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近距離拍攝到雪豹活動畫面

2020-12-10 湘湘愛旅行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ubtitles settings, opens subtitles settings dialogsubtitles off, selected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11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張掖分局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轄區頭道溝巡護時,發現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並用巡護儀近距離拍攝記錄下活動畫面。

雪豹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國家公園的旗艦物種,是棲息在國家公園內海拔最高的貓科動物,對維持祁連山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健康至關重要。畫面中,這隻雪豹沿著山體向上攀爬,不時警惕地環顧四周。

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周邊地區巖羊等野生動物的數量增多,以巖羊為食的雪豹在這個區域活動也是變得更加頻繁。

近年來,隨著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持續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各類野生動物種群和數量明顯增加。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精彩推薦

【隴人相】武警「帥班長」胥帥的「戰場」(109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長圖|玉門:「鐵人」故裡日子甜

【大美甘肅】甘肅平涼:銀裝素裹賞霧凇

【「飛閱」中國】「冰封」黑河

【「飛閱」中國】長龍臥雪:航拍甘肅山丹「露天長城博物館」

劉家峽水庫、炳靈寺、太極島等景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

蘭州青白石街道創建特色化社區「小切口」「微服務」解鎖利民新模式

受傷遊隼在野生動物救護站「安家」了

【來源:中國甘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手機近距離拍到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片區)內雪豹攀巖視頻
    新華社蘭州11月19日電(記者何問)記者從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了解到,11月17日,該分局工作人員用手機近距離拍到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片區)內雪豹攀巖視頻。視頻畫面中,一隻雪豹在向上攀巖,偶作停留,而對於拍攝者的口哨聲引逗,它未作反應,動作不緩不慢。視頻拍攝者、該分局祁豐自然保護站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省新東介紹,雪豹出現的位置位於他負責巡護的轄區頭道溝內,海拔大約在2900米。
  • 手機畫面曝光: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來源 甘肅交通廣播(記者 周偉妮) 11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張掖分局祁豐保護站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轄區頭道溝巡護中發現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並用手機近距離拍攝記錄下活動畫面。
  • 青海東部祁連山最東端首次拍到雪豹
    新華社西寧10月7日電(記者呂雪莉)中科院的雪豹科研團隊在國慶當天收穫驚喜:在位於祁連山東端的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首次拍攝到雪豹母子玩耍嬉戲的影像。該團隊負責人表示,此發現意義重大。10月1日,他的團隊在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浪士當景區山谷內,例行更換紅外相機存儲卡和電池時,意外發現:該紅外相機於9月4日記錄到雪豹母子影像。「這真是個驚喜的發現!」連新明說,這裡位於祁連山的最東端,距互助縣城33公裡,距青海省會西寧城區僅55公裡(直線距離)。
  • 雪豹夜間活動畫面被民警拍到:鏡頭下霸氣漫步,下一秒打滾「撒嬌」
    近日,新疆博州小喀拉達坂邊境警務站夜班執勤民警在開展視頻巡查時,發現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該雪豹活動區域正是民警開展邊境巡邏的道路,只見它在監控攝像頭下活動自如,甚至躺下來在雪地上一陣「撒嬌」,直至8分鐘後雪豹離開,民警才鬆了一口氣。
  •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 亮相央視《秘境之眼》
    本報訊(記者 趙俊傑)央視《秘境之眼》欄目開播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雪豹、棕熊、荒漠貓、猞猁、兔猻、豺、血雉、斑頭雁等32種野生動物陸續亮相,基本涵蓋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重點保護物種,佔到該欄目播出總數量的11.4%。
  • 青海海西州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再次拍攝到雪豹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通訊員趙洪甲 玖太本報導) 近日,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攝影愛好者烏席勒安置在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的紅外線照相機拍到雪豹出沒的畫面。進入柏樹山森林地質公園二十公裡,一座陡峭的山下,烏席勒指著半山腰的幾棵柏樹說,那是他安裝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到雪豹活動的地方。烏席勒在今年2月看到有牧民用手機遠距離拍攝到雪豹活動的畫面後,萌生了近距離拍攝的想法。「這個地方野生動物經常通過,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入山路徑。」
  • 祁連山系雪豹靚照 雪豹幼仔罕見同框 屬瀕危物種
    2月7日,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首組紅外相機在祁連山系記錄到的雪豹「靚照」。據了解,本次雪豹監測是祁連山系青海境內及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內開展的首次大規模野生動物監測工作,安裝布設紅外相機154臺中,37臺相機記錄到雪豹照片及視頻251條,此前這一區域雪豹分布及種群數據空白。
  • 祁連山國家公園 西北大地的生態秘境
    作為我國首批設立的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分青海和甘肅兩個片區,總面積502萬公頃,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公頃,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涉及門源、祁連、天峻、德令哈等4縣市17個鄉鎮60個村,包括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保護地。
  • 國家公園丨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村兩委+」 創新保護模式 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採訪中,有一個詞被頻頻提及:村兩委+ 什麼是「村兩委+」?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引導全民參與保護的一種創新模式。 如果說,「村兩委+」是公園體制試點成功的一個法寶,那另一個法寶就是社會公眾的了解和參與。這是國家公園設立的一個初衷——吸引全社會參與到國家公園的保護中,而自然教育就搭起了公眾參與的橋梁。 青海省管理局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制定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自然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同時,從西北向東南,祁連山橫貫不同海拔梯度,涵蓋森林、灌叢、草地、溼地、冰川雪山,是全國2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這裡生活著雪豹等大型獸類23種,也是我國32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之一。祁連山的生態區位如此重要,身負1.58萬平方公裡守護重任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是如何走出一條保護與民生雙贏的好路子呢?
  • 國家公園裡的最美守護者——祁連山國家公園百名記者青海行系列活動見聞③
    祁連山國家公園成立後,管護範圍比較大,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希望能管護好這裡,並把這片山山水水留給子孫後代。德康告訴記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管護區域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由於海拔高,很多植物生長周期特別慢,有的植物生長期最長的有500年。 「你們看,這棵烏柳有一百年了。 」 德康說。在巡護即將完成時,德康和管護隊員丁加在一個生長在斜半坡的大樹上布設了一臺監測雪豹的紅外相機。
  • 守護祁連山的一草一木——祁連山國家公園巡山體驗見聞
    在巡護即將完成時,管護隊員在一個生長在斜半坡的大樹上布設了一臺監測雪豹的紅外相機。他說,近兩年,保護區管理局組織技術人員與管護站工作人員,分別於去年和今年開展雪豹監測活動,今年8月18日還拍到了五隻雪豹同框的畫面,這說明一個完整的食物鏈已形成,這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最有力的證明。
  • 1.58萬平方公裡的生態守護——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
    「村兩委+」 創新保護模式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採訪中,有一個詞被頻頻提及:村兩委+什麼是「村兩委+」?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引導全民參與保護的一種創新模式。在西寧行知小學掛牌成立首個生態學校,在黃藏寺管護站掛牌成立首個自然學校,並以「村兩委+」工作機制為支撐,深入開展國家公園環境教育展示活動,以轄區中小學校師生為主體,相繼在4縣市10餘所學校開展生態課堂和自然體驗活動。
  • 祁連山國家公園百名記者青海行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啟動儀式現場青海在線網(文圖/米海蓮)9月8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祁連山同時孕育了豐富的冰川、河流、溼地等資源,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產流地,我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世界高寒種質資源庫和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還是雪豹、白唇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和分布區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2018年7月,我們啟動了青海片區『村兩委+』工作試點,目前已經推廣到17個村,國家公園涉及的60多個村都會開展這項工作,國家公園前期是建園,後期就是生態保護和民生發展。」韓強說,通過創新的基層管護模式,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編織起一張嚴密的保護之網。
  • 祁連山國家公園再現「精靈」——鵝喉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祁連山國家公園文殊一帶發現並拍攝到12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鵝喉羚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楊紅麗)12月16日,祁連山國家公園張掖分局祁豐保護站野生動物調查隊工作人員在祁連山國家公園文殊一帶發現並拍攝到12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鵝喉羚,這是該局工作人員首次拍攝到群集鵝喉羚活動的畫面。
  •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植物科普專欄08|高冷的大貓和辛勞的鏟屎官
    供圖©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雪豹起源於青藏高原,現在僅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12個國家,是高山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在漫長的歷史演化中,雪豹種群不斷擴散到中亞12個國家,其棲息地不斷發生變化。現代面臨氣候變暖、棲息地進一步破碎化,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影響下,留給雪豹適應的時間和空間在不斷減少。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從2017年開始,聯繫開展雪豹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祁連山地區雪豹繁殖力強、種群數量穩定、區域獵物資源充足穩定。
  • 甘肅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影像
    雪豹位於高山生態系統食物鏈頂端,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去年3月份開始,甘肅阿克塞縣展開了第二次雪豹保護性監測調查。最近,當地林業生態工作站技術人員深入到海拔3000多米的祁連山末端紅柳灣鎮加爾烏宗村山區,對此前架設的28部紅外相機進行數據的回收採集工作。
  • 攝影家在青海拍攝到雪豹捕食巖羊珍貴畫面
    伺機捕食巖羊的雪豹(央廣網發 馮剛 攝)野生動物攝影家馮剛日前在青海境內拍攝到一組雪豹伺機捕食巖羊的珍貴畫面:雷電般神速的雪豹幾次三番向巖羊群發起攻擊,但都沒有如願以償,最終只得悻悻而去。央廣網發 馮剛 攝今年10月份,馮剛初次到青海,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他和朋友每天駕車起早貪黑拍攝各種野生動物。他說:「雪豹是我夢寐已久的拍攝對象,但是在我23年野生動物攝影生涯中從未見過野外的雪豹,這次能拍到雪豹太令人激動了。青海此行雖然辛苦,但收穫不小。」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野生動物冬季調查
    為持續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野生動物本底資源調查,從11月下旬開始到12月中旬,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中國林業科學院在國家公園區域內開展冬季獸類和鳥類調查,初步掌握了荒漠貓、斑尾榛雞和血雉等珍稀物種的分布情況。  調查歷時15天、總行程約4700公裡、50餘人參加野外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