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草木搖落,冷露凝結,天氣忽而轉涼。但對茶友來說,這個時節最值得享受。因為清秋季節,最適合的莫過於布一局茶席,縱情茶事。
落葉繽紛,風聲冷冽,於天地之間,尋方寸之地,一場茶事,三兩小物,慢悠悠拿起茶杯,呷兩口,這副畫面比清秋的時光還要靜美。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黃庭堅寄詩友人:「何時來煮餅,蟹眼試官茶」。納蘭性德說: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中國人的茶趣,就體現在三杯兩盞香茗,圍爐夜話,歲月靜好。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義莫若一席茶。一場茶事,參與的人至關重要。
布一局茶席邀請哪些人?自然是志趣相投,趣味相似之人。太吹毛求疵的、太囿於規矩的、太活躍鬧騰的,都不適合出席這種雅事,只有一致的品味才能讓一場茶事自然放鬆、賓主盡歡。
觀落葉之靜美,品茶之真味,清秋時節,手書一封,邀三兩友人,這是茶人最風雅的事。
確定好參與這場雅集的人員與人數,接下來就是準備茶器了。
茶器之選,在於襯茶、襯人、襯景
一口茶湯解渴意,一抿茶香至清雅。為了這一口享受,一方小小的茶席也往往器物齊全,杯盞錯亂間主次有序,頗具儀式感。
具體來說,一場茶席的器物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具有實際衝泡、品飲功能的器物,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勻茶器、茶盞、蓋置、盞託、茶則、茶匙、水盂、茶巾等。二是具有點明茶席主題、加深審美體驗的裝飾物,包括席布、花器、香器等。
其中有實際衝泡、品飲功能的茶器自然為主,裝飾作用的茶器為輔。
茶席有繁有簡,視場景、主題甚至人的心情而定。繁可花盡心思,器物俱全,場景精美;簡也能一壺一杯,月下獨酌。
所以一方茶席,茶器的選擇,不追求全與極致,視情況為定。
茶器的材質也不需刻意追求高檔,自在、合適就是最好的。
紫砂沉穩,瓷器清麗,玻璃簡潔,各有各的長處,配合當日要喝的茶來選擇合適的茶具。
茶器的器型與色澤最好也要與茶席主題相映成趣。
古樸的風格適宜深色茶具來打造,清雅的風格選擇淺色調的茶具更好,總之一器一物的選擇,都是茶與人的襯託。因為茶席,讓人愉悅的想像力與自在感,永遠大於嚴守分寸的儀式感。
一茶一席,優雅入骨
茶器選擇好之後便是布置了。茶席就像是畫家的畫布,提供茶人的創作空間。
從一塊布、一把壺、配上幾個杯子,到根據環境及茶的種類,用顏色和材質營造出美感,打造出優雅的品茗空間,茶席的布置,有深有淺,端看茶人的審美與意境。
茶席的講究,不追求器物的極致,更在於意境之雅。
秋天的茶席布置,可以蕭瑟,也可以鮮亮,因為秋天是色彩最豐富的季節。竹籃內的小黃菊,茶瓶中一枝紅楓,或一束蘆葦,都能給茶席增一抹秋色,添一份雅致。
茶席之雅不在於形式與規則。
精心打造的場景裡,賓朋滿座,茶香氤氳,飲至酣處時,有書畫助興,這是一種雅集之美。尋一方小院,方桌一張,小椅兩把,專注地手捧一杯茶,感受茶裡的清香,任時光一刻一刻地流走,這也是一種尋常茶事的至簡之雅。
茶席之美,在於令人享受。一場茶事,用點線面構成案上的山水,茶氣氤氳,在這樣的意境裡喝茶,每一泡都有它奇妙的感受。
緩緩傾注茶湯,水聲泠泠。看其色,聞其香,然後輕啜一口,高爽秋日裡,一杯茶帶來的美好如此簡單又豐富。
邀友月明時,且盡一杯茶,沒有比這更直率的心意與讚賞了。
在這秋意愈濃的日子裡,布一局茶席,縱情茶事,方不負這季節之約。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陸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