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區沙地鎮:稻蝦共生特色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12 客家新聞網

近日,筆者走進贛縣區沙地鎮馬口村的強豐農場小龍蝦泉水養殖基地,只見一群從外地慕名而來的遊客正在釣蝦。該養殖基地的負責人熊名紅正端出她剛剛做好的「龍蝦大餐」給遊客們品嘗。

圖為遊客正在體驗釣蝦的樂趣。

熊名紅從小在馬口村長大,外嫁在章貢區水南鎮,出於對家鄉的濃厚情感,她回到沙地鎮馬口村投資創業。通過租賃的方式,熊名紅將馬口村幾十戶農戶的荒地改造成了生態良好的養殖基地。這不僅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還讓貧困戶得到了實惠。

熊名紅告訴筆者,自去年9月在馬口村租地以來,當地鎮政府提供了諸如農田改造、通路、通水等一系列的補助和幫扶措施,讓基地的前期建設順利進行。

據熊名紅介紹,為了讓養殖的小龍蝦乾淨、飽滿、有光澤時,強豐農場通過前期的調研和準備,投資近80萬元,實現了智能取水排水的24小時循環山泉水養殖,建成了山泉水——伊樂藻——小龍蝦的生態循環系統。這種獨具特色的模式,既保證了「綠水青山」,又收穫了「金山銀山」。

為了進一步拓寬致富渠道,馬口村的農戶嘗試著稻蝦共生養殖的形式,實現農村土地的高效利用。駐馬口村的第一書記鄧海軍說道:「自基地建成以來,帶動了很多村民返鄉就業,讓許多村民不用背井離鄉也能實現收入增長。」

據了解,馬口村今後將通過向外地取經、研究員現場指導、典型示範等多措並舉的形式,積極引導農戶進行新的養殖嘗試,助力鄉村振興。(陳喆 袁巍偉)

相關焦點

  • 贛縣區沙地鎮黨建「三化」建設暖民心
    贛縣區沙地鎮黨建「三化」建設暖民心今年以來,贛縣區沙地鎮以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為主要抓手,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在基層黨組織與村民之間架起「連心橋」,讓黨建工作與服務群眾之間實現同頻共振。螺田村的變化,只是沙地鎮的一個縮影。沙地鎮分三批次推進黨建「三化」建設,其中螺田村是第一批,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將分別在10月底和11月底完成。「在農村基層黨支部所推行的『三化』建設,瞄準基層黨建工作的薄弱環節,著力在增強群眾獲得感上發力,將『三化』建設作為一號工程來抓。」
  • 贛縣區沙地鎮一裝滿廢舊電池重型半掛車著火 交警4小時撲滅
    事故現場貨物被燒毀(網友供圖)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記者曾靈報導:日前,中國江西網記者接到網友爆料,稱7月29日晚上19時30分左右,105國道贛縣區沙地鎮馬口路段一大型半掛貨車行駛中突然著火  7月31日,中國江西網記者從贛縣交警獲悉,當晚19時20分,贛縣區沙地鎮105國道2090km處,一輛裝滿廢舊電池的重型半掛車突然起火。接警後,贛縣交管大隊沙地中隊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維護交通並勸離圍觀群眾。經過近4小時的奮力搶救,除貨物外未對車輛造成損失,車輛現已駛離現場,未造成人員傷亡。
  • 贛縣區沙地鎮一村民為建房砍樹6棵遭舉報 區林業局認定違法對其...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黃玉龍報導:近日,贛州贛縣區網友反映,當地沙地鎮西山村村民郭某軍在去年12月為建房,私砍了村集體的公益林,應該受到相應處理。  沙地鎮林管站工作人員對郭某軍進行了詢問,明確告知其砍伐6株杉樹未在林業部門備案,屬於濫伐林木行為。區林業局於7月10日下發《林業行政處罰決定書》,郭某軍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32條規定,已構成違法,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39條第二款規定,處以0.25立方米杉原木等同價值2倍的罰款合計500元。
  • 河南省固始縣稻蝦共生高效生態種養模式
    截至目前, 全縣已經有 1 萬 hm2的水稻田開始進行蝦稻共生的模式, 並且帶動了全縣 6000多戶貧困人口實現了穩定營收。 下一步固始縣將利用這一優勢, 不斷地推動全縣農業的供給側改革, 為農村產業的振興戰略奠定基礎。
  •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2018-08-08 0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江蘇頻道        瀏覽量: 2161 次今年年初,江蘇省灌南縣堆溝港鎮的3名大學生村官在縣村官辦和鎮政府的支持下,集體流轉了東腰村近2000畝土地開展水稻套養魚蝦蟹高效養殖,幫村民在傳統水田裡「趟」出了一條致富路。水稻田套養魚蝦螃蟹是灌南縣堆溝港鎮經過慎重調研後確定的富民項目之一。「怎麼做才能讓大夥即賺到錢又放心把地交給我們呢?」
  • 韶關南雄「139」串起鄉村振興示範片
    韶關南雄市古市鎮豐源村稻蝦示範基地也「暖」了起來。「基地已完成總進度的60%,預計今年5月能完成。」碧桂園集團扶貧辦廣東扶貧項目部專員張恩大看著小龍蝦基地初現雛形,心裡格外開心。古市鎮豐源村稻蝦示範基地總面積達到680畝,採取「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幹」的方式,通過租金分紅、就業務工、養殖等渠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
  • 小龍蝦「跳」出農民歡心笑 ——安徽霍邱縣大力發展稻蝦養殖產業...
    為打造稻蝦產業品牌,縣裡成立了品牌創建工作領導組,聘請專業策劃公司開展品牌創建和推廣,全面啟動「霍邱稻田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工作。擁有「蝦稻米」商標38個、龍蝦商標18個,通過「三品認證」的養殖面積達6萬多畝,成功申報「霍邱龍蝦」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同時打造龍蝦特色小鎮和龍蝦美食街、參加展銷會、舉辦龍蝦節等,不斷加強品牌的培育、宣傳和推廣,豐富稻蝦種養的品牌內涵。
  • 民族特色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該街道以「黨建引領,挖掘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為載體,以團結村「藍媽媽」背簍精神文化為指引,先後建起了畲族文化主題餐廳、廣場、公園、手工坊等一系列少數民族特色娛樂設施,激勵著廣大黨員幹部帶領群眾擰成一股繩,推動種植、養殖以及鄉村旅遊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民增收。
  • 臨邑培育特色小鎮助力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臨邑縣充分發揮各鎮產業優勢,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小鎮建設,把特色小鎮作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特色旅遊資源助推小鎮發展古鎮林子具有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境內有紅壇寺森林公園國家3A級景區、玫瑰產業園等旅遊資源。
  • 建湖縣顏單鎮社區教育中心培優「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鹽城訊 今年以來,建湖縣顏單鎮社區教育中心立足「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全面提升居民素質」辦學特色,緊緊圍繞農業農村工作發展主線,通過就地培訓,吸引提升等方式,分層分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壯大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建立人才庫,聚攏「領頭雁」。
  • 開啟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新路子
    低山、丘崗、平原、河湖……地貌的多樣性,決定了江蘇盱眙縣鄉村振興模式的豐富性。作為鄉村振興主力軍,農商銀行該如何發力?在農商銀行400萬元貸款支持下,丁倫業又流轉了700畝水面,做起了魚蝦蟹養殖,這就有了開頭的情景。  「像丁倫業這樣有文化的返鄉創業者,是鄉村振興的源動力。農商銀行大力支持的,正是丁倫業這樣有文化有抱負有理想的種養殖大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陳雷說。
  • 江蘇省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廣陵推廣示範基地舉辦稻蝦綜合種養...
    為了進一步加快江蘇現代農業(克氏原螯蝦)產業技術體系廣陵推廣示範基地建設,促進稻蝦綜合種養技術推廣,助力實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8月26-27日,廣陵推廣示範基地舉辦稻蝦綜合種養技術培訓班培訓班邀請了體系首席專家唐建清研究員、揚州大學霍中洋教授分別就稻蝦綜合種養技術、稻漁(蝦、蟹)共作水稻生態特徵與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進行了授課。
  • 西平縣大力發展鱸魚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徐偉民)12月10日,河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鱸魚養殖課題組專家團隊來到西平縣嫘祖鎮、師靈鎮、譚店鄉、柏城、柏亭辦事處就水質、土壤、道路、電力等養殖相關情況做了全面考察。
  •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2020-12-1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益陽市南縣縣人大審議稻蝦產業發展報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三年來,南縣稻蝦產業迅猛發展,主要做了的以下工作:&nbsp&nbsp&nbsp&nbsp一、找優勢走特色,準確定位稻蝦產業。
  • 江西贛州贛縣區一個大山深處的村莊風景優美,宛如仙境,實屬難得
    這裡是贛縣區沙地鎮垇上村,這樣的風景不需要多說什麼,只要盡情欣賞就好了!雖然烈日當頭,我也在這裡站了許久不肯離去!普通的鄉村公路,不一樣的美景!我喜歡沿著這樣的路一直走下去,直到村子的盡頭。沒想到這大山深處還有一個如此清澈的魚塘,好想下去洗個澡啊!
  • 鄉村振興進行時④|稻田綜合種養讓 「一田兩用、一地雙收」
    鄉村振興進行時④|稻田綜合種養讓 「一田兩用、一地雙收」 2020-11-3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1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站在徐州市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民革徐州市委會對接示範項目——張集鎮水口村「碧園生態園」正在建設的池塘護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