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多個取景地,孔乙己的茴香豆:紹興文化在這裡

2020-10-24 影視小桔子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的播出,收穫了無數好評,小桔子和朋友去看了之後,全程又哭又笑,為熒幕裡家鄉建設得越來越好感到非常高興。

下面,就帶大家走進小桔子的家鄉,一起來看看美麗的紹興吧!

紹興真的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就先從旅遊景點說起吧。

文化聖地一覽

魯迅故裡

紹興的魯迅,就是紹興最大的文化招牌。

很多人慕名而來,參觀魯迅故裡,感受文化,而對於紹興本地人來說,拿著身份證就能夠自由出入魯迅故裡,有事沒事就來魯迅故裡散個心散個步,都是常有的。

可以說,紹興人的文化是刻在骨子裡的。

沈園

沈園就在魯迅故裡的對面,靠近市中心的位置,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陸遊和唐婉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陸遊晚年重遊故居,留下了詩句「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於石,讀之悵然"

蘭亭

紹興的名人很多,書聖王羲之就曾遷至會稽山陰(如今的浙江紹興),在柯橋的蘭亭風景區,就有碑石記載,也有建造鵝池,是書法愛好者的聖地。

上圖是86版《西遊記》第20集《孫猴巧行醫》朱紫國皇宮內景的取景地之一,當時唐僧師徒揭了皇榜後來到皇宮內,拍攝的是蘭亭王右軍祠內的景。

東湖

東湖,顧名思義,它就是一個湖,在裡面,遊客可以享受烏篷船的服務,體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感覺,船夫在前面嫻熟地駕船,慢悠悠地往前晃去,遊客在船裡面聊天看美景,愜意至極。

86版《西遊記》第16集《趣經女兒國》中師徒四人初到女兒國子母河的場景,拍攝的就是東湖景區霞川橋段景致。

大禹陵、香爐峰

在紹興,流傳著這樣一句玩笑,紹興發不了洪水,是因為大禹治水,幫我們阻擋了大水。

這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是每個孩子幼時的偶像。

大禹陵的山峰比較低,來參觀遊玩的人可以選擇爬一下哦,附近就是香爐峰(裡面有爐峰禪寺),是登山健步的不錯選擇。

86版《西遊記》第4集《困囚五行山》唐宮大殿,唐僧從這個臺階上去走向唐宮的場景,拍攝的就是大禹陵百步禁階。

還有像吼山、周恩來故居、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等等,都是紹興的旅遊景點。玩的地方不是很多,都是人文類的景觀,紹興人的文化內涵,也深深地被這些文化所薰陶著,有著文人的價值思想和底蘊。

包括小桔子本人的高中學校——稽山中學,原本也是府學宮的舊址,很有文化底蘊。

美食介紹一覽

臭豆腐

長沙的臭豆腐很有名,但是紹興的臭豆腐也絕對不遜色,記憶裡,小時候的紹興夜晚,放學出來就去學校旁邊的攤子裡買臭豆腐吃,一串也很便宜,1塊2塊就可以吃到飽。

金黃的光澤,閃耀在油鍋裡,「刺啦」塗上一盤醬料,那滋味,別提多美了!

現在紹興的街頭管制,就很少看見這種小攤了,往巷子深處走還會看見很多賣臭豆腐的(倉橋直街和魯迅故裡附近還有),不過價格就很貴了,5塊10塊的做成了商業化模式。

黃酒棒冰、黃酒奶茶

紹興黃酒,琥珀色,透明澄澈,隨著時間的久遠氣味會越來越濃烈,所以紹興酒又稱老酒

會稽山、古越龍山、花雕,都是比較有名的。

而紹興老酒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從春秋時的《呂氏春秋》記載起,歷史文獻中都不乏有對紹興黃酒各種方面的評價。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讚美:"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參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

清代飲食名著《調鼎集》中則是把紹興酒和地方酒相比:"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飲之令人發渴,而紹酒獨無:天下酒甜者居多,飲之令人體中滿悶,而紹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為上品,非私評也。」並且對紹興酒的品質作了"味甘、色清、氣香、力醇之上品唯陳紹興酒為第一"的評價,可見評價之高。

紹興黃酒品種很多,著名的有元紅酒、加飯酒、花雕酒、善釀酒、香雪酒,愛好品酒的人士都可以大膽購買。

說了這麼多黃酒的名頭,紹興人真正愛做的,還是邀上三五好友,帶上一瓶紹興酒,咪一口,在酒意和友誼中交流感情。

而黃酒棒冰、黃酒奶茶,作為紹興獨特的零食,也是可以品嘗的一絕哦!

奶油小攀

這是一種獨特的小吃,據說在魯迅故裡裡面的一家才是最正宗的。

嘗起來有點像蛋撻,帶著的脆皮又比較硬,味道很不錯,很適合遊客品嘗。

茴香豆

說起茴香豆,很多人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茴香豆本身是比較堅硬的,但是包裹著的外殼很好吃,也叫老人豆,紹興人在做喪事的使用較多。

梅乾菜餅

紹興人,比較愛吃鹹鹹的食物,過年的時候醃菜、醃肉、魚乾等等,也有很多黴的東西比如黴豆腐,而梅乾菜也是紹興的一大喜愛。

飯桌上,一碗梅乾菜扣肉就可以收穫一家老小的心,而像梅乾菜餅這樣的小吃更是隨處可見。

同心樓

講到紹興的美食,必須要講一下這個地方,幾乎就是美食聖地。1塊錢一個的生煎包,汁多肥美、個大飽滿,2.5元一個的大肉包,吃得超級滿足,排隊的隊伍總是能排很遠。

現在同心樓的生煎漲價了,但是依然不能阻擋紹興人的吃吃吃。

紹興近幾年來的變化

依託靠近杭州的地域優勢,近幾年來紹興發展得非常迅猛。

鏡湖新區建起了圖書館和科技館,有了自家門口的高鐵站紹興北站,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地鐵站,城市建設發展得很快。

作為一個紹興人,有喜有憂,喜的是紹興被越來越多的人看見,有了非常可喜的進步,憂的是紹興原本是靠印染紡織業(有很大的紡織市場)發展經濟的(但是也汙染環境),不知道紹興未來的發展是往高精尖產業發展還是以旅遊業為核心拓展出去或者還是走紡織路線。

從小到大,去過很多外面的城市,也發現了紹興的很多不足,但是總是對家鄉保留著最誠摯的熱愛和敬意,無論它有多少的問題,在外人眼裡不被認可,它永遠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城市。

借用艾青的一句話。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紹興,是我永遠的家!

相關焦點

  • 在紹興,遇上茴香豆
    茴香豆,因魯迅小說《孔乙己》而聞名。這篇早已入選學生課本的名篇,讓國人記住了那個可笑又可憐的落魄讀書人,也記住了「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豪言,和「多乎哉?不多也」護著自己碟中茴香豆的細節。如今,捏著一枚茴香豆的「孔乙己」,就站在紹興魯迅中路上,成為遊客爭相合影的明星,而他身後就是著名的鹹亨酒店。
  • 諾日朗瀑布是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之一,這裡的瀑布波瀾壯闊,很美
    諾日朗瀑布是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之一,看到這一幕是不是不僅能想起猴哥師徒5個取經的場景?這裡的瀑布算的上是波瀾壯闊,但是更有時代的情懷,豐水期時諾日朗瀑布,讓觀賞者更能感受到這裡的氣勢磅礴,這裡也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最美六大瀑布之一。
  • 86版《西遊記》幾大取景地,看看你去過幾個?
    要說最經典的《西遊記》,那必須是86版的,雖然這個版本的《西遊記》,並沒有太多特效和資金,但拍攝出來的作品,卻十分耐看,不僅80後90後喜歡,連00後也喜愛至極。對於86版《西遊記》的人物,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對於某些片段的取景地,相信大家並不怎麼熟悉,今天小編就簡單給大家介紹幾個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看看你去過幾個?黃果樹大瀑布,還記得猴哥的老家是哪嘛?對,就是水簾洞,所謂水簾洞就是指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原來這裡就是86版西遊記石猴出世的取景地
    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文昌一年四季氣候適宜,溫暖溼潤,被稱為小春城,絲毫不遜於昆明,同時,作為閩南文化的發源地,文昌迷人的人文風情更令無數遊人沉醉其中。這趟旅程,打算去到這個花園城市一探究竟。可以選擇嘗試木鳥民宿,民宿樣式各異,房東熱情好客,可以為你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
  • 茴香豆的樣子
    誦讀  正大光明因了魯迅及其筆下那位著名人物孔氏乙己的緣故,甫一踏上紹興的街道,那濃鬱獨特的茴香豆的氣息便已直撲面門,直抵肺腑了。其實還不是紅紋大理石,哪有血跡可以蔭透石頭的道理……這……紹興的茴香豆不就是我們北方的蠶豆嗎?聞我此問,「魯鎮」的朋友莞爾一笑:蠶豆在我們這裡叫羅漢豆,經過特別的工藝便成了茴香豆。從前的從前,其只叫羅漢豆。他說,其實茴香豆只是魯迅小說裡虛構的一種下酒之物,其形狀如何,味道怎樣,是否以羅漢豆為原料,不得而知。
  • 山陰紹興旅遊攻略
    關鍵詞:紹興 旅遊攻略 魯迅故居紹興景點魯迅故裡景區魯迅故裡是紹興市內的一條歷史街區,這裡是文豪魯迅先生少年時生活過的地方。景區內不僅保留了不少當年的老建築,還恢復了先生筆下的土谷祠、壽家臺門等景觀,百草園、三味書屋等兒時課本中的場景,也能在這裡找到。景區的主道兩邊粉牆黛瓦,你可走進魯迅故居參觀先生誕生之地,去百草園或三味書屋看一看少年魯迅求學時用過的書桌。當然,你還可以去鹹亨酒店,與孔乙己銅像合個影,吃吃茴香豆、來碗黃酒,品味一下紹興式慢生活。
  • 曾經是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常年氣溫19℃,是個避暑好去處
    而且這裡還曾經是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之一,是不是勾起了大量小夥伴們的回憶呢?下面就跟隨唐sir一同欣賞這個美麗的景點吧!進入景區的大門之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佛像,這尊佛像莊嚴肅穆地矗立在階梯的盡頭而沿著前路繼續前行,你會發現童年記憶中最熟悉的西遊記師徒四人的雕像。要知道我們最熟悉的86版西遊記中有著大量的取景鏡頭都是在佛爺洞取景拍攝的,因此一些佛爺洞也給人一種十分熟悉的感覺。而除卻西遊記外,還有著大量的影視劇都曾在這裡取景拍攝過,可見這裡的景色之美了。
  • 別光看那隻潑猴兒啦 | 86版《西遊記》取景地打卡指南
    下面帶你重溫一下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除了白骨精的陰狠讓人印象深刻之外,就是她詭異而美麗的洞府,那個不是人造景觀,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地方就是湖南冷水江波月洞。版《西遊記》中菩提祖師的道場方寸山取景於四川具有古老道家文化的青城山。
  • 孔乙己打斷腿都要吃的紹興菜,魯迅書中的孔乙己酒家有多好吃
    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孔乙己被稱讚好吃其實是有點崩潰的。因為對這個名字的印象完全來源於屬於紹興觀光區的孔乙己酒家。報導中提到的茴香豆和臭豆腐,給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好吃」的印象。此次來到上海的孔乙己知道,北京、上海和紹興的孔乙己酒家不是同一家店,今天要為上海好吃的孔乙己餐館正名來孔乙己吃紹興料理,當然要搭配黃酒,醇厚的甜味特別適合偏重口的紹興料理。比如說點一份油潤適宜的豆腐,溼潤清爽,醬汁的香味和恰到好處的鹹淡。一邊點菜一邊吵架餓死了。上菜前服務員帶來幾杯口味香甜的濃厚米漿,很是舒心。
  •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孔乙己最愛的茴香豆,竟是如此好吃!
    「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魯迅的《孔乙己》雖說是我們三十多年前語文課本上所學,但是至今仍記憶猶新。孔乙己是魯迅筆下的悲情人物,是新舊社會過渡時期少數知識分子的典型,沒有功名利祿,卻清高無比;沒有經濟來源,卻端著讀書人的架子,不願意靠雙手勞動去賺取錢財!
  • 個人較喜歡的景點:86版《西遊記》取景地,貴州黃果樹陡坡塘瀑布
    壯觀的陡坡塘瀑布 景區遊覽車行駛路線之所以將陡坡塘瀑布放在最後一站,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這裡處在返程路上沿河而建的石板路 進入景區大門後,走到看瀑布的位置,整個過程會比較輕鬆,沒有天星橋景區的路途漫長,也沒有大瀑布景區的陡峭山路,這裡路面坡度平緩
  • 一壺黃酒 一碟茴香豆 | 醉夢中煙雨紹興遊
    序:印象中的烏篷瓊影,夢中水鄉一、尋味孔乙己:一壺黃酒、一碟茴香豆二、十年樹木,百年「周樹人」三、早早早,三味書屋哪裡「早」四、沈園:愛情令人淚流滿面五、濃情咖啡結語「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提起紹興,腦海中就浮現出穿梭在古橋、古道下的烏篷船。
  • 紹興10大必玩景點
    你可走進魯迅故居參觀屋後那曾是他兒時樂園的「百草園」;或是去「三味書屋」看一看少年魯迅求學時用過的書桌;還可以去「鹹亨酒店」,與「孔乙己」銅像合個影,吃吃茴香豆、來碗黃酒,品味一下紹興式慢生活。東湖:坐一回烏篷船東湖給人一種小巧而有靈氣的感覺,被人們比作「山水盆景」。
  • 86版《西遊記》中花果山、水簾洞、高老莊的取景地,都是在這裡!
    黃果樹風景名勝區主要包括黃果樹瀑布景區、天星橋景區及陡坡塘景區,黃果樹瀑布也是86年版《西遊記》中花果山、水簾洞、高老莊等地點的取景地。【大瀑布景區】我是一路暴走一路看美景,整個瀑布瀰漫著濃濃的霧氣,給人以仙境的幻覺。第一二三四五六觀景臺都是人。個人覺得大是大的、壯觀也是壯觀的,不過沒有想像中好看。比較有特色的是瀑布後的水簾洞,聲如洪鐘,好玩。
  • 86版《西遊記》取景地,楊潔導演生前最鍾情的貴州陡坡塘大瀑布
    今天,曾經風靡全球的電視劇86版《西遊記》的總導演和總製片人楊潔女士去世了,享年88歲,可以說,我們這代人都是看著這部經典電視劇長大的,就發一篇當年86版《西遊記》的取景地,楊潔導演生前最鍾情的貴州陡坡塘大瀑布,緬懷一下她老人家吧!
  • 中國「最出名」城市,黃酒和茴香豆人人熟知,其悠久文化被忽略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地土遼闊,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保留下來眾多的歷史古蹟和風景名勝,而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這些風景古蹟也被逐漸開發為旅遊景區,而我國有一個小城市,大家都是在教科書中就認識了這裡,而且人人都知道這個城市的黃酒和茴香豆最出名。
  • 86版《西遊記》在泉州取景 孫悟空吃麵在挖角街拍攝
    您還記得86版《西遊記》第一集中六小齡童飾演的美猴王初到人間的場景嗎?拾衣裳、偷鞋帽、喝酒吃麵……這些讓人開懷大笑的場景,有一部分就是在咱厝浮橋挖角街拍的,面更是當地阿姨照導演的吩咐煮的。由於拆遷,浮橋挖角街已經不復存在,煮麵阿姨也不知去向何方,但所有記憶都留在市民林育新的腦海中。近日他發的對比圖在微信上又火了一把。
  • 「黃酒棒冰」之後 「黃酒茴香豆」再成「網紅產品」
    「茴香豆的茴字有四樣寫法,你知道麼? 」孔乙己懇切地對「我」說。隨著魯迅小說《孔乙己》的廣泛傳播,茴香豆這一紹興特色小吃也「名滿天下」,然而,吃過的遊客都會發出感嘆,「相見不如想見。太硬、難吃。」不過,日前記者在紹興魯迅故裡看到,經過改良,茴香豆的做法已達8種之多,其中的「黃酒茴香豆」更是成為「網紅產品」。10月24日下午3點左右,記者在孔乙己土特產有限公司魯迅故裡門店看到,8種口味的茴香豆正一字排開:什錦味、海苔味、蟹黃味、辣味、爆開豆、筍乾味、黃酒味、原味。五六名顧客正在排隊購買,一名外地遊客挨個看了一圈後,挑了一包原味和一包黃酒味。
  • 86版《西遊記》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1986年,《西遊記》在央視一套播出後,就引發了萬人空巷的追劇熱潮,時至今日,該劇播出整整34年,播放了不下2000多次,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 雖然這34年以來,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西遊記》,但很多只是曇花一現,完全和86版的《西遊記》無法比。
  • 上海茴香豆
    提起茴香豆,人們會想起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的描述,茴香豆也隨著小說的傳播不脛而走名揚天下。如今凡到紹興的遊客,多半都去鹹亨酒店一聚,品嘗一下正宗的紹興茴香豆和紹興老酒,順便欣賞一下吳越的民風 紹興茴香豆做法並不複雜,有個順口溜說:「蠶豆洗淨上鍋煮,加入桂皮大茴香,邊煮邊攪再加鹽,水幹豆熟滿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