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瓊崖老區紅土地,揭秘真實的紅色娘子軍

2020-09-05 歲月隨歌

在海南省瓊海市嘉積鎮萬石坡, 有一座「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一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紀念廣場、椰林寨等景點組成。

圖為: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正門

歲月悠悠,歷史悲壯。當我走進這塊曾經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的紅土地,看完紅色娘子軍連悲壯的戰鬥歷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小編特撰寫一篇懷念文章,揭秘當年真實的「紅色娘子軍」。

上圖:紅色娘子軍紀念館門前女戰士雕像

紅色娘子軍,是1931年5月1日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馮白駒同志領導的瓊崖蘇區紅軍下轄的一支武裝力量。

全國人民最早知道紅色娘子軍的英雄事跡,是在建國初期,國家文化主管部門,根據真實故事創作改編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和後來拍成電影,搬上熒幕。從而聞名全國。一經公映,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當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在海南島樂會縣第四區赤赤鄉梨園村正式成立。這就是後來著名舞蹈和電影「紅色娘子軍」的原型。 當時的連、排組織負責人是:

連長龐瓊花(後為馮增敏),指導員王時香。全連分三個排,排長分別是:一排長馮增敏(後為盧賽香),二排長龐學蓮(後為李昌香),三排長黃敦英(後為曹家英)。

娘子軍特務連人員,大多數來自於海南山區的農村青年婦女,有的來自於農民赤衛隊,大部分人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該連隊自成立後,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作戰勇敢,戰鬥力強而成為瓊崖蘇區反「圍剿」鬥爭中的一支特殊武裝力量。

圖為:瓊崖紅軍領導人馮白駒將軍

每個排編制為三個班,每個班由10名戰士組成。全連九個班,加上連部的傳令兵、庶務、號兵、旗兵、勤雜和膳食員,全連共有103人。除了兩名庶務、勤雜人員年紀較大以外,年紀最小的是13歲的小號兵。這些人員是連隊裡僅有的男性,連隊戰鬥人員都是女性。

娘子軍特務連成立後,首戰告捷。

1931年6月,國民黨駐樂會縣中原墟的「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帶領反動民團武裝人員,多次對我兩萬蘇區騷擾和進行破壞活動。紅三團指示女子特務連,堅決消滅這股進犯之敵。在紅三團主力的配合下,女子特務連布陣於進入蘇區的主要道路上,設伏殲敵。

圖為電影《 紅色娘子軍》劇照

6月21日當天深夜,娘子軍連女戰士,埋伏在從中原墟通往樂會縣蘇區政府機關駐地的紗帽山林裡,擔負這次誘敵深入的戰鬥任務。

女戰士們故意虛張聲勢,敵人果然中計。他們誤認為蘇區縣政府只有娘子軍連防守。27日清晨,陳貴苑得意地帶著國民黨憲兵和文甲、北山等地方民團約200餘人。兵分兩路,向我縣政府機關駐地猛撲過來,企圖圍殲我縣政府機關和娘子軍特務連。

娘子軍連按照原定的作戰計劃布署,且戰且退,假裝退卻來迷惑敵人。敵人看到我方都是女兵時,更加得意忘形。陳貴苑狂叫道:「你們看到沒有?都是女的,抓活的,誰抓到歸誰帶回家做老婆。」反動氣焰十分囂張。

正當敵人被娘子軍連引入我軍主力伏擊陣地時,紅三團將士們突然槍聲大作,殺聲震天,敵人頓時亂作一團。陳貴苑如夢初醒,方知上當,趕忙下令突圍,但為時已晚。另一路敵人聽到槍聲後, 害怕被殲,聞風而逃。

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活捉了國民黨樂會「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和中隊長陳傳美。此役共斃、傷敵人20餘人,俘敵70多人,共繳獲長、短槍90多支。女子特務連機智勇敢,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此戰大獲全勝。

隨著女子特務連的戰鬥力不但增強,在戰鬥中作用比較特殊,所以要求參軍的人越來越多。經過上級批准,女子特務連多次進行過擴編。

1932年春,娘子軍特務連奉調紅軍獨立師師部擔任警衛任務,歸建紅一團。並抽出一個排,擴編組建女子軍特務第二連,歸紅三團建制。 娘子軍特務二連主要領導人是:

連長黃敦英,指導員龐學蓮。下轄兩個排:一排長李昌香,二排長王振梅,全連共60餘人。除了戰時英勇殺敵外,還擔負著紅軍的宣傳任務。他們每到一處,都要進行動員群眾積極參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提高群眾覺悟,甘當革命的播種機。

圖為娘子軍特務連部分女戰士在根據地

1932年7月,蔣介石向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的同時,命令廣東反動當局,派重兵急渡瓊州海峽,向我瓊崖根據地發動了第二次「圍剿」。

敵人從海口、澄邁東水港登陸後,只撲我瓊崖蘇區。妄圖圍殲我瓊崖紅軍,消滅我蘇區武裝力量和紅色革命政權,撲滅革命的火種。敵人採取「軍政結合,剿撫兼施,恩威兼併」的辦法, 先攻我要點,實施中間開花,各個擊破,多層包圍的戰術。向我瓊崖蘇區縣、鄉發動了瘋狂的「圍剿」。

由於戰爭頻繁,敵強我弱 ,白色恐怖。 瓊崖特委決定:只留下一小部分紅軍隊伍在原地開展遊擊戰爭,保衛蘇區和蘇維埃政府機關及紅軍師部外,其他部隊轉移到外線作戰,分散行動, 尋找戰機打擊敵人。

圖為:被國民黨俘虜的娘子軍女戰士,她們寧死不屈,被關押於國民黨瓊中監獄

為掩護領導機關的安全轉移,女子軍特務連和紅一營擔任後衛,阻擊敵人。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娘子軍特務連的戰士們在子彈打光後,就用石頭當武器砸向敵人,阻敵前進。

戰爭異常殘酷, 擔任後衛的娘子軍連第二班全班八名壯士,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最後全部犧牲在陣地上,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

圖為1984年,參加《紅色娘子軍史》審稿會的老戰士合影

面對強敵,瓊崖紅軍在第二次反「圍剿」戰鬥中失利。娘子軍特務連也遭到重創,一部分人員壯烈犧牲,一部分人員失散掉隊。還有部分連長、排長等幹部被國民黨俘虜關押後而臨死不屈,被反動當局折磨致死。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娘子軍兩個特務連,在戰鬥失敗後,被迫解散,部分女戰士流落於民間……

由於鬥爭極其殘酷,環境相當險惡。娘子軍特務連戰士,只有少數幾位倖存到解放之後。

圖為 : 最後一位紅色娘子軍女戰士盧業香,2014年4月19日,在海南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結語:在我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今天,千萬不能忘記歷史上,曾經有一群善良的女性,為中國革命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他們雖然受險惡環境影響,命運坎坷。但是,他們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不愧為巾幗豪傑,我們要永遠銘記她們的歷史功績。

作者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來處。文中配圖部分圖片為資料圖,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真實的紅色娘子軍:曾500多天中戰鬥50多次(圖)
    然而,這段傳奇的真實歷史,卻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只有一句話的簡單記載:「在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師部屬下有一個女兵連,全連有一百廿二人。」當電影《紅色娘子軍》創下全中國8億人口有6億人觀看的盛況時,健在的大多數娘子軍戰士,還在瓊島的家鄉過著最普通的農婦生活。  時至今日,所有的娘子軍戰士都已離開人世。
  • 還原歷史上真實紅色娘子軍:連長拒嫁日軍被殺
    資料圖:紅色娘子軍。1931年,一支由百名女子組成的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特務連,曾多次隨同瓊崖紅軍主力參與反國民黨「圍剿」的戰鬥,威震一時,被當時民眾稱為「紅色娘子軍」,毛澤東、周恩來曾高度評價紅色娘子軍為「世界革命的典範」。然而在反動勢力的瘋狂反撲下,成立僅五百多天的女子特務連最後被迫解散。這百餘名巾幗英雄在一年多時間裡遭遇了哪些腥風血雨?
  • 娘子軍在瓊海滿載紅色記憶的紀念簿 (組圖)
    瓊海,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  上了些年紀的瓊海人還記得,那個曾經屬於大部分瓊海地區的名字:樂會縣。王文明、楊善集、陳永芹等一批革命先輩在這裡湧現。而紅色娘子軍的故鄉陽江鎮正處於被讚揚為「紅透了」的樂會縣第四區。  紅色娘子軍誕生在瓊海,絕非偶然。在高舉的革命旗幟和濃厚的紅色底蘊薰陶下,婦女們揭竿而起是歷史的選擇。
  • 紅色娘子軍講解員林柏被授予海南省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榮譽稱號
    弘揚瓊崖革命精神 >走海南自貿港紅色之路9月18日,為期4天以「弘揚瓊崖革命精神,走海南自貿港紅色之路」為主題的海南省紅色旅遊講解員培訓班暨紅色旅遊講解員大賽在海口落幕,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講解員林柏榮獲海南省紅色旅遊講解員大賽三等獎,並同時被授予五好講解員榮譽稱號!
  • 《八佰》熱映中的三亞及周邊這些紅色旅遊地帶你走進烽火歲月
    此劇依託海南真實紅色故事,以神秘的海南熱帶森林為景,融合黎族風情,以靜謐寬廣的萬泉河水為情感符號,將話劇、電影、舞蹈、特技等藝術元素融於一體,構造多重舞美景觀,劇情跌宕起伏、震撼人心。,是瓊崖最早的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
  • 紅色娘子軍的吳瓊花後來怎樣,被捕5年後回家務農,寧死不嫁日軍
    其實,紅色娘子軍以及吳瓊花都是有真實的人物原型的。紅色娘子軍在黨史上也是有記載的,但五十年代前的記載只有30個字:在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師部屬下有一個女兵連,全連有一百二十人。1957年海南軍區宣傳幹事劉文韶創作了紀實文學就叫《紅色娘子軍》,對這一史實進行豐富。
  • 國家發布海南8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瓊崖寶島紅旗不倒的光輝歷程
    海南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革命歷史,成就了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紅色娘子軍、瓊崖縱隊、五指山根據地、解放海南島、白沙起義、西沙海戰、南沙海戰……,為海南留下了許許多多彌足珍貴的紅色遺址遺蹟,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現有大小紅色資源500餘處。
  • 《紅色娘子軍》故事,吳瓊花為何變成吳清華,大段感情戲被刪
    而京劇和芭蕾舞劇都起源於一部同名電影,《紅色娘子軍》。 本文就聊聊電影《紅色娘子軍》的故事。 實際上,「紅色娘子軍」被發現並被拍攝成電影的過程本身也很傳奇。
  • 十一遊玩攻略|國慶遊重溫那段記憶,海南十佳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推薦
    瓊海萬寧紅色文化體驗2日遊Day1.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萬寧和樂鎮港北港--體驗包和樂粽--港北漁港趕海--篝火晚會Day2.萬寧六連嶺革命烈士陵園--定安「百裡百村」--久溫塘火山冷泉2.圖片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3.海口紅色文化之旅1日遊李碩勳烈士紀念亭——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馮白駒故居——瓊崖工農紅軍雲龍改編舊址——「海南第一社」本立村4.紅色+濱海+黎苗風情5天4晚遊
  • 海南紅色之旅 瞻仰宋慶齡祖居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二,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清晨,海風吹在椰樹上沙沙的響,天剛麻麻亮,相約幾位在北方土生土長的民革同仁,漫步在酒店後院潔白的沙灘上,遠方海平面上露出一道霞光,冬天的日出在瓊海美的無與倫比。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紀念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椰林寨、旅遊服務區等五個部分組成,佔地面積200畝。和平鴿雕像位於和平廣場正中,雕像高8米,由鎖鏈、鬥笠、號角以及和平鴿組成,它象徵著瓊崖广大婦女反抗壓迫,爭取自由、追求解放的那段歷史,雕像有機地融入了戰爭與和平這一永恆的主題。
  • 大型演出《紅色娘子軍》明年春節亮相三亞
    紅色娘子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活躍在瓊崖蘇區的一支武裝力量,這支隊伍的大多數是來自於農村的青年婦女,她們旗幟鮮明,作戰勇敢,讓「紅色娘子軍」的英名威震瓊島。她們的事跡在建國後被改編成芭蕾舞劇、電影、京劇、電視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被全國群眾所熟知。
  • 大隱於市 藏在繁華街區裡的紅色記憶 走進中共瓊崖一大舊址
    追憶革命歲月,翻閱歷史畫卷,傳承紅色精神,體驗紅色旅遊魅力。
  • 十一假期好去處@紅色娘子軍實景演出
    十一假期好去處@紅色娘子軍實景演出 十一小長假馬上就要到啦! 這個黃金假期的出遊行程 您確定了嗎?
  • 「紅色菜籃子宣講」走進高校,一起來聽紅色娘子軍的戰疫戰貧故事
    香城都市報訊 (記者周萱 趙忠志 通訊員李旻媛)11月20日,一支「紅色娘子軍」帶著盛滿先進思想和政策的「紅色菜籃子」,走進鹹寧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宣講。此次「紅色菜籃子宣講進高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婦聯聯合主辦,活動以「戰疫戰貧、巾幗有我」為主題,邀請了在脫貧攻堅和抗擊疫情中有突出表現的巾幗代表,講述她們的戰疫、戰貧故事。崇陽大市村黨支部書記、全國人大代表程桔,分享了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親身經歷,展現了脫貧攻堅戰中,「半邊天」發揮的巾幗力量。
  • 十一假期好去處@紅色娘子軍實景演出
    CCTV-13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假日旅遊市場升溫 文化消費備受青睞」特別報導了陝旅集團文化演出項目三亞大型椰海實景演出·紅色娘子軍文化為魂,旅遊為體三亞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由陝旅集團以創新形式和斥巨資傾力打造的紅色娘子軍實景演出
  • 央視點讚 | 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的研學之旅
    聽說,近期央視新聞又點讚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啦!2020青春中國三亞青少年文化藝術節開幕式及研學活動,並為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助力海南旅遊升溫點讚!夜間項目紅色娘子軍實景演出主要通過現代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海南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黎苗文化。自開演以來,現已演出達500餘場,接待觀眾50多萬人次,點亮了三亞「夜經濟」,成為海南文化的新亮點。
  • 2020年海南解放70周年暨重走瓊崖革命道路騎行徒步活動紅旗鎮舉行
    八一,走進革命老區!8月1日,2020年海南解放70周年暨重走瓊崖革命道路騎行徒步活動在海口市紅旗鎮邊洋村三角梅共享農莊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騎友和徒步愛好者300餘人齊聚革命老區紅旗鎮,用全民健身的方式,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色情,傳承紅色魂,助力中國夢,探索全民健身與紅色文化旅遊有機融合,助推海南文體旅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 海南儋州木排革命老區美朗村打造紅色文化農莊
    去海南儋州市和慶鎮木排抗日革命根據地參觀縣府、瓊崖抗日遊擊總隊四支隊、結盟紀念園舊址後,不妨來到革命老區美朗村紅色記憶農莊,感受到昔日紅色革命文化與生活氛圍。噍,那一個個原始的小木屋,野藤飄蕩,綠色蔥鬱,自然清靜,竹牆上掛著印著紅色五角星的圓草帽、軍用水壺、草靴和一盞盞紅色的小馬燈,院裡還擺著當年用過的石磨等生活用具。在紅色農莊可以品償自然野生的河蝦小魚,革命菜、地瓜、山薯、山稻米,還可以開起音樂盡興唱上幾首懷舊經典的紅歌。
  • 福建永泰"紅土地"舊貌換新顏 開發紅色旅遊資源
    改革開放 迎來發展機遇永泰縣擁有28個革命老區基點村,據楊愛成介紹,這28個革命老區基點村多分布在邊遠貧困山區,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這些地方的人居環境、村民生活品質還未見大的改觀。「直到改革開放,才使得永泰縣革命老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國慶黃金周瓊海紅色旅遊受青睞
    瓊海是瓊崖紅色革命的策源地,是瓊崖23年紅旗不倒的一面旗幟。國慶黃金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椰子寨戰鬥紀念館等我市紅色景區景點就接待了不少來自全省各地的遊客。   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來自廣西的唐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在海南讀書,國慶期間特地帶孩子出來接受紅色文化教育,這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