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免費訂閱
吃過「米其林大餐」,稍事休息,半夏花園旅行團開赴今天的最後一站:水上伯頓鎮。
有著科茨沃爾德「威尼斯」之稱的水上伯頓鎮,是這一地區最美麗且名氣最大的小鎮,因地處河畔並區別於同地區的「山上伯頓」而得此名。
車行途中,雨又下起來了。不過一盞茶的功夫,我們已經抵達水上伯頓鎮的停車場。
雨依然不緊不慢地下著,打著傘往小鎮上去。
三五分鐘就到了鎮口。只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環繞著小鎮,據說河上有六座超過兩百年歷史的低矮拱形石橋。這些橋中最古老的一座叫「The Mill Bridge」,位於最西面,建於1654年,距今已經有360多年的歷史。
這條小河名字叫「疾風河」,但是一點都不疾,水流迂闊輕緩,許多漂亮的野鴨子悠閒地浮於其上。這裡也是泰晤士河的發源地,疾風河由西向東貫穿整個村莊,最終匯入泰晤士河。
走過小橋,一條小街沿河延伸,街旁大多是小店鋪,有餐飲咖啡,可供遊人小憩用餐。
這是一家雜貨鋪子,有不少好玩的物件。
跟科茨沃爾德其他地方一樣,這裡的房屋也是用蜜色石頭修建,隨著歲月更迭愈顯厚重蒼勁。
往後面走,就基本都是民居了。家家戶戶門前的小庭院,都打理得很清爽。
這株彩葉杞柳長成了花樹的模樣,自成風景。
雨忽地又下大了,豆大的雨點飛濺起來,俺和同伴趕緊到一個大院子的走道裡避雨。一位慈眉善目的英國老太太,在房間裡對我們微笑,我們也報之一笑。她家窗下長著一棵開花的植物,研究了一下,不詳其名。
旁邊一戶人家的院子很小,也是用石頭砌了矮矮的圍牆,爬上多肉植物。院子中間放了一盆英國人青睞的香豌豆,藤條編制的支撐架很可愛。
在牆角,看到這樣一大叢丹麥風鈴草的時候,俺內心是翻騰的:恬園裡也有一盆丹麥風鈴草,但是受不住南京的高溫高溼啊,怎麼也長不大,一直小小的。看看人家這裡,隨便往牆角一扔,就鋪天蓋地開得不管不顧。
一路行來,真的很羨慕英國的氣候,已是初夏,卻涼如仲春,什麼花會不喜歡這樣舒服優渥的自然條件呢?高緯度的福利啊。那些薔薇玫瑰月季,都忍不住張開笑靨,就像這樣。
或者像這樣。
在一戶人家的門廊上,又發現火棘的身影,滿滿的花朵,看得人心裡一漾一漾地。
豈知這絕非絕唱,走過一條街,又目睹如此盛況,火棘長成了一面牆,花也開成了一面牆,太贊!
仔細觀察一下,發現爬牆植物品種很多,譬如這個,遠看以為是花,近瞧才看出是初發的紅色葉片。
信步而行,不覺間走出了小鎮,一大片原野撲入眼帘。有人建議,如果喜愛簡•奧斯丁筆下的英國田園風光,就該到科茨沃爾德看看。這麼說,我們來對了。
估計是在小鎮外圍的緣故,這戶人家的庭院明顯軒敞許多。
再次看到這種景天科植物,依舊養眼。
總體來看,水上伯頓雖然也是因水成集,但跟咱們江南水鄉古鎮的婉約細膩不同,這裡另有一種疏朗與靜謐。
其實,在水上伯頓,還有一個好去處,那就是迷你英式村落模型。
迷你模型村莊開業於1937年,由科茨沃爾德當地的工匠花費了7年時間完成。
村莊中以1:9的比例陳列著許多該地區的房屋,再現了那些精緻小巧、富于田園風情的村莊,具有重要建築學意義。
這個像樂高迷你樂園一般的景致,竟然被我們錯過了。或許是我們之前功課做得不夠,或許是那天雨太大,總之,居然沒有想到去找找就離開了。遺憾。只好在網上尋了一些照片,給大家感受一下。
回到車上,我們就往住宿地去了。
這天的賓館倒是值得一書。是一個大型度假村,很廣的範圍內散落著眾多房屋,其外牆亦是蜜色石頭的。
看到一株原產於咱們國家西南山區的巖白菜,花開燦爛,也是因為很適應這裡溫良的氣候吧。
度假村裡有一灣靛藍湖水,天鵝自在遊弋。
傍晚時分,湖面上氣象萬千。
雲景天光,大開大闔。
湖畔,蘆葦搖碧,岸草青青,美哉。
請長按以下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加關注哦。萌寵花鳥集,好看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