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熱鬧的年貨街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葉永烈

葉永烈:上海市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1961年出版《小靈通漫遊未來》。

在臺北,春節到來時,年味最濃的是兩條街:迪化街和南門市場。

迪化街是臺北老街。我在夏天的時候去過那裡,這條 800米長、8米寬的老街兩邊,擁立著眾多的綢緞店、中藥鋪、食品店、餐館。春節前夕的迪化街,完全變成一條人的河流。往日的那些綢緞店、中藥鋪等等都「退居二線」,在這些店鋪前搭起了臨時的貨攤,原本就不很寬敞的路面變得更窄。這些臨時的貨攤上堆滿年貨,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年貨攤太多,彼此競爭激烈。於是,各施妙招,招徠顧客:最通常的招數,就是擺出樣品,讓顧客免費品嘗。一路走,一路嘗,客人可以一路嘗百味;還有的手持電喇叭,不停地高聲叫賣;還有的拿來高腳梯,放在街道當中,身上掛滿廣告牌,手持推銷的商品,向路人招搖;也有的廣告打的是「溫情牌」,在一大袋花生上,我不僅看見「鹽炒的更香」、「無敵香」之類廣告詞,還看到「跪求!!帶我走」這樣的廣告語……

我穿行在迪化街,被臺灣人濃濃的年味所感染。在這裡購物,以家庭主婦為主力軍,也有的扶老攜幼,甚至坐在輪椅上被家人推著,也要在這擁擠的年貨大街分享過年的快樂。在最擁擠的地段,我甚至一停下腳步,後面的人就會推著你向前走。

同是年貨街,迪化街主要是賣臺式年貨,而南門市場則是賣大陸年貨。南門市場是臺灣的「外省人」過年必去採購的地方。

迪化街是一條長街,而南門市場則是室內的規模相當大的商場。南門市場歷史悠久,自從1906年開市以來,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早年這裡是一大片平房,是臺北的果蔬集散地。1983年,拆除了平房,改建成高樓。南門市場設在大樓的地上一層和地下一層。往日,我去南門市場,看見地下一層是菜場,出售新鮮肉、蛋、菜、禽以及水產品,而地上一層是南北食品乾貨集散地。可是這一次我來到南門市場,顧客盈門,可以用「爆棚」兩字來形容。

在南門市場大門口,我就看見一個小攤掛著「上海魚丸」的招牌,那白色、橢圓形的魚丸,剛剛做出來,又鮮又嫩,飄浮在水中。走進南門市場,我又看到另一家商鋪在賣「上海菜肉餛飩」。這些上海小吃,使來自上海的我倍感親切。接著,我看到黃底紅字的「上海火腿行」的大招牌,這家商鋪佔了好幾個店面,出售火腿、醬肉、香腸。此外,還有「上海萬有全」、「上海合興糕團店」,出售種種上海風味的小吃、乾貨。

在迪化街和南門市場,我都看見「宅急送」廣告,寫著「寄常溫本島100元」、「寄低溫本島150元」,所謂「低溫」是指冷凍食品。這樣的「宅送年菜」業務,大大方便了顧客,只消在年貨市場訂貨、付款,「宅急送」直送家中。

逛了迪化年貨街,逛了南門市場,那濃濃的年味令我陶醉,使我在臺灣度過的春節格外新鮮,充滿奇特。

相關焦點

  • 臺北最大的「年貨大街」:熱鬧中透著蕭條
    臺北最大的「年貨大街」:熱鬧中透著蕭條   新華網臺北1月29日電(記者李海堂 衛鐵民)新春臨近,位於臺北市西部的百年老街迪化街,成了臺北人置辦年貨的大本營
  • 春風又佛大稻埕——臺北迪化街年貨市場
    臺北迪化街年貨市場裡,摩肩接踵的人流,伴隨著商家的叫賣聲,更使溫度上升了八分,這就是每年春節前臺北迪化街的"年景"了。春節是中國人傳統佳節,也是最重要的節日,大陸各地也因此產生了大小不一的年貨市場,或長久或臨時,都是當地節前最熱鬧之處。而臺北的年貨市場就是位於大稻埕的迪化街了。
  • 年貨+百貨,彌勒最熱鬧的年貨街在這裡!
    佛城廣場「2018新春年貨購物節」   彌勒最熱鬧的年貨街   購全國年貨,盡在佛城廣場,吃喝玩樂,一應俱全。萬種百貨潮品呈現,為廣大消費者打造一場全國年貨購物嘉年華。
  • 走訪臺北年貨大街: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圖)
    臺北大同區的大稻埕商圈,有條窄窄的老街叫迪化街。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
  • 臺北印象|廈門八市年貨PK臺北年貨大街,誰更帶勁?
    逛臺北的年貨大街首選迪化街,在捷運大橋頭站下車,順著標識的方向,很容易找到迪化街一段,這便是迪化街商圈的開始。而如果說到迪化街,很多人都會從「年貨大街」說起。迪化街———年貨大街的前世今生春節辦年貨是歷來的傳統,同樣地,臺北市民眾也需要置辦年貨。而迪化街被稱為「年貨大街」則要追溯到1996年。
  • 迪化街,臺北年貨大街
    位於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以辦年貨聞名,是有悠久歷史的碼頭大稻埕的一部分。迪化是烏魯木齊的舊名,乾隆取的。
  • 臺灣人如何置辦年貨?BBC:臺北年貨大街走起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臺媒稱,臺灣人過農曆新年也會採辦年貨,最著名的就是臺北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年前每天都吸引滿滿的人潮。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月1日報導,19世紀末,迪化街是大稻埕(今臺北市大同區)最繁忙的街市,是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茶葉、布匹、中藥的集散地,也正是因為迪化街商業活動興盛,孕育出了許多歷史悠久的老字號企業。1996年,臺北市政府開啟「年貨大街」計劃,藉由年貨銷售來推展促進當地經濟,為100多年歷史的迪化街再度注入新生命。
  • 臺北迪化年貨大街:商品琳琅滿目 建築各具特色
    每逢春節前夕,臺北人就會惦記著迪化街年貨市場早點開張,因為這裡是臺北市民購買年貨的首選之地,其豐富的貨源可讓人一次就將春節時必備的南北年貨一網買盡。正因如此,這個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的街巷,自1996年開始,年年此時必定要熱鬧一番。在這條不長的街巷裡,傳統商品琳琅滿目,建築群落各具特色,蘊涵了豐富的歷史和傳奇故事。歷史悠久迪化街位於臺北市西部的大同區,為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長約800米。
  • 探訪臺北「年貨大街」百年迪化老街年味兒足
    【解說】農曆春節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臺灣大大小小的年貨市集正是最熱鬧的時候。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臺北有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感受熱鬧的年貨「嘉年華」。  未進街口,就看到粉嫩俏皮的香豬氣球高懸於空中,五彩繽紛的燈籠把迪化街裝點的喜慶活潑。順著人流往裡走,琳琅滿目的年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讓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
  • 臺北年貨大街打造多元風貌吸引年輕遊客
    新華社臺北1月14日電(記者 劉歡 吳濟海)14日,臺北迎來一個溼冷的陰雨天。然而,參觀當地最知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的遊客卻絡繹不絕。今年,年貨大街以「分享年味·心團圓」為主題,在兩周時間裡規劃了一系列年節體驗活動。
  • 迪化街,「年味」不要溜走(臺北傳真)
    每年農曆新年將近,這條街匯聚四面八方的南北貨,搖身變成著名的年貨大街。迪化街賣年貨已有20個年頭,在年味漸漸變淡的今天,它正面臨新的挑戰。   今年攤位只租出七成   「歡迎試吃,不買不要緊,不好吃不要錢!」「來喝一杯薑茶,補血養氣!」記者近日走訪迪化街,依然是人潮摩肩接踵,叫賣聲此起彼伏。但仔細看去,卻發現商品種類變少了。
  • 臺北迪化街尋「年味」:年貨要討好彩頭 春聯手寫有講究
    【解說】在臺北說到年貨大街,人們自然會想到迪化街。  春節將至,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年味濃鬱。街道上方紅色的條幅和燈籠將沿街建築布置得喜氣洋洋,街道兩旁各類年貨琳琅滿目,商家則不斷向過往民眾熱情推銷著。  臺灣民眾過年選食材或送禮都講究好彩頭,因此有「烏金」別稱的烏魚子在迪化街成為暢銷品。
  • 探訪臺北「年貨大街」 年味溢滿迪化老街
    中新社臺北1月23日電 題:探訪臺北「年貨大街」 年味溢滿迪化老街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願臺北人常說:「春節不逛迪化街,整個年沒特色、沒滋味。」臺北的年味,只有在迪化街才能「聞」到。農曆年關將至,記者慕名探訪了這條被稱為臺灣最有年味的老街。
  • 走馬昆明年貨街
    私人頂起半邊天    「往年昆明的年貨街,基本上都聚在翠湖西路、科技館一帶,自組成市場後,每日路兩旁商鋪林立,路中央人來攘往、熱鬧得不同尋常,逢周末或短暫的節假日,逛年貨街的人更是多得到了摩肩接踵、擠得難以行走的地步,那種場景,足讓人久久地回味和難以忘懷……」打開話匣子,這個40多歲名叫何文進的來自馬龍的個體商戶忍不住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
  • 臺北年貨大街年味濃(圖)
    1月22日,臺北市民在逛年貨大街。當日,臺北舉行年貨大街迎賓走街拜早年活動,揭開年貨大街活動的序幕,濃濃的年味吸引眾多臺北市民紛至沓來,逛街購年貨。據悉,一年一度的臺北年貨大街將於1月29日正式開街。
  • 「賣假髮的都來」 臺北迪化街漸失年味(圖)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臺北迪化街年貨大街出租率下滑《中國時報》   中新網1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想到年貨大街沾年味,愈來愈難。報導說,在大賣場、網絡購物的連手夾攻下,被稱為「年貨買氣指標」的臺北迪化街也遭殃,今年不只黃金攤位招不到攤商,整體出租率更跌落至7成。
  • 迪化年貨大街今天「起跑」臺北年味從這裡開始
    春節臨近,臺北市「2017臺灣年味在臺北」年貨大街活動拉開帷幕。據臺灣媒體消息,今年規劃出大稻埕迪化、臺北後車站華陰街、臺北地下街、寧夏夜市等商圈,讓民眾採買年貨,時間從早上11時至晚上12時不等,而久負盛名的迪化年貨大街13日即「起跑」。採買年貨不二選擇臺灣畫家郭雪湖的《南街殷賑》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反映了1930年代迪化街的繁華。
  • 迪化年貨大街今天「起跑」 臺北年味從這裡開始
    春節臨近,臺北市「2017臺灣年味在臺北」年貨大街活動拉開帷幕。據臺灣媒體消息,今年規劃出大稻埕迪化、臺北後車站華陰街、臺北地下街、寧夏夜市等商圈,讓民眾採買年貨,時間從早上11時至晚上12時不等,而久負盛名的迪化年貨大街13日即「起跑」。  採買年貨不二選擇
  • 岑小溪的年貨街去哪裡了?
    臨近年關,岑小溪就開始熱鬧起來了走過南北大道是震耳欲聾的音樂聲來到商貿城后街每個角落都飄浮著美食的誘惑好不容易擠到了南方市場附近卻發現人頭攢動嗶……嗶……嗶……處處都是車輛!咦!前面這一片布景怎麼那樣眼熟這不是往年年貨街的造型嗎我們平臺早就接到過消息今年年貨街設在明華城啊怎麼這裡也有?難道是因為近年岑小溪發展神速連年貨街都要設兩條了?據了解岑小溪年貨街原本只設一條,就是明華城的!
  • 百年迪化老街,給你一個古早味的臺灣,看疫情下的臺北年貨街氛圍
    若想感受一下老臺灣昔日風華的話,一定不能錯過臺北的迪化老街,它是臺北現存最完整也是最有歷史意義的老街。走進迪化老街,閩南傳統民居、洋樓、現代主義以及巴洛克式的建築特色一一呈現在你眼前,有著多元文化和中國傳統簡樸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