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之後,美元一直是全球貨幣的霸主。這個霸權貨幣體系給美國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巨大利益。可以說,沒有美元霸權就沒有今天的美國。究竟美元霸權是如何建立起來的?美國又從中獲得多大的利益呢?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美元霸權地位形成的重要基礎
美國的華盛頓山上風景如畫,站在這裡可以一覽腳下那片廣袤的橡樹——布雷頓森林。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區華爾街工作的金融精英們幾乎每個人都要到這裡頂禮膜拜,並且要把發生在這裡的大事件進行細細品味。
1944年7月,二戰還未結束。在布雷頓森林小鎮中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40多個國家的730名代表,開始研討創建戰後新的貨幣體系。不過,在這茫茫人海中,聚光燈只聚焦在兩個人的身上,第一位是代表英國的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另一位就是美國財政部長助理亨利懷特。
凱恩斯在當時主張成立一個新的貨幣聯盟,聯盟各國一起承擔互相之間的國際收支問題,發行統一貨幣「Bancor」,讓「Bancor」和黃金按固定比例掛鈎。這種形態有點類似於現在歐盟發行的歐元,其實就是希望英國與美國共同主導成立世界央行發行國際貨幣,然後管理各個成員國。
懷特則表示,同意凱恩斯計劃願景,但是不用再搞統一貨幣Bancor,直接以美元為中心,建立一個固定匯率來終結貨幣和貿易問題。
於是,英國再次被美國無情地拋棄。當時的凱恩斯仍舊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爭取最後的利益,同時參會的各個國家也都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爭吵,辯論,通宵達旦,從未停歇。但奈何當時美國如日中天。在二戰中,美國經濟飛速發展,其工業產值達到巔峰,黃金儲備更是佔到了世界的75%。在當時,美國已經著實成為全球經濟霸主。
在無數次的爭辯妥協之後,國際貨幣之王終於毫無意外地加冕在美元的頭上,一個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形成了。
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就這樣確立起來了,同時它規定了五大重要事項:
1. 美元與黃金掛鈎。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鈎;
2. 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
3. 各國貨幣可自由兌換,並確定了國際支付結算原則;
4. 確定了國際儲備資產:美元處於等同黃金的地位,成為各國外匯儲備中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5. 確定了國際收支調節的方式。
此外,這次會議還誕生了三大國際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貿易組織。其中這裡面提到的三個機構中前兩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1945年12月就相繼成立,只有世界貿易組織遲遲沒有定論,暫由關貿總協定來替代,後來於1994年才最終成立。
新的貨幣體系簡單地說就是美元掛鈎黃金實施金本位,其他國家貨幣掛鈎美元實施美元本位。一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每一美元就相當於0.888克黃金。然後各國貨幣規定自己貨幣的含金量根據和美元的含金量比值來定製和美元之間的匯率。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落地之後,它的確發揮了很多積極的作用,總結如下
1. 促進了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2. 保證了國際貨幣的相對穩定,緩解了國際收支危機,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於逆差國提供各種信貸支持,幫助會員國解決國際收支困難,促進貨幣的穩定。
3. 有助於生產資本的國際化和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為跨國公司的生產國際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促進各國的外交往來和國內經濟的發展。
但同時,這種體系對於美國來說好處更多。由於美國成為國際貨幣,美國不用考慮外匯儲備的事情,沒必要像其他國家一樣需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進出口平衡,並且通過印鈔又可以收取大量的鑄幣稅。鑄幣稅就是指印錢的成本和貨幣價值之間的差額。比如說印製一張一百美元的紙張,油墨和機器耗損等成本為一美元,那麼每一張百元美鈔就可以收取99美元的鑄幣稅。這樣一來,美國可以用極低成本的印鈔術換取其他國家的資產。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美元霸權地位逐漸形成
布雷頓森林體系自身具有天然的矛盾。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如果其他國家用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美國就需要通過向外貸款或者進口其他國家的物資和勞動,讓其他國家借走或者賺走美元才能夠持有美元並進行儲備作為外匯。這樣美國就必須保持貿易逆差,隨即而來的就是美元貶值,無法維繫對黃金的官價;而美國如果進行出口貿易,就是收取其他國家的美元。如果美國長期保持貿易順差,美國就會把美元又重新集中到美國,美元就不再世界化了。簡單地說,美國的經濟總量在不斷擴大,但並沒有這麼多黃金來支撐越來越發達的國際貿易,這就是著名的「特裡芬困境」。
這一理論很快得到了驗證。1949年,美國的黃金儲備為246億美元,佔世界黃金儲備總額的73.4%。但由於美國對歐洲長期存在的支付赤字,1959年底,美國的官方外債已經和黃金儲備總價值相當,都是兩百億美元左右。也就說,如果此時其他國家都來找美國兌換黃金,那麼美國的黃金儲備將在瞬間消失。1971年,美國短期外債總額已達六百億美元,而當時的黃金儲備價值卻只有97億美元。8月15日,尼克森政府宣布實行新經濟政策,停止履行用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1973年,美元對黃金再次貶值,各國採用浮動匯率制度,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
此後,美元從原本黃金之稱的貨幣變成了由美國自主決定且任意發行的全球性儲備貨幣工具,美元不再需要承擔與黃金掛鈎的職責,但是卻依然保持著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超然地位,美元霸權地位逐步形成。
美元霸權薅世界的羊毛,給美國帶來了巨大收益
美元霸權到底給美國帶來了多大的利益?確實有很多學者都試圖計算出來,其中最有名的算法由倫敦經濟學院兩位經濟學家提出。他們把美國想像成一個超級大銀行,美國對全球的投資視為銀行的資產,而全球在美國的投資則視為負債。銀行怎麼賺錢?主要是靠資產和負債的利差。這個利差就是美國從中獲得的利益。
從1952年到21世紀這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持有的外國資產平均收益率是5.72%,外國持有美國資產的平均收益率是3.61%,利差達到了2.1%。其中,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固定匯率時期,這個利差只有0.26%,而進入浮動匯率之後利差就急劇放大,上升到3.32%。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要摧毀布雷頓森林體系,後來又極力鼓動世界各國大搞浮動匯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