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公家人過節在忙啥】大學生村官做醃肉 帶群眾致富

2020-12-11 長城原創

  長城網石家莊2月14日訊(李學彥 記者 李書軍)2月13日,靈壽縣寨頭鄉棗莊村,一個小院裡不時飄出煮肉的香味。幾個身著白大褂的鄉親和講著普通話的大學生村官在忙碌著做醃肉。

  正在指揮的叫馬傑,邢臺南宮人,2012年上海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靈壽縣城關鎮人民政府,是一名大學生村官。

馬傑製作的靈壽醃肉。李學彥 攝

  馬傑介紹,「在靈壽工作了一段時間,我發現當地的醃豬肉風味獨特,口感特別好,就想給家人帶一些回去嘗嘗。」但是在市場上卻找不到賣的。當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醃肉,那醃肉有沒有市場前景?帶著好奇,馬傑開始查閱資料,了解靈壽醃豬肉的歷史和製作工藝等。

  「通過走訪,我發現靈壽的醃豬肉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如果能在這方面琢磨點事,帶老百姓做起來,不僅能推廣靈壽的特色飲食文化,還可以給老百姓增加收入。」馬傑一邊幹活一邊介紹。

  有了想法,馬傑就召集了幾個同樣是大學生村官的小夥伴,一起出點子,想辦法,做市場調研,風風火火開始了創業之路。他們成立了「靈壽縣束修齋食品有限公司」,培育品牌「漫山飛豬」。他們首先進行樣品試製,開展客戶體驗,通過農產品市場化獲得信息反饋,進一步挖掘產品價值。

  「市場反饋醃肉鹹,吃起來不夠便捷。我就帶著大家找食品專家,想辦法降低醃肉鹹度,改進位作工藝。從油炸時間、色度、保質等方面找到更好的契合點。」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馬傑微笑著說,「有五六個大學生村官參與這個事情,大家協調場地,共同出謀劃策。學行政管理的,給團隊管理的建議,學農業的給技術支持。」這個小團隊依託電話和網絡溝通出很多創意和點子。

大學生村官馬傑。李學彥 攝

  找合作村莊,選豬源,加工等都聘請當地技術人員,從品種、肉質予以保障。由於他們收購原豬每斤高於市場1—2元,村民都願意把豬賣給他們。進入臘月,每天都有村民找過來:「孩子們,買豬先買俺家的呦!」馬傑告訴記者,下一步要篩選長期合作農戶,按照統一標準,選種,養殖,提供專業化服務,幫助當地百姓解決銷售難題的難題。

  一起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周麗敏,穿著印製有「漫山飛豬」商標的白大褂說:「目標很重要,我們經常參加省市培訓,覺得別的地方有大學生創業的典型,靈壽也應該有。」學習農業的周麗敏從花生油選配、質量把關、養殖技術全部提供技術支持。在山區鄉鎮工作的董博協調場地,找合作點,都跑在前面。「能吸引越來越多有創意的年輕人加入團隊,打造大學生創業平臺,提升自己,用大學生的頭腦風暴為鄉親們多做點事。」馬傑說到,「妹妹是我求來的,她辭了工作,來給我幫忙,很辛苦,可是她從來不抱怨。」正在加火的妹妹馬笑說:「姐姐這個創意挺好,她來靈壽當村官,能幫著老百姓做點事,不容易,幫她幹好就是了」。

創出品牌。李學彥 攝

  漫山飛豬按照最傳統的流程加工,如今他們的醃肉不僅在石家莊和靈壽縣城有銷售點,更是走上了網絡銷售,供不應求。

  現場幫忙的老鄉申金周告訴記者:「這群孩子幹的這事,讓老百姓的豬不愁賣了,以後老百姓餵豬的勁頭更大了。」申春志算了一筆帳:「俺今年賣給小馬一頭豬,是3810元,比賣給別人貴一點。明年多餵幾頭,能收入一萬多。咱這豬吃玉米、土豆長大,真正的綠色環保,城市的人都待見。」

  「做自己想做的事,盡大學生村官應盡的責任,希望能帶領一方百姓發家致富。」馬傑說,將來他們和農民加強合作,發展特色養殖,按照「公司+農戶+基地+專業化服務」模式,從養殖、加工、銷售、倉儲、物流一體化服務,帶動老百姓走出一條發家致富的道路。「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給同學們說,我要到基層做點事,大家沒想到,我真的來了。幹什麼都不如讓鄉親們掙錢強,他們日子過好了,才是最實在的。」

相關焦點

  • 上饒市廣豐區大學生村官種出「致富果」
    自從與柚園內的柚子樹掛名字「結對子」後,他們有了新身份——果農村官,他們可不是來果園做客的,他們的身影經常在果園,為自己的果樹除草、施肥……忙得不亦樂乎。「我現在不僅學會了果樹種植技術,還懂得通過「網際網路+」銷售土特產,有了基地創業這個歷練,不僅積累了理論知識,而且倍增了實踐經驗。」村官楊一彬說。
  •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2018-08-08 0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江蘇頻道        瀏覽量: 2161 次我要評論 「這個項目既能讓我們看到收益又能幫助村裡低收入農戶脫貧,我入夥!」
  • 陝西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怎麼樣?請看黨報系列調查!
    「村裡致富可得靠它們呢!」劉興昀一邊查看銀杏的生長情況一邊說。2014年8月,劉興昀辭去了原來的工作,被選聘為大學生村官,來到合義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合義村位於渭北旱塬,全村分布於溝邊。由於缺水,村裡的土地只能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因而村裡群眾收入普遍較低。
  • 治村創業惠民 三位浙江大學生"村官"書寫成長日記
    經過調研和嘗試,我決定創辦果蔬合作社,拓寬柑橘銷售渠道、解決村裡剩餘勞力、帶動群眾致富。我不顧父母的反對,押上了在大學期間賺來的錢,又向同學借了3.5萬元,在2009年6月成立了臨海市喜洋洋果蔬專業合作社。如今柑橘銷售渠道已拓展到了北京、江蘇、杭州、寧波等地。2010年在保持低檔路線的基礎上,開始培育中高端柑橘產品,並註冊了商標。
  • 七嘴八舌說「大學生村官」
    專題:新農村 新氣象——大學生村官農村顯身手  張希霞(濬縣新新鎮長屯村村民):「大學生村官」可不簡單,要啥有啥,盡給俺們做好事,辦事又公道。
  • [對話大學生村官]劉金釗:做最真實的自己
    所以我特別懷念在農村生活那段時間大家生活特別有感情,等大學畢業之後,我決定還是回到農村這片土地上,在這片我熟悉土地上有很純樸民情,做很真實自我所以我就回來了。    (解說):剛被選聘到大崗子村的時候,村民們客氣的態度和懷疑的目光,讓劉金釗感到一絲淡漠和疏遠。他意識到,作為新上任的大學生村官,要贏得村民信任和理解,就必須採取有效方法走進村民的生活、走到村民的心裡。
  • 涉縣80後大學生村官:小勇有「大謀」做好「當家人」
    「小勇可是俺村的『主心骨』,別看他人小,為群眾辦起事兒來可是一點兒都不馬虎!」11月1日,涉縣龍虎鄉大泉村78歲的老黨員江書祥一邊緊緊握著該村大學生村官李勇的手,一邊深情地跟筆者說道。雖然在大泉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剛剛兩年,李勇這個80後大學生村官已經成為了該村的「當家人」。
  • 衡水市首屆農村好青年、大學生村官張朋飛的青春蝶變
    村官「小張」的青春蝶變   記衡水市首屆農村好青年、大學生村官村官張朋飛    從初入職的「菜鳥」,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強能幹、為村民所認可的大學生村官,現任寨子村黨支部副書記的張朋飛用六年的時間,以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打動了全體村民,讓自己美好的青春年華因奉獻而閃光,也見證了自己從「菜鳥」村官到全市「農村好青年」的美麗蝶變。
  • 平順縣:我縣對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進行聘期考核
    近日,縣委組織部成立大學生村官聘期考核領導組,對全縣12個鄉鎮42名大學生村官的德、能、勤、績、廉、學六個方面進行了考核,有效激勵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促進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 此次聘期考核的對象為2015年服務期滿及2009年和2012年選聘至今仍在崗在職的大學生村官。
  • 宣威市龍場鎮村官扮靚農村工作「大舞臺」
    今年以來,雲南省宣威市龍場鎮針對轄區9個村配備大學生村官的現狀,深入挖掘大學生村官服務農村發展的潛能,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信息技術、理論宣講、專業特長等方面的優勢,將他們打造成為服務農村發展的「多面手」,成為擔當起基層農村各項工作的主力軍。
  • 大學生村官工作總結匯報
    牢記一切為了群眾的宗旨,始終把群眾當親人,把自己當公僕,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緊扣「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主題,從解決廣大村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積極協助村兩委,從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網際網路+」等方面入手,著力解決村民最關心的問題。二是對待黨建工作要堅定「服務民生」的理想信念。
  • 廣東南雄四位一體培養模式助大學生村官成長
    南雄市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官」計劃以來,先後有84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全市行政村大學生村官覆蓋率已達40%。為進一步拓寬大學生村官作用發揮渠道,培養和輸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後備人才,南雄市採取培訓學習、實踐鍛鍊、交流提高、關懷成長「四位一體」培養模式,助大學生村官健康成長。  培訓中學習。建立大學生村官培訓制度。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導南開研究生任村官服務基層事跡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更輝)近日,《中國大學生就業》以「從忐忑不安到雄心滿志:大學生村官變身記----記河北省滄州市獻縣河城街鎮西八屯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李慧」為題報導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2012屆研究生李慧任村官服務基層的事跡。  李慧,南開大學化學學院2009級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農藥方向。
  • 棗莊80後美女村官劉璐激情創業 譜寫新青春之歌
    2011年7月當選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主席。她理智紮根農村,帶領附近群眾走上了就業致富路,在榴鄉大地上譜寫了新時代大學生村官創業的青春之歌。  為了自己夢想放棄空姐工作  劉璐憧憬著對家鄉這方熱土的眷戀,夢想著在故土上做一番事業,她放棄了所有女孩都夢想的空姐工作,成為嶧城區榴園鎮桃花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 記江蘇省揚州市八裡鎮瓜東村女大學生村官王美芳
    揚州市「創新型女大學生村官」、「關愛留守兒童十佳好媽媽」、「優秀團幹部」、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個人」,對於王美芳來說,這麼多的榮譽只不過是她所做的工作的小小側記;作為八裡鎮瓜東村黨總支副書記、揚州市水利綠化專業合作社的總經理,29歲的王美芳把自己的青春都揮灑在了瓜東村這片熱土上。
  • 山東東平:東平縣大學生村官「強筋健體」「六字訣」
    山東省東平縣在大學生村官的培養方面,從德、才、言、書、體、績六個方面入手,為大學生村官「強筋健體」,培養了一支德才兼備、能說會寫、真抓實幹的大學生村官隊伍。 德正其身、才勝其任,培養德才兼備的大學生村官。
  • 記河北趙縣沙河店鎮沙河店村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孫曉強
    4年前,他懷著對農村的熱愛和眷戀之情,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毅然放棄高薪工作,從城市回到農村,選擇了做一名大學生村官。4年來,他紮根農村,融入群眾,甘於吃苦,樂於奉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黨組織和村民的高度讚譽,連續三年年度考核「優秀」,聘期考核「優秀」,榮獲「2010-2012年趙縣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評為河北省「百名優秀大學生村官」。
  • 南京江寧24名大學生村官集體創業 鄉村酒吧紅火
    小夥子叫李飛,是街道自聘大學生村官,兼任飛躍彩虹旅行社總經理。去年7月,旅行社正式開張,同時開張的還有「橫溪鄉村旅遊網」和「橫溪鄉村旅遊聯盟」。兩個月下來,這兩個平臺不僅讓剛開張的旅行社火了,還幫當地農民賣了近2噸西瓜、葡萄、玉米和草雞蛋,幫村裡的農家樂接下了500多筆訂單。
  • 【村官感悟】大學生村官學習十九大精神心得體會
    通過對十九大精神深入系統的學習,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學習好、領會好十九大思想。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要繼續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
  • 北京村官王永靖:紮根基層 榮耀青春
    在北京順義區後沙峪鎮清嵐花園回民營小區裡,時常能看到有一位年輕的小夥子頂著烈日,清理小區綠地上的雜草和雜物,他就是回民營村的大學生村官王永靖。2014年7月,他來到村裡擔任村主任助理。一年來,他從青澀到成熟,從稚嫩到幹練,體現了新時期大學生村官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