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迎來一場高規格展覽

2021-01-20 瀟湘晨報

松山湖望野博物館 松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明天將迎來端午小長假,這個假期你準備去哪兒遊玩?今天記者向你推薦一場高規格的展覽,端午假期不能錯過!

6月18日,《踏波東來——遣唐使的回憶》(朝臣備的大唐世界)特展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正式開展,日本國朝臣備書李訓墓誌原石迎來國內首次公展,同時展出西北大學博物館收藏的井真成墓誌原拓,這也是唐代日本留學生遣唐使井真成、朝臣備材料首次合璧面對觀眾,堪稱全球首秀。展覽開幕後,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文博界、收藏界的仝仁關注,首展讓慕名而來的觀者好評如潮。

這塊唐代文物拓片中首次出現「日本國」字樣

唐代鼎盛期文物展出,了解千年歷史文化

鳳凰花開的季節,由望野博物館主辦,西北大學博物館、陝西華廈古代藝術博物館、洛陽華夏文房文化博物館、古泉文庫、PROJECT等博物館和機構鼎力相助,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的《踏波東來——遣唐使的回憶》(朝臣備的大唐世界)特展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正式開展。

參觀這場展覽,你可以通過朝臣備書李訓墓誌原石、井真成墓誌原拓、西亞琉璃、海貝來通、開元白瓷等唐代鼎盛期的珍貴文物,認識和了解一千多年前中日文化交流光輝燦爛的歷史時刻。

深圳市博物館協會會長郭學雷表示,望野博物館作為非國有博物館,是國有博物館的重要補充。它整合了重要的民間收藏,通過展覽深化其歷史文化學術價值,真正發揮著一個非國有文物館的作用。深圳與東莞共在珠三角,共同進行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建設,本次「踏波東來」主題展是世界級的詮釋,必將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墓誌原石是本次展覽的一大重點展品,原石由朝臣備(下道朝臣真備-吉備朝臣真備)親自書寫,是首次為世人親眼所見且明確可靠的奈良時代遣唐使重要人物的書寫材料。

朝臣備書李訓墓誌的學術公告和展出引起了海內外文物領域及史學界的高度重視,引發了廣泛的學術關注與討論。

朝臣備所在中土時代器物,帶你重遊大唐

此外,展覽上還展出了類似何家村窯藏出土的「和同開珎」銀錢的實物,和極其罕見的「長安常歡」銀錢,經考證是唐玄宗開元天寶間日本遣唐使帶入中國的。日本早期貨幣深受中國貨幣文化的影響,在形狀、字體、書法、大小輕重等方面都有相同之處。日本自大化改新之後,飛鳥、奈良時代的律令政府積極吸收唐朝的文化制度,其中包括效仿唐代開元通寶鑄造錢幣。由於日本早期錢幣鑄額較少,在展廳上所陳列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唐朝的繁盛,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世界歷史中,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王維有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描繪的就是盛唐時期萬國來朝的景象。時至今日,在國外,華人華僑聚集的地方依然被稱為「唐人街」,唐朝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而唐朝的巔峰,恰是玄宗所在的開元盛世。

朝臣備(即「吉備真備」)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從日本來到了中國。而此次《踏波東來——遣唐使的回憶》(朝臣備的大唐世界)特展,展出的正是朝臣備所在的時代生活中所能見到的類似器物與圖景,以他的個體視角帶領觀眾們重遊大唐,品味盛世。

創新建館模式,民辦公助實現高水平辦館

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是松山湖首座博物館,於2019年10月1日開放四大展覽,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同時,也為松山湖園區文化事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目前,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展出包括各類宋代文物、漢代書寫陶器、宋金元書法瓷器,紅綠彩雕塑等,風格獨具。

5月18日,CCTV2正點財經欄目播報了關於「國際博物館日看博物館」的新聞,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與省內幾大重點非國有博物館一同登上央視財經頻道,成為觀察廣東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典型案例之一。自2019年10月1日開放展覽以來,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吸引了高層次人才和科技工作者在內的大批觀眾約1.5萬人次。

目前,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正逐漸成為松山湖乃至東莞的歷史文化資產聚集地,形成整個東莞範圍內高級別文物收藏的龍頭引領態勢,力爭在整個廣東區域內擦亮東莞文物收藏和展覽的牌子,更好地為東莞、松山湖及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及市民觀眾提供優質的高端文化服務。

/ 聲音 /

「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此次展覽是朝臣備書李訓墓誌原石的全球首次展出,是見證歷史的時刻。朝臣備書李訓墓誌原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日關係史、中日書法史、遣唐使、日本史的重要空白,為學術研究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新史料。展覽對於中日文化交流、歷史研究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望野博物館館長閻焰

「中國與日本是一水相隔的兩個國家,朝臣備來唐時期正是我們國家國力鼎盛時期,此時中日兩國交往友好,日本對於中國也處在全盤吸收的狀態。朝臣備在日本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更體現出中國唐朝文化當時對於日本的深厚影響。」

——古泉文庫錢幣叢書主編宋捷

「望野博物館通過這樣獨具特色的主題展覽,拉近了觀展人與古代中日之間文化交流的情感。展覽對於青少年及廣大市民的教育,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陝西省錢幣學會秘書長袁林

/ 展覽信息 /

參觀須知:無需預約,入館須全程佩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間,採取限流開放,觀眾入館須出示本人有效證件並掃描二維碼查詢個人軌跡行程,來自重點疫情地區的觀眾應主動申報基本信息和健康狀況,接受體溫檢測,未見異常方可入館。

參觀地址:東莞市松山湖禮智路1號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

公交線路:百花洲(209路;351路)、圖書館(323路;337路;346路)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迎來一場高規格展覽
    松山湖望野博物館 松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明天將迎來端午小長假,這個假期你準備去哪兒遊玩?今天記者向你推薦一場高規格的展覽,端午假期不能錯過!—遣唐使的回憶》(朝臣備的大唐世界)特展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正式開展。
  • 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登上央視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憑藉自身特色,與省內幾大重點非國有博物館一同登上央視財經頻道,成為觀察廣東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典型案例之一。央視聚焦非國有博物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位於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禮智路1號(松山湖圖書館),是松山湖首座博物館,展品種類豐富、展出數量大、文物等級高,集中展現古代中國藝術史上的突出成就。當天上午,CCTV2正點財經欄目播報了關於「國際博物館日看博物館」的新聞。
  • 國家文物局胡冰副局長一行蒞臨深圳望野博物館調研指導
    2020年7月13日,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冰,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一級調研員朱曄、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趙古山、展覽處處長羅利君、外聯處處長孫小兵一行,蒞臨深圳望野博物館,調研粵港澳大灣區跨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發展的具體情況。
  • 松山湖這件藏品迎來國內首展,全國文博界、收藏界大咖都來了!
    今日的松山湖望野博物館高朋滿座日本國朝臣備書李訓墓誌原石迎來國內首次公展
  • 18日相約望野博物館,來一場大唐「穿越之旅」
    2020年6月18日至10月18日,由望野博物館主辦,西北大學博物館、陝西華廈古代藝術博物館、洛陽華夏文房文化博物館、古泉文庫、PROJECT等博物館和機構鼎力襄助,東莞松山湖管委會特別支持的《踏波東來——遣唐使的回憶》(朝臣備的大唐世界)特展將在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正式展出!
  • 「執『我』衛國」——望野博物館青銅兵器展8月1日啟幕
    西周晚期的青銅渦紋異形器戰國時代·越國的越王石矛戰國中期的青銅玉具嵌松石首劍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籌備「執『我』衛國——中國古代青銅兵器展」將於8月1日啟幕松山湖望野博物館(籌)遴選39件精美、珍貴的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古代兵器,策劃了這個特別的展覽。
  • 原來你是這樣的博物館
    鴉片戰爭博物館、沉香文化博物館、可園博物館......東莞博物館數量眾多,為市民提供一個了解歷史、文化的好去處。 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東莞的博物館~ 假如虎門的博物館會發朋友圈!
  • 原來你是這樣的博物館
    鴉片戰爭博物館、沉香文化博物館、可園博物館......東莞博物館數量眾多,為市民提供一個了解歷史、文化的好去處。 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東莞的博物館~ 假如虎門的博物館會發朋友圈!
  • (組圖)盛會落幕:牽手華為十五載,松山湖發生了哪些變化?
    2020華為開發者大會現場(央廣網發 松湖融媒 供圖)央廣網東莞9月13日消息(記者 王雪薇 見習記者王倩、夏燕)9月12日,一年一度的華為開發者大會在東莞松山湖落幕。儘管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員不能來到現場,但這場科技盛會仍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 這裡是松山湖科學城,一座冉冉升起的「C位」之城!
    △松山湖科學城效果圖 松山湖科學城 是蓬勃發展的的創新之城 是多姿多彩的人文之城 近年來,松山湖文化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科技與文化的融合發展越來越有成效 松湖書院、松山湖圖書館、
  • 挖掘科技「內在美」 松山湖大力促文化IP與產業融合
    東莞松山湖這兩場洋溢書香和創意的展覽將告訴你答案!記者今日從松山湖高新區了解到,第二屆「狀元筆杯」東莞市書畫篆刻大賽作品展,於本月14日起至本月22日在東莞展覽館展出,而2020第三屆《融和》文化IP與產業融合情境展,則將在松山湖中集產城數字科技產業園延展至12月12日,從而讓你領略松山湖在科技與文化融合方面的獨特魅力與園區文化建設水平。
  • 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首展全部藏品由深大教師捐贈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12月8日,深圳大學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籌備已久的深圳大學博物館揭牌。深圳大學43位本校藝術家捐贈的74件藝術作品亮相首展,類別涵蓋國畫、書法、版畫和雕塑等。深大博物館(籌)位於深圳大學粵海校區校友廣場。
  • 于右任《望大陸》日記手稿將在西安交大博物館展出
    本報訊:(記者 王戰榮)由陝西省文化廳、西安交大博物館、于右任書法學會、陝西日報社等單位聯辦的「于右任日記及書法精品回故鄉特展」將於10月4日--13日在交大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包括辛亥革命元勳「一代草聖」于右任的25件書法作品、書札、手稿、毛筆、長袍等文物。其中包括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病重時在臺灣寫下的著名詩篇《望大陸》日記手稿。此系《望大陸》日記手稿首次在中國大陸展出,也是首次公開面世。
  • 檔案文博管理中心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籌)館長聘任儀式
    6月30日,檔案文博管理中心在徐匯校區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籌)館長聘任儀式,聘任上海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克倫研究員為學校博物館(籌)館長。上海交大原黨委書記王宗光,原黨委書記姜斯憲,上海交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著名國畫家戴敦邦教授及其親屬,檔案文博管理中心相關領導出席儀式。聘任儀式由檔案文博管理中心主任張凱主持。
  • 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 本校藝術家捐贈首批藝術作品展出
    12月7日上午,深圳大學博物館(籌)聘任儀式暨館藏藝術作品展——本校藝術家首批捐贈藝術作品專場活動在深圳大學校友廣場多功能廳舉行。籌備已久的深圳大學博物館終於拉開帷幕,開啟了深圳高校博物館建設的先河。
  • 挖掘科技「內在美」 松山湖大力促文化IP與產業融合
    東莞松山湖這兩場洋溢書香和創意的展覽將告訴你答案!記者今日從松山湖高新區了解到,第二屆「狀元筆杯」東莞市書畫篆刻大賽作品展,於本月14日起至本月22日在東莞展覽館展出,而2020第三屆《融和》文化IP與產業融合情境展,則將在松山湖中集產城數字科技產業園延展至12月12日,從而讓你領略松山湖在科技與文化融合方面的獨特魅力與園區文化建設水平。
  • 東莞市博物館行業的「十宗最」
    經過多年收集文物、研究史實,博物館於2016年12月完成調整優化《鴉片戰爭陳列》,以中西方對比為主線,以倉儲式陳列大量文物,加上現代的聲、光、電、屏、網等技術,立體化再現歷史,讓遊客有身臨其境之感,榮獲第十四屆(2016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虎門銷煙》也曾榮獲第十屆(2011-2012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優秀獎。
  • 本土科幻作家康少華做客松山湖!
    10月25日松山湖圖書館迎來了最後一場多場相關系列科普活動包括科普展覽、科幻電影沙龍、科幻主題讀書會信息素養大講堂——科幻篇等觀展、活動參與讀者達數千人次奉上了一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幻盛宴目前《「科學人生·百年」院士風採展暨東莞院士創新成果展》《2019年中外重大科技創新展覽
  • 深圳大學博物館(籌)揭牌,首展全部藏品由深大教師捐贈
    新京報訊(記者 蘇季)12月8日,深圳大學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籌備已久的深圳大學博物館揭牌。深圳大學43位本校藝術家捐贈的74件藝術作品亮相首展,類別涵蓋國畫、書法、版畫和雕塑等。深大博物館(籌)位於深圳大學粵海校區校友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