓越廣中 精彩故事」陳中輝:與其老師拼命教 不如動員學生學
    「與其老師拼命教,不如動員學生學。」耕耘三尺講臺,陳中輝用心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用全部的愛呵護每一個成長的心靈,給學生自信,給學生方法,讓他們體驗和收穫學習的樂趣。授人以漁拼命教轉化為自主學1996年,陳中輝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蠶絲學專業,不是科班出身的他,在其他老師的帶領下,潛心鑽研,最終通過自學成為一名數學老師。
  • 擇校新政下,如何判斷教育資源?怎麼理性擇校?
    明年的幼升小繼續實施「公民同招,民辦搖號」的新政策,家長們的擇校「熱情」依然高漲,並再次把目光瞄準了「學區房」。 我在微博做了一項調查:家長們會提前為孩子購買學區房,握緊名校「入場券」嗎?
  • 紀錄片《世界的孩子》:中國父母留學擇校「三大法寶」未必有效
    「擇校、申請、住宿這些流程,有更便捷的方法嗎?」想要留學去的你,這些問題解決了嗎?今天,小京想給大家介紹一部留學紀錄片《世界的孩子》,先來看看家長們對這部片子的評價:《世界的孩子》紀錄片豆瓣評價紀錄片《世界的孩子》,是由中國內地著名的書評人樊登策劃並主持——他以一名「大齡高中生」的身份,帶著眾多中國家長關心的種種疑問
  • 另類「小升初」:泰國國際學校成留學歐美跳板
    變化   學生數劇增 學費年年漲   記者了解到,去泰國留學近年來人數出現激增,以袁靜選擇的國際學校為例,去年全校總人數不過440人左右,而今年上半年已增至500人,而且留學年齡越來越小,很多中國家長都是選擇送孩子到泰國來上幼兒園或是小學。
  • 家長送孩子去泰國讀書,這樣做真的好嗎?
    不知從何時起,我國的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到泰國讀書,甚至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據不完全統計,在泰國清邁的國際學校有30%的學生來自中國,並且有不斷增長的趨勢。這些家長把孩子送到泰國讀書,一方面的原因是泰國的國際教育更接近歐美,學業負擔更輕,更自由,收費還遠遠低於國內的國際學校。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可以「曲線救國」_畢業後,孩子可以直接選擇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其實,中國的基礎教育在全世界是比較好的。
  • 家長為什麼送孩子到英國留學?背後的3個原因,讓人憤怒
    我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家長把自己還沒成年的孩子送到英國留學?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思。畢竟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的疼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另外一個國家讀書,遠離親人,也沒有人能夠照顧。父母為什麼要那麼狠心?這可能是很多國內家長都不能夠理解的事情。其實,這些家長之所以能夠這麼狠心,主要是面對的誘惑太大。
  • 北京疫情流調刷爆朋友圈:2000萬北京人在拼命幹活、拼命攢錢、拼命逼下一代學習
    北京2000萬人正在努力生活,我看了這些真實故事,總結出三件事:北京,2000萬人正在拼命幹活12月27日,北京一名順豐兼職員工的行程軌跡引發關注。他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去順豐兼職,周五還曾在醫院陪護生病的妻子。王某某,男,31歲,河北邯鄲人,現住順義西杜蘭村,高麗營鎮某貿易公司北京配件中心員工。
  • 利弊需要家長權衡清楚 送孩子留學別為出國而出國
    但不少家長在幫孩子規劃何時出國留學的時候都有一個困惑:花了一大筆錢讓孩子中學就出國讀書,那今後孩子在報讀國外大學的時候是否真的比直接在國內讀完高中再申請國外大學有優勢呢?把孩子送出去了,又是不是真的比在國內更有發展?少年時就到國外歷練,對孩子的一生到底有多大益處?    爭論焦點1 初中留學會不會太早?
  • 逃離「內捲化」的留學及國際學校:孩子未來擇校有哪些新選擇?
    張華老師就家長普遍關心的出國留學問題,孩子出國前後的教育事宜等做了具體分享,並為後疫情時代留學提出新模式,為有意向出國留學的孩子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精選出六個問題跟大家分享: 1、2020年會是出國留學的拐點嗎? 2、什麼樣的孩子更適合出國留學? 3、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