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走進贛縣區沙地鎮馬口村的強豐農場小龍蝦泉水養殖基地,只見一群從外地慕名而來的遊客正在釣蝦。該養殖基地的負責人熊名紅正端出她剛剛做好的「龍蝦大餐」給遊客們品嘗。
圖為遊客正在體驗釣蝦的樂趣。
熊名紅從小在馬口村長大,外嫁在章貢區水南鎮,出於對家鄉的濃厚情感,她回到沙地鎮馬口村投資創業。通過租賃的方式,熊名紅將馬口村幾十戶農戶的荒地改造成了生態良好的養殖基地。這不僅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還讓貧困戶得到了實惠。
熊名紅告訴筆者,自去年9月在馬口村租地以來,當地鎮政府提供了諸如農田改造、通路、通水等一系列的補助和幫扶措施,讓基地的前期建設順利進行。
據熊名紅介紹,為了讓養殖的小龍蝦乾淨、飽滿、有光澤時,強豐農場通過前期的調研和準備,投資近80萬元,實現了智能取水排水的24小時循環山泉水養殖,建成了山泉水——伊樂藻——小龍蝦的生態循環系統。這種獨具特色的模式,既保證了「綠水青山」,又收穫了「金山銀山」。
為了進一步拓寬致富渠道,馬口村的農戶嘗試著稻蝦共生養殖的形式,實現農村土地的高效利用。駐馬口村的第一書記鄧海軍說道:「自基地建成以來,帶動了很多村民返鄉就業,讓許多村民不用背井離鄉也能實現收入增長。」
據了解,馬口村今後將通過向外地取經、研究員現場指導、典型示範等多措並舉的形式,積極引導農戶進行新的養殖嘗試,助力鄉村振興。(陳喆 袁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