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感動瀋陽人物頒獎典禮」昨晚舉行
新松科技團隊等獲評2018感動瀋陽人物
拾年
尋找並撿拾城市道德之光
依然感動 依然熱淚盈眶
新松科技團隊
——北京8分鐘,
他們讓中國瀋陽榮耀世界
2017年8月,應北京市2022年冬奧組委要求,新松公司承擔一項特殊任務,提供承載透明冰屏的移動機器人,用於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鐘」表演。最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技術攻關,在2018年2月25日在平昌冬奧會的閉幕式上,新松科技團隊將機器人與聲、光、電完美配合,「北京八分鐘」驚豔全球,也讓全世界感受了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彰顯中國的大國精神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價值觀,展現了中國在經濟、科研等方面的全新風貌,表達了中國向全世界發出的誠摯邀請,圓滿地完成了祖國交給的一項重任。
付一晴 ——她用鋼的意志抗爭, 面對一切苦難,她站得筆直
從小到大,付一晴一直是和小朋友們不一樣的孩子——一歲半的一場病毒性腦炎,讓她昏迷了七天八夜才從死亡線上被搶救回來。2003年的一場脊柱矯正手術,讓她重新挺直了腰板,但身體裡卻多了9顆鋼釘。畢業那年她還被評為瀋陽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生。畢業後,她加入了瀋陽光彩消毒藥劑開發中心。2014年,她註冊了自己的公司——瀋陽光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年銷售額超過200萬元,產品覆蓋全市60%的三甲級醫院,輻射至省內村鄉鎮衛生室,成功進入醫大系統供應商,順利進駐遼寧省各大品牌連鎖藥房,成為遼寧省醫用耗材陽光採購招標供應商,讓光彩品牌遍地開花。
周雨杉 ——生活磨礪, 孝心少年自強不息
周雨杉,遼寧省法庫縣東湖中學初中一年級學生。剛上小學的時候,雨杉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故,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只剩下她和媽媽相依為命。重擊之下,媽媽患了紅斑狼瘡又並發綜合症,後來又得了甲狀腺癌。從那時起,小雨杉就用小小的肩膀扛起了照顧媽媽的擔子,用一雙稚嫩的小手撐起了她和媽媽的天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雨杉的名字和事跡,她被中央電視臺評為2018年全國十佳「最美孝心少年」。雨杉表示,她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回報社會。
何曉霞 ——她用絲線作畫, 勾勒千裡江山,國之錦繡
何曉霞,50年前生於刺繡世家,從小便開始接觸刺繡。2012年她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評為「中國刺繡藝術大師」,目前擔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委員會培訓部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刺繡委員會理事等職務,其技藝作為我國北方刺繡的代表被列入「中國十大繡種」之一,其繡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藝術機構收藏。2015年,作為唯一被北京故宮選中復刻國寶繡品的帶頭人,現已成功復刻《洗馬圖》《醇鳥圖》《梅花翠鳥圖》三幅作品,還有五幅作品正在複製中。何曉霞認為這是她畢生的事業,是份責任,更覺榮耀,未來她想讓遼繡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讓更多人看到遼繡的美麗、瀋陽的光彩。
趙永久 ——他是一隻螢火蟲, 質樸的心映射人性的光彩
趙永久是一名普通的保潔工人,妻子在多年前下崗,女兒也沒有固定工作,一家三口的主要收入就是他那每月不足2000元的工資。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外界看來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的人,卻堅持做善事30多年,每月固定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來幫助別人,甚至借錢、賣房都無法動搖他的初心。多年來,他先後資助過37名貧困學子,累計資助金額達到18萬餘元。作為身處社會底層的草根,每次的捐款金額雖然不多,但是他平凡而偉大,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雪中送炭、助人為樂的含義,溫暖著整個社會。
王巖妻子代領
王巖 ——52載芳華, 筆墨縱橫書寫赤子人生
王巖生前是瀋陽日報編委兼理評部主任。他大學畢業後在瀋陽日報工作了29個春秋,是瀋陽市委宣傳部品牌評論專欄「沈軒言」的創始人之一、總執筆。他參與主持撰寫和編輯的「十二論」系列在國內理評界具有極高地位。他先後入選省、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榮獲「遼寧省第十二屆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2018年3月3日凌晨因突發心梗逝世,享年52歲。同年3月28日,中共瀋陽市委作出《關於追授王巖同志「瀋陽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開展向王巖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號召全市黨員向他學習。
李尚恆父親代領
李尚恆 ——他就是那面金色的盾牌, 直面危險,毫不退縮
李尚恆,出生在一個警察世家,長大後他報考了中國刑警學院,2014年7月畢業後參加公安工作,任瀋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刑偵禁毒大隊三中隊民警。在工作中,他是一名業務能手,參加工作三年多,就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多次受到市局、分局嘉獎。2018年3月31日清晨,李尚恆和同事趙英軍在皇姑區陵園街附近,摸排一起入室盜竊案件線索時,突然遭遇犯罪嫌疑人並與之英勇搏鬥,身中六刀,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30歲。英雄已逝,為城市平安,他甘當盾牌,用無怨無悔的奉獻踐行對黨和人民忠誠的誓言。
呂品 —— 一生追隨革命和信仰,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初心矢志不改
遼寧省軍區瀋陽第十一離職幹部休養所副軍職離休幹部呂品同志,1924年5月出生於江蘇蘇州,1939年4月入伍,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遼寧省軍區政治部主任,1987年5月離職休養。他無論是在職,還是退休後,一直情系青少年,心繫國防教育,被遼寧省和瀋陽市評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被瀋陽軍區、遼寧省軍區評為先進離休幹部。呂品同志就是這樣一位馳騁沙場、戰功卓著的抗戰老兵;一位始終不忘初心、昂揚向上、老有所為、用實際行動詮釋家國情懷、使命擔當的新時代老幹部。
楊璞、武峰
——鐵軌上的守望,
是對事業的無限擔當
武峰、楊璞,他們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瀋陽客運段的一對「列車夫妻」。從事客運工作多年,他們始終秉承著「一心想著旅客、一切為了旅客」的理念服務在鐵路運輸一線。多年來,他們解決旅客疑難問題千餘件,照顧疾病旅客幾百起,讓旅客體驗更美好的旅行生活。武峰話語不多,對待工作滿腔熱情,誠懇努力積極向上;楊璞性格開朗,為人善良真誠,工作勤懇、甘於奉獻。他們結婚12年來聚少離多,沒有一起在家過一個春節。面對家庭的虧欠,武峰說: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選擇了奉獻,無怨無悔。武峰、楊璞的故事曾在中央電視臺網絡春晚上被製成短片播出,感動了全國觀眾。
劉開周 ——向祖國報告, 蛟龍探海,順利返航
劉開周,現為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2012年7月,「蛟龍」號順利完成7000米級海試,使中國一舉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是「蛟龍」號的主要研製單位之一,劉開周直接參與並主攻了「蛟龍」號控制系統的研製。2012年6月24日,劉開周與其他兩位試航員共同見證了我國載人深潛史上首次突破7000米的偉大歷史時刻。為表彰潛航員們的突出貢獻,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劉開周和其他7名同志「載人深潛英雄」榮譽稱號,並得到了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會見。
這座城、這些年,因為他們而分外閃光。1月24日晚,「2018感動瀋陽人物頒獎典禮」在盛京大劇院舉行。
「2018感動瀋陽人物」評選由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瀋陽地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瀋陽廣播電視臺承辦。自2009年瀋陽市舉辦首屆感動瀋陽人物評選活動以來,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10屆。
「拾」,是數字十的大寫,同時也具有拾起、撿起之意。2018年,是「感動瀋陽」的第十周年,這拾年的拾光之旅,是我們尋找並撿拾城市道德之光的拾年,亦是這個城市珍貴的拾年記憶。
拾年「感動瀋陽」,打造了瀋陽面向世界的名片。漫漫拾年,有太多感動和回憶,他們像一個個溫暖的光源,照亮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精神文明之路。頒獎典禮以「拾年·拾光」為主題,以拾年為節點,是對過去的總結,對當下的珍視,還有對未來的暢想。
本年度,獲獎的感動人物有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驚豔全世界的「北京八分鐘」製作團隊——新松科技團隊;在故宮修文物的遼繡非遺傳承人——何曉霞;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瀋陽客運段愛崗敬業的「列車夫妻」——武峰、楊璞;戎馬倥傯、徵戰南北,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離休幹部——呂品;身有九顆鋼釘卻依然奔走在公益路上的付一晴;參與完成「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使中國一舉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國家的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劉開周;出生於警察世家,在抓捕犯罪嫌疑人過程中英勇犧牲的公安民警——李尚恆;照顧病重媽媽的全國十佳「最美孝心少年」——周雨杉;累計捐款18萬餘元、資助貧困學生37名,堅持做善事30多年的保潔工人——趙永久;新聞理論評論帶頭人、優秀共產黨員——王巖。
本版稿件由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 姜虹 採寫
主任攝影記者 常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