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漳縣堅持把發展旅遊產業作為推進旅遊活縣戰略、助推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依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生態資源稟賦,全力打造隴上休閒和運動康養旅遊勝地,著力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有效激活旅遊扶貧內生動力,探索打造出一條以項目建設、文旅融合、鄉村旅遊、亦農亦旅為主的旅遊扶貧新路子。
以全域旅遊為方向,促進鄉村旅遊多元發展。圍繞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全季旅遊和全產業旅遊品牌創建,打造一批集農業創意、田園風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區和旅遊度假區,探索出「旅遊+扶貧+鄉村振興」新模式。今年以來,先後完成貴清山植物園等4個自駕營地建設,三岔鎮朱家莊村、大草灘鎮新聯村、新寺鎮青瓦寺村被評為全市優秀鄉村旅遊示範村及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國家4A級貴清山景區、遮陽山景區被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遊部評為「2020年國慶黃金周體育旅遊精品線路」,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的精品線路。利用東西部扶貧資金,打造農業生態觀光園、牡丹花卉園、長樂人家民宿體驗遊、寫生創作展示廳等一批鄉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目前全縣已創建全國鄉村旅遊扶貧模範村1個、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3個、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5個、旅遊專業村15個、休閒畜牧養殖觀光園11個,逐步形成「連點成線、由線擴片、連片成面」的鄉村旅遊新格局。積極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旅遊經營,新建農家樂、特色小吃示範戶21戶,完成提升創建星級農家樂50戶,累計建成農家樂390戶,設立景區公益性服務崗位100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為群眾免費提供景區購物攤點35個,用於銷售手工編織品、農產品、中藥材等特色旅遊商品,輻射帶動360戶群眾參與特色餐飲、休閒度假等鄉村旅遊經濟。
以文化資源為依託,加大旅遊系列產品開發。培育壯大文旅企業。新成立甘肅絲路花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甘肅黃河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甘肅尚道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漳縣舞藝藝術輔導有限公司、漳縣秦苑花卉種植有限公司等8家文化企業,全縣文旅產業單位達到85個,從業人員達 2605人。積極組織文化旅遊企業、合作社等文旅產品經營主體,在景區展示奇石根雕等特色文化產品,通過代銷代買、網上銷售等方式,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深度開發文創產品。挖掘弘揚漳縣千年井鹽文化、汪氏文化、民俗文化等傳統地域文化,開發鹽畫、鹽雕、武陽扇鼓、金鐘花兒、剪紙、奇石根雕、羊十道等特色美食文化旅遊產品,創作優秀文藝作品13個,挖掘非遺項目5項,打造一批吃住遊玩一體的旅遊品牌,為鄉村旅遊嵌入文化靈魂。引進天水汪氏文化研究會、天水隴鼎集團,籤訂總投資2億元的汪氏文化產業建設項目協議,謀劃建設汪氏文化博覽館、諮詢中心、汪氏文化主題公園項目。協調省博物館授權漳縣兩家企業對汪世顯家族墓地出土文化版權使用,全力打造玻璃蓮花盛世系列文創產品,通過創新訂單生產、產品回購、代銷代買、網上銷售等運營模式,有效提升文創產品開發水平。充分發揮帶貧效益。建設省級非遺項目「井鹽手工熬製技藝」「鹽畫技藝」扶貧就業工坊2個,帶動7個村40多戶貧困戶參與鹽畫、井鹽手工熬製技藝產品製作、市場展銷等活動,貧困戶人均月增收500多元。組織婦女向非遺傳承人學習刺繡、剪紙等藝術,通過售賣製作的手工藝品,讓婦女就近就業,實現非遺脫貧、文化致富。
以節會活動為平臺,持續擴大鄉村旅遊經濟。把節會活動作為延伸旅遊消費鏈條的重要舉措,成功舉辦貴清山·遮陽山景區冬季文化旅遊體育冰雪節、元旦春節百萬農民健身活動、貴清山百公裡徒步越野賽探線活動、2020年「文化自然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展演系列活動暨非遺進景區活動和漳縣貴清山首屆音樂啤酒·網紅節等大型節會15場次,以節會聚人氣、提形象、擴招商、拉消費。將農曆「四月八」民俗活動與「五一」假日旅遊有機結合,按照「景點串起來,公私聯起來,遊客『散』起來,門票統起來,旅遊活起來」的思路,將全縣十多個旅遊景區景點有機整合、有序管理,吸引各地遊客齊聚貴清山、遮陽山、貴清山植物園等主要旅遊景點,休憩休閒在三岔九居谷、殪虎橋「又一村」等鄉村旅遊景點,遊客接待量持續高位增長,帶動住宿、餐飲、交通、購物、娛樂等消費需求大幅增長、旅遊經濟全面繁榮。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接待遊客157.6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16億元,分別增長16.72%、18.35%;鄉村旅遊人數達到85.04萬人次,旅遊收入12598.87萬元,分別增長15.45%、18.56%。
以投資建設為支撐,提升旅遊產業綜合效益。打造優質旅遊景區。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關鍵作用,投資4億多元建成貴清山、遮陽山遊客接待中心、貴清峽二級公路等項目,完成景區智能化建設項目,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服務水平。科學謀劃文旅項目。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謀劃論證「十四五」時期旅遊類項目70個70.95億元,完成漳縣《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設項目》《國家級遮陽山景區攀巖基地建設項目》《露骨山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絲路牡丹文創產業小鎮建設項目》等旅遊項目的可研編制,為促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奠定堅實基礎。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持續深化與省公航旅集團的戰略合作,圍繞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改造提升,實施遮陽山西溪度假休閒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貴清山遮陽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三岔九居谷地質生態文化體驗村鄉村旅遊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和貴清山絲路文創產業園建設項目等總投資4.16億元的7個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逐步構建覆蓋「吃、住、行、遊、購、娛」的旅遊全產業鏈條,有效提升遊客留駐能力,持續推動鄉村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