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賠上性命,正面管教避免悲劇重演

2020-12-23 陽光媽媽家庭教育

14日晚,鹽城阜寧公安微警務微信公眾號通報:

2020年12月13日15時許,阜寧公安110接到群眾報警,縣城觀湖書院小區居民徐某(女,46歲)死於家中。接警後,公安機關迅速組織警力趕赴現場開展調查處置。

經初步調查,12月12日上午,徐某兒子楊某(男,17歲)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12月13日19時許,公安機關將潛逃的楊某抓獲歸案。日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又一起悲劇!觸目驚心、發人深省。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教育,尤其家庭教育怎麼了?各種質疑,紛沓至來。生命只有一次,任何質疑都無法挽回逝去的生命。希望這個家庭能夠儘快度過難關。為這個破碎的家庭深深悲嘆的同時,為人父母的我們,是時候該好好警醒了。

天底下最難的事,莫過於為人父母。如何管教孩子,這的確是一個千古難題。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白巖松說過:不是當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大行當。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那麼,究竟應該怎麼管呢?

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Jane Nelsen)的《正面管教》一書,幫助許多父母學會了運用正確有效的方式教育孩子。這本書不僅在美國暢銷400多萬冊,同時還被翻譯為16種語言暢銷全球,是非常經典的親子教育書籍。

01

什麼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驕縱的方式。正面管教會讓你和孩子共同制定一項規則,而這種規則對你和孩子都有利。這樣,你和孩子都會有動力執行下去。

我們先看看這個小故事: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時,有一天,在操場看到一個男孩,拿半塊磚頭要打另外一個男孩。他馬上制止那個學生,學生立刻把磚頭放到了地上。

臨走前,他讓那個男孩10分鐘後去校長室。

過了一會兒,陶行知回來了,拿出一塊糖,對男孩說:「這塊糖是獎勵給你的。」

孩子不敢要,陶行知說:「我看到你要打人,制止你,你馬上就把磚頭放下了。這塊糖獎勵你尊重師長。」

接著,又拿出第二塊糖說:「這也是獎勵給你的。」孩子仍不敢要。陶行知接著說:「我剛才讓你10分鐘後到校長室,現在還不到10分鐘,這塊糖獎勵你遵守時間。」

然後陶行知又拿出第三塊糖說:「這塊糖還是獎勵給你的。」孩子還是不敢要。陶行知接著說:「我剛才去調查了,你打那個男孩是因為他欺負女生,你有正義感,見義勇為。這塊糖獎勵你見義勇為。」

男孩哭著說:「校長,不管怎麼說,我打人不對,我錯了。」

校長拿出了第四塊糖說:「你已經主動承認了錯誤,我們的談話結束了。」

以上這個故事,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不提倡粗暴的懲罰。因為粗暴的懲罰,會導致孩子出現憤恨、報復、反叛或者退縮的行為。

簡·尼爾森指出: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容易變得叛逆或者懦弱無能。另外一種極端就是:因為長期壓抑,堆積了很多不滿,最後孩子變得暴躁叛逆,什麼事情都和身邊的人對著幹。

02

啟動「積極的暫停」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生氣是本能,控制怒氣是本事。你和孩子產生分歧,當感覺到你們之間的關係稍微有點緊張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正面管教的利器——啟動「積極的暫停」。

「積極的暫停」不是懲罰,而是給孩子和自己一個冷靜期,然後分析孩子的需求,給孩子更多鼓勵。

1. 讓孩子適應「冷靜期」

讓孩子明白「暫停」的好處,以及「冷靜期」的價值,最好的做法就是以身作則。比如:暫時離開,看看窗外,腹式深呼吸,翻翻書……讓自己冷靜下來。

2. 讓孩子自己布置他/她的「暫停區」

「暫停區」是一個能幫助孩子冷靜,甚至心情變好的區域。

比如:去玩具區搭搭積木,去閱讀區看看書,躺在沙發或床上休息,或聽聽喜歡的音樂,等等。

讓孩子自己布置「暫停」區,我們尊重孩子意見的同時,可以給予一些好的建議。比如說:「寶貝,你這個主意不錯,媽媽覺得這樣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3. 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經歷「積極的暫停」後,孩子和自己會感覺慢慢好起來。如果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我們需要與孩子一起積極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03

「贏得」孩子的4個方法

1. 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語氣和善。

2. 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

3. 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4. 讓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

如何「贏得」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放下我們的主觀想法,從孩子的角度,感受他/她的感受,和他/她共鳴。

以下是陽光讀三年級時,我和他之間的一次對話:

我:「寶貝,你今天是不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兒?」

陽光:「叮噹弄壞了老師送我的賀卡。」

我:「哦,你一定很喜歡那張賀卡吧,的確很可惜。」

陽光:「是的,賀卡是老師親手做的,他要回美國了,我們都不捨得他走……」

我:「哦,這是一張獨一無二的賀卡,以後要見老師真是不容易了,媽媽理解你的心情。」

陽光:「老師給我們留了他的電話和郵箱,以後我們可以視頻和寫信。其實叮噹不是故意的……」

我:「太好了,還可以聯繫老師。你想怎麼修補賀卡呢?」

陽光:「我們先用膠條補好缺口,再把賀卡放在厚厚的書本下,平整褶皺。」

04

矯正錯誤的「三R原則」

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對待錯誤。

1. recognize:承認我犯了個錯誤。

2. reconcile:和好,我向你道歉。

3. 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陪陽光買書時,我們之間的一次對話:

我:「寶貝,對不起,我剛剛接了這麼久的電話,沒顧得上理你,原諒媽媽,好嗎?下次我陪你挑書時,如有電話,我儘量長話短說。」

陽光:「媽媽,沒關係。以後挑書,如果有電話,您可以告訴對方正陪我挑書,可以稍後再打過去呀。」

我:「非常好的建議,如果有的電話實在不好推辭,你可以提醒我,通話不超過5分鐘好不好?」

陽光:「5分鐘,好的。」

05

錯誤背後的「4個玄機」

孩子犯錯並不可怕,我們不要直接批評孩子,只要找到孩子錯誤背後的玄機,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1. 尋求過度關注

孩子們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認為只有得到特別關注的時候,自己才是重要的。

2. 尋求權力

孩子們覺得只有自己說了算的時候,才有歸屬感。

3. 懲罰和報復

報復心理是想要父母受到和自己一樣的傷害,以牙還牙。

建議:一定要先傾聽孩子的觀點,問問孩子感覺怎麼樣,受到了什麼傷害。然後要對孩子做出彌補或者解釋,安慰孩子,表達你對孩子的愛和重視。

4. 自暴自棄

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或者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時,一般都很消極。我們對孩子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鼓勵。通過言語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一直都很關愛他、也充分相信他會越來越好,慢慢幫助孩子恢復信心。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託爾斯泰認為:「兒童自出生到5歲這段時期,在他的智慧、情感、意識和性格等方面,從周圍世界中所攝取的,要比他從5歲到一生終了所攝取的多許多倍」。

教育,是國之根本,要從娃娃抓起。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終身的老師。只有「活明白你自己」,才有可能「管教好你的孩子。」

為人父母,就是一場修行。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和孩子一起修好,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的「為生之道」;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的「為人之道」;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的「為學之道」。

最後,將我最喜歡的這首詩送給大家:

你的孩子,

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

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

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相關焦點

  • 陪讀媽媽賠上性命,正面管教避免悲劇重演
    經初步調查,12月12日上午,徐某兒子楊某(男,17歲)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12月13日19時許,公安機關將潛逃的楊某抓獲歸案。日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又一起悲劇!觸目驚心、發人深省。現在的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教育,尤其家庭教育怎麼了?各種質疑,紛沓至來。
  • 鹽城一高中生因不服管教殺死陪讀媽媽
    近日,江蘇鹽城又發生了一起中學生因不服母親管教,與母親發生衝突致其死亡的弒母案發生。據媒體報導,12月13日,網傳江蘇鹽城阜寧縣一陪讀媽媽在出租房內死亡,讀高三的兒子被警方帶走調查。當地宣傳部門證實,確有此事,警方已介入。12月14日據「鹽城阜寧公安微警務」微信公眾號通報,13日,某小區一46歲居民徐某死於家中。
  • 養育中的正面管教
    雨瓊/文^^ 喜歡就關注哦~前因在《正面管教》書中提到,「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顆愛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愛」。其中包括「不吼不叫地溝通禮」和「正面管教的教育禮」。問題2021年還未開始,管教問題提前抵達,今天談談關於噹噹作業拖延的問題。近期一直在為噹噹作業拖延情況發愁。也知道小學前兩三年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階段,六歲半的噹噹自控力相對偏弱。每天的作業基本是在監督的情況下完成 。
  • 南京高三男生因管教嚴殺母案引發深思,家長請改變態度
    江蘇高三男生殺害陪讀媽媽,南京高三生因管教嚴殺母近日,一則關於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的消息,在全網引起了轟動。事發在12月12日上午,楊某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徐某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與第二日被發現……據悉,楊某17歲,是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的學生,被害人徐某46歲,是楊母母親,全職媽媽,陪讀。12月13日,潛逃的楊某被抓獲。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正面管教介紹
    神經學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起就「本能地」與他人連接,那些感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有連接的孩子不當行為比較少,簡尼爾森對 「以教育為目的的有效管教」提出了五大要素,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這五大要素分別是什麼?二、正面管教的五大要素1、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幫助孩子感受到連接的過程就是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正面管教始終踐行先連接再糾正的原則。
  • 養育中的正面管教
    雨瓊/文^^ 喜歡就關注哦~前因在《正面管教》書中提到,「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顆愛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愛」。其中包括「不吼不叫地溝通禮」和「正面管教的教育禮」。問題2021年還未開始,管教問題提前抵達,今天談談關於噹噹作業拖延的問題。近期一直在為噹噹作業拖延情況發愁。也知道小學前兩三年是培養孩子習慣的階段,六歲半的噹噹自控力相對偏弱。每天的作業基本是在監督的情況下完成 。
  • 17歲男生殺死陪讀母親,疑似玩手機發生爭吵,鄰居稱男孩性格很好
    可惜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忤逆孩子根本不體會父母的艱辛,也不感恩父母之愛,甚至對父母的管教產生了仇恨。近日在江蘇鹽城市阜寧縣發生一起令人痛心的家庭慘劇,一名17歲男孩因不服母親管教,在爭吵時竟然兇殘地殺死親生母親,該事件被媒體曝光後,立刻引起強烈的社會輿論,眾多網友紛紛指責那個「沒有人性」的孩子,同時也極其同情那個可憐的母親,覺得她含辛茹苦把孩子養成了「一隻狼」。
  • 為讓兒子成績好,陪讀媽媽死了!不能失敗的教育正常嗎?
    為讓兒子成績好,陪讀媽媽死了!不能失敗的教育正常嗎?一個悲劇的發生,往往深藏著令人感動的大愛,在我看來,愛也非愛,也許是懦弱者以愛之名,行無能之事罷了。言辭雖稍有激烈,卻也較為接近事實本質。陪讀媽媽之死這是一個意外亦是當下的不幸,前幾日江蘇陪讀媽媽之死,直至今天我仍沒有想通到底誰的錯?
  • 又一起高中生弒母案:全職陪讀媽媽為啥吃力不討好
    兩起事件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高三學生,都是全職的陪讀媽媽。從啥時候起,全職陪讀媽媽成高危職業了呢?弒母一定是偶然發生的,但是母子間的衝突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問題,父母一定責任重大,至少也要承擔一半的責任,甚至更多。
  • 好書推薦丨《正面管教》系列書籍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與實踐,正面管教已發展出一系列成熟的家長、講師培訓圖書,音像,工具卡等,並細化為針對不同兒童的年齡段和特殊人群書籍,如零到三歲,三到六歲,十幾歲孩子,單親家庭,繼父母家庭,特殊兒童家庭和關於寵物等。在簡尼爾森博士和正面管教協會同仁的努力下,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正在不斷完善和創新中,如網上社區,在線課程,ipad應用等等,幫助家長深入學習和運用正面管教。
  • 如何成為一名正面管教講師?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兩年,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了正面管教講師的行列,我看到常常是又欣喜,又有些小小的擔憂:欣喜源自於選擇「和善而堅定」的父母越來越多;我的觀點給想要了解這個領域的爸爸媽媽們一點參考吧,未必對,只是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如果你只是父母,只是想要學習更多正面管教的方法,來幫助你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那麼,選擇你信任的正面管教講師的家長課足矣,可以通過參加老師的沙龍,關注她的朋友圈分享,閱讀她的文字,或者找她的學員了解真實反饋,這些都可以幫助到你更好的判斷,這位老師是否是你相信並願意和她一起學習的人
  • 美國國家二戰博物館:勿忘歷史 避免悲劇重演(高清組圖)
    記者採訪館方官員、老兵、遊客及學生,他們都發出應以史為鏡,面向未來,勿忘戰爭歷史,避免悲劇重演的呼聲。用博物館館長穆勒的話說,這裡展覽的目的不是美化戰爭或宣揚盟軍的勝利,而是要教育人們了解這段有6500萬人喪生的世界歷史,從中汲取教訓,確保戰事悲劇不再發生。
  • 南京高三男生因管教嚴殺母案引發深思,家長請改變態度
    江蘇高三男生殺害陪讀媽媽,南京高三生因管教嚴殺母近日,一則關於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的消息,在全網引起了轟動。事發在12月12日上午,楊某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徐某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與第二日被發現……據悉,楊某17歲,是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的學生,被害人徐某46歲,是楊母母親,全職媽媽,陪讀。12月13日,潛逃的楊某被抓獲。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一顆心換來一把刀,父母的溺愛就是毒藥
    相處多了,管教自然也就多了,生活中的摩擦也就變多了,父母與孩子之間本不應該有「隔夜仇」,但是卻有孩子因為親人之間的小摩擦,懷恨在心,釀成了一家人的悲劇,令人痛心疾首。
  • 江蘇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悲劇的背後是「寒門學子」逆襲的不易
    有的孩子比較爭氣,比如2019年安徽高考學子王恆傑,高考結束後感謝母親三年的陪讀而在考場外下跪致謝母親,感動眾人,並且他以635分考上了有「兩電一郵」美譽的北京郵電大學,令母親欣慰;可是有的孩子就比較貪玩了,不知感恩父母陪讀,還對父母懷恨在心甚至不服管教而殺害父母,令人痛心。
  • 江蘇高中陪讀媽媽在肢體衝突中喪生,參考這三條可促進溝通和諧
    提要本文由江蘇陪讀媽媽在肢體衝突中喪生的案例出發,並非就事論事,而是對有效溝通和溝通和諧進行一番有益的探索,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述和諧溝通的重要性,給家長三條有益的建議。據警方通報,江蘇一位高三男生,因為不服從管教,與陪讀的母親發生肢體衝突,最終導致母親死亡。具體詳情我們等警方公布調查結果,本文旨在從人際交往溝通技巧的角度,本著追求和諧的目的,進行一番探討。儘管我們對此案的詳情知之甚少,但此案造成母親喪主,無疑這是一大悲劇。
  • 正面管教的神奇魅力|這節課給你帶來什麼?
    本次課程特別邀請正面管教導師周勵親授,通過三天的課程學習,集團五校共有30名老師獲得了由美國認證的正面管教家庭教育講師資格。簡·尼爾森組織了一些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人一起來研究阿德勒的這些理論,然後把這些工具和方法整合起來,寫了一本書叫《正面管教》,她用讀書會的形式開始了最早的正面管教家長課。
  • 讓孩子聽媽媽的話很難?未必,4個技巧讓媽媽有效實現正面管教
    日本著名教育專家山崎房一在他的經典育兒著作《不急不吼做媽媽》中,就深度分析了媽媽為什麼會因為一些小事對孩子大發雷霆之怒,從而引導媽媽減少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糟糕情緒,從根本上扭轉媽媽情緒失控的育兒局面。從而真正做到「媽媽快樂,全家快樂」。
  • 陪讀媽媽
    陪讀媽媽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10.14 星期一 」從那之後,劉淑玲便開始了「陪讀媽媽」的生活,陪讀12年,三次搬家。如今這「家」搬進了青島大學。    每天一早,劉淑玲去食堂給東曉打飯,幫女兒洗漱好後,推著輪椅把她送到教室。安頓好女兒,劉淑玲要趕回宿舍樓進行保潔。「為了讓我照顧東曉,學校安排了一份宿舍保潔工作,工作苦點累點沒關係,關鍵是能有時間照顧她。
  • 不服管教的孩子怎麼辦?用對「正面管教」3步驟,理解是關鍵
    孩子為什麼總是不服管教?很多家長們都在糾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忘了關注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要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自然要先明白孩子為什麼會不服管教。原因一:家長說一套做一套,讓孩子很不服氣。「正面管教」會有怎樣的效果?能讓孩子更加自信。家長們都希望看到孩子變得自信且獨立,想要讓孩子完成這樣的蛻變,家長就要在一旁給予鼓勵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