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是玻璃鑲嵌畫之都,鑲嵌技術縝密精巧

2020-12-14 曹家三少的箭

我們都知道鑲嵌畫,但你知道玻璃鑲嵌畫嘛,玻璃鑲嵌畫是採用各類著色玻璃色塊為料質通過鑲嵌工藝,製作出富有繪畫性與裝飾性相結合至的造型藝術品種。它一般表現為室內陳設的中小型壁繪畫和屏風繪畫,也可作為家具、器皿的美術形裝潢。這類鑲嵌繪畫,由於玻璃本身特殊質地的影方向,色相異常絢麗、柔美,更因色彩玻璃的閃爍光點,使畫面生動活潑。顏色可根據畫稿的需要,任壁意調配,色調極為豐富多彩,能夠創造出其它鑲嵌料質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

玻璃鑲嵌畫,即是以油畫色或油墨色製成玻璃色板,再根據畫面造型需要裁製各種類型的小色塊,通過排比鑲嵌而成。鑲嵌是相傳已久的特種工藝,除以上談及的玻璃料質外,普遍使用的還有:色彩瓷片、馬賽克料片、大理石、卵石、貝殼、螺甸、金屬、玉石、木質等材料。從出土文物考查,我國鑲嵌工藝早在殷商時代的銅器上就有「錯金」和「錯金嵌玉」的裝飾紋樣出現。此後各代,工藝技巧日臻完善,料質更為多樣,紋樣設計也隨之豐富。

如配合建築群的大型「照壁」:明代山西大同玄都廟的《九龍屏風》和清代故宮、北海的《九龍壁》,其間雕飾蟠龍九條姿態生動,氣魄雄偉,色彩協調,工藝精湛,是琉璃料質的巨型鑲嵌壁飾。西方的鑲嵌工藝,也有悠久的歷史,特別是鑲嵌壁畫藝術更為突出。早在公元前三百餘年的「古希臘化時期」,宮殿建築壁面上就出現了一種代替繪畫的鑲嵌壁畫,至古代羅馬更為興盛。1979年展出於首都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突尼西亞共和國迦太基出土文物,陳列了一部分大理石鑲嵌壁畫,它標誌著千餘年前這個位於非洲北部的古國受到古希臘、羅馬的影響而自成體系的古代文化。

其中表現「劇場的一件作品,人物形象生動,情節逼真;鑲嵌石塊的排比富有音樂般的旋律,加強了裝飾效果。保存至今的古代羅馬鑲嵌壁畫,有在義大利龐貝出土的街頭音樂師》現存義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館),它用數十萬精工磨製的有色大理石小片(約一公分見方)鑲制而成,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也代表了千百萬奴隸所創造的文明。到了中世紀,鑲嵌壁畫在教堂內壁出現,罩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這時歐洲各國的「羅馬式」「哥德式」教堂建築的窗扇上,還流行一種彩色玻璃鑲拼畫(色彩限於紅、黃、蘭、綠四種),大都表現使徒苦行;在陰森的教堂中,利用玻璃的透光,產生一種神秘感,從精神上壓抑信徒。

文藝復興初期,拜佔庭帝國拉文納、聖維達爾教堂出現巨型鑲嵌壁畫:《查王丁尼大帝及其隨從》和《皇后西奧多拉及其隨從》。主要表現皇帝與皇后朝訪教堂的莊嚴行列,構圖平板、靜止,人物形象抽象冰冷,色彩以黃金色為基調。這不外是為皇權與神權服務的作品,但鑲技細密精緻,尚有可取之處。至文藝復興盛期,由於人文主義的廣泛傳播,隨著科學的發展,繪畫藝術在取材、思想內容以及技法、材料、工具等方面均有極大的變革。

藝術巨匠達·文西通過偉大的藝術實踐,使繪畫藝術佔了重要地位,宮殿、寺院建築內壁出現了大量的蛋清膠質壁畫和後期發明的油畫壁畫,鑲嵌壁畫則少出現。但做為室內陳設的小型鑲嵌繪畫,自十八、九世紀逐漸發展,工藝技巧也日益精緻。筆者於1978年曾為天津市文物管理處鑑定一件十九世紀義大利的彩色大理石鑲嵌繪畫板,板為圓形(似圓桌面),直徑約八十公分,由純黑大理石磨製而成。中心有一直徑十五公分左右的小圓形,其中以有色大理石粒鑲嵌古代龐貝遺址風景。

色塊最大者如稻米,微者如小米粒,鑲嵌技術縝密精巧,恰似—幅小型油畫,色調近似初期印象派馬奈的風格,光影交織,非常生動。我認為畫面經過加工礫磨,平滑如鏡。圍繞畫面的圓周飾帶,上下左右各鑲一希臘神衹頭像,僅一公分的頭部,區分明暗,鑲嵌五官及花飾,清晰醒目,真是技藝絕倫。二十世紀以來,鑲嵌壁畫在拉丁美洲特別發達,墨西哥的首都各大建築群內外壁均裝潢了大面積的壁畫,鑲嵌壁畫尤佔多數,譽為「壁畫之都」。影響波及歐洲其他各國以及日本,鑲壁畫又得復興。

相關焦點

  • 汕頭教堂玻璃鑲嵌定做
    )專業性設計和生產團隊,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生產和品質流程,傳承了蒂凡尼/蒂梵尼(TIFFANY)古典式的藝術天堂;工廠主要從事設計和生產彩色玻璃穹頂,彩色玻璃馬賽克,彩色玻璃剪畫,彩色玻璃工藝品等各種藝術性產品。
  • 拜佔庭藝術的瑰寶――拜佔庭鑲嵌畫
    杜環的《經行記》和兩唐書西域傳都對這個國家的民俗風情有著詳盡的記載。拜佔庭是早期的君主制國家,對世界歷史具有重大的研究意義。而拜佔庭藝術的瑰寶——拜佔庭鑲嵌畫,則是世界上現存的較為完整,而且數量豐富的藝術畫作。拜佔庭鑲嵌畫是用有色石子、陶片、琺瑯或者有色玻璃鑲嵌而成的圖畫。
  • 傳統哥德式教堂與彩色玻璃鑲嵌畫的相遇,迸發出了怎樣的火花?
    當時的技術能力,難以製造純淨透明的大塊玻璃,只能製造小塊的、帶各種雜色的玻璃。這些玻璃裝在窗子上,斑斑駁駁。在頻繁的十字軍東徵戰爭中,法國人熟知了東方拜佔廷帝國燦爛的彩色玻璃鑲嵌畫,受到啟發,便嘗試在窗子上用玻璃模仿鑲嵌畫,以利用光線的審美作用。
  • 教堂那些透露著神聖光芒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彩色玻璃鑲嵌畫在羅馬式時期已經開始使用,但由於建築的窗戶面積較小,因而並未起到明顯的裝飾作用。聖德尼教堂開始興建時,窗的的面積大大增加,由於蘇熱要求教堂內部照射著連綿的彩光,於是玻璃畫就成為哥德式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拜佔庭教堂藝術最高峰——拉韋納的拜佔庭鑲嵌畫
    鑲嵌畫是用有色石子、陶片、琺瑯或有色玻璃小方塊等嵌成的圖畫,色彩鮮明璀璨是它的基本特點之一,主要用以裝飾建築物天花板、牆壁和地面。
  • 河南教堂彩色玻璃鑲嵌
    河南教堂彩色玻璃鑲嵌,不但除了表面紋理色澤美,附上五彩的珠光,霧光,加之底紋的凹凸效果更令彩色玻璃如流水行雲,使不同的顏色玻璃都顯示他不同的特質。河南教堂彩色玻璃鑲嵌, 也正是因為解決了支撐問題之後,聖母院可以建得非常高,這會給我們一種整體向上的感覺。
  • 雲南教堂彩色玻璃鑲嵌
    雲南教堂彩色玻璃鑲嵌,作為美國紐約著名珠寶商,路易斯.查理斯.蒂凡尼(LouisCharlesTiffany)(1812-1902)的兒子,路易斯.康福特.蒂凡尼一生的最求就是要「把大自然中的美帶入千家萬戶,並籍以吸收這些美麗來提高我們存在的意義」(bringbeautyintothehomeinorderthatwemightlivewithit
  • 鑲嵌畫、意面、但丁……這個秋天,拉文納在等著你!
    然而外牆和穹頂之內才是真正驚豔四方之所在:數百萬閃閃發光的鑲嵌畫瓷磚無聲地講述著拉文納的歷史故事。 拉文納位於義大利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地區,坐火車去羅馬只要3個半小時。5世紀初,拉文納是羅馬帝國的首都,大約在5世紀晚期,被哥特人統治,直至8世紀,這裡一直處於拜佔庭帝國的掌控之下。歷代統治者醉心於鑲嵌畫藝術,為世人留下了八座世界文化遺產。
  • 花絲鑲嵌:華美至極的皇家工藝
    再加上玉石珠寶和燒藍、點翠等嵌入物,花絲鑲嵌成品無論是陳設擺件還是飾物,均呈現出精巧華貴、富麗堂皇的效果。 今天, 這項繁雜縝密、工序講究的花絲鑲嵌技藝,在經歷100多年的數次傳承與發展的起落沉浮後,逐漸被世人所認識,從業者們也正奮力向更深層的領域進行探尋。 金絲翼善冠,是明萬曆皇帝朱翊鈞陪葬之冠。
  • 義大利古城拉韋納,偉大詩人但丁的長眠地,精美絕倫的鑲嵌畫
    作為拉韋納的「客廳」,人民廣場是人們最佳的聚會場所,一眼望去,但見人們三三兩兩,或兩手插兜地閒逛、聊天,或駐足傾聽音樂……散發著夢幻色彩的馬賽克鑲嵌畫,需要藝術家將無數彩色玻璃和石塊碎片鑲嵌成畫,因此在著名詩人但丁的眼中,它們「宛若色彩合奏的交響曲」。
  • 高麗鑲嵌青瓷對中國瓷器鑲嵌工藝的仿製與傳承
    其中制瓷技術的交流是這種關係的重要體現。韓國學術界基本以高麗青瓷表現中國陶瓷元素的有無作為標準,將其青瓷大致分為前、中、後三個時期:前期為高麗青瓷創製至12世紀中葉,是純青瓷時代,最早的產品是受越窯影響的青瓷;中期是12世紀中葉至蒙古軍隊佔領高麗的1231年,為精緻的鑲嵌青瓷時期;後期為鑲嵌青瓷的衰退期。高麗青瓷的鑲嵌技法一直沿用到朝鮮王朝建立之初,部分應用到白瓷器和粉青砂器上。
  • 馬賽克鑲嵌畫的黃金階段竟然在古羅馬時期
    任何一種藝術成就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的形成都有前因後果。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樣的前因後果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的?在古羅馬早期,義大利地區發展出一種特有的文化——伊魯裡亞藝術。到古羅馬後期,棺槨上的雕塑跟之前相比沒有殺戮和刀光血影,似乎很歡樂,表現的都是世俗的情感。古羅馬雕塑沒有繼承古希臘的神聖和偉大,在美術史上是乏善可陳的。但我們可以思考,為什麼古希臘沒有將世俗文化而是神聖的部分當作他們最主要的特徵?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其文化特色是怎麼體現的呢?
  • 塔吉克斯坦藝術家為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創作硬石鑲嵌畫
    塔吉克斯坦藝術大師扎姆謝德·朱拉耶夫和納西姆·涅格馬託夫創作了多幅奧運主題的佛羅倫斯硬石鑲嵌畫,獻禮冬奧會。由塔吉克斯坦寶石拼接而成的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顯得別具特色。扎姆謝德·朱拉耶夫和納西姆·涅格馬託夫是享有國際盛譽的佛羅倫斯硬石鑲嵌畫藝術家,他們將產自塔吉克斯坦的各色寶石巧妙地打磨拼接成畫,畫面生動細膩,富於天然色彩和張力,充滿了獨特的和諧安寧之美。
  •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鑲嵌繁華世界
    與西方珠寶的繁複相比,東方的花絲鑲嵌工藝更加側重於一種精雕細琢的美,將東方人崇尚細膩的性情體現得淋漓盡致。花絲鑲嵌位居燕京八絕之首,又被奉為蓉城的「四大名旦」之一。花絲鑲嵌,主要使用金、銀等材料,通過鑲嵌寶石、珍珠或編織等工序,製作成工藝品。花絲鑲嵌工藝複雜,大致可分掐、填、攢、焊、堆、壘、織、編八種手法,技藝精湛,造型優美,花樣繁多,具有傳統的藝術特色。拉絲是花絲鑲嵌的前期準備工作。不同型號的花絲都是師傅從拉絲板中一條條拉制出來的。
  • 【名家名作】妙手結花絲——記花絲鑲嵌大師白靜宜
    精美繁複的工藝、無以倫比的造型,深深地隱沒在琉璃瓦的那端,這種當時的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不曾聽聞的宮廷聖品便是花絲鑲嵌。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工藝」代表性傳承人。1989年,被北京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2010年,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珠寶首飾設計大師」榮譽稱號。
  • 聖維塔教堂:東西方風格的完美交融,精美的馬賽克鑲嵌畫!
    所有的8座建築普拉西狄亞陵墓、尼奧尼安洗禮堂、聖阿波利納雷諾沃基督教堂、阿里亞諾洗禮堂、大主教禮拜堂、狄奧多裡克陵墓、聖維塔萊教堂,克拉塞的聖阿波利納雷基督教堂都是在5世紀到6世紀期間所建。所有的建築都顯示出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其中包含了希臘羅馬傳統、基督教的插圖以及東西方風格的完美交融。
  • 以金屬結絲,用寶石鑲嵌,精美絕倫的花絲鑲嵌
    ,然後在凹槽中鑲嵌珍珠寶石等光鮮且價值高的物事以作裝飾。花絲鑲嵌工藝品鴉片戰爭之後,我國大量金銀外流,很多貴重的工藝品也被掠奪,金銀工藝大的發展停滯不前,之後又遇到連年戰事,人們能夠吃飽飯都成問題,更別說去研究手工工藝了,事實上不止花絲鑲嵌工藝
  • 了不起的馬賽克——「鑲嵌中國」MOSAIC CHINA馬賽克藝術邀請展...
    到了羅馬時期,馬賽克已經發展得很普遍了,一般民宅及公共建築的地板、牆面都用它來裝飾,這使得當時的羅馬顯得多麼的富裕,使得古羅馬建築豪華到了不可思議是程度。 馬賽克的黃金時期是源於早期基督教徒來到羅馬,他們受到迫害,只能在地下室等通道中聚會。由於大多數的民眾都不識字,於是這些地下室的牆上就有了描述耶穌基督故事的玻璃馬賽克壁畫。
  • 花絲鑲嵌:珠寶工藝界的活化石
    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花絲製作中心,明代花絲鑲嵌集傳統花絲、鏤雕、鏨刻、鑲嵌技術之大成,極盡奇巧細緻,使其發展達到鼎盛。清代,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花絲鑲嵌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而現今,花絲鑲嵌工藝經過不斷地改良創新,被越來越多的人們熟知與喜愛。
  • 花絲鑲嵌:美到極致的手工藝術
    花絲鑲嵌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的金銀錯工藝。它是花絲和鑲嵌兩種工藝的結合,又叫細金工藝。「花絲」是指將金、銀等金屬抽成細絲,用編織、堆壘等技法將其編結出首飾、器物等形態,「鑲嵌」則是指將珍珠、寶石等鑲在金屬片做成的託或者凹槽中。「採金為絲,妙手編結,嵌玉綴翠,是為一絕。」這說的就是花絲鑲嵌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