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軍在瓊海滿載紅色記憶的紀念簿 (組圖)

2021-02-24 瓊海視窗
瓊海紅色娘子軍雕像。

  5月的瓊海,生機盎然,這座城市正在「三不一就」的城鎮化指引下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瓊海,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

  上了些年紀的瓊海人還記得,那個曾經屬於大部分瓊海地區的名字:樂會縣。王文明、楊善集、陳永芹等一批革命先輩在這裡湧現。而紅色娘子軍的故鄉陽江鎮正處於被讚揚為「紅透了」的樂會縣第四區。

  紅色娘子軍誕生在瓊海,絕非偶然。在高舉的革命旗幟和濃厚的紅色底蘊薰陶下,婦女們揭竿而起是歷史的選擇。

  如今的瓊海,是備受遊客們青睞的田園城市,他骨子裡的紅色也讓其旅遊業熠熠生輝。

  

  在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裡,存放著各種革命老照片。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翻拍

  從「小莫斯科」到娘子軍誕生

  蜿蜒九曲江,穿過紅色的陽江鎮,大大小小數十個革命遺址,訴說著80多年前那段不尋常的歷史。在瓊崖革命的畫卷裡,陽江鎮是繞不開的一幅,曾經叫做樂四區的這片土地上,瓊崖革命先驅楊善集、王文明在這裡點燃了革命火種,揭開了一個火紅的年代,鍛造了一段火紅的歲月。

  而這裡,也曾創下瓊崖革命史上的多個第一:瓊崖第一塊中心革命根據地在這裡誕生,瓊崖第一屆特委、瓊崖蘇維埃政府在這裡成立,瓊崖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在這裡召開,瓊崖第一部《土地法》在這裡頒布,瓊崖第一所紅軍醫院、第一所紅軍軍械廠、第一所瓊崖高級列寧學校在這裡創立……

  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做瓊崖「小莫斯科」,由此可見陽江在瓊崖革命鬥爭歷史中的地位。

  88年前,樂四區還流行這樣一首歌謠:「火燒紅白契,百姓喜分田,老爺眼白白,儂仔笑開顏。」唱的是自1928年1月開始的樂四區土地革命。彼時,土地革命搞得紅紅火火,還由區農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土地問題的臨時辦法》,甚至早於井岡山的《土地法》和興國的《土地法》。

  瓊崖特委也及時地把樂四區土地分配具體辦法推廣到了瓊島各地,促使瓊崖出現了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而樂四區也開闢全瓊土地革命的先河,成為全瓊革命鬥爭和蘇維埃運動的一面旗幟。

  樂四區不僅是當年瓊崖、縣、區黨組織和政府所在地,還是軍事鬥爭的策源地和主戰場。瓊崖共產黨人在這裡認識到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真理,以紮根農村創建革命根據地堅持武裝鬥爭為導向,創造出了中國人民革命史上孤島奮戰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範例。

  「當年,每個鄉都成立了蘇維埃政權,青年參加赤衛隊、少年參加先鋒隊、小孩加入童子團,那時的樂四區真的紅透了!」瓊海市委黨史辦原主任陳錦愛說。

  1931年5月1日,紅色娘子軍在樂四區正式成立。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內的雕像。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瓊海的娘子軍記憶

  在瓊海市嘉積鎮街心公園,一座總高6.8米的花崗巖雕塑,無論市民還是遊客,路過總會為之側目。這是一座屬於紅色娘子軍的豐碑。腳踏草鞋、肩背竹笠、英姿颯爽的娘子軍女戰士,用堅毅的眼神,審視著這座城市的萬千變化 。

  街心公園其實不大,石板鋪設的座基、六角形的石欄杆,輔以園林花圃,佔地面積不過區區40平方米,但卻是每一個來到瓊海的遊客都必定會去瞻仰的地方。因為光榮的紅色娘子軍歷史已和充滿靈氣的萬泉河、迷人的博鰲水城一起,成為瓊海市的三大燙金旅遊名牌而名揚海內外,是瓊海紅、綠、藍三色旅遊的代表景點。

瓊海紅色娘子軍雕像。

  十幾公裡外的瓊海市嘉積鎮萬石坡,綠樹環繞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則用更加全面的歷史遺產紀念著這支特殊的部隊。佔地200畝的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紀念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椰林寨等部分組成,承載著歷史的一件件文物,安靜地陳列在紀念館中,大炮、步槍、軍服,依稀可見當年革命的痕跡,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清晰地記錄著紅色娘子軍當年的英姿。

  步入紀念園,和平廣場上由娘子軍竹笠、軍號、和平鴿、砸斷的鎖鏈組合而成的巨型雕塑,是對革命的致敬、也是對和平的渴望。自2000年正式開園以來,已有近500萬人來到紀念園,跟隨屬於她們的記憶,瞻仰紅色娘子軍的光榮歷史。

  遺憾的是,最後一名紅色娘子軍戰士盧業香已於2014年4月19日在家中安詳去世,紅色娘子軍成為供後人瞻仰的歷史。偌大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裡,再也聽不到老戰士王運梅用她的親身經歷講述那段光輝的過往。

  屬於瓊海的娘子軍記憶,最終只能靠後人追憶。

  

2005年11月24日,著名導演謝晉和演員祝希娟到瓊海看望紅色娘子軍老戰士。陳德雄 攝

  田園城市的一抹紅

  瓊海承載著紅色娘子軍的記憶,但瓊海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和紅色旅遊資源不僅只有紅色娘子軍。在發展全域旅遊的當下,瓊海市並沒有忘記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楊善集紀念園、王文明烈士紀念亭、周士第將軍紀念館、龍壽洋東方紅展館、陽江鎮白水磉……一處處革命景點,折射出田園城市的一抹紅。

  位於瓊海市嘉積鎮東風路的王文明烈士紀念亭,是我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坐落於瓊海市陽江鎮益良村的王文明故居,曾被國民黨軍隊拆毀,後在原址按原貌重建,成為重溫革命的紀念園。

  說起紅色旅遊,就不得不提陽江鎮,在剛剛結束的紅色旅遊文化周上,陽江鎮的火紅底蘊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而在當地人看來,陽江鎮諸多革命遺址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白水磉。

  在陽江人眼裡,白水磉是個山中有島,島中有山,四面山水環抱的風水寶地。但白水磉的水不深,溝也不寬,卻能在烽火連天的熱血歲月裡鑄就了一頁閃光的歷史。楊善集、王文明在這裡建立了瓊崖最早的革命根據地,樂會縣委在此成立,中共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在此召開。

  這裡還是紅色娘子軍連長馮增敏的故鄉,是海南第一支工農革命軍誕生之地,中國軍事博物館展出的第一門荔枝炮也是在這裡製造的。而當年廣東省委派來樂四區指導工作、主持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的常委、革命委員會主席楊殷和在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上當選為工農革命軍總司令的馮平,雙雙被評為「全國雙百英雄人物」。

  因為這些偉大的名字和事件,讓白水磉凝聚著陽江最顯眼的紅色,也讓這裡成為感受瓊崖革命歷史的好去處。

  曾經的樂四區成就了紅色娘子軍的傳奇,而紅色娘子軍也成就了瓊海今日紅色旅遊的光環。

  街心公園的娘子軍雕塑依舊挺立,她是盧業香,是王運梅,是馮增敏也是龐瓊花,她們依舊守護著瓊海,看遍田園城市萬千變化。

  

來源: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笑非 圖/ 張茂


 

【瓊海視窗】微信客服:qionghais66,投稿郵箱:605365564@qq.com

相關焦點

  • 來看看《紅色娘子軍》發源地 瓊海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這首耳熟能詳的主題曲來自電影《紅色娘子軍》,《紅色娘子軍》像一棵常青樹,感染激勵了幾代人。 一部名劇《紅色娘子軍》,一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使 瓊海市美名遠揚,大家對瓊海可能比較陌生,博鰲亞洲永久會議中心其實就是瓊海的一個鎮而已。
  • 一個人環海南島窮遊,來到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一個人騎著自行車環海南島窮遊,到了瓊海以後。才知道瓊海有一個《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所以我是推著來到瓊海的,經過打聽一位騎友,他告訴我過了橋就是紅色娘子軍紀念園。過了橋我第一個發現的是周士第將軍紀念館。再往西走沒多遠就是《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 瓊海,著名的紅色娘子軍故鄉,海南一個萬泉匯集的田園夢鄉
    ,聞名遐邇的紅色娘子軍光輝歷史也譜寫於瓊海,舉世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亞洲人對話的平臺,世界多國政界、商界領袖在此共商人類未來,是最靠近亞洲心臟的地方,瓊海也因此被戲稱為「亞洲的瓊海」。
  • 瓊海市與華僑城(海南)集團籤約 推動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設施功能升級
    本報嘉積12月10日電(記者袁宇)12月10日,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升級改造工作推進會在瓊海市召開。瓊海市政府與華僑城(海南)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攜手推動紅色娘子軍紀念園項目升級,推出更多富有特色的紅色旅遊產品,激活紅色娘子軍這一瓊海名片。
  • 國慶黃金周瓊海紅色旅遊受青睞
    瓊海是瓊崖紅色革命的策源地,是瓊崖23年紅旗不倒的一面旗幟。國慶黃金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椰子寨戰鬥紀念館等我市紅色景區景點就接待了不少來自全省各地的遊客。   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來自廣西的唐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在海南讀書,國慶期間特地帶孩子出來接受紅色文化教育,這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會有幫助。
  • 海南紅色之旅 瞻仰宋慶齡祖居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二,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清晨,海風吹在椰樹上沙沙的響,天剛麻麻亮,相約幾位在北方土生土長的民革同仁,漫步在酒店後院潔白的沙灘上,遠方海平面上露出一道霞光,冬天的日出在瓊海美的無與倫比。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紀念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椰林寨、旅遊服務區等五個部分組成,佔地面積200畝。和平鴿雕像位於和平廣場正中,雕像高8米,由鎖鏈、鬥笠、號角以及和平鴿組成,它象徵著瓊崖广大婦女反抗壓迫,爭取自由、追求解放的那段歷史,雕像有機地融入了戰爭與和平這一永恆的主題。
  • 勝景新賦 「瓊遊」樂之 觀《紅色娘子軍》有感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對《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可謂耳熟能詳,對其中的人物,故事情節等可以說難以忘懷,這次到海南,旅行社這個安排也是吸引我的地方之一。況且這次觀看大型椰海實景演出·紅色娘子軍是利用實景山體做背景,大量運用電影技術和高科技光影效果,真實還原了20世紀30年代革命戰爭場景,使之看上去像是一場實景電影,又像一幅特殊年代的寫實畫卷。吃過晚飯,乘大巴到劇場外面,這是一個很大、很全的綜合性的集吃喝玩樂購於一體的大型觀光集團。
  • 海南環島自駕遊(四)瓊海萬泉河娘子軍,萬寧神州半島
    早餐後從文昌直接去往瓊海,按照百度地圖指示,基本走的省道和縣道。這樣也好,正好可以看看沿途的風景,省得走高速錯過。從萬泉河出來,直奔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印象裡當年跟團來,就是一個街心公園有個雕像,大家10分鐘拍照後就離開了。這次根據地圖導航來的這個地方,應該是後來新建的。景區驗身份證進去,無需購票。進門後的雕塑。娘子軍雕塑。感謝當年紅色娘子軍的電影,否則不會有這麼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 十一遊玩攻略|國慶遊重溫那段記憶,海南十佳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推薦
    在即將到來的國慶小長假選擇用紅色出遊,體驗紅色文化來為新中國慶生也是一場不錯的體驗。重溫那段逝去的歷史記憶,感懷先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思索自己的人生理想。2019年海南十佳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帶你觸摸紅色記憶,在這個國慶,讓我們一起去旅行吧!
  • 電影紅色娘子軍舞劇「國寶級」芭蕾舞首席主演扛鼎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根據梁信同名電影文學劇本改編,這是一部誕生於52年前的紅色經典;這是一篇延續了幾代中國人喜愛,並且引起東西方觀眾感情共鳴的藝術傳奇。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即將在春城昆明亮相,這部舞劇的產生背景與藝術造詣成就了這部舞劇的經典。
  • 對不起,我要去瓊海了!
    在海南的東部有一座美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瓊海一個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有許多人覺得生活要在便捷的海口遊玩要在熱鬧的三亞也有許多人覺得生活要在鄰裡不閉戶入耳皆鄉音的故裡而在我看來瓊海就是生活所以,對不起我要去瓊海了
  • 大型演出《紅色娘子軍》明年春節亮相三亞
    紅色娘子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活躍在瓊崖蘇區的一支武裝力量,這支隊伍的大多數是來自於農村的青年婦女,她們旗幟鮮明,作戰勇敢,讓「紅色娘子軍」的英名威震瓊島。她們的事跡在建國後被改編成芭蕾舞劇、電影、京劇、電視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被全國群眾所熟知。
  • 紅色娘子軍講解員林柏被授予海南省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榮譽稱號
    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聯合舉辦了第二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9月18日,為期4天以「弘揚瓊崖革命精神,走海南自貿港紅色之路」為主題的海南省紅色旅遊講解員培訓班暨紅色旅遊講解員大賽在海口落幕,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講解員林柏榮獲海南省紅色旅遊講解員大賽三等獎,並同時被授予五好講解員榮譽稱號
  • 瓊海10大最好玩的地方,玉帶灘必遊,紅色娘子軍紀念園也要去
    2、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由和平廣場、紀念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椰林寨、旅遊服務區等五個部分組成,廣場可容納數千人,正中舞臺背景是女子軍竹笠、軍號、和平鴿、砸斷的鎖鏈的巨型雕塑。3、玉帶灘:玉帶灘是一條自然形成的地形狹長的沙灘半島,位於海南博鰲,全長8.5公裡。
  • 紅色娘子軍的吳瓊花後來怎樣,被捕5年後回家務農,寧死不嫁日軍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1960年一部叫《紅色娘子軍》的電影風靡全國。該片講述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吳瓊花從奴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女戰士的經歷以及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戰鬥故事。電影中的吳瓊花是椰林寨大土豪南霸天的丫頭,幾次逃跑都被抓回,受盡折磨。
  • 都市篇-海南省瓊海
    瓊海,海南省縣級市,位於海南省東部,萬泉河中下遊,北距海口市78公裡,南距萬寧市60公裡,三亞市163公裡,西連定安、屯昌縣,東瀕文昌清瀾港。玉帶灘是瓊海市博鰲鎮一處沙灘半島,這裡有著河、海交匯處的獨特景觀。
  • 這個城市的N種打開方式——瓊海
    沿著海南東線,繼萬寧之後下一個城市是瓊海,今天就讓我們來揭秘這個富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吧。瓊海山清水秀,自然資源豐富,是海南省東海岸經濟、文化、水陸交通較發達的地區。發源感動五指山的萬泉河由西到東,橫貫全境,就像一條潔白的絹帶,一頭繫著歷史,一頭指向未來。
  • 對不起,今年過冬,我要去瓊海
    作為一名資深「候鳥」,因為怕麻煩,在海南過冬的5年間都住在海口,可就在去年,我去到了海南的東部,在那裡,我發現了一座美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瓊海,一個讓我流連忘返的地方!有「國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的紅色娘子軍紀念館
  • 【環遊海南】獨樹一幟的美景 這樣的瓊海你不容錯過!
    城區俯瞰 今天帶大家去的地方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 是舉世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所在地 是年輕活力的海南區域性中心城市 這裡是瓊海 …… 一部名劇《紅色娘子軍》使瓊海市萬泉河風景名勝區美名遠揚,成為來瓊中外遊客必遊之地。   這些美麗鄉村值得逛逛 南強村
  • 走進瓊崖老區紅土地,揭秘真實的紅色娘子軍
    在海南省瓊海市嘉積鎮萬石坡, 有一座「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一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紀念廣場、椰林寨等景點組成。當我走進這塊曾經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的紅土地,看完紅色娘子軍連悲壯的戰鬥歷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小編特撰寫一篇懷念文章,揭秘當年真實的「紅色娘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