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亞拉河從規整的城市中穿梭而過,CBD 玻璃幕牆折射的陽光在河面上歡快地跳躍,仿若波提切利油畫質感的流動色彩閃爍在河畔孩童純真的眼眸。億萬斯年的洪荒偉力化作母親般溫柔的目光,自豪地注視著兩岸子孫的現世繁華。墨爾本-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全球最宜居的城市,就這樣跳脫出紅土沙漠的澳洲印象。
自從四千萬年前,澳洲板塊徹底從岡瓦納大陸分離後,這片神奇的大陸便開始了別具一格的獨立演化。土著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了四萬年,直至1770年歐洲航海家的到來,快速推進了澳洲的現代化進程。
墨爾本這座發展了不到兩個世紀的年輕城市,也因此跳過了古老歐洲的黑暗中世紀,直接邁入了當代文明的新鮮闊土之中。
庫克小屋
即便如此,歐洲移民們依然帶來了故土的風貌。弗林德斯街火車站可謂是連結過去和現在的代表建築。這座帶著濃鬱維多利亞風格的黃色建築,卻隨著澳大利亞第一輛蒸汽式火車的開出,開啟了墨爾本的現代篇章。而當地人時至今日仍習慣在車站大鐘下的拐角臺階上赴約見面。在這座滄桑的大鐘下,我突然想起莎翁的金句: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
弗林德斯街火車站 (Flinders Station)
蒸汽火車
車站的對角線就是墨爾本市區內最著名的建築—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了。推開厚重的木門,悠揚的管風琴聲從1891年起似乎從未間斷,和著唱詩班的讚美詩,一種四面八方奔湧而來的恢弘氣勢為這座新哥德式的建築注入了莊嚴的靈魂。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
離大教堂不遠的皇家拱廊(Royal Arcade)作為墨爾本最老的巴黎式購物拱廊,復古又時髦,實乃伊莉莎白大街的點睛之筆,值得一逛。
皇家拱廊(Royal Arcade)
都說墨爾本宜居,也許是因為墨爾本市內普遍瀰漫著的慵懶氛圍吧。最讓墨爾本人自豪的當然是這裡的咖啡館。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Pete Licata曾經說:在墨爾本你很難找到一杯不好的咖啡。自從義大利移民帶來了正統的咖啡文化,墨爾本迅速成長為世界知名的咖啡之都。無論是歷史悠久的老字號Pellegrini's Espresso Bar,還是嶄露頭角的咖啡新星Auction Rooms,也不論是位於繁華CBD的Brother Baba Budan;還是位於弗林德斯街地下通道裡的Cup of Truth,都不會讓你失望。當然,能夠親身參與一回完整的咖啡製作,更為體驗墨爾本的咖啡文化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傍晚的聖基爾達海灘(St. Kilda Beach)是觀賞落日的絕佳去處。乘著1路電車從Flinders Station出發去聖基爾達海灘,海鷗在浪花中搖曳,夕陽在晚霞中沉醉,光著腳丫踩在綿柔的海灘上,也讓人舒服到渾身酥軟。
夜色漸籠,墨爾本又開始了活色生香的夜生活。一如澳洲老牌樂隊Skyhooks 緬懷70年代墨爾本的金曲《Carlton》:「當日落卡爾頓,月光如水,溢滿街頭,銀髮寫手和醉翁莽漢,也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時光……」
文/@NoeCheung
圖/@imyanghai
區位: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毗鄰塔斯馬尼亞海;
語言:英語
貨幣:澳大利亞元 (1澳大利亞元≈4.3人民幣)
籤證:需要籤證;(包括在澳大利亞轉機等目的)
交通:中國主要城市均有直飛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航線,也可通過中轉抵達澳大利亞其他主要城市;
旅行日曆:全年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