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萊多 (Toledo) 西班牙 古城。始於 羅馬 時期,在腓力二世前為 卡斯 蒂利亞王國(後 西班牙 王國,女王 卡斯 蒂利亞)首都,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託萊多 曾是 羅馬 統治下的城市,曾是西哥特王國的首都,還是 科爾多瓦 酋長國的要塞地,基督教王國和摩爾人戰鬥的前沿地區,16世紀時是查爾斯五世領導的最高權力臨時所在地。歷史上, 託萊多 曾為異族佔領和統治,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為 託萊多 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藝術和歷史遺產,也使 託萊多 成為 西班牙 民族融合的縮影。從被摩爾人佔領起, 託萊多 的莫扎拉布(摩爾人統治時期的 西班牙 基督教徒)、摩爾人和猶太人即友善 和平 地共居此城,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此並存共容, 託萊多 由此成為「三種文化之都」。(地面上三文化的標識)
可是, 西班牙 境內融合多種文化的小鎮何其多, 託萊多 真正成名得益於畫家埃爾格列柯的定居(格列柯, 西班牙 著名畫家,是 西班牙 繪畫的開拓者。本名多明尼科士底歐多科普洛斯)。
託萊多 古城地勢險峻、風景優美,建築在山崖上的古城區被塔霍河三面環繞,形成天然屏障,由三座古橋通入城區,那是一種別樣的體驗,小城至今仍保持著舊時的風貌,老城內街道縱橫交錯,所有風景在步行範圍之內,整座古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左右,我們已經到達了 託萊多 山下,遠遠我們就看到了 託萊多 古城及聳立在山上的 託萊多 古城堡。氣勢雄偉的城堡坐落在 託萊多 的制高點上,16世紀中葉時是 卡洛 斯五世國王的王宮。城堡呈正方形,四角有四個方形尖頂塔樓。數百年來,這座城堡刻劃著 西班牙 民族盛衰史的各種印記。1936年爆發的歷時三年的內戰,這裡也曾是重要的戰場之一,城堡四周的累累彈痕,至今依稀可辨。
據說它與 阿爾坎塔拉 橋東側凱旋門上看到的城徽稍有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盾徽中央沒有代表波旁王朝的百合花,因為 卡洛 斯二世時還是哈布斯堡王朝,所以聖馬丁橋上的防禦塔更是維持了 西班牙 的原貌。而城東的阿坎塔拉橋則更早,建於 羅馬 人統治時期。從阿坎塔拉這個稱呼,可以看出穆斯林統治留下的痕跡,Al-qantarah 在阿拉伯語裡就是橋的意思。(借用圖片,這個我們沒有走到)
在 西班牙 ,帶有 Al 的地方名字,都有其穆斯林時代的淵源。自公元 7 世紀阿拉伯穆斯林的軍隊橫掃 伊比利亞半島 ,滅了西哥特人的王朝,基督教的 西班牙 只能依據險要的地勢,苟活在北部的阿斯圖裡亞地區,但這也成為基督教王國復興的種子。(借用圖片,阿坎塔拉橋防禦塔上的城徽)
隨著基督教王國的攻伐、連橫的策略,逐步地完成「復地運動」。這一過程從公元 711 年的伊斯蘭徵服伊比利亞到公元 1492 年,基督徒收復最後一塊領土,即史稱「 格拉納達 陷落」為止,漫漫近 8 個世紀之久。而 託萊多 的收復是在公元 1085 年,也算是基督徒最早收復的重鎮。我們一路步行,首先來到 聖胡安 皇家修道院,這座位於猶太區中心的修道院為哥德式風格,用穆德哈爾裝飾加以平衡,是這座城市最值得欣賞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