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時期,是提高孩子數學智能的關鍵,不過家長們千萬別用錯了方法,自己受累不說,還容易讓孩子厭煩學習。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寓教於樂才能讓孩子愛上數學,產生興趣,只要用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出數學的概念,那麼孩子就能夠藉助這種有趣的遊戲提高數學智能。
今天就教大家6個提高數學智能的親子遊戲,每天堅持10分鐘,還能提升親子關係,親測有效!
1、利用日常行為陪寶寶隨興計數
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來幫助孩子認識數學,像我國智商高達146的一個西安小男孩高雍涵,的父母就是這樣培養的,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會經常在孩子面前數數。
有一次高雍涵的奶奶背著小涵上樓梯,走一個樓梯數一個數字,當奶奶說完「1、2、3、4、5」準備休息會的時候,小涵竟然接著奶奶沒念完的數字繼續念了下去,這時的孩子就已經對數字產生了敏感,在以後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也會更加輕鬆、有趣。
正是因為父母的培養,小涵8歲時便創造了自己奧數獨特的解題方式,連他的奧數老師都想不到這種解題方式,很多大人都表示看不懂,所以家長們也可以這樣進行數學啟蒙。
例如孩子吃葡萄時,每吃一個就在孩子的面前數一個數,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很自然地就能數字有基本的了解,不過在數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要重複數,每樣東西只數一次,這樣更有助於孩子對數學的理解。
2、玩積木提供具體的數量與物理關係
積木是兒童數學中很重要的一個工具,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積木玩具,不用刻意告訴孩子怎麼玩,孩子自己就會去研究,很多高智商的孩子都會用積木造橋、造樓或者一些其他的形狀。
因為積木屬於幾何的一部分,而且還屬於益智玩具,對孩子大腦發育以及數學的學習都有著很大的幫助,若家長能夠有意引導,那麼孩子還能對物理產生一定的了解,要知道物理和數學可不像語文、英語那麼枯燥,都是比較有意思的科目。
若孩子能夠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對這些的科目產生了基礎的理解,那麼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3、讀藏在故事中的數學書給孩子聽
家長若想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提高孩子的數學智能,那從繪本上就要進行改變,挑選一些帶有數字的故事書,像這種將數字藏在故事中的書,對於孩子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因為數字穿插在故事中,所以會給整個故事增添一分神秘的色彩,很多故事還需要孩子參與進去才能知道故事的答案,在不知不覺間孩子的數學能力就會得到提升。
相比於逼孩子學數學,這種方式不會讓孩子反感,而且意圖性不會那麼強,對於孩子來說,如果家長的意圖太過明顯,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拒絕、反抗,最終孩子學不好,還影響了親子關係。
相反這種方式既有趣味性,又沒有強烈的意圖感,最主要的時候還能夠增進親子關係,所以有需要的家長不妨試一試。
4、拼圖幫孩子培養形狀差異的辨別力
數學不僅僅是加減乘除,還包括幾何、邏輯以及各種公式,而孩子在這些方面的數學智能提升,最簡單有效的就是拼圖,聽說的種類也有很多,像我國傳統的七巧版也屬於拼圖的一種,都能增強寶寶對形狀差異的辨別和觀察能力。幫助孩子提升數學智能。
5、切生日蛋糕在遊戲中學到分數
家長可以利用給孩子切生日蛋糕的機會,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分數,這也是數學的一部分,將蛋糕切好之後可以向孩子進行提問,例如將蛋糕分成了10塊,其中的一塊給了媽媽、一塊給了爸爸、一塊自己吃,還剩下10塊中的幾塊,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理解分數,要比做題更加輕鬆、愉快。
6、利用遊戲提高孩子的數學興趣
前面說了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長就不要和孩子的天性做對了,順著孩子的天性,也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
對此果兒媽建議家長試試這套風靡歐洲的《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遊戲》,它是一套專門針對學齡前不喜歡數學的孩子設計的,因為它的初衷便是讓孩子愛上數學,了解數學的同時提高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全套共13冊,每一冊都有上百道數學遊戲題,真正意義上的「玩」會數學,是提高孩子數學興趣的利器,現在購買立減38元,13冊只要118元,平均一冊連10元都不到,也就一頓飯的價格便能讓孩子愛上數學、提高智商,怎麼算都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