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雄才作品展亮相北京畫院美術館 展現「黎家山水」脈絡

2020-12-19 環京津網

作為北京畫院「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展」的重要項目,「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已經在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將持續至2月23日。

此次展覽選擇嶺南畫派代表畫家黎雄才為研究對象,以「重師造化」為題,分成「萬裡只車隨屐筇——對景寫生」「氣傾百代鑿洪濛——變革新風」「河山腳底藍本供——創變粉本」三大版塊,共展出了黎雄才的百餘件畫作。展覽策劃圍繞黎雄才上世紀40年代起的寫生線索展開,將其置諸於整個20世紀中國畫發展情境之中,試圖回歸黎雄才「尋源之路」的創作軌跡與藝術實踐,進而探尋「黎家山水」的傳承支撐乃至嶺南畫派藝術的發展脈絡。

黎雄才(1910-2001年)是嶺南畫派最為傑出的代表畫家之一,也是近現代新國畫運動的重要實踐者。其早年師從「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後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回國後任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副院長、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等職務。作為高劍父的弟子,黎雄才直面中國山水畫困境,終其一生實踐著「折衷中外,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在任教廣州美術學院期間,黎雄才親自繪製了大量的課徒稿,分為樹木、山石、雲水幾類,步驟清晰,筆法嚴謹,深受學生喜愛,成為當時中國畫教學的經典示範。

「寫生」是黎雄才創作中的基石,早在黎雄才赴日本留學之時,便學習了西方觀察自然的態度與深入嚴謹的寫生方法。上世紀40年代起,在川蜀、西北長達8年之旅,黎雄才以寫生為途徑實現中國畫改造的踐行之路,留下數千幅畫稿。如此,經過反覆的研究、探索、實踐,最終臻於成熟,黎雄才其後創作了諸如《武漢防汛圖卷》等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代表作,以此解答了「中國畫如何表現生活」的時代命題。可以說,《武漢防汛圖卷》的成功誕生是建立在大量對景寫生的基礎之上的,此次展覽也將呈現黎雄才在武漢抗洪時多次親臨現場搜集素材時所創作的十餘件寫生作品。

2001年,黎雄才於廣州病逝。他在年逾古稀後開始創作的《珠江長卷》是其晚年寫生的扛鼎之作,此次展覽展出了「貴州婁山關」段,長達7米,渾厚雄奇,筆墨酣暢。這幅總長60餘米的《珠江長卷》被學者指出「超越了其此前構建的諸多法則」,或可認為是黎雄才對自己一生寫生之路提交的最終答卷。

從早年的空靈雅潔演化至後期的沉雄樸茂,從傳統意境到現實山水的真實訴求,黎雄才藝術的獨特價值在於他極大拓寬了中國畫創作的筆墨語言,在改變傳統中國畫面貌的基礎上圖變圖新。這種突破與創新,雖持續貫穿於黎雄才的整個藝術創作生涯,但他那種「力求真實刻畫對象」的審美定勢在20世紀40年代時便已逐步確立。因而,此次展覽並不以黎雄才為人熟知的巨幅山水為切入點,而視為是對黎雄才筆墨語言與風格演變的一次追源溯流的探索,期望觀眾能夠通過這場「尋源」之旅,了解到「黎家山水」之外更全面、更具體、更鮮活的黎雄才。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巖

編輯/崔巍

相關焦點

  • 黎雄才手卷大展重磅亮相,深度揭秘一代大家與花城的文化故事
    來海珠區昌崗東路廣州美院內嶺南畫派紀念館看過《珠江長卷》你就會懂得什麼是黎家山水武漢市郊雪後本次展覽按黎雄才創作時間脈絡和作品重要性劃分為「1926年,嶺南畫派的開山鼻祖高劍父到鼎湖山遊玩,看到了黎雄才臨摹清代花鳥十二屏的作品,激賞不已,隨即將黎雄才收入門下。第二年,高劍父又將黎雄才召至廣州春睡畫院,日夜栽培。每天,黎雄才都遵師命登上閣樓去完成臨摹課程。在他上去之後,高劍父便將梯子撤下,未到規定時間不許他下來。
  • 黎雄才的尋源之路:「黎家山水」從何而來?
    「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在北京畫院美術館五層會議廳開幕。 藝術上,他擅長巨幅山水,畫作氣勢磅礴,墨韻渾厚,被譽為「黎家山水」,又精於花鳥、草蟲,早年人物寫生更不乏意趣神妙之佳作。一生作品浩瀚,包括寫生、創作和教學課稿,涉及人物、山水、花鳥、草蟲、書法等科目,林林總總,蔚為大觀,是一位具有全面素養的傑出畫家。理念上,作為高劍父弟子,黎雄才直面中國山水畫困境,終其一生實踐著「折衷中外,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
  • 師從高劍父、一生致力中國畫改革,他是為時代畫像的「黎家山水」
    新華社資料圖他早年師從高劍父學畫,與趙少昂、關山月、楊善深並稱「嶺南畫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畫家;一生致力於中國畫的創新與改革,繪製的山水畫自成一格,得名「黎家山水」。北京畫院官網推出的「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以其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寫生作品為線索,並穿插人物速寫、草蟲速寫與課徒畫稿,探尋「黎家山水」的傳承支撐乃至嶺南畫派的發展脈絡。「黎家山水」從何而來?西北川渝寫生之旅為何成為其風格轉變的契機?《武漢防汛圖卷》為何能在重要的歷史節點出現?或許都能在此次展覽中找尋到答案。
  • 高清圖|黎雄才:山水大物也!
    ——黎雄才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黎雄才先生為新中國美術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中國二十世紀美術領域開拓出嶄新的審美空間。他確信中國畫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繼承傳統和對生活的一往情深的基礎上,並以飽滿的熱情和不斷求索的精神,將自己的藝術追求保持並貫穿於他一生的藝術生涯的始終。
  • 兩大特展在展 北京畫院美術館5月1日起恢復開放
    北京商報訊(記者胡曉鈺)4月30日,據北京日報報導,北京畫院美術館將自5月1日起有序開放。目前展館內有兩大展覽將面向公眾呈現: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展。據了解,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聚焦了近現代寫意花鳥,通過「鍾靈毓秀」、「紅花墨葉」、「竹下清風」三個板塊,將吳昌碩、齊白石、陳半丁、汪慎生、李苦禪、王雪濤、崔子範等11位名家的近60幅珍品傾囊而出,呈現了中國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半壁江山。吳昌碩的《牡丹石榴》、陳半丁的《珠罍罍》、齊白石的《仙鶴》等佳作都將與公眾「重逢」。
  • 「逸興真揚—北京逸真畫院國畫作品展」研討會在北京杏壇美術館召開
    原標題:「逸興真揚—北京逸真畫院國畫作品展」研討會在北京杏壇美術館召開   2015年6月5日下午3點「逸興真揚—北京逸真畫院國畫作品展」研討會,在北京杏壇美術館召開,研討會由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中心主任王平、創研部副主任何加林主持。
  • 圖書館美術館不打烊!北京這些地方讓您讀讀書看看展過年充充電
    中國美術館向捐贈者致敬1月19日至3月28日,中國美術館動用全部展廳包括戶外的雕塑園,舉辦 「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展出700餘位藝術家的900件(套)作品,將蘇軾、唐寅、徐悲鴻、齊白石、潘天壽、吳冠中、潘玉良、劉海粟、靳尚誼、畢卡索、達利、葛飾北齋、安迪·沃霍爾
  • 國畫清風雅集:黎雄才 作品欣賞
    黎雄才 紹興風光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擅長巨幅山水畫,精於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 黎雄才在山水畫的創作上,以寫生為主,因此他筆下的景色,給人一種很「實在」的感覺。黎雄才著意以筆墨書寫來表達他所見的景物,作品具有濃鬱的「揮寫」之趣。
  • 於建華國畫作品展亮相山水美術館
    2019年5月14日15:30,由金硯傳媒主辦的「傳承與經典系列展」之「於建華國畫作品展」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展出!此次展覽吸引了眾多社會各界人士前來觀摩。,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建峰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莊其錚先生,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莊逢源先生,全國政協畫室畫家、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齊白石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張德文先生,著名畫家王曉卉女士,我愛丹青總裁金嘯,大連廣君畫院院長趙廣君,徐州市原財政局局長王開軍先生,徐州市原江蘇銀行行長徐傳芳,如皋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冒遜,如皋市文化館館長章強
  • 齊白石藝術展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蟲草躍然紙上
    【解說】日前,齊白石藝術系列展「可惜無聲——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之二」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匯聚了中國美術館、遼寧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榮寶齋、朵雲軒、上海龍美術館以及北京畫院等多家單位收藏的齊白石草蟲精品200餘幅,為觀眾欣賞、研究齊白石的花卉草蟲提供了絕佳機會。
  • 「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開幕...
    12月20日,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吸引眾多市民參觀。西江日報記者 梁小明 攝雄才故裡,丹青鑄史。12月20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隆重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校長李勁堃,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梁江出席開幕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中傑宣布作品展開幕。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結業作品展之國學國畫班
    現為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國畫家》主編,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作品參加國內外各類展覽,並為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美術館及私人收藏。出版有《羅聘》《藍瑛》《清初四僧繪畫》等多部專著及個人畫集。楊惠東 靈峰聳翠 138x69cm李翠,祖籍山東日照,現居北京,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 藝薦·展覽|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晚年奇作現身,孔子文化展亮相國博
    ----------重師造化——黎雄才的尋源之路#推薦理由#黎雄才(1910-2001)是嶺南畫派最為傑出的代表畫家之一此次展覽展出了"貴州婁山關"段,長達7米,渾厚雄奇,筆墨酣暢,或可認為是黎雄才對自己一生寫生之路提交的最終答卷。
  • 這些圖書館、美術館春節不打烊
    北京畫院美術館:推親子觀展任務單春節假期期間,北京畫院美術館正常開放並推出兩大展覽,邀觀眾一起享受藝術生活。其中,「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在北京畫院美術館一、二層展出至2月10日。該展將北京畫院所藏的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精品悉數展出,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齊白石的作品,還有海派大師吳昌碩的作品,以及陳半丁、汪慎生、李苦禪、王雪濤、崔子範共11位花鳥畫大家的近60幅精彩作品,分為「鍾靈毓秀」「紅花墨葉」「竹下清風」三個板塊。如果您喜歡花鳥畫,一定不要錯過這個展覽。
  • 國畫大家黎雄才筆下的山水,盡顯「揮寫」之趣!
    擅長巨幅山水畫,精於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 黎雄才在山水畫的創作上,以寫生為主,因此他筆下的景色,給人一種很「實在」的感覺。「不管重彩還是淡彩,務須以墨為主」,他在墨稿的基礎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綠,顏色都是混合的,可以看出黎雄才已變化了對青綠的運用。他在描繪景色的同時,還表現出一種幽光,因而瀰漫著氤氳的氣象。
  • 「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舉行曬寶
    「甘肅美術館館藏作品精品展」舉行曬寶▲人物(李寶峰)▲萍水相逢(劉二剛)▲展覽作品每日甘肅網12月1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16日,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在甘肅美術館開幕。以甘肅畫院、甘肅美術館館藏書畫珍品為脈絡,20世紀90年代末的甘肅美術館館藏美術精品共108幅驚豔亮相。展覽從2020年12月15日開始,2021年1月14日結束。此次展出的繪畫書法精品是從甘肅美術館館藏千逾件書畫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可以說,每一幅作品都是自帶流量的精品之作,有著較高的知名度。這些珍貴的書畫作品賞心悅目,滋養著現代人日漸浮躁的性情。
  • 北京畫院美術館將恢復預約觀展
    本報訊(記者 王廣燕)北京畫院美術館將於7月21日起有序開館,觀眾須至少提前一天在網上預約成功後,生成二維碼,在美術館入口處出示預約二維碼、健康碼、身份證。工作人員核對信息和測量體溫正常後,有序入館參觀。
  • 北京畫院美術館:藏有齊白石畫作2000餘幅 不收門票
    北京畫院美術館是以陳列藝術大師齊白石的作品為特色,以收藏、研究近現代京派繪畫為方向,集收藏、研究、陳列、展覽,交流和休閒為一體的現代造型藝術博物館。北京畫院美術館是面向社會開放的公益性文化設施,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每層樓一個展廳,共設四個展廳,展覽面積1167平方米。
  • 「陳仕彬山水畫作品展」在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
    傳承與經典系列陳仕彬作品展書畫家陳仕彬先生以弘揚民族精神、延續和發展中國畫傳統文脈為宗旨,旨在進一步展示當代名家的學術地位和創作水平為目的「傳承與經典系列——陳仕彬山水畫作品展」於2019年5月14日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系列展覽由金硯傳媒主辦,國內數十家知名媒體鼎力支持。該系列展已連續舉辦了12屆,本次為第13屆。以多位畫家個展群同時開幕的方式舉辦。在此類藝術展中,形式新穎,富有創意。既體見了活動的規模,又充分展示了畫家的個人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