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兩大電芯新秀企業帶來的思考

2021-01-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挪威兩大電芯新秀企業帶來的思考

  在之前的文章《歐洲人如何看待自己的電芯產業?》中,有提到挪威的兩家電芯新秀企業:Morrow和Freyr。

  Morrow主要由挪威能源集團Agder Energi (挪威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公司之一)和挪威企業家Bj?rn Rune Gjelstens 共同出資組建,其他組建方還包括:環保組織Bellona,SINTEF研究院以及一些歐洲的電池行業原材料供應商。

  Morrow的創建也同時得到了歐洲研究項目Horizon 2020的支持。工廠將建在挪威南部 Agder地區 Arendal 的Eyde能源公園。

  Morrow官方宣布的規劃年產能為32GWh,總投資約4.7億歐元(怎麼這麼少?按照目前國內建設1GWh電芯產能,大約需投資4億人民幣,32GWh至少128億人民幣,至少約16億歐元)。

  32GWh產能預計在2024年完成建設。分四期進行建設,每期8GWh.Morrow將電芯的主要目標市場,定位在:電動汽車和電動船舶。

  根據Morrow官方的報導,初期Morrow的電芯技術將沿用目前的主流技術路線,但是後續將會採用下一代的鋰硫電芯(被歐洲人定義為第五代電芯,如下圖)。但實時的具體時間節點,Morrow官方並沒有透露。

  在技術層面,Morrow方面同時想利用挪威石油工業裡的一些報廢原材料作為電芯的原材料。

  Freyr 選址在挪威的Rana,Freyr的投資方主要包括:Rana當地政府和投資公司Helgeland Invest,另外還包括其他40家投資方。

  Freyr規劃電芯年產能32GWh,投資金額約45億美元,預計在2023年建設完成。Freyr將電芯的主要目標市場,定位在:電動汽車,電動船舶和儲能。

  在技術層面,Freyr則是直接採用歐洲人認為的第四代電芯技術-固態電池。根據Freyr官方的報導,其於2020年12月24日與24M公司籤署了固態電池的技術轉讓許可協議。(24M是當年美國如日中天的電芯企業A123創始人Yet-Ming Chiang二次創業的公司。看來不是中國的鋰電圈子小,全球鋰電圈子都有點小了哈)。

  之前關於歐洲人在電芯產業領域的強勢反擊,國內媒體都是通過大肆報導瑞典企業電芯新秀企業Northvolt來宣傳。

  而目前,Northvolt在北歐冰天雪地裡正在如火如荼,大幹快幹的同時,沒想到過去的1年多時間裡,在挪威又有兩家電芯新秀企業橫空出世。

  博主認為,目前外媒以及Morrow和Freyr官方釋放的所有信息中,這兩家的各種「公司行為」更能全方位的反映出歐洲人在電芯領域打響的「保衛戰」。

  可以從如下三個層面來剖析:

  1)背後的參與力量。背後的參與力量包含了社會和產業的各個層面。從當地政府,投資銀行,科研機構,歐洲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比如西門子等),電芯產業鏈上的供應商,投資公司等相關方。

  以Freyr為例,過去1年左右的時間裡,Freyr與各方力量籤署的MOU就能反映出:歐洲整個社會和各個行業組織都在積極的響應和全員參與這場電芯領域的「保衛戰」。

來自Freyr官網

  2)電芯工廠的選址。在之前JRC的報告中,JRC建議歐洲後起的電芯企業不要過多考量成本因素,要把精力放在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上。但是Morrow和Freyr的工廠選址卻還是「暴露」出了歐洲人不小的野心。

  選址在挪威,因為挪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全國使用的能源基本上都是清潔能源,98%的電力來自水電和風電。因此在電芯生產製造過程中的能耗成本相比亞洲電芯企業要降低很多。根據Freyr的官方報導,能耗成本至少要比常規的能源降低24%。

  另外,Morrow官方釋放的消息是:其後續想利用石油工業裡的一些報廢原材料作為電芯的原材料(具體技術細節未透露)。我們要知道挪威的石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是世界第三大的石油出口國。

  如果屆時真能做到,則可以大大的降低製造成本,且在技術層面能與亞洲中日韓電芯企業做到差異化。

  對於工廠具體的地點方面,Morrow的工廠附近有很多電化學產業,可以為其提供充裕的產業工人和熟練的勞動力,Freyr的工廠附近有很多金屬加工企業,可以為電芯原材料提供加工的便利。

  上述都是對於工廠選址的考量,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會體現在電芯的製造成本上,歐洲人試圖在成本上與亞洲「掰掰手腕」。

  3)技術層面「彎道超車」。早在2017年的JRC相關報告中,就提到要把精力放在「post-lithium ion chemistries」研發和應用中。上述提到的Morrow和Freyr在技術層面的舉動,正是響應了這一點。跳過目前普遍應用的化學體系,直接生產製造下代的電芯。橫向比較,有點類似同為新秀的電芯企業蜂巢,採用「四元」電芯和疊片製造工藝。縱向比較,又有點類似中國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彎道超車」。

來自JRC2017年發布的相關報告

  上述Morrow和Freyr為代表的歐洲電芯企業的行為和策略,側面反映出了歐洲人在電芯產業和能源變革方面的勇氣和決心。

  近期,中歐籤署的《中歐投資協定》進一步利好了後續中國電芯及產業鏈相關領域在歐洲大陸的投資和發展。

  三年之後,無論是本文提到的Morrow ,Freyr 還是之前提到的Nothvolt等歐洲新秀電芯企業,都直面下圖中,中日韓電芯企業的競爭。

  屆時的歐洲電芯產業格局,想必會精彩紛呈。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407)

相關焦點

  • 國產電芯支持500公裡超長續航,比克電池18650電芯創能量新高
    5月16日——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於鄭州舉辦比克18650-3.0Ah高能芯新品上市發布會,此舉意味著比克電池率先實現18650-3.0Ah電芯的量產及市場應用,國產18650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 寶馬買礦造電芯:車企與電池廠的奶酪之爭
    寶馬集團擬在2022年底前實現120億歐元的成本優化,以便轉型成為靈活的科技企業。因此,建設電芯研發中心2億歐元,並不算一筆小投入。 這筆買賣有一定道理。80%電池成本在電芯,電芯80%在原材料。電芯技術對電池的性能和成本都有重要影響。寶馬需要藉助研究,掌握不同場景下的電池技術和材料需求。
  • 外媒:中國同挪威關係正常化帶來利好信號
    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電外媒分析指,中挪此舉為國家間交往帶來積極信號。  中挪關係由於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事件嚴重受損,經歷了很長一段困難時期。6年來,兩國各領域合作受到嚴重影響。  「外交學者」網站稱,在兩國關係「凍結」期間,挪威一直努力試圖與中國恢復關係正常化。此番中挪關係恢復正常,將給挪威帶來重大經濟利好。
  • 挪威國有企業管理制度初探
    挪威關於設立國有企業的目的和國有企業管理方式的思考與論辯以及在管理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可以為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提供參考和借鑑。   一、挪威國有企業概況----國家擁有哪些企業?   2014年,挪威共有各類實體(entity)55.4萬家,其中,國家直接控股(state’s direct ownership)或參股、由中央政府各相關部門管理的企業67家。
  • 18650電芯和5號電池的區別
    電芯的額定電壓一般在3.0~4.0V左右,最常見的是3.7V;而5號電池的電壓為1.5V(不可充電)或者1.2V(可充電)5號電池-鑫通泰3.其工作原理(內部化學反應過程)不同。5.容量不一樣,18650電芯容量1000mAh-3500mAh,容量較大,而5號電池容量最大2700mAh。
  • 粵芯半導體逆勢上揚 首季產出超預期25%
    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粵芯半導體開足馬力忙生產、趕訂單,第一季度銷售逆勢增長超過預期25%。控疫情、穩增長,以粵芯半導體為企業龍頭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集成電路產業按下恢復經濟發展的「啟動鍵」和「加速鍵」。
  • 發生在挪威的純電風潮,小鵬G3首獲北極圈車主
    小鵬汽車首批向挪威市場出口的一百輛G3智能純電SUV已向分布於挪威28個城鎮的用戶交付,這一舉動標誌著小鵬汽車成為首個真正向歐洲消費者直接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品牌。作為核心軟體全棧自研的領軍品牌,小鵬汽車正以獨特的高智能品牌定位、紮實的研發能力,用戶第一的理念服務挪威市場的用戶,成為民族品牌出海的新標杆企業。
  • 三元電芯原位膨脹分析-不同充電倍率
    鋰離子電芯在充放電過程中,隨著鋰離子的不斷嵌入和脫出,電芯厚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膨脹和收縮,由於正負極材料的脫嵌鋰過程是不完全可逆的,隨著循環的增加,電芯的不可逆厚度也會不斷增加1-3。
  • 沒有什麼大企業的挪威,人均GDP為什麼可以這麼高?
    說挪威沒有什麼大企業,並不是真的表示挪威沒有大型公司,而是說挪威沒有知名的大企業,像瑞典的愛立信,沃爾沃,宜家這樣的跨國企業。目前瑞典擁有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雖然挪威沒有什麼特別的大型跨國企業,不過挪威的人均GDP卻非常高,達到7.54萬美元,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摩納哥,盧森堡,瑞士和愛爾蘭,位居北歐各國之首,遠超過鄰國瑞典,而瑞典是歐洲工業強國之一。
  • 移動電源選什麼好 三大電芯類型解析
    目前的移動電源電芯普遍都使用鋰離子電池,但是性能不一,而且從外形上是完全看不出來的,一般的規格標註也無法反映。下面就從電芯入手,一步一步探究移動電源的神秘世界。  鋰離子電池根據所用電解質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液態鋰離子電池(LIB)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LIP)兩大類。
  • 小鵬G3駛入挪威,見證發生在北極圈內的純電汽車新時代
    小鵬汽車首批向挪威市場出口的一百輛G3智能純電SUV已向分布於挪威28個城鎮的用戶交付,這一舉動標誌著小鵬汽車成為首個真正向歐洲消費者直接交付的中國智能汽車品牌。作為核心軟體全棧自研的領軍品牌,小鵬汽車正以獨特的高智能品牌定位、紮實的研發能力,用戶第一的理念服務挪威市場的用戶,成為民族品牌出海的新標杆企業。
  • 比克電池發布18650-3.0Ah電芯 能量密度可比肩松下三星
    此舉意味著比克電池率先實現了18650-3.0Ah電芯的量產及市場應用,並且使國產18650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正極材料工藝領先 電池能量密度比肩日韓比克電池能率先實現18650-3.0Ah電芯的量產和市場應用,與其很早就研發和使用高鎳811作為正極材料密不可分。
  • 挪威國有企業名錄
    公司網址:www.statkraft.no挪威斯匹茨卑爾格大煤炭公司(Store Norske Spitsbergen Kulkompani AS)挪威斯匹茨卑爾格大煤炭公司(簡稱SNSK)成立於1916年,由母公司SNSK和2家全資子公司以及1家控股公司組成,主要從事煤炭開採業務,位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
  • 挪威海產對華出口強勁 多家企業將亮相進博會
    (第二屆進博會)挪威海產對華出口強勁 多家企業將亮相進博會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周音)今年挪威海產品加速對華出口,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總量近11.2萬噸,同比增長14%,達36億挪威克朗(約合人民幣27.93億元)。截至目前,中國已成為挪威海產品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挪威海產局在北京挪威駐華大使館舉辦媒體分享會。挪威漁業海產部部長Harald T. Nesvik蒞臨現場,分享了中挪海產貿易關係的最新動向及市場發展情況。
  • 「芯觀點」美國國防部「軍工企業」黑名單,對中芯國際影響幾何?
    集微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公告,將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芯國際列入「中國軍方企業」名單,加上6月12日、8月28日先後公布的兩批企業,在美國國防部「黑名單」上的中國企業達到35家。
  • 力神電池兩款磷酸鐵鋰鋰離子電芯獲TUV南德IEC62619認證|美通社
    在第九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上,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兩款產品LP2770134-20Ah及LP54173210-202Ah磷酸鐵鋰鋰離子電芯獲得TUV南德意志集團頒發的TUV SUD Mark IEC62619證書。
  • 三星ICR18650-22F鋰電池電芯2200mAh
    三星ICR18650-22F鋰電池電芯2200mAh    【慧聰廣電網】電芯型號:ICR18650-22F(原裝正品)     電芯品牌:SAMSUNG        標稱電壓:3.6v
  • 雙電芯雙快充,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又要吃螃蟹?
    因此,眼下玩家們也期待一款真正解決續航痛點的、兼顧大容量電池與高功率快充的旗艦機型。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在玩家圈子中議論很火的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就拿出了一種相當新穎的設計,不僅內置了容量高達5000毫安時的電池,還採用了業內首款橫置式雙電池結構,也就是兩枚2500毫安時電芯;甚至還擁有兩個Type-C接口,兩個接口都支持PD3.0協議,充電功率最高可達90W。
  • 硬科技投向標|國務院:大力培育集成電路和軟體領域企業 中芯國際二...
    《科創板日報》(上海,王夢雅)訊, 本周,硬科技領域周報包括:國務院:制定出臺財稅等政策措施大力培育集成電路和軟體領域企業;燦芯半導體完成3.5億元D輪融資;中芯國際二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644%。集成電路與軟體行業迎來8大利好「新政」 企業期待細則落地深度:最高十年免徵所得稅!集成電路製造收政策大紅包 中芯國際擴產恰逢其時?深度:國產晶片和軟體迎重磅利好!
  • 揭秘IMG挪威躺椅的五大舒適法寶
    當身體向後傾躺,靠背會根據人體重心緩慢向後傾斜;起身時,則會像一隻大手輕輕推動身體立直,並且全程靜音無聲,讓椅子和身體產生細膩的互動體驗,感受極致的舒適。 ④人性化的腳踏設計為了滿足更多需求,IMG躺椅在腳踏設計上也是十分人性化,分為獨立腳踏和智能觸控兩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