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為什麼愛開「咖啡廳」?9成一年就關門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臺灣知名企業家郭臺銘的一句話曾經讓臺灣年輕人心碎了一地。郭董說:「臺灣有很多年輕人,以開咖啡廳為滿足,這樣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年輕人聽了很生氣:我們為什麼這麼愛開咖啡廳?為什麼以開咖啡廳為滿足?是因為就算我們是天才,也成不了郭臺銘、王永慶,我們不是被父母要求去考公務員,便是進「血汗企業」被剝削,薪水10年不漲,天天加班窮忙,在哪兒都升遷無望,我們是逼不得已!

  低薪 40歲以下75%的人想單幹

  在臺灣,不管大學學的是什麼,想開咖啡廳的人的確不少,能開起來也不容易。近日,臺灣求職網站「1111人力銀行」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40歲以下的人中有75%想自己創業或已經單幹,其中21歲至25歲想創業的高達78%,26歲至30歲的有70%,31歲至35歲的有71%。

  創業聽起來與才華、活力、希望有關,但這項調查顯示,年輕人想創業的主要原因是低薪!算上獎金、福利,臺灣現在平均月薪為4.8萬元(新臺幣,下同),其中有六成在4萬元以下。11月臺灣「主計處」公布的數字顯示,有305.1萬人月薪未達3萬元,約佔全體受僱者的34%。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企業家表示,他1979年大學畢業時起薪2萬元,工作兩三年後漲到3萬元,現在30多年過去了,物價、房價已漲了幾番,年輕人的薪水還在兩三萬元之間,等於不進反退。

  低薪已經成為臺灣多年的話題,也是經濟學者研究不完的課題。大抵為經濟衰退、投資不振、彈性勞動力增加、自動化與人工智慧取代低技術工作等,哪一項都難擺平,年輕人困在低薪裡苦悶無望。還有為數不少的年輕人連低薪的工作都沒有,臺灣主管部門今年10月份的統計數字顯示,20歲至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2.33%,是平均值3.75%的3倍,在各年齡層中最高。低薪和高失業率,再加上網絡、大數據為年輕人提供了新的機會,將年輕人推上創業之路。

  因此,郭董看不上的咖啡店成了年輕人的嚮往之地。企業不留爺,自有咖啡店。調查顯示,臺灣年輕人選擇的創業項目排前三的是小吃,佔24%;飲品,佔20.3%;網購,佔20.2%。

  哀嘆 90%的創業者1年關門

  低薪無望,單幹成風。臺灣經濟部門統計數字顯示,每年新登記開辦的企業近10萬家,但1年內倒閉者高達90%,5年內倒閉者高達99%,可謂百死一生。一位研究者分析,青年創業受挫原因,一是資金準備不足,在沒有達到獲利點的時候,就被租金壓垮;二是創業模式雷同,競爭者眾,做不出特色便沒有市場;三是個人管理經驗和專業知識不足,用喝咖啡的心態經營不好咖啡店。

  創業的原因除了低薪外,還包括個人愛好和自我實現。但愛好不等於能力,自我未必成功。一位仍在苦撐小店的創業者向記者描述她的感受:「過去恨薪水低,現在零收入;過去恨朝九晚五,現在朝五晚九;過去嫌假期少,現在根本沒假期。」但做回上班族她又不甘心:「那樣的日子真沒希望,現在雖然更艱難,還有期待,至少我有成長的機會。」

  已經關門的創業者自評失敗原因為地點差,佔51.5%;客源不穩定,佔45.5%;商品不符合市場需求,佔27.3%。調查者對此分析認為,創業最忌倉促行事,一定要做好專業技術和心理上的準備,相對於打工,創業者起步前要花更多時間準備,預想很多問題,才能在壓力來時頂得住。

  想開一家成功的店,哪怕再小都不容易,以在臺北開一家咖啡店為例,有人列出最低開銷帳單:裝修和桌椅120萬元、房租押金10萬元、冰箱5萬元、咖啡機和烤箱等30萬元、冷氣設備25萬元、灶具和餐具25萬元、周轉金40萬元。調查顯示,年輕創業者的資金77%是來自個人和家庭積蓄,承受的營利壓力可想而知。

  為了解決年輕人低薪問題,臺灣當局鼓勵年輕人創業,設立了多個創業貸款項目,比如「中小企業處」管理的創業貸款,如申請開辦費可貸200萬元,周轉金可貸300萬元,購置和修繕廠房和營業場所可貸1200萬元。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自籌資金,一是申貸手續太繁瑣,二是需等候較長時間,最重要的還是怕創業不成反負債。(北晚)

  來源:東南早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為什麼那麼愛開咖啡廳?因為原因總是這麼出乎意料
    臺灣知名企業家郭臺銘的一句話曾經讓臺灣年輕人心碎一地。郭董說:「臺灣有很多年輕人,以開咖啡廳為滿足,這樣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年輕人聽了很生氣:我們為什麼這麼愛開咖啡廳?為什麼以開咖啡廳為滿足?是因為就算我們是天才,也成不了郭臺銘、王永慶了,我們不是被父母要求去考公務員,便是進「血汗企業」被剝削,薪水10年不漲,天天加班窮忙,在哪兒都升遷無望,我們是逼不得已!
  • 長沙首家"女僕咖啡廳"關門
    去年7月,長沙首家女僕咖啡廳「maid time」一亮相,馬上成了城中熱門話題。而近日,「maid time」已經悄然關門。近兩年來,長沙有更多主打某種主題的餐廳悄悄地開,又悄悄地關,如「黑暗餐廳」、「hello Kitty 主題餐廳」等。有業內人士認為,長沙還缺乏主題餐廳的生存土壤。
  • 臺媒:臺灣人為什麼不愛讀書?
    臺灣《中國時報》3月31日刊載社論探討臺灣社會的讀書情況。文章指出,臺灣人不愛讀書的新聞幾乎每年報紙都會登一遍,但多數人聞之藐藐,反應冷漠。文章從社會集體的生活習慣觀察不愛讀書的現象,文章直言,如果不能改變這樣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性,再怎麼呼籲鼓吹閱讀風氣都將無效。   社論摘編如下:   又是一個令臺灣人難堪的國際比較數字:臺灣人一年只讀兩本書(教科書除外),不僅和原先就遙遙領先世界、酷愛讀書的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沒得比,連動輒要拿來比較的韓國,都遠遠超過臺灣。
  • 武漢眾籌咖啡廳-CC美咖關門 創始人宋文豔談啟示錄
    同時,因為有了這個不錯的場地,我們設計了HR--365學習卡,經常在咖啡書吧組織學習沙龍,還有各種好玩的活動,2013年一年時間,咖啡書吧還贏利了。   這時,從北上廣出現了眾籌的概念,全國一下子開了好多眾籌的咖啡廳,比如「很多人咖啡」,北京的「車庫」,廣州的「貝塔」,武漢的「DEMO」等等,我們在漢口的這家小店開得不錯,來參加活動的人越來越喜歡這個店。
  • 昆凌咖啡廳歇業:以寵物Machi命名出品萌翻天 租金水漲船高無奈關門
    昆凌咖啡廳歇業:以寵物Machi命名出品萌翻天 租金水漲船高無奈關門  Evelyn Zhang • 2019-03-06
  • 威尼斯300歲「花神咖啡廳」恐關門
    但或許誰都不會想到,曾有無數達官貴人、企業家、藝術家、文學家、甚至大使也會前來的300年老店「花神咖啡廳」竟也被這場疫情逼得走入了絕境。花神咖啡廳負責人馬可(Marco)表示,自己一直在堅持,盡一切努力讓咖啡廳保持生機,但一切都是徒勞,「花神」恐不會再重新開門,尤其是國家在店租方面絲毫未給予店家支持。
  • 威尼斯300歲"花神咖啡廳"恐關門
    但或許誰都不會想到,曾有無數達官貴人、企業家、藝術家、文學家、甚至大使也會前來的300年老店「花神咖啡廳」竟也被這場疫情逼得走入了絕境。  花神咖啡廳負責人馬可(Marco)表示,自己一直在堅持,盡一切努力讓咖啡廳保持生機,但一切都是徒勞,「花神」恐不會再重新開門,尤其是國家在店租方面絲毫未給予店家支持。
  • 深圳美女開咖啡廳,咖啡免費喝,誰能想到沒虧錢,還賺了不少
    即使到了現在這個無數實體店關門倒閉的時候,依舊有很多老闆認為,只要自己的產品好,那麼就不會缺生意。其實很多老闆把產品和引流方案沒搞清楚,方案和產品並不是不能共存,當你沒有顧客的時候,誰會知道你產品好不好?產品固然是維繫顧客的根本,但這只是基礎,想要更多的顧客,只靠產品的沒有用的。
  • 臺灣人為什麼愛排隊?
    臺灣人對「排隊」有一種情結,「就是愛排隊,排什麼都不奇怪。」「大夏天9點就去排隊,排了三個小時!一位生活在臺灣的印度阿姨,就這麼被臺灣人「愛排隊」給同化了!臺灣人排隊基本上會維持在一個人的私密空間最小的範圍內,人與人之間間隔不太遠,不會讓加塞者有機可乘,隊伍也基本上整齊。工作人員也會嚴格遵守排隊的規則,如果你插隊,售票員不會售票給你,並且會提醒你排隊。
  • 阿信開咖啡廳 親自研發「豆乳拿鐵凍星砂」
    記者餘承翰/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他(阿信)滿喜歡巡店的,有時晚上低調走進來,自己找個位子坐下。」StayReal Cafe營運長彭克表示,當初阿信帶StayReal員工到辦公室附近的「GABEE」咖啡店開會,對咖啡讚譽有加,老闆林東源是臺灣第一屆咖啡大師賽冠軍,後來阿信開了StayReal Cafe,不作二想,找上林東源合作。
  • 「開一天賠一天」 臺灣知名商圈店家只能硬撐或關門
    臺灣部分夜市商家受疫情衝擊只能關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臺灣地區觀光型商圈遊客驟減。島內部分著名商圈受到嚴重衝擊,越來越多店鋪關門,業者們感嘆「開一天賠一天」。
  • 中國第一國營加油站開咖啡廳成網紅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中國第一國營加油站開咖啡廳成網紅 中國第一國營加油站開咖啡廳成網紅 生活放大鏡 09-28 21:56 【中國第一國營加油站開咖啡廳成網紅】1948年10月10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營加油站在上海南蘇州路四川中路落地
  • 臺灣人為什麼這麼愛改名?
    原標題:臺灣人為什麼這麼愛改名?在臺灣,改名頗為流行,甚至有專門的「姓名條例」。以前臺灣百姓要改名,只有兩次機會。姓更是不能隨意改動,只有被認領、被收養,以及終止收養時才能更改。但是這項規定在本月有了變化,臺灣立法機構日前通過了「姓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放寬了改名限制,臺灣民眾一生改名機會增加至3次;至於改姓的部分,也新增了認領、收養被撤銷,以及臺灣少數民族因改漢姓,造成家族姓氏誤植、音譯過長需更改等內容。為什麼臺灣會這麼流行改名,還要修改「姓名條例」,是因為新名字好聽、好念,還是圖吉利、想轉運?同時,改名容易,後續的社會管理該怎麼辦?
  • 大陸人在臺灣:我愛臺灣人的「雞婆」
    中新網5月27日電 臺灣《旺報》27日刊登投稿文章說,馬上要回大陸才發現多麼喜歡臺灣,喜歡這裡熱心善良的臺灣人,喜歡這裡的文明秩序和安逸的生活,喜歡這裡的美景,也愛臺灣人的「雞婆」。  文章摘編如下:  轉眼離回大陸的時間只剩一個月了,記得去年回大陸時是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想回到親人身邊,想回湖南吃各種有辣味的美食。
  • 關於臺灣的十個半懂不懂:為什麼臺灣人把「和」說成「汗」
    臺灣「立法院」為什麼總愛打架?臺灣人為啥把「和」說成「汗」?臺灣最早的檳榔西施又是穿什麼的?作為大陸人的你,是不是也在好奇這一連串問題的解答?觀察者網為您一一解答這些你未必能理解的臺灣「風土人情」。Q:臺灣「立法院」為什麼總愛打架?A:「立委」打架已經out了。
  • 塞尚最愛的法國咖啡廳被燒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3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歐洲近來火災不斷,根據法國媒體報導,超過200年歷史的傳奇咖啡店「雙叟咖啡廳(Les Deux Magots)」,因發生火災損毀,當地消防隊出動滅火,救出17
  • 西安KTV行業爆發「關門潮」 一年30家店關門
    記者近日採訪西安8家KTV相關負責人發現,去年西安KTV行業關門及轉讓事件接連發生。據業內人士不完全統計,去年有近30家店關門或轉讓。業內將原因歸結為:市場飽和,商鋪租金、用工成本上漲,利潤率下降,年輕消費者觀念轉變,網際網路衝擊下KTV客戶分流……  但行業不會消失,有人退出,也有人在不斷進入。而轉型,無疑成了行業的共識。
  • 臺灣人為什麼不愛買書 網絡閱讀大行其道
    摘要:在網絡閱讀大行其道的今天,臺灣出版業是否已經步入寒冬引發廣泛關注,畢竟,「愛看書」曾經是臺灣人引以為傲的標籤。與出版社顯而易見的「業績大滑坡」相比,臺灣人均出版量在《經濟學人》的統計中排到了全球第二位。
  • 每個女人都想開一家咖啡廳,浪漫又有錢
    每個女人都有一個開咖啡廳的夢想,甜香縈繞,太陽透過玻璃灑進店裡,不需要很多客人,一兩個知己圍坐在一起輕聲聊天。甜品、咖啡、能看書也賣書,浪漫又掙錢。就像女人渴望擁有的愛情,要男人給浪漫,也要他給錢。如果男人不能給,那就開家咖啡廳吧。
  • 昆凌開咖啡廳,用愛犬名字命名,網友:周杰倫喝奶茶都要排隊?
    最近,年僅24歲的昆凌因為開咖啡廳生意火爆被臺灣媒體採訪,被網友稱為最厲害的天王嫂。當時18歲地昆凌和比自己大14歲的周杰倫戀愛時,本來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混血小模特,之前僅在綜藝中擔任過小角色,那時的昆凌還沒有褪去嬰兒肥,上臺介紹自己時吐舌頭的樣子十分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