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瓊海市嘉積鎮萬石坡, 有一座「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一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紀念園由和平廣場、紅色娘子軍紀念館、紀念廣場、椰林寨等景點組成。
圖為: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正門
歲月悠悠,歷史悲壯。當我走進這塊曾經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的紅土地,看完紅色娘子軍連悲壯的戰鬥歷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小編特撰寫一篇懷念文章,揭秘當年真實的「紅色娘子軍」。
上圖:紅色娘子軍紀念館門前女戰士雕像
紅色娘子軍,是1931年5月1日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馮白駒同志領導的瓊崖蘇區紅軍下轄的一支武裝力量。
全國人民最早知道紅色娘子軍的英雄事跡,是在建國初期,國家文化主管部門,根據真實故事創作改編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和後來拍成電影,搬上熒幕。從而聞名全國。一經公映,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當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在海南島樂會縣第四區赤赤鄉梨園村正式成立。這就是後來著名舞蹈和電影「紅色娘子軍」的原型。 當時的連、排組織負責人是:
連長龐瓊花(後為馮增敏),指導員王時香。全連分三個排,排長分別是:一排長馮增敏(後為盧賽香),二排長龐學蓮(後為李昌香),三排長黃敦英(後為曹家英)。
娘子軍特務連人員,大多數來自於海南山區的農村青年婦女,有的來自於農民赤衛隊,大部分人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該連隊自成立後,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作戰勇敢,戰鬥力強而成為瓊崖蘇區反「圍剿」鬥爭中的一支特殊武裝力量。
圖為:瓊崖紅軍領導人馮白駒將軍
每個排編制為三個班,每個班由10名戰士組成。全連九個班,加上連部的傳令兵、庶務、號兵、旗兵、勤雜和膳食員,全連共有103人。除了兩名庶務、勤雜人員年紀較大以外,年紀最小的是13歲的小號兵。這些人員是連隊裡僅有的男性,連隊戰鬥人員都是女性。
娘子軍特務連成立後,首戰告捷。
1931年6月,國民黨駐樂會縣中原墟的「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帶領反動民團武裝人員,多次對我兩萬蘇區騷擾和進行破壞活動。紅三團指示女子特務連,堅決消滅這股進犯之敵。在紅三團主力的配合下,女子特務連布陣於進入蘇區的主要道路上,設伏殲敵。
圖為電影《 紅色娘子軍》劇照
6月21日當天深夜,娘子軍連女戰士,埋伏在從中原墟通往樂會縣蘇區政府機關駐地的紗帽山林裡,擔負這次誘敵深入的戰鬥任務。
女戰士們故意虛張聲勢,敵人果然中計。他們誤認為蘇區縣政府只有娘子軍連防守。27日清晨,陳貴苑得意地帶著國民黨憲兵和文甲、北山等地方民團約200餘人。兵分兩路,向我縣政府機關駐地猛撲過來,企圖圍殲我縣政府機關和娘子軍特務連。
娘子軍連按照原定的作戰計劃布署,且戰且退,假裝退卻來迷惑敵人。敵人看到我方都是女兵時,更加得意忘形。陳貴苑狂叫道:「你們看到沒有?都是女的,抓活的,誰抓到歸誰帶回家做老婆。」反動氣焰十分囂張。
正當敵人被娘子軍連引入我軍主力伏擊陣地時,紅三團將士們突然槍聲大作,殺聲震天,敵人頓時亂作一團。陳貴苑如夢初醒,方知上當,趕忙下令突圍,但為時已晚。另一路敵人聽到槍聲後, 害怕被殲,聞風而逃。
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活捉了國民黨樂會「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和中隊長陳傳美。此役共斃、傷敵人20餘人,俘敵70多人,共繳獲長、短槍90多支。女子特務連機智勇敢,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紅軍,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此戰大獲全勝。
隨著女子特務連的戰鬥力不但增強,在戰鬥中作用比較特殊,所以要求參軍的人越來越多。經過上級批准,女子特務連多次進行過擴編。
1932年春,娘子軍特務連奉調紅軍獨立師師部擔任警衛任務,歸建紅一團。並抽出一個排,擴編組建女子軍特務第二連,歸紅三團建制。 娘子軍特務二連主要領導人是:
連長黃敦英,指導員龐學蓮。下轄兩個排:一排長李昌香,二排長王振梅,全連共60餘人。除了戰時英勇殺敵外,還擔負著紅軍的宣傳任務。他們每到一處,都要進行動員群眾積極參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提高群眾覺悟,甘當革命的播種機。
圖為娘子軍特務連部分女戰士在根據地
1932年7月,蔣介石向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的同時,命令廣東反動當局,派重兵急渡瓊州海峽,向我瓊崖根據地發動了第二次「圍剿」。
敵人從海口、澄邁東水港登陸後,只撲我瓊崖蘇區。妄圖圍殲我瓊崖紅軍,消滅我蘇區武裝力量和紅色革命政權,撲滅革命的火種。敵人採取「軍政結合,剿撫兼施,恩威兼併」的辦法, 先攻我要點,實施中間開花,各個擊破,多層包圍的戰術。向我瓊崖蘇區縣、鄉發動了瘋狂的「圍剿」。
由於戰爭頻繁,敵強我弱 ,白色恐怖。 瓊崖特委決定:只留下一小部分紅軍隊伍在原地開展遊擊戰爭,保衛蘇區和蘇維埃政府機關及紅軍師部外,其他部隊轉移到外線作戰,分散行動, 尋找戰機打擊敵人。
圖為:被國民黨俘虜的娘子軍女戰士,她們寧死不屈,被關押於國民黨瓊中監獄
為掩護領導機關的安全轉移,女子軍特務連和紅一營擔任後衛,阻擊敵人。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娘子軍特務連的戰士們在子彈打光後,就用石頭當武器砸向敵人,阻敵前進。
戰爭異常殘酷, 擔任後衛的娘子軍連第二班全班八名壯士,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敵肉搏。最後全部犧牲在陣地上,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
圖為1984年,參加《紅色娘子軍史》審稿會的老戰士合影
面對強敵,瓊崖紅軍在第二次反「圍剿」戰鬥中失利。娘子軍特務連也遭到重創,一部分人員壯烈犧牲,一部分人員失散掉隊。還有部分連長、排長等幹部被國民黨俘虜關押後而臨死不屈,被反動當局折磨致死。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娘子軍兩個特務連,在戰鬥失敗後,被迫解散,部分女戰士流落於民間……
由於鬥爭極其殘酷,環境相當險惡。娘子軍特務連戰士,只有少數幾位倖存到解放之後。
圖為 : 最後一位紅色娘子軍女戰士盧業香,2014年4月19日,在海南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結語:在我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今天,千萬不能忘記歷史上,曾經有一群善良的女性,為中國革命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他們雖然受險惡環境影響,命運坎坷。但是,他們為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不愧為巾幗豪傑,我們要永遠銘記她們的歷史功績。
作者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來處。文中配圖部分圖片為資料圖,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