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邢,就是溫暖的邢臺。一座有溫度的城市。
繁花似錦的邢臺
每天的陪伴,讓你不再孤單
歡迎轉載
前幾天,國內地連續3天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湖北以外其他省份和地區連續9日沒有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大多新增,都是輸入性病例以及輸入性病例傳染造成。所有中國人也都在連日的緊張氣氛中鬆了一口氣。
國外現在肯定是亂套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已經構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目前已經席捲了超過170個國家和地區,感染將近20萬人,義大利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中國,國外已經死亡近萬人。
當前國內新增病例主要就是來自國外輸入了,「外防輸入」成為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正因為如此,我國內各地各級醫療機構依舊嚴陣以待,絲毫不敢鬆懈,嚴防死守疫情的反撲,和普通民眾的逐漸「放鬆警惕」形成鮮明對比。
可能是看到疫情整體趨勢好轉,基本快要過去了,加上疫情的兩個月「壓抑」的太久,又有人別有用心的為了流量帶節奏!
許多人為炮製的信息,開始拿國外肆虐的疫情開玩笑、找樂子:
說英國向新冠病毒「投降」,說義大利甚至整個歐洲醫療系統崩潰,醫療人員跳河自盡;說以色列病毒核算試劑盒弄錯了;說美國還在「坐以待斃」。
甚至更有人笑稱,「一省包一國」、「連抄作業都不會抄」。仿佛自己成了上帝視角的「救世主」。
平心而論,英國一開始的做法的確讓人咋舌,和我們確實不一樣,甚至看上去很不人道,但那有英國固有的民族思維意識加上和我們不同的醫療發展體系決定的「療法」,甚至有可能是一種「恐嚇」的心理戰術。
而且英國目前正在清醒過來,向正確的道路走去!
至於義大利,這是向我們學習的最徹底的一個國家,很用心,對中國過去的援助醫療隊和防控經驗照單全收,對中國也充滿了感激之情!
這有什麼可嘲笑的?
其他歐洲國家,例如德國法國等,目前也在加緊防控疫情,而且這些老牌國家,醫療體系較為完善,醫學技術水平也比較高,只不過由於他們的體制和群眾的群體性固有思維,耽誤了早期防控的黃金時期!
至於伊朗等一些比較落後的國家,因為水平有限,又有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死亡人數多,死亡比例高是很正常的。
不想過多的從「人道主義」去「聖母婊」,那不但沒用,而且在我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卻出現了不少醜化我們抗疫的言論,他們有現在的狀況,其實也是「求仁得仁」,但現如今一些網友找機會一逞口舌之快雖然可以理解,但過度幸災樂禍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如果大家真的把這些消息或是觀點當真,甚至「希望疫情擊垮許多國外的國家,那才是真的「恐怖」甚至「無知」。因為如果真的外國大規模失守,中國也難獨善其身!
我們都知道,流行病的防控的三原則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目前全世界沒有完全經過臨床驗證的安全的抗病毒「特效藥」,也沒有完全驗證安全的疫苗,所以只有將如上三者都做到最好,才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
但目前經濟全球化、世界一體化進程越來越快,人員的流動必然非常頻繁。
這樣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必然會導致病毒的傳播擴散。這些日子大規模的國外留學生、華人回國就是例證,並且也出現了許多因此導致的輸入性病例。
雖然目前我們禁止外國人入境,但是留學生、華人等回國,還是可以做到的,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的發生,這些人許多是從疫區國家歸來,不可避免的帶來病毒的傳播。
但是如果我們持續封禁國境,杜絕和世界的交流,那麼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的經濟又要不可避免的受到極大的衝擊。但是與國外的交流和流動,不可避免可能導致病毒的傳播輸入!
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出現「防控短板」,都會成為疫情大流行的助推器。
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毫無疑問的會重創全球經濟,也包括中國。目前我國出現了近八年來首次累計貿易逆差就可見一斑。
近期縱觀國外,全球股市暴跌,在過去三周內蒸發了逾20萬億美元的市值,抹去了2018年12月崩盤低點以來的所有收益。美股本月第四次熔斷、美股史上第五次熔斷出現。
而我國因為新冠疫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經達到了GDP的0.5%,也就是說至少5000億美元,而間接損失,更是無法計算的。
如果疫情一直在流行,經濟寒冬會更加嚴重,更為全球抗擊疫情的後勤保障雪上加霜。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專家張文宏表示:如果不儘快復工,城市停滯帶來的次生影響可能會導致人口死亡率將高於新冠肺炎死亡率!
所以對於國外的疫情,應該做到的是嚴防死守提高警惕,國家層面都派出了許多醫護人員支援國外,因為經濟全球一體化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是高懸海外的孤島,可以獨善其身。
過於對國外疫情的幸災樂禍,不利於疫情的防控,更不利於經濟的恢復!
國內個別人肆意人為「醜化」國外抗疫,不僅「不道義」,更是不尊重基本的社會發展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