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蔬菜創新團隊
帶頭人:李天來
瀋陽農業大學設施蔬菜創新團隊是我國最早從事設施蔬菜和日光溫室蔬菜栽培教學與研究的團隊,現有14名教師,團隊帶頭人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教授。該團隊創建了節能日光溫室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率先研製出太陽能高效利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現代節能日光溫室,創建了北方寒區蔬菜全季節高產優質生產模式與技術體系,研製出蔬菜主要逆境生育障礙調控技術,開創了我國北方寒區全季節不加溫高產優質生產果菜的先例,為日光溫室蔬菜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水下機器人創新團隊
帶頭人:李碩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水下機器人創新團隊,是我國水下機器人研發的開拓者,研發的水下機器人在我國創造了多項第一,引領著我國水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目前,李碩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在封錫盛院士的精心指導下,成為我國水下機器人領域最具有競爭力、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團隊,是瀋陽市的一張「名片」。科研團隊成功研製不同類型、不同深度和不同航程的譜系化水下機器人。譜系化水下機器人,在我國海洋科學研究、深海資源勘探等領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使我國水下機器人研發與應用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工程熱物理團隊
帶頭人:李寶寬
東北大學工程熱物理團隊由李寶寬教授2000年留學歸國後組建。團隊一直專注於高溫熔體多相湍流的大渦模擬研究,在發展高端裝備材料製備的工藝理論,提升產品質量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研究成果獲教育部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承擔30餘項國家、省部及企業項目,包括國家科技支撐、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發表論文500餘篇,SCI收錄96篇。研究成果他引1500餘次。取得發明專利20餘項,出版高水平著作6部。
艦載機數位化製造技術團隊
帶頭人:牟建偉
艦載機數位化製造技術團隊,是由技術帶頭人、技術骨幹等組成的專家型團隊,帶頭人是型號總工程師牟建偉。在艦載機研製中,建立了全機數位化製造體系,開創了數位化並行協同研製模式,掌握了可視化仿真裝配、鈑金精準成型、數控加工快速換裝等關鍵技術,攻克百餘項技術難題。取得數十項國家專利和重大研究成果,提升了飛機製造水平,解決了我國第一代艦載機研製技術難度大、周期短、質量要求高等難題,開創了我國戰鬥機數位化製造先河,使我國航空製造技術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痰瘀論治冠心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科技創新團隊
帶頭人:楊關林
遼寧中醫藥大學「痰瘀論治冠心病基礎與臨床研究」科技創新團隊負責人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遼寧中醫藥大學校長楊關林教授,團隊現有核心人員37人,高級職稱24人,是一支多學科交融的研究團隊。創新性的提出「痰瘀論治動脈粥樣硬化」的學術觀點,形成「痰瘀論治」冠心病療效評價、特色藥物、生物學基礎三個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與國內外20餘所知名高校和企業長期合作交流。團隊為繁榮中醫文化、促進中醫藥科研發展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出突出貢獻。
免疫皮膚病學創新團隊
帶頭人:高興華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團隊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衛生部和教育部免疫皮膚病學重點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2人,近半數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留學經歷,多人在國際學會擔任會長、副會長等職務,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洪鐸教授的帶領下,在免疫性皮膚病方向蜚聲海內外,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高興華大夫帶領下開展國際創新醫療新技術,受到路透社報導,改寫了英國《皮膚疣治療指南》,獲授權專利十餘項,籤訂了轉讓合同。
非晶材料研究團隊
帶頭人:張海峰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非晶材料研究團隊成立於1999年,團隊帶頭人張海峰研究員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併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團隊由4名研究員,2名副研究員組成,6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其中4人具有海外工作經歷。團隊主要從事非晶材料的製備與應用研究。團隊具有持續創新能力,開發出一系列非晶材料。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1項,其中12項實現技術轉讓,並在消費電子、石油化工等相關高技術產業獲得應用。
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設備科技創新團隊
帶頭人:王健
「超、特高壓交直流輸電設備科技創新團隊」是我國變壓器行業最優秀的創新團隊,長期從事超、特高壓交直流變壓器、電抗器、換流變的研究開發。現有開發人員85人,平均年齡38歲,團隊的帶頭人是國內變壓器行業科技領軍人物王健。該團隊以國家重大裝備自主創新研製為己任,率先在國內開發出世界首臺特高壓1000kV交流變壓器、特高壓±800kV換流變壓器,其中1000kV變壓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創新業績彰顯了該團隊在本領域的技術實力和技術水平。
PET/CT創新團隊
帶頭人:邱少坤
瀋陽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PET/CT研發創新團隊,從2005年開始PET技術的研究與產品的開發,於2009年研製了中國首臺PET產品並出口美國。2015年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內首臺通過歐盟、美國及中國三大認證的PET/CT產品,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團隊帶頭人邱少坤,瀋陽市拔尖人才,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團隊現有專、兼職科研人員50餘名,申請PET和PET/CT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79餘項,已授權27項。
現代種業研發中心分子育種團隊
帶頭人:王守才
現代種業研發中心育種團隊擁有技術骨幹人員15名,其中博士9名,碩士3名。1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併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培養計劃。中心總裁王守才博士,任職前為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種業研發中心建設的目標是:以常規育種同分子育種相結合為主線、建設技術先進、裝備超前、功能齊全、運行高效的工廠化育種平臺。中心現有實驗辦公面積9500平方米,智能溫室1000平方米,儀器設備392臺。中心在育種進步和產品研發上不斷努力,為民族種業的壯大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