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漳縣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奏響「鄉村之韻」_資訊_中國西藏網

2020-12-12 中國西藏網

  近年來,甘肅省漳縣堅持把發展旅遊產業作為推進旅遊活縣戰略、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依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生態資源稟賦,全力打造隴上休閒和運動康養旅遊勝地,著力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有效激活旅遊扶貧內生動力,探索打造出一條以項目建設、文旅融合、鄉村旅遊、亦農亦旅為主的旅遊扶貧新路子。

  以全域旅遊為方向,促進鄉村旅遊多元發展。圍繞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全季旅遊和全產業旅遊品牌創建,打造一批集農業創意、田園風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和旅遊度假區,探索出「旅遊+扶貧+鄉村振興」新模式。今年以來,先後完成貴清山植物園等4個自駕營地建設,三岔鎮朱家莊村、大草灘鎮新聯村、新寺鎮青瓦寺村被評為全市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及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國家4A級貴清山景區、遮陽山景區被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遊部評為「2020年國慶黃金周體育旅遊精品線路」,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精品線路。利用東西部扶貧資金,打造農業生態觀光園、牡丹花卉園、長樂人家民宿體驗遊、寫生創作展示廳等一批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目前全縣已創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模範村1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3個、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5個、旅遊專業村15個、休閒畜牧養殖觀光園11個,逐步形成「連點成線、由線擴片、連片成面」的鄉村旅遊新格局。積極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旅遊經營,新建農家樂、特色小吃示範戶21戶,完成提升創建星級農家樂50戶,累計建成農家樂390戶,設立景區公益性服務崗位100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為群眾免費提供景區購物攤點35個,用於銷售手工編織品、農產品、中藥材等特色旅遊商品,輻射帶動360戶群眾參與特色餐飲、休閒度假等鄉村旅遊經濟。

  以文化資源為依託,加大旅遊系列產品開發。培育壯大文旅企業。新成立甘肅絲路花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甘肅黃河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甘肅尚道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漳縣舞藝藝術輔導有限公司、漳縣秦苑花卉種植有限公司等8家文化企業,全縣文旅產業單位達到85個,從業人員達 2605人。積極組織文化旅遊企業、合作社等文旅產品經營主體,在景區展示奇石根雕等特色文化產品,通過代銷代買、網上銷售等方式,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深度開發文創產品。挖掘弘揚漳縣千年井鹽文化、汪氏文化、民俗文化等傳統地域文化,開發鹽畫、鹽雕、武陽扇鼓、金鐘花兒、剪紙、奇石根雕、羊十道等特色美食文化旅遊產品,創作優秀文藝作品13個,挖掘非遺項目5項,打造一批吃住遊玩一體的旅遊品牌,為鄉村旅遊嵌入文化靈魂。引進天水汪氏文化研究會、天水隴鼎集團,籤訂總投資2億元的汪氏文化產業建設項目協議,謀劃建設汪氏文化博覽館、諮詢中心、汪氏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協調省博物館授權漳縣兩家企業對汪世顯家族墓地出土文化版權使用,全力打造玻璃蓮花盛世系列文創產品,通過創新訂單生產、產品回購、代銷代買、網上銷售等運營模式,有效提升文創產品開發水平。充分發揮帶貧效益。建設省級非遺項目「井鹽手工熬製技藝」「鹽畫技藝」扶貧就業工坊2個,帶動7個村40多戶貧困戶參與鹽畫、井鹽手工熬製技藝產品製作、市場展銷等活動,貧困戶人均月增收500多元。組織婦女向非遺傳承人學習刺繡、剪紙等藝術,通過售賣製作的手工藝品,讓婦女就近就業,實現非遺脫貧、文化致富。

  以節會活動為平臺,持續擴大鄉村旅遊經濟。把節會活動作為延伸旅遊消費鏈條的重要舉措,成功舉辦貴清山·遮陽山景區冬季文化旅遊體育冰雪節、元旦春節百萬農民健身活動、貴清山百公裡徒步越野賽探線活動、2020年「文化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展演系列活動暨非遺進景區活動和漳縣貴清山首屆音樂啤酒·網紅節等大型節會15場次,以節會聚人氣、提形象、擴招商、拉消費。將農曆「四月八」民俗活動與「五一」假日旅遊有機結合,按照「景點串起來,公私聯起來,遊客『散』起來,門票統起來,旅遊活起來」的思路,將全縣十多個旅遊景區景點有機整合、有序管理,吸引各地遊客齊聚貴清山、遮陽山、貴清山植物園等主要旅遊景點,休憩休閒在三岔九居谷、殪虎橋「又一村」等鄉村旅遊景點,遊客接待量持續高位增長,帶動住宿、餐飲、交通、購物、娛樂等消費需求大幅增長、旅遊經濟全面繁榮。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接待遊客157.6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16億元,分別增長16.72%、18.35%;鄉村旅遊人數達到85.04萬人次,旅遊收入12598.87萬元,分別增長15.45%、18.56%。

  以投資建設為支撐,提升旅遊產業綜合效益。打造優質旅遊景區。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關鍵作用,投資4億多元建成貴清山、遮陽山遊客接待中心、貴清峽二級公路等項目,完成景區智能化建設項目,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水平。科學謀劃文旅項目。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謀劃論證「十四五」時期旅遊類項目70個70.95億元,完成漳縣《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設項目》《國家級遮陽山景區攀巖基地建設項目》《露骨山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絲路牡丹文創產業小鎮建設項目》等旅遊項目的可研編制,為促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奠定堅實基礎。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持續深化與省公航旅集團的戰略合作,圍繞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改造提升,實施遮陽山西溪度假休閒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貴清山遮陽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三岔九居谷地質生態文化體驗村鄉村旅遊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和貴清山絲路文創產業園建設項目等總投資4.16億元的7個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逐步構建覆蓋「吃、住、行、遊、購、娛」的旅遊全產業鏈條,有效提升遊客留駐能力,持續推動鄉村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田宏傑報導日前,為推動鼓樓區非遺產業快速穩健發展,讓非遺項目在傳承中煥發活力,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注入動力,鼓樓區文旅局在餘店民俗文化村舉行了以「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攜手美麗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研討交流活動。
  • 蕪湖市積極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今年以來,蕪湖市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瞄準打造國家級優質旅遊目的地和長三角文旅新熱點城市,積極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建立健全發展體系。進一步完善促進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定了蕪湖市文化旅遊業扶持政策,全年共撥付各類獎補扶持資金1500餘萬元。積極開展「四送一服」,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對文旅企業幫扶力度。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開展全市文旅新業態資源調查工作,共梳理入選安徽省旅遊項目庫134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64.5億元。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奏響文旅產業發展新樂章 ——我市「十三五」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綜述
    平涼市博物館、涇川花樣年美年文化城、崇信汭龍堡農耕文化生態苑等一批文旅項目的陸續建成,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靜寧35°蘋果谷、印象水洛城文旅綜合體以及石橋村、陳堡村、靳寺村等省級鄉村旅遊「樣板村」和星羅棋布於平涼城鄉的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為鄉村振興奏響了一曲協奏曲。
  • 張掖山丹:實施「旅遊+」戰略 奏響文旅融合發展樂章
    這是山丹縣以建設「文化旅遊山丹」和甘肅省文化大縣為目標,辛勤耕耘的結果,更是山丹縣深入實施「旅遊+」戰略,著力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結果。  文化和旅遊項目的大力推進與建設,不僅讓山丹縣的公共基礎服務設施得到顯著改善,也豐富了文旅產品和業態。而今,隨著硤口古城邊塞文化展示區、焉支小鎮、高廟鄉村旅遊和山丹馬場旅遊等30多個文化和旅遊項目規劃編制的完成,山丹縣文化和旅遊發展藍圖也愈發清晰。
  • 江蘇文旅頭條|江蘇在全國會議上作典型發言:推動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   增添「水韻江蘇」新魅力
    近年來,江蘇文旅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文旅部的部署要求,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高質量發展、高水平融合、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紮實推進鄉村旅遊提質增效和鄉村民宿健康發展。2019年全省鄉村旅遊總收入突破千億元,現已建成39家國家級、36家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形成了一批鄉村民宿品牌和集聚區。
  • 「浪漫武夷 風雅茶韻」武夷山探索茶旅融合發展
    11月3日,武夷山茶旅發展高端交流茶會在京舉行,北京業界權威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探討武夷山市茶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大計。  武夷山市委書記林旭陽表示,茶旅融合與轉型是武夷山市當今重點工作,希望大家通過這次研討交流,共同為武夷山茶旅融合發展提出建設性建議、意見。  與會專家表示,武夷山是福建省乃至中國的一張響亮名片,武夷山茶旅資源好,一定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 依山水「吉」韻 匯文旅甘「林」——我市文旅復甦奏響融合發展新樂章
    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今年,我市以山水風光、美麗鄉村、民俗人文及避暑休閒四大主題,精心規劃、傾情打造了陶「醉」夏日·清涼避暑自駕之旅、鮮活時節·「花漾」山水之旅、「咫尺」美好·美麗鄉村之旅、探秘時空·民俗人文之旅等10條「自遊江城」自駕遊精品旅遊線路。每一站的美景,都生動詮釋著夏日山水的精彩;每一站的停留,都可盡享吉林文旅的「甘霖」。
  • 常山文旅體資訊丨縣文廣旅體局舉辦鄉村文旅融合及品質提升工作培訓班
    為全面提升我縣鄉村旅遊品質與營銷管理水平,拓展鄉村文旅融合路徑,結合省文旅廳「送教下鄉」工作要求,8月10日,縣文廣旅體局開展鄉村文旅融合及品質提升工作培訓,各鄉鎮(街道)、3A級以上景區、3A景區村、相關旅行社、酒店和品質民宿負責人、非遺傳承人、文旅產業代表以及文旅體全系統幹部職工等150餘人參加。本次培訓特邀浙江旅遊職業學院葉志良、張大治兩位老師進行專題授課。
  • 玉門市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推動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格局。籌資1000多萬元,實施《玉門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景區開發、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各類專項規劃10項,建立了全域覆蓋、產業聚集、生態保護、相互融合的規劃體系。啟動實施玉門油田紅色旅遊景區、天境昌馬、水上世界等特色文旅項目,構建多點支撐的文旅產品體系,打造絲路線上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
  • 文旅+農旅,鐘山探索融合發展之路
    廖超文 攝邱家其是鐘山縣清塘鎮英家村人。這幾年,英家村藉助紅色旅遊資源,將紅色文化與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有機融合,不斷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設施,打響了革命老區紅色旅遊品牌。「十三五」以來,鐘山縣以「靈秀鐘山 水墨畫廊」為全域旅遊發展定位,通過龍頭企業推動產業融合、提升城鄉環境檔次、加快文旅項目建設等舉措,爭創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文旅融合發展為當地群眾奏響了小康曲。現在,中共廣西省工委紀念園景區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推動產業「優化+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地處西藏東南部,素有「雪域江南」之美譽,這裡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如何將這些高原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切實打造集生態、旅遊、文化、宜居、幸福為一體的高原經濟強區?
  • 國慶中秋長假,江蘇文旅交出精彩答卷——文旅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
    江蘇既有浩蕩的江河湖海,又有精妙的小橋流水,更有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水」和「文化」成就江蘇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水韻江蘇」成為江蘇文旅的金字招牌。4月26日,省文旅廳啟動「水韻江蘇·又見美好」主題遊活動,發布30條「治癒系」精品線路,吹響全省旅遊行業復甦的「集結號」;7月29日,我省發布10條大運河旅遊精品路線,在中國大運河最精彩的江蘇段,遊客可以一河看盡江蘇文化之美;9月4日,「水韻江蘇」入境旅遊精品線路全球徵集結果揭曉,10條線路脫穎而出,邀請海內外遊客來感受江蘇美的風光、美的人文、美的味道、美的生活,收穫美的發現,留下美的記憶
  • 【打卡新疆·雲遊巴州】推動文旅融合、交旅融合大發展 打造巴州...
    5月20日,記者從巴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了解到,隨著巴州「旅遊興州」戰略推進,文旅融合、交旅融合、鄉旅融合一批具有支撐作用的項目落地,推動巴州全域旅遊發展持續發力。以節促旅 打造文旅引亮點巴州處處皆美景,全州擁有19項「全國之最」,旅遊資源佔全國旅遊資源基本類型的80.6%、佔新疆的96.1%。
  • ...文旅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甘肅省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情況…
    、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牢記初心使命、奮力開拓創新,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打造文化制高點,深入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持續放大文化旅遊業綜合效應,切實促進全省文化旅遊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 文港鎮:多舉措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該鎮黨委政府作出了運用「二晏」文化、筆文化元素包裝特色小鎮的戰略選擇,不斷挖掘「二晏」文化、筆文化,並在特色小鎮規劃、建築設計、景觀營造重加以發展和創新,力求讓特色小鎮建設中形成文港獨特的地域文化標識,彰顯文港的文化特色,提升文港的文化軟實力。二是積極培育文旅生態。
  • 定西文旅做客甘肅都市調頻《專家帶你去旅行》
    為進一步提升定西文旅知名度和美譽度,經市文體旅遊局積極爭取,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旅遊智庫秘書處和甘肅都市調頻廣播共同推出的《專家帶你去旅行》節目,對定西文化旅遊資源進行了專題宣傳,七縣區文體旅遊部門負責人以嘉賓身份做客直播間,就定西市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等話題與廣大聽眾進行交流,並邀請大家相約定西,感受定西獨具魅力的文旅資源,體驗定西極具民俗的鄉村特色,品嘗定西風味獨特的特色美食,來定西過一個只有
  • 中國旅遊日—「隴上花開·鄉約甘肅」甘肅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推介...
    開幕式現場2020年5月19日是第10個「中國旅遊日」,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以「隴上花開·鄉約甘肅」為主題,組織開展甘肅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推介活動。市政府副市長王錦講話涇川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廷佐致辭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尚高明參加活動遊客代表發出文明旅遊倡議王錦在致辭中說,市委、市政府為深入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振旅遊市場人氣,有序推進全市文旅市場恢復,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特別組織舉辦了本次活動。
  • 擦亮「鄰水臍橙」名片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在鄰水縣人民政府的引導下,通過提升品質佔領市場,「鄰水臍橙」已成為鄰水縣知名特色農產品之一,也是該縣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紐帶。同時,依託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已建成果蔬貯藏、商品化處理等設施43臺(套),進一步提升了柑桔深加工能力。 強產業 促發展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12月15日,記者漫步在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裡,只見一條3.8公裡長的景觀大道貫穿整個園區,2300餘畝的果園裡一片黃綠交錯。樹梢上,一顆顆飽滿鮮甜的臍橙掛滿枝頭。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實施...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5月6日  (此件公開發布)甘肅省教育科技賦能文旅產業實施方案   為發揮教育科技支撐引領作用,賦能文化旅遊產業,促進教育科技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 茶旅融合,奏響福鼎鄉村遊新樂章
    日前,「中國白茶第一村」柏柳村梅家古作坊旁的滿池荷花亭亭玉立,來自浙江台州的遊客傅麗嬪在這裡留下了一張張或有趣或動人的「遊客照」。柏柳村坐落在中國白茶特色小鎮點頭鎮,近年來,該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突出「茶」特色,做好「茶」文章,將茶業與旅遊業相融合,大力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產業,以茶促旅,以旅帶茶,致力於將其打造成一個宜居宜遊宜業的美麗生態白茶村,持續推進茶鄉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