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外來人口,直到現在澳大利亞政府還是有著移民政策,引進人才。
而筆者所去的城市是墨爾本,澳洲第二大城市,移民人口最多的城市。
墨爾本,位於南緯35°東經145°,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沿海城市是維多利亞洲的首府。曾是澳洲的前首都,而現首都是坎培拉,夾在墨爾本和雪梨之間的新興城市,墨爾本原來被稱為新金山,因為金礦的發現使得外來人口大批湧入淘金熱,且超過了美國的舊金山即舊金山。墨爾本為移民城市,在這裡可以看見各種膚色的人種,他們來自不同國家,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最後定居在這座城市中。
下面就要介紹聖派翠克大教堂了,南半球最大、最高的天主教堂,為紀念天主教會在維多利亞設立百年而建立,哥德式尖塔高達100多米,充分展現 文藝復興時期華麗的建築風格,裝潢華麗而不是莊嚴,粗大的大理石柱子支撐著拱形穹頂細緻繁複的彩繪玻璃,加上奇巧天工的木窗,石雕處處透著高雅華貴和端莊肅穆。
墨爾本的唐人街是我見過,最繁華氣派的唐人街之一,唐人街佔據了墨爾本的一整個街區,裡面所涉及內容廣泛,包含了飲食、商場、地產、移民以及免稅店,在異國他鄉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包容,遊客眾多,商人眾多在這裡遊走不經意間就能聽到,令你可能熟悉的鄉音。唐人街是給在外遊子提供溫暖庇護的地方。
唐人街的牌樓充滿了,中國的文化特色的廣告,在街區外遠遠的就會看到的一道風景。
墨爾本水族館,也是一個必選的項目,墨爾本水族館,坐落在被譽為「南半球的泰晤士河」的亞拉河上,進入館內就可以看到海鰻、烏賊、海龍以及各種熟悉或陌生的海洋生物,南極館部分可以看到帝企鵝和巴布亞企鵝,這是在國內所看不到的,在館裡還可以全副武裝的與鯊魚同遊。
庫克船長的小屋,唯一一座十八世紀的建築物,紀念澳大利亞的發現者,英國航海家James cook,澳大利亞實業家拉塞爾爵士出資,將庫克船長父母在英國約克郡的故居,一磚一瓦拆卸下來,編上編號一個不落的,從英國海運到了墨爾本。(搬運的錢能蓋多少個故居騙錢了,真是有錢多任性啊)
其實就是磚壘砌起開的小屋,只能算是個普通地標,不推薦去啊。畢竟沒有任何歷史情懷在裡面,不僅離城區遠,還費時間,不推薦不推薦不推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實墨爾本最有意思的,還是墨爾本城區,不同的的建築風格交相輝映,顯示出了文化衝突卻又和諧共存的場面,古老的鐘塔和現代高樓並肩聳立,歷史和現代就擺在你面前,看上去格格不入,但在總體的大環境下,又是那麼的般配,與現代化同行的路上,人們無法抹去歷史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