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應美國總統歐巴馬邀請,出席第四屆核安全峰會。此前兩天,習主席完成了67年來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對捷克出訪。
有人說捷克是波希米亞人,不全對。那麼,說捷克不是波希米亞人,顯然是不對的。為什麼這麼說?有些故事或許你沒聽說過。
捷克的前世今生
捷克是捷克共和國的簡稱,是一個中歐地區的一個內陸國家。捷克的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在捷克斯洛伐克時代,這個國家有兩大政黨:一個是公民民主黨,一個是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
事情的逆轉是在1992年6月的大選中,兩個政黨分別在捷克和斯洛伐克獲勝。這可怎麼辦?於是,兩個共和國領導人坐下來,共同商量這個難斷的「家務事」。
經過協商,決定將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一分為二。他們搞了個《解體法》,經過聯邦議會通過解體,規定自1993年1月1日起兩個共和國分別成為獨立的主體國家,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均為捷克斯洛伐克的繼承國。這弟兄倆和和氣氣地分了家。史稱「天鵝絨分離」。捷克沿用著原捷克斯洛伐克的國旗,都另起爐灶,開始過各家的日子。
人常說,人多好做活,人少好吃饃。捷克分灶吃飯以後,日子過得挺滋潤的。2006年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在東部歐
洲國家中,捷克擁有很高水平的人類發展指數。話說的有點遠,咱又說回來。
波希米亞和波希米亞人
波希米亞是捷克西部地區舊稱。原是日耳曼語對於捷克區的稱呼。廣義上說,是指捷克區的全部。狹義上,僅指今南、北摩拉維亞兩州以外的捷克區。
波希米亞覆蓋包括首都布拉格在內的捷克中西部大片土地,與東部的摩拉維亞地區共同構成現今的捷克版圖。
在捷克語裡,波希米亞人常常是捷克人的同義詞。如果從這個民族的歷史來看,波希米亞這個名稱最早來源於「Boii」,是公元1世紀當地的凱爾特人部落的名稱。後來日耳曼人佔據了此地,但這個名字卻留了下來。公元5世紀,從東部遷來的斯拉夫人建起波希米亞王國,因而把這裡的人們稱之為波希米亞人。
捷克,是不是那個波希米亞人?
前邊說了波希米亞和波希米亞人是怎麼回事兒,那麼,捷克,是不是那個波希米亞人?看看下面一組數字答案就出來了。
從捷克民族構成上來看,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發生了變化。
如今,捷克人是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佔人口總數的94.2%。捷克族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分為三個分支: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西裡西亞,波希米亞分支佔人口總數的90.4%,摩拉維亞分支佔人口總數的3.7%, 西裡西亞分支佔人口總數的0.1%。斯洛伐克人佔人口總數的1.9%, 波蘭人佔0.5%, 德意志人佔0.4%, 匈牙利人佔0.1%,羅姆人佔0.1%,其他少數民族佔2.8%。
羅列了這個一長串數字,目的就是想說明一下,從源頭看,捷克,就是那個波希米亞人。更確切地說,絕大多數捷克人是波希米亞人。
捷克動畫片《鼴鼠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捷克人被國人廣泛認知,應該是從上世紀80年代,捷克動畫片《鼴鼠的故事》開始的。後來,卡夫卡的《變形記》,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哈謝克的《好兵帥克》,都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捷克文化。近期央視播放的52集動畫片《熊貓和小鼴鼠》,融合了中西方的傳統文化,就是中國與捷克合作的成果。現在,有一大批中國人是卡夫卡和米蘭?昆德拉的粉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