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的播出,收穫了無數好評,小桔子和朋友去看了之後,全程又哭又笑,為熒幕裡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感到非常高興。
下面,就帶大家走進小桔子的家鄉,一起來看看美麗的紹興吧!
紹興真的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就先從旅遊景點說起吧。
魯迅故裡
紹興的魯迅,就是紹興最大的文化招牌。
很多人慕名而來,參觀魯迅故裡,感受文化,而對於紹興本地人來說,拿著身份證就能夠自由出入魯迅故裡,有事沒事就來魯迅故裡散個心散個步,都是常有的。
可以說,紹興人的文化是刻在骨子裡的。
沈園
沈園就在魯迅故裡的對面,靠近市中心的位置,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陸遊和唐婉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陸遊晚年重遊故居,留下了詩句「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於石,讀之悵然"。
蘭亭
紹興的名人很多,書聖王羲之就曾遷至會稽山陰(如今的浙江紹興),在柯橋的蘭亭風景區,就有碑石記載,也有建造鵝池,是書法愛好者的聖地。
上圖是86版《西遊記》第20集《孫猴巧行醫》朱紫國皇宮內景的取景地之一,當時唐僧師徒揭了皇榜後來到皇宮內,拍攝的是蘭亭王右軍祠內的景。
東湖
東湖,顧名思義,它就是一個湖,在裡面,遊客可以享受烏篷船的服務,體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感覺,船夫在前面嫻熟地駕船,慢悠悠地往前晃去,遊客在船裡面聊天看美景,愜意至極。
86版《西遊記》第16集《趣經女兒國》中師徒四人初到女兒國子母河的場景,拍攝的就是東湖景區霞川橋段景致。
大禹陵、香爐峰
在紹興,流傳著這樣一句玩笑,紹興發不了洪水,是因為大禹治水,幫我們阻擋了大水。
這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是每個孩子幼時的偶像。
大禹陵的山峰比較低,來參觀遊玩的人可以選擇爬一下哦,附近就是香爐峰(裡面有爐峰禪寺),是登山健步的不錯選擇。
86版《西遊記》第4集《困囚五行山》唐宮大殿,唐僧從這個臺階上去走向唐宮的場景,拍攝的就是大禹陵百步禁階。
還有像吼山、周恩來故居、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等等,都是紹興的旅遊景點。玩的地方不是很多,都是人文類的景觀,紹興人的文化內涵,也深深地被這些文化所薰陶著,有著文人的價值思想和底蘊。
包括小桔子本人的高中學校——稽山中學,原本也是府學宮的舊址,很有文化底蘊。
臭豆腐
長沙的臭豆腐很有名,但是紹興的臭豆腐也絕對不遜色,記憶裡,小時候的紹興夜晚,放學出來就去學校旁邊的攤子裡買臭豆腐吃,一串也很便宜,1塊2塊就可以吃到飽。
金黃的光澤,閃耀在油鍋裡,「刺啦」塗上一盤醬料,那滋味,別提多美了!
現在紹興的街頭管制,就很少看見這種小攤了,往巷子深處走還會看見很多賣臭豆腐的(倉橋直街和魯迅故裡附近還有),不過價格就很貴了,5塊10塊的做成了商業化模式。
黃酒棒冰、黃酒奶茶
紹興黃酒,琥珀色,透明澄澈,隨著時間的久遠氣味會越來越濃烈,所以紹興酒又稱老酒。
會稽山、古越龍山、花雕,都是比較有名的。
而紹興老酒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從春秋時的《呂氏春秋》記載起,歷史文獻中都不乏有對紹興黃酒各種方面的評價。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讚美:"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
清代飲食名著《調鼎集》中則是把紹興酒和地方酒相比:"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飲之令人發渴,而紹酒獨無:天下酒甜者居多,飲之令人體中滿悶,而紹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為上品,非私評也。」並且對紹興酒的品質作了"味甘、色清、氣香、力醇之上品唯陳紹興酒為第一"的評價,可見評價之高。
紹興黃酒品種很多,著名的有元紅酒、加飯酒、花雕酒、善釀酒、香雪酒等,愛好品酒的人士都可以大膽購買。
說了這麼多黃酒的名頭,紹興人真正愛做的,還是邀上三五好友,帶上一瓶紹興酒,咪一口,在酒意和友誼中交流感情。
而黃酒棒冰、黃酒奶茶,作為紹興獨特的零食,也是可以品嘗的一絕哦!
奶油小攀
這是一種獨特的小吃,據說在魯迅故裡裡面的一家才是最正宗的。
嘗起來有點像蛋撻,帶著的脆皮又比較硬,味道很不錯,很適合遊客品嘗。
茴香豆
說起茴香豆,很多人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茴香豆本身是比較堅硬的,但是包裹著的外殼很好吃,也叫老人豆,紹興人在做喪事的使用較多。
梅乾菜餅
紹興人,比較愛吃鹹鹹的食物,過年的時候醃菜、醃肉、魚乾等等,也有很多黴的東西比如黴豆腐,而梅乾菜也是紹興的一大喜愛。
飯桌上,一碗梅乾菜扣肉就可以收穫一家老小的心,而像梅乾菜餅這樣的小吃更是隨處可見。
同心樓
講到紹興的美食,必須要講一下這個地方,幾乎就是美食聖地。1塊錢一個的生煎包,汁多肥美、個大飽滿,2.5元一個的大肉包,吃得超級滿足,排隊的隊伍總是能排很遠。
現在同心樓的生煎漲價了,但是依然不能阻擋紹興人的吃吃吃。
依託靠近杭州的地域優勢,近幾年來紹興發展得非常迅猛。
鏡湖新區建起了圖書館和科技館,有了自家門口的高鐵站紹興北站,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地鐵站,城市建設發展得很快。
作為一個紹興人,有喜有憂,喜的是紹興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有了非常可喜的進步,憂的是紹興原本是靠印染紡織業(有很大的紡織市場)發展經濟的(但是也汙染環境),不知道紹興未來的發展是往高精尖產業發展還是以旅遊業為核心拓展出去或者還是走紡織路線。
從小到大,去過很多外面的城市,也發現了紹興的很多不足,但是總是對家鄉保留著最誠摯的熱愛和敬意,無論它有多少的問題,在外人眼裡不被認可,它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城市。
借用艾青的一句話。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紹興,是我永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