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不如布一局茶席,縱情茶事

2020-12-21 蘇茶網

清秋,草木搖落,冷露凝結,天氣忽而轉涼。但對茶友來說,這個時節最值得享受。因為清秋季節,最適合的莫過於布一局茶席,縱情茶事。

落葉繽紛,風聲冷冽,於天地之間,尋方寸之地,一場茶事,三兩小物,慢悠悠拿起茶杯,呷兩口,這副畫面比清秋的時光還要靜美。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黃庭堅寄詩友人:「何時來煮餅,蟹眼試官茶」。納蘭性德說: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中國人的茶趣,就體現在三杯兩盞香茗,圍爐夜話,歲月靜好。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義莫若一席茶。一場茶事,參與的人至關重要。

布一局茶席邀請哪些人?自然是志趣相投,趣味相似之人。太吹毛求疵的、太囿於規矩的、太活躍鬧騰的,都不適合出席這種雅事,只有一致的品味才能讓一場茶事自然放鬆、賓主盡歡。

觀落葉之靜美,品茶之真味,清秋時節,手書一封,邀三兩友人,這是茶人最風雅的事。

確定好參與這場雅集的人員與人數,接下來就是準備茶器了。

茶器之選,在於襯茶、襯人、襯景

一口茶湯解渴意,一抿茶香至清雅。為了這一口享受,一方小小的茶席也往往器物齊全,杯盞錯亂間主次有序,頗具儀式感。

具體來說,一場茶席的器物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具有實際衝泡、品飲功能的器物,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勻茶器、茶盞、蓋置、盞託、茶則、茶匙、水盂、茶巾等。二是具有點明茶席主題、加深審美體驗的裝飾物,包括席布、花器、香器等。

其中有實際衝泡、品飲功能的茶器自然為主,裝飾作用的茶器為輔。

茶席有繁有簡,視場景、主題甚至人的心情而定。繁可花盡心思,器物俱全,場景精美;簡也能一壺一杯,月下獨酌。

所以一方茶席,茶器的選擇,不追求全與極致,視情況為定。

茶器的材質也不需刻意追求高檔,自在、合適就是最好的。

紫砂沉穩,瓷器清麗,玻璃簡潔,各有各的長處,配合當日要喝的茶來選擇合適的茶具。

茶器的器型與色澤最好也要與茶席主題相映成趣。

古樸的風格適宜深色茶具來打造,清雅的風格選擇淺色調的茶具更好,總之一器一物的選擇,都是茶與人的襯託。因為茶席,讓人愉悅的想像力與自在感,永遠大於嚴守分寸的儀式感。

一茶一席,優雅入骨

茶器選擇好之後便是布置了。茶席就像是畫家的畫布,提供茶人的創作空間。

從一塊布、一把壺、配上幾個杯子,到根據環境及茶的種類,用顏色和材質營造出美感,打造出優雅的品茗空間,茶席的布置,有深有淺,端看茶人的審美與意境。

茶席的講究,不追求器物的極致,更在於意境之雅。

秋天的茶席布置,可以蕭瑟,也可以鮮亮,因為秋天是色彩最豐富的季節。竹籃內的小黃菊,茶瓶中一枝紅楓,或一束蘆葦,都能給茶席增一抹秋色,添一份雅致。

茶席之雅不在於形式與規則。

精心打造的場景裡,賓朋滿座,茶香氤氳,飲至酣處時,有書畫助興,這是一種雅集之美。尋一方小院,方桌一張,小椅兩把,專注地手捧一杯茶,感受茶裡的清香,任時光一刻一刻地流走,這也是一種尋常茶事的至簡之雅。

茶席之美,在於令人享受。一場茶事,用點線面構成案上的山水,茶氣氤氳,在這樣的意境裡喝茶,每一泡都有它奇妙的感受。

緩緩傾注茶湯,水聲泠泠。看其色,聞其香,然後輕啜一口,高爽秋日裡,一杯茶帶來的美好如此簡單又豐富。

邀友月明時,且盡一杯茶,沒有比這更直率的心意與讚賞了。

在這秋意愈濃的日子裡,布一局茶席,縱情茶事,方不負這季節之約。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陸遊

相關焦點

  • 茶器+茶席+茶聲+茶事+茶會
    茶器的選擇,是對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對器皿的取捨尺度,從要衝瀹的茶品、所用衝泡手法來考量,進一步還要感知季節、時辰這些因素對茶的影響,最終呈現出一席茶。茶席茶席是茶事進行的空間,也是泡茶人對茶事認識的綜合表達。一個茶席的思考重點,是如何展現所要泡的茶。由此,茶席的季節性和地域性不是獨立於茶事之外的,而是由泡茶人結合當下和對茶性的理解而通過鋪陳的細節來呈現的。
  • 第二屆日照茶會:茶人的美,茶席的韻味
    5月9日,第二屆日照茶會在日照市萬平口海濱風景區演藝廣場舉辦,本屆茶會借鑑無我茶會的形式,大家圍成圈圈泡茶,一味同心,打成一片。布置茶席者都自帶茶具,布置的茶席各具特色,體現了茶的包容性。茶席主題為《不負茶席》,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茶、香、花、樂的盛宴。
  • 以茶問道,揭開古人茶席的神秘面紗
    翻開中國茶的歷史,雖不見茶席之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茶席的不曾存在。晉代文學家左思的《嬌女詩》:「止為茶舛據,吹噓對鼎立。左思的兩個女兒紈素和惠芳,吹火煮茶的生動可愛畫面,躍然詩中。左思描寫的是居家日常煮茶,這說明晉代的茶席,已經初具形式「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約事春茶。」
  • 以茶會友 青島市茶席設計大賽打造茶界盛會
    5月28日上午,青島市第三屆茶席設計大賽初賽在青島極地海洋世界舉行。據了解,本次大賽由青島市國際會展中心主辦,青島曉陽春茶葉培訓學校、青島國展商務展覽有限公司、全國茶館等級評審委員會青島秘書處承辦。現場20幅茶韻濃厚的茶席作品進行評選,將嶗山茶飲與中國傳統文化巧妙的結合起來,展現了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 茶空間|會泡茶不一定會布置茶席,茶席竟有如此講究
    茶席,指的是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茶室空間形態中,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茶席是千百年來,繼陸羽首次創立「茶具組合」,經各代不斷完善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茶席的設計,既不能脫離傳統,也必須符合現代人的行為規律。一款精心設計的「茶席」即是茶藝者盡情發揮豐富的想像平臺,也是他們表達自己生活態度和精神狀態的空間。
  • 佛芸古茶 | 茶道美學,茶席意境
    人生若茶,在熙攘的塵世,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設計一款情投意合的茶席,恬淡適己,消除執念,在寧靜中找回真實的自己。茶席,不僅置於自然之中,還有一些取型捉意於自然的藝術品設在茶席上,而插花、焚香、掛畫與茶一起更被合稱為「四藝」,常在各種茶席間出現。
  • 因茶而席,茶才是茶席的主角
    茶是茶席的靈魂,因茶而有茶席,茶應該始終處於茶席的核心地位,茶席設計應將茶品的美充分烘託並升華。茶品是茶席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之一。茶品的選擇是否恰當,將直接影響茶席的主題定位是否合理,影響茶席設計的整體結構是否協調。
  • 茶傳媒報導:北京雅生活對話臺灣雅生活,十方茶席感知東方美學
    ·春事茶人:江小玲(臺灣)茶席主題:萬綠叢中一點紅茶品:蜜香黃金紅芽茶湯綿甜,香氣濃鬱,此乃蜜香黃金紅芽。席主介紹:江小玲,臺灣凍頂品牌商圈理事 茶學苑茶藝推廣執行長四季茶席·夏事茶人:駱慶芳(臺灣)事茶人不斷提醒,碰上重焙火的烏龍茶,要學會一點點打開它,一點點和它說話,否則,一下上來就泡出濃重的潮汕味道,反而會嚇跑了人,也錯待了茶。
  • 喜報, 中茶博《中國茶 茶世界》茶席喜獲全國第一
    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武夷山大紅袍杯」第四屆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現場傳來喜訊,《中國茶 茶世界》茶席力壓群芳,榮獲茶席競賽金獎(第一名)。 本屆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共分為茶藝個人賽、茶藝團體賽和茶席設計賽三項。 《中國茶 茶世界》參與到此次競賽的茶席設計賽事板塊。
  • 茶傳媒專訪 | 「茶席魔法師」江昭慧,她把大自然搬入了一方茶席
    茶傳媒——中國茶領域第一原創媒體最好的茶席,是一方山水。有格局、有構圖、有色彩、有氣勢。但到了至高點,便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魔法境界。一隻杯子,一個茶則,哪怕一枝小紅果,在這方席上,都有著它的姿態。不奪目,卻也無可替代。這是大自然的規則,也是江昭慧茶席的法則。
  • 聽《人文茶席》(一)人文茶席之定義
    第一章 茶席如何人文第一節一 人文茶席之定義  茶席是指以茶為中心,以具有東方美學和人文情懷所構成的茶空間及茶道美學理念,它不僅僅拘於茶的層面,而是一種復興與發揚中的生活美學。茶事是在我們在對茶從種植到品啜,從物質到思想的體悟過程,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通過實踐並日益完善的。茶人不僅要有清明之思想,廣博之知聞,虛懷之胸襟;更在於親手操持一水一器,「格」茶致知的實踐精神。以茶湯作品為自己的言語,以茶席外貌為茶之內涵與人文精神的結合。空言妄語,不將理論結合於踐行;或只注重程序的操作,未將思想注入其間,都難達化境,行神遊離。
  • 白雲看不盡,親恩在茶中 | 茶席秀
    於是,有了《白雲看不盡,親恩在茶中|茶席秀》。戶外的茶席簡陋,與其說是講茶席,不如說在講我自己的故事。我來自茶鄉,制茶喝茶於我而言,是從小家裡的日常。喝茶,在我們的方言裡叫「吃茶」。和雲南很多的產茶區一樣,我們把一撮毛料丟入玻璃杯,衝上熱水就喝,茶味淡了也會就著水嚼上一兩片稍嫩的芽頭。年長的人若嫌茶味兒不夠足,晚飯後還會就著火塘來煮濃釅的罐罐茶。
  • 茶席清幽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最早制茶飲茶的國度。
  • 茶會記憶 | 茶會,愛茶人生活中的儀式(附最美茶席比賽獲獎名單)
    清明茶會期間共參與設計茶席31席,除了8位茶席外,還有動態茶席和靜態茶席23席,比賽活動設置有最美茶席獎1名,優秀茶席獎8名;獲得最美茶席設計獎者獎勵國香茶城廣告位使用權1年,並頒發榮譽證書;獲優秀茶席設計獎者頒發榮譽證書。
  • 茶空間美學:手把手教你設計「茶席」
    茶席設計是指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由不同的因素結構而成的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 一個茶席的設計必須建立在美學基礎上,需要合理的空間設計及和諧的色彩搭配,才能創造出一個舒適優雅的環境。 茶席的布置主題先行,確定主題後,陸續選擇相應的茶席元素。
  • 喝了那麼多年茶,你了解茶席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待客之道,從布置茶席開始。終於挨到冰雪化盡,卻在甕底看到一層沙塵。按著汪曾祺先生說的「坐水」取水烹茶,和二三好友懷著極為鄭重古典的心情細品,喝過後卻大叫不好,金屬和泥土的味道著實讓人蹙眉。煮雪烹茶至此,大概只能是石頭記裡的又一段舊夢了。雖然沒找到傳說中的滋味,但一番辛苦後對茶更生出幾分憐惜,於是在案上布茶席,一解茶愁。
  • 國家級茶藝技師的茶事美學基礎課--茶事入門,素色器皿的百搭法則
    茶席設計是茶藝、茶道的基礎環節,好的茶席設計既能烘託出主題,又為茶事營造舒適的氛圍,更助茶興。  在日常生活中,茶事美學的設計不一定要選用華貴的器物,我們可以巧妙地運用器皿間的搭配,將茶席布置的精美而富有意境。
  • 茶席之美│一方茶席,一種茶鏡
    但是,茶席更多的是茶人茶間悟道以及個人思緒、情感的表達一種外在表達。茶席上選用的器具有顏色、溫度、質感和深度,都蘊含著茶人的一種精神。茶席可以很小,小到僅僅是一個託盤,一塊印花布,一人也可成席;也可以很大,以天為席,以山水為畫,蟲鳴鳥叫的天籟為樂,於自然間成席。茶席,對於喝茶人來說,不只是裝點茶桌的席布,更是慰藉喝茶人心的小天地。
  • 談四季茶席清雅 | 秋之美席,怎樣的茶葉布席才能秋韻絢爛之極
    樹樹深紅出淺黃,春水秋香,春天的茶,生長慢,內質豐富,湯色細膩;秋天的茶,白毫密布,香韻張揚,尤其是紅心鐵觀音,以寒露正秋茶為珍。白露節氣後的武夷山,諸多品種的正巖茶,開始走水焙火、炭焙精製。寒露前後,當年的春季正巖茶,開始大量上市,巖骨花香,香清甘活。
  • 茶席之美:茶席設計的九個要素
    介紹日本京都旅遊的《華屬世代自遊自在》說得很明白:「……左側的古池前是第一間茶席三巴亭茶席」。韓國也有「茶席」一詞的出現,一則觀光公社的廣告語上說:「茶席:為喝茶或喝飲料而擺的席。除擺放各種茶、糖水、蜜糯湯、柿餅汁以外,還放蜜麻花和各式茶食、油果等。」並配有圖,圖上擺滿各式點心,可見指的是茶果茶點。近年,我國臺灣「茶席」一詞出現頗多,但多指茶會,或茶會環境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