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連雲港灌南:一畝地一年多收幾千元稻田養蝦蟹讓他樂開了花
江蘇連雲港灌南:一畝地一年多收幾千元稻田養蝦蟹讓他樂開了花2017-08-30 08:21:00 水產養殖網45歲的連雲港灌南村民蔣德華開心地說。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發生如此大改變的主要原因,得益於新型種養模式,目前,灌南縣正在全縣推廣這種新的稻田養殖方法,已建成稻田綜合種養面積2萬餘畝,其中新建面積1.8萬畝,以科技實現創富,為農民實現創收。
-
辭職回村養豆丹,連雲港小夥當村官帶村民致富
辭職回村養豆丹,連雲港小夥當村官帶村民致富 2020-08-23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饒市廣豐區大學生村官種出「致富果」
近日,上饒市廣豐區排山鎮牌門村馬家柚種植基地裡,一顆顆金燦燦的柚子掛滿了山間地頭,大學生村官林宇、葉蓓蕾、謝穎等人在豐收的果園裡歡樂地採摘自己種下的創業果實。
-
贛縣區沙地鎮:稻蝦共生特色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筆者走進贛縣區沙地鎮馬口村的強豐農場小龍蝦泉水養殖基地,只見一群從外地慕名而來的遊客正在釣蝦。該養殖基地的負責人熊名紅正端出她剛剛做好的「龍蝦大餐」給遊客們品嘗。圖為遊客正在體驗釣蝦的樂趣。通過租賃的方式,熊名紅將馬口村幾十戶農戶的荒地改造成了生態良好的養殖基地。這不僅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還讓貧困戶得到了實惠。熊名紅告訴筆者,自去年9月在馬口村租地以來,當地鎮政府提供了諸如農田改造、通路、通水等一系列的補助和幫扶措施,讓基地的前期建設順利進行。
-
東海大學生村官郝大寶 :村民信賴的「好書記」就是脫貧致富「大...
中國江蘇網5月5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宋彥偉) 他姓「郝」,大名「大寶」,是江蘇省優秀大學生村官,2015—2017年度連雲港市勞動模範,江蘇省經濟薄弱村—東海縣雙店鎮三鋪村總支書記。在村民心目中,他既是一名「扶貧書記」、「項目書記」,更是一名人見人愛的「好書記」。
-
江蘇灌南南房村:特色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奔富路
連雲港奧恆製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谷華 攝中新網連雲港7月6日電 題:江蘇灌南南房村:特色產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奔富路記者谷華「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啊,土地流轉給村裡,地不用自己種還能有錢拿,在葡萄園裡上班,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
-
連雲港板浦鎮石河村回村任職大學生養殖「小豆丹」變大財富
中國江蘇網9月12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楊筠 任娟)連雲港市海州區板浦鎮石河村去年回村任職大學生孫震在經過一年不斷的摸索中,掌握了豆丹卵孵化技術,成功的找到養殖豆丹的方法。他與村民一起成立豆丹養殖合作社,這樣不僅降低了自己的養殖成本,同時還可以銷售豆丹卵,增加集體收入。
-
邵建:稻蝦桃果,打造鄉親心中的小康家園
站在為過多村民圓了小康夢的稻蝦共作基地旁,「返鄉興村新村幹」邵建向記者講述自己回鄉從事村民奔小康的故事。 2017年6月起,宿遷實施有關返鄉興村的人才政策,選聘集體有經驗,能幹事的本鄉本村大學生擔任「返鄉興村新村幹」。
-
治村創業惠民 三位浙江大學生"村官"書寫成長日記
要把村子治理好,關鍵是要讓村民富起來。經過調研和嘗試,我決定創辦果蔬合作社,拓寬柑橘銷售渠道、解決村裡剩餘勞力、帶動群眾致富。我不顧父母的反對,押上了在大學期間賺來的錢,又向同學借了3.5萬元,在2009年6月成立了臨海市喜洋洋果蔬專業合作社。如今柑橘銷售渠道已拓展到了北京、江蘇、杭州、寧波等地。2010年在保持低檔路線的基礎上,開始培育中高端柑橘產品,並註冊了商標。
-
【村裡的公家人過節在忙啥】大學生村官做醃肉 帶群眾致富
幾個身著白大褂的鄉親和講著普通話的大學生村官在忙碌著做醃肉。 正在指揮的叫馬傑,邢臺南宮人,2012年上海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靈壽縣城關鎮人民政府,是一名大學生村官。 「通過走訪,我發現靈壽的醃豬肉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如果能在這方面琢磨點事,帶老百姓做起來,不僅能推廣靈壽的特色飲食文化,還可以給老百姓增加收入。」馬傑一邊幹活一邊介紹。 有了想法,馬傑就召集了幾個同樣是大學生村官的小夥伴,一起出點子,想辦法,做市場調研,風風火火開始了創業之路。他們成立了「靈壽縣束修齋食品有限公司」,培育品牌「漫山飛豬」。
-
連雲港板浦鎮菜園村沈小園家庭農場為鄉村旅遊新去處
中國江蘇網9月7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楊筠 任娟)連雲港市海州區板浦鎮回本村任職大學生在各自的村部發揮自己的才幹,熱情地為群眾服務,解決群眾生活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有的大學生萌生大膽的創業想法—創辦家庭農場。菜園村沈小園家庭農場是沈菊林回村任職後想到的第一個創業項目。
-
河南省固始縣稻蝦共生高效生態種養模式
在進行稻蝦共生養殖的過程中, 養殖人員需要對稻田進行追肥, 這是保障稻田可以持續穩定產出餌料的基礎, 一般每月追肥 1 次, 在進 行追肥時儘量使用有機肥, 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施用一些尿素或者是複合肥。
-
小龍蝦「跳」出農民歡心笑 ——安徽霍邱縣大力發展稻蝦養殖產業...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霍邱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更新發展理念,因地制宜走生態發展之路,培育出了「千家萬戶、稻蝦共生、穩糧增效、生態環保」的稻蝦綜合種養新模式,有力推動了全縣脫貧攻堅。 霍邱縣稻蝦產業主要集中在行蓄洪區的城東湖和城西湖周邊鄉鎮,這些地方地勢低洼,很多是薄田淺灘,極易受澇、受淹、受災,發展種植業收益低,但水質優良、水草豐富,適合稻蝦綜合種養。
-
山東東平:東平縣大學生村官「強筋健體」「六字訣」
山東省東平縣在大學生村官的培養方面,從德、才、言、書、體、績六個方面入手,為大學生村官「強筋健體」,培養了一支德才兼備、能說會寫、真抓實幹的大學生村官隊伍。 德正其身、才勝其任,培養德才兼備的大學生村官。
-
...新作為】大學生村官萬一民:用雙手脫掉「貧困」帽 用薰衣草成就...
8年來,如何真正讓有農業勞動技能的貧困農戶,用自己的雙手徹底脫掉「貧困」的帽子,是萬一民這個大學生村官不斷在努力的事情。 薰衣草的魅力·吸引他回家鄉開創事業 2009年,萬一民大學畢業,回到了家鄉江蘇淮安,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帶領農民創業致富成為了他的重要工作。當初作為淮安市農莊村黨總支副書記的他,心中就像是有一團火,想要在農莊村大幹一番,但從何入手?怎樣真正的把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以及推動農村小康建設緊密聯繫在一起?成為橫在他面前最大的難題。
-
8名大學生村官代表首日熱議報告 關注「三農」問題為自身群體代言
職業訴求 ●「大學生村官如果能成為村裡的負責人,情況就會不一樣。就拿我來說吧,村裡放手讓我幹,上什麼項目,搞什麼建設,我可以拍板,很考驗人、鍛鍊人。」 ●「我們身邊有一對大學生村官戀愛,但沒結成婚,女方父母反對,說男的當村官沒前途。」
-
大學生村官工作總結匯報
三年來,從報考村官時的一無所知到現在逐漸熟悉的工作職責,從來到陌生村落的一開始到現在深深愛上此一方水土,從重複好多遍有時候也聽不懂的方言到現在不時挨家入戶進準識別、嘮嘮家常......三年來,在大學生村官的崗位中,我受益頗多,感受頗多,成長頗多。大學生村官工作在基層,生活在基層,成長在基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村官,我們需要在清貧中踐行青春的誓言,在沉默中孕育爆發的力量。
-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導南開研究生任村官服務基層事跡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更輝)近日,《中國大學生就業》以「從忐忑不安到雄心滿志:大學生村官變身記----記河北省滄州市獻縣河城街鎮西八屯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李慧」為題報導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2012屆研究生李慧任村官服務基層的事跡。 李慧,南開大學化學學院2009級有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農藥方向。
-
象山3名大學生村官當選黨代表
最近,楊攀峰、羅丹、鄭雪燕3名大學生村官在該鎮黨委換屆中當選為鎮黨代表,在島上被傳為佳話。據悉,是該鎮已相繼招聘了20名大學生村官,都在海島農村得到較好鍛鍊,其中2人榮獲象山縣十佳大學生村官榮譽。至今,已有5名大學生村官經考錄進入了從事農村工作的國家公務人員(事業單位)隊伍,有一人還被提拔任用為副鎮鄉級幹部。
-
陝西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怎麼樣?請看黨報系列調查!
合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旭說:「多年來,合陽縣大學生村官們作風紮實、不怕吃苦,勇於開拓、大膽實踐,紮根基層、因村施策,帶領著農民群眾走出了一條條致富路。」王凱只是無數在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的大學生村官之一。在延安市子長縣史家畔鄉丹頭村,提起大學生村官劉強強和他的蘋果園,村裡人都不住地誇讚。2013年7月,劉強強成為丹頭村的黨支部書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