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如何乘勢成為一流強國

2020-12-16 白鴉律二

文丨白鴉律二(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一場引發半個歐洲組成新大聯盟對抗法國的戰爭。其中法國波旁王朝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其中爭奪西班牙王位。而戰爭中的貝爾格勒之役又對當時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

西班牙王位

1710年查理大公再次進入馬德裡,法國將軍旺多姆公爵和腓力五世的聯軍在比利亞維西奧薩挫敗查理大公的部隊。情況轉為有利於法國。1711年,奧地利的查理大公因其兄約瑟夫一世亡故而繼承奧地利、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稱查理六世。他王位的繼承使英國和荷蘭改變了態度,不再支持他獲取西班牙王位的要求。

查理六世

1713年 4月在荷蘭的烏得勒支與法國、西班牙籤訂《烏得勒支條約》,次年又籤訂《拉施塔特和約》。根據和約規定,各國承認波旁家族的一名成員繼承西班牙王位,但條件是不允許任何人同時繼承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的王位。戰爭結束後,奧地利獲得了西屬尼德蘭、那不勒斯、米蘭和託斯卡納的領主權。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在上面的戰爭中,查理六世在失去了西班牙後,又在1713年,頒布了《國事詔書》。詔書確保查理的孩子,包括未出生的在內,能比約瑟夫一世的女兒優先獲得繼承權。並且建立了由長子或沒有長子時由長女獨自繼承的繼承體系。因此,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也終於擺脫了繼承分裂的可能。查理六世的長女於1717年出生後,查理就開始尋求歐洲各國對其繼承權的認可。

不過,在1713年烏得勒支和約籤訂後的二十年間,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都迎來了歷史上最強盛的巔峰期。在這場戰爭中西歐與東歐的主要強國元氣大傷的大戰。西歐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與東歐的大北方戰爭,使歐洲權力真空。

在1715年,土耳其打破《卡爾洛夫奇和約》,向威尼斯宣戰並包圍了科孚地區。威尼斯向《卡爾洛夫奇和約》的保證人查理請求幫助,查理隨即派遣尤金率領一支小規模部隊前往匈牙利。而索特馬爾也提供許多驃騎兵軍團給尤金。在抵達後第二天,尤金便立即派騎兵發起進攻,同時,尤金在多瑙河部署的六艘炮艇也向敵軍開火。最終,土耳其的大維齊爾被殺,同時繳獲250門火炮、50面旗幟和大筆的錢財。

尤金親王

至此,只有貝爾格勒則難以攻克。而尤金的部隊在長期的圍攻戰中開始變得情緒低落。而土耳其的救援力量依舊壓制尤金的部隊。最終,尤金急忙召開會議在夜色下發動一場總攻,戰爭將以迫擊炮的轟炸作為開始。緊接著,土耳其的軍隊節節敗退。貝爾格勒再次成了奧地利的領地。

奧土戰爭

1718年7月21日,帕薩羅維茨和約正式籤訂。原屬奧斯曼帝國的蒂米什瓦拉的巴納特、小瓦拉幾亞、波士尼亞北部以及包括塞爾維亞北部部分地區的貝爾格勒劃歸奧地利;威尼斯在保留愛奧尼亞群島和獲得達爾馬提亞的同時,將摩裡亞交給土耳其。在此以後,土耳其向西的擴張正式終結。

奧斯曼帝國

查理六世被選為西班牙的國王,各國承認他繼承西班牙王位。但到最後失去西班牙,籤訂了和約確保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繼承權。尤金圍攻貝爾格勒,讓它成為奧地利的領地。其加速了土耳其的衰亡。也促進了多民族的奧地利帝國的形成,

參考文獻:《世界通史》《奧土戰爭》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簡介 波蘭王位繼承戰爭起因
    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簡介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簡介起來就是一場歐洲諸強國以幫助波蘭確立國王為名號,而滿足自身利益的戰爭。它開始于于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駕崩後,波蘭王位空懸所致的王位爭奪戰。而最終演變成為統治法國、西班牙及兩西西里王國的波旁王朝與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間的戰爭。王位繼承戰爭畫像詳細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簡介指的是,1733年2月,波蘭國王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都二世病故。
  • 群雄混戰14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何以使幾國衰落幾國崛起?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王位出現空缺,法國波旁王朝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為爭奪西班牙王位,而引發的一場歐洲群雄大混戰。戰爭的實質是為防止法國吞併西班牙而再次獨霸歐洲的局面。因而促使歐洲國家組成新的聯盟對抗法國。
  •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錯綜複雜的王位繼承戰爭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曾經多次發生王位繼承戰爭,這是當時歐洲強國之間政治與軍事的激烈衝突,它們是改變疆土範圍、力量對比與政治格局的重要途徑。
  • 他是法國王子,無意中繼承西班牙王位,現任西班牙國王都是他後代
    按照順位,安茹公爵很難繼承法國王位,但他卻無意中繼承西班牙王位。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卡洛斯二世駕崩,臨終前指定王位繼承人是法國波旁王朝王子安茹公爵。不過路易十四高興得太早了,卡洛斯二世此舉激起了神聖羅馬帝國不滿,當時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正是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堅決要求哈布斯堡王朝繼續統治西班牙,由自己的次子查理皇子做國王。雙方為了各自的目的爭奪西班牙王位,因為談判沒有結果,最終爆發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太陽王」霸業就此止步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是18世紀初歐洲大陸爆發的一場爭霸戰爭。起因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企圖讓波旁王朝的貴族繼承西班牙王位,從而引發了原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與英國的不滿,進而引發戰爭。戰爭最後以法國慘勝,波旁家族贏得西班牙王位而告終。這場戰爭與同時期進行的大北方戰爭一道,構成了18世紀第一輪歐洲爭霸競賽。
  • 奧地利:從稱霸歐洲到淪為歐洲小國,奧地利為什麼越來越小?
    殊不知,歷史上的奧地利是一個曾經統治大半個歐洲的世界強國,極盛時期領土包括西班牙、匈牙利、捷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北義大利,極盛時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那它是怎樣從一個世界強國變成現在的歐洲小國的呢?
  • 十八世紀發生的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馬鈴薯戰爭」
    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瓦解並被魏瑪共和國取而代之後,巴伐利亞也就結束了君主制,成為了共和國內的一個自由州。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是十八世紀時,普魯士跟奧地利爭奪對德意志地區影響力的一個例子。1778年,巴伐利亞選侯馬克西米利安三世·約瑟夫逝世,巴伐利亞的威特爾斯巴赫家族一脈斷絕。
  • 查爾斯已超70歲,若他先於女王去世,誰最有可能繼承英國王位?
    很顯然他們也擁有王位繼承權,而這兩位王子的孩子們同樣擁有權力,只是繼位的順序不同。 同時由於歐洲的王室與王室間有通婚的習俗,所以很多歐洲國家的王室也有繼承王位的權力。但是如果只要有權繼承王位的人都能繼承,那麼每當繼承之時,英國王室必將掀起一陣血雨腥風。
  • 西班牙帝國之殤!連綿不絕的戰爭毀掉了一個龐大的「日不落帝國」
    引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詳細的介紹了西班牙帝國落後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如何「摧毀」西班牙工商業、社會和政府的前因後果,但因篇幅原因,對導致西班牙帝國衰落的戰爭因素卻沒有介紹,所以小編打算在本篇文章中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戰爭是如何讓西班牙帝國崛起,又是如何最終拖垮西班牙人!
  • 海軍、外交、戰爭,英國為何將法國「拉下」霸主寶座
    在各國發動的殖民掠奪戰爭中,英國作為後起之秀,先後擊敗了"無敵艦隊"西班牙和"海上車夫"荷蘭。英法兩國如何準備1756年爆發的七年戰爭——爭奪海上霸權的決定性戰役?戰爭對雙方產生了什麼影響?18世紀,歐洲傳統的權力結構被打破,英國為爭奪統治權而戰。
  • 香港早就回歸了,西班牙的直布羅陀為何回歸不了?
    這條水道以南是非洲的摩洛哥,以北是歐洲的西班牙,然而海峽北岸的直布羅陀市雖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卻是由英國控制的。這是怎麼形成的呢?既然國王后繼無人,那就只好從旁支當中選擇一位貴族繼承王位,最後選中的是誰呢?剛好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孫子,這下不僅其他親戚不樂意,英國也坐不住了。要知道法國王室的後代繼承西班牙的王位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導致法西兩國合併,這對英國的霸主地位絕對是一種挑戰。
  • 不是奧地利人,卻是奧地利公認的國家英雄:歐根親王
    憑著天賦的軍事才能,歐根在被稱為大土耳其戰爭(1683–1699)中,成為了奧地利軍隊的中流砥柱。在十多年的戰事中,由波蘭國王約翰三世領導的奧地利—波蘭—德意志聯軍努力下,不僅解除了維也納的危機,而且逐步收復了領土,更一度把匈牙利、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收為聯軍的掌控之下。
  • 西班牙近代為什麼沒有崛起成為強國?
    西班牙最先發現美洲新大陸後,很快便開啟了海上強國之路,成為最早的日不落帝國。同時西班牙的宗教戰爭也打的不亦樂乎,眾所周知,西班牙是世界上唯一被穆斯林化800年還能反正的地區,因此作為上帝堅定的信徒,西班牙成為基督都的世界打手,長期和穆斯林交戰。不僅僅是異教徒,連英國新教也被西班牙認為是偏離了信仰上帝的方向,於是西班牙人帶著無敵艦隊去幫助英國人改邪歸正,結果被痛扁一頓。此外西班牙還參與了歐洲三十年戰爭和尼德蘭獨立戰爭,手工業發達的尼德蘭喪失可以說重創了西班牙。
  • 淺析西班牙「黃金時代」戰爭的宗教形式
    ,給當時歐洲信仰新教的各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當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兩個哈布斯堡王朝形成統一聯盟時。作為純正的天主教徒國,哈布斯堡王朝對於分裂基督教世界的宗教改革運動一直採取殘酷手段鎮壓,各國之間的王朝戰爭藉助宗教的外衣展開愈演愈烈的衝突。這種宗教形式的戰爭在哈布斯堡王朝身上就體現得尤為明顯。對德意志新教諸侯的戰爭1516年查理五世繼承西班牙王位。
  • 西班牙歷史的簡介
    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此後,西班牙殖民者開始了對拉美的徵服和佔領,將疆土擴展到大西洋的彼岸和菲律賓。1516年,胡安娜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納瓦拉等國的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邦聯的國家。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
  • 西班牙為何是第一個日不落帝國?一流帝國背後,靠婚姻嫁妝來維持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卡斯蒂亞與阿拉貢王國聯姻,使西班牙形成了聯邦性質的王國。西班牙形成聯邦王國後,並沒有直接的王位繼承人,只有2位公主,一個遠嫁英倫,一個則嫁給了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靠著這種聯姻,西班牙王室逐漸控制著奧地利王室,到後期還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
  • 哈布斯堡王朝最後的吶喊,統治奧地利253年,傳承10位君主
    ,他兼任奧地利大公,從此哈布斯堡王朝既統治神聖羅馬,也統治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君主既是神聖羅馬皇帝,也是奧地利大公,這種一位君主同時統治多個國家的情況在歐洲歷史非常普遍,公元1683年打敗土耳其奧斯曼王朝,避免歐洲被土耳其徵服,對歐洲歷史有偉大貢獻,公元1701年因為想兼併同樣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西班牙,發動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對手是法國波旁王朝太陽王路易十四,戰爭期間的公元1705年駕崩,終年65
  • 從縱橫各大洋到如今的歐洲二流,西班牙是如何沒落的?
    根據資料統計,西班牙在其殖民拉丁美洲的300年間,在這裡榨取了大約2500噸黃金以及10萬噸的白銀。美洲確實地成為了西班牙的「金庫」。在16世紀,在美洲金銀的支持之下,西班牙甚至一度壟斷了世界上80%的金銀。大量富集的金銀使得西班牙的國力達到了極盛的巔峰,憑藉雄厚的財力,西班牙打造了一支「無敵艦隊」。
  • 奧地利(奧匈)帝國作為歐洲列強,為什麼殖民地卻少得可憐?
    而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立足歐洲,通過聯姻和戰爭的手段不斷地在歐洲擴張勢力,此時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範圍早已超越神聖羅馬帝國的疆界,家族的各個分支還一度統治了西班牙、葡萄牙、南義大利等近乎小半個歐洲的面積。
  •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戰爭,只發展經濟,德國能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嗎?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的戰爭,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國家發起的戰役,隨著現代科技的引用,讓全世界都遭到了巨大的創傷,而納粹黨元首希特勒的一生,也值得讓後世感到反思。而到了2010年,德國向法國交付了6870萬歐元,才正式還清最後一筆戰爭賠款,而更加雪上加霜的,則是20世紀30年代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大量工廠倒閉,無數人失去了工作,只能夠等待政府的救濟,而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希特勒走上了臺前。他如何向德國人承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