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販子造假多殘忍?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再賣天價

2020-12-10 格子說歷史

引言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意思是有道德有原則的人喜歡錢,但只通過符合道德倫理、不犯法、不傷天害理的途徑獲取錢財。

在道德教育發展如此之高的如今,似乎每個人都該是自取愛財但取之有道的君子,然而,在各種產業鏈的造假事件卻層出不窮。

在文玩市場,總能遇到價格高的嚇人的一些文物,不少人都想佔為己有,願意出高價獲取自己所心儀的文物。文物販子就是依靠高價售出的文物,獲得豐厚的利潤。但眾所周知,越好的古玩當然也就越稀少,想要通過這些稀少的古玩持續賺錢,唯一的辦法就是造假。文物販子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據說,文物販子甚至把玉石藏進正常的羊的體內,放3年後把羊殺了再取出玉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有價無市的珍貴文物

文物是人類某段歷史上生產的具體物質保留到如今所形成的,體現著一定時期人類社會的一定文化狀態,並且蘊涵著體現當時的一定信息,具有歷史價值。

當然,文物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不少文物本身的價值就非常高,很有收藏價值。雖然很多具有歷史代表性的文物被發現後都藏在博物館,但市面上也流通不少文物。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玉石了。

很多玉石晶瑩剔透,非常純淨,十分符合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品質,因此,玉在古代就受到很大的追捧,被打造、雕刻為各種物品,如玉璽、玉佩、手鐲等等。

當然,並不是所有玉石都非常受歡迎,玉的品質和特殊性對其受歡迎的程度就非常之大,其中最為珍貴且受人追捧的便是血玉了。

血玉是一種白玉上帶有類似「人的血管一樣」紅色紋路的玉石,十分具有觀賞性,並且透過陽關觀察,可以看到鮮血般紅潤的色澤,在自然界中非常非常稀少。

血玉的原產地一般是在西藏的雪域高原,數量非常稀少,但非常受人喜愛,當地更是稱其為貢覺瑪之歌。事實上,這些原產的血玉就是從當地的古墓或者古棺中發掘的,而且古墓本身就稀少,更何況在古墓中都少見的血玉本身。

由於血玉一般是在古墓中被發現,有不少人猜測血玉是因為墓中死者的的血液滲透到其所佩戴的玉中形成的。一些專家的看法則是說,墓中含有的大量鐵元素受氧化後,非常容易分解,而分解後的鐵的化合物剛好被附近的玉石吸收,最終導致血玉的形成。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指向一種觀點,血玉想要形成需要很長時間,而且非常難以形成,並且十分稀少。因此,血玉十分珍貴,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而且,血玉在古代的的時候就已經飽受各界上流社會所垂青,很多時候一些大官員都難以得到,常常是有價無市的狀態,所謂可遇不可求。

雖然到了如今,血玉的製造不是難事,但血玉古玩的數量仍是十分稀少,也就是因為血玉古玩如此珍貴,所以不少文物販子才用盡各種手段,對血玉進行造假,以此來謀取暴利

那麼,話說回來,造假就造假,這和羊又有什麼關係呢?

二、殘忍文物販子,殺羊取玉

事實上,血玉古玩造假本來是和羊沒有關係的,但如果羊能夠使得造假的血玉變得更加接近真正的血玉古玩,那麼就和羊有很大關係了。

由於在發源地數量稀少,玉商和文物販子都很難在發源地獲得血玉,而且在如今的技術下,製造一顆血玉並不難,所以,轉戰到血玉造假無疑是最大的商機。

剛開始,文物販子和玉商一樣,通過了解血玉的形成是由於鐵元素與玉石的結合所形成,便利用一些化學反應來製造血玉。例如,一些玉商將一塊白玉浸入富含鐵離子的溶液中,浸泡過幾年之後便能得到一塊血玉。

然而,文物販子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太理想,有不少有經驗的收藏者一眼就能看出血玉是不是真的古玩,畢竟通過化學手段製造出的血玉與真的血玉古玩之間還存在不少品質上的差距。

但文物販子卻是不折不撓,經過無數次的嘗試,一些「聰明」的文物販子想到直接用生物血液來浸染白玉,以此獲得高品質的血玉。

更是有文物販子殘忍到直接把一些品質較高的白玉直接放進羊的體內,通過活羊的血液浸染培養血玉。一般只需要3年時間,就可以把羊宰殺取出血玉,只再把取出來的血玉經過稍微加工,其外觀與品質幾乎與真的血玉古玩無異,更是價值連城。

就是如此,這些文物販子便開始了「虐羊」之路。大家可以想像,活生生的把一顆石頭塞進羊的體內,對羊來說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而且飽受折磨後更是要被直接宰殺取石,這實在是有些過於殘忍。

文物販子不僅通過製造贗品來騙取收藏家們財富,而且對於文物販子通過這麼殘忍的手段製造出來的血玉,相信不少人知道真相後,拿在手裡也不會心安吧。

類似這樣的商販,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不良人」。

三、受利益驅動的「不良人」

文物販子為賺取豐厚利益,費盡心思地想出無數種造假古玩,「心靈手巧」得可怕。然而,這麼有想法的文物販子,去找點正經事做,把心思放在正事上,相信也不會混的有多差,賺到的錢花著不也更為舒服?

事實上,不止文物販子有不合道法的取財行為,其他眾多行業、眾多領域都有。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些人會因為利益而害了自己,但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做傷天害理的事來滿足自身利益的,這種「不良人」的行為更為過分。但在眾多產業鏈中,就是有人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眾多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令人應接不暇,難以辨別好壞。

更可惡的是,有些公司甚至不把人命放在眼裡,就如曾令人轟動的三鹿奶粉、毒膠囊、假疫苗等事件,無不令人痛心。在錢財這等利益面前,道德、人命、環境之類的,似乎完全不值得重視。

他們沒受過教育嗎?並不是,在眾多事件中,不乏有高智商的人參與其中,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利益薰心,唯利是圖的人們怎麼受得了利益的驅使?

結語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單純的炒作古玩的價格本質上也著實令人費解,很多時候發揚文物的歷史價值和潛在價值甚至比買賣它本身更重要。讓人們意識到要對文物進行保護,加強對人們文物認識並且了解其中的文化以更好的辨別真假。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要講究「人與自然」,講究保護環境,但人們卻一直在不盡地開採、破壞自然,直到大自然開始對人類展開越來越頻繁的「報復」,人類才醒悟,開始重視保護環境。

而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不也和人與自然的關係一樣互相依賴?但卻在爾虞我詐,雖然不甚明顯,但也有不少無量商家直接為達利益不擇手段直接害慘了不少人,這真的對他們有很大的好處嗎?相信不少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對於社會上的各種不良人,單純的依靠目前學校教育顯然並不能阻止他們的產生,我們在教育的大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文物販子造假有多殘忍?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賣高價
    古代的工匠們經常將一些非常寶貴的玉,通過技術打磨成美輪美奐的裝飾品。而那些玉石經歷歷史的洗禮,流傳至今更是價值連城。有一些文物販子知道人們喜愛古董玉,便開始造假,文物販子造假到底有多殘忍?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賣高價。
  • 文物販子有多可怕?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賺取天價
    ,更是炒出了天價。但「人血養玉」的觀念實在太深入人心,以至於專家發表結論時,根本無人理會,血玉繼續被炒出天價,於是乎一些黑心商販看到了商機,並開始了「血腥的造假之路」。 首先他們花一筆錢買來普通的玉石和一批活羊,接著在活羊身上開一道口子,然後把玉塞進它們體內,最後縫上口子,用活羊的鮮血來滋潤這些玉石,等到3年期滿,就殺羊取玉。
  • 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活羊體內塞入玉,3年後宰羊取玉再賣天價
    為了製造出價格高昂的玉,這些文物販子們用盡了手段。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活羊體內塞入玉,3年後宰羊取玉再賣天價。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最終,經過多種實驗,他們大多數都會使用一種極為可怕的方法,那就是在活生生的羊體內塞進玉,等待數年後,一般是3年時間,把羊給宰殺取出玉,這樣一枚血玉就形成了,如此逼真的玉,能在拍賣會上賣出一個天價。
  • 文物販子有多貪心?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宰羊取玉再賣天價
    並且專家還估價其超過3億! 不過,不要以為這種血玉從科學角度來說其形成非常簡單,但要知道這種玉可是需要經過幾億年才能夠形成的,因此有專家給其估價在3個億以上,也是非常合理的。
  • 馬未都:將普通玉石塞進活羊身體,3年後取出,就可得天價血玉
    ,盜墓、玉石造假的新聞屢見不鮮,玉石造假到底有多殘忍?造假矇騙別人的過程是怎樣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獲利才會讓這些文物販子無視法律為所欲為呢?走進玉的歷史,探究玉的價值,揭開玉石造假的真相,讓殺死文物的惡魔走出來。
  • 文物造假能有多瘋狂?活羊吞玉3年變沁血玉,還有用糞便「美容」
    不管什麼時期只要有利益可圖,就會有造假的人。現在更是有文物的拍賣來給人們帶來利益,更讓有心人開始造假。▲古董收藏其實不管是想要收藏什麼東西,都得學會去鑑定這些東西,不然收藏東西的真假都不知道。從以前到現在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懂和判斷失誤,以至於把手裡的錢全部花出去還買了個假貨,找人找不到只能自己承擔這種損失。
  • 大連百合山莊早市兩家肉鋪當街殺活羊(圖)
    報料:商家招攬生意當街殺羊  市民王先生家在高新區百合山莊附近,每天清晨,他都會到家附近的早市買菜。連日來,有一件事讓他心神不寧:為了吸引顧客,有商販在早市上當街宰殺活羊,有時甚至宰殺活牛。「天天宰殺,早市都成屠宰場了,我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王先生告訴記者,那場面真是讓人揪心。
  • 文物造假水平有多高?這幾個人偷盜青銅器被判死刑,結果全是贗品
    「文物造假」由來已久,有的民間藝人將這項技術研磨成熟,成為「名家」。經過他們的手做出來的產品真假難辨,專家都看不出其中關竅,這樣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整頓文物市場向來受到國家重視。河南向來是一個出土文物的重要地區,不過,正是因為當地有許多珍貴的文物被挖掘出來,也使得很多人想到了一條「發財之道」。
  • 烤全羊貓膩:凍羊代替活羊
    該羊品種為山羊,產地為內蒙。隨後,記者將凍羊拖至武昌華農大門前的荷清水香餐廳,經過一番協商,店家終於同意用自用的活羊和記者購買的凍羊進行一次對比試驗。在記者的見證下,店家挑了一隻活羊現場宰殺,並將記者購買的凍羊自然化凍,然後用相同的流程和烹飪手法在該店同時製成了烤全羊。記者和數位業內人士全程進行了觀察。雖然都經過清洗,但活羊和凍羊上架烤制前,在外觀上仍表現出巨大差異。
  • 文物造假到底有多瘋狂?剖開羊腿放置玉器沁血,家具都用鳥糞包漿
    而當今在古玩市場火爆的背景下,很多人真正實現了「仔細打磨」,不過他們的目的卻是文物造假,最後形成以假亂真的效果售出高價攫取利益,不知古人知道了今人這樣的行為會作何感想。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子。當時海關查獲了兩尊即將出關的青銅器,文物專家鑑定後確定這是戰國時期的文物,於是嫌疑人被海關當場扣押。
  • 菜地挖出「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村民卻無償上交博物館
    張口開出80萬天價農民將裹在上邊的泥垢洗乾淨之後,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顆青翠欲滴的小白菜,而且這顆白菜還是用玉雕制而成的,就跟他平常見到的白菜沒有什麼區別。農民心裡十分的高興,想想可能是自己的祖墳冒青煙了,鋤地都能被他撿到寶貝。
  • 揭武漢烤全羊暴利黑幕:六兩秤稱重 活羊被灌食催肥
    楚天金報訊 記者嚴華 實習生聶青  今年2月23日,本報記者報導了江城烤全羊暴利背後的黑幕。時下又到了吃烤全羊的季節,記者歷時半月,調查了上十家烤全羊店及部分活羊交易市場,發現隨著羊肉價格不斷上漲,一些烤全羊店玩秤的現象愈演愈烈。為了賣個好「重量」,部分不良商販甚至將活羊注水注食,將活羊活活撐死。某些烤全羊店號稱的「現點活殺」背後貓膩多多。
  • 2020年下半年羊價走勢分析!
    今年是羊價上漲的第三個年頭了,養羊超過二十年以上的人應該知道,這羊價是有周期的,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今年羊價周期可能要出現回落也就是下跌,其實最近一段時間羊價確實也出現了一些小幅下跌現象,但幅度並不大。
  • 2020年11月3日活羊價格公布,看看你的活羊賣虧了嗎?
    根據各地養羊戶的報價,特意整理出了2020年11月3日全國部分地區的活羊銷售價格。養羊戶可以對比一下,看看自己的活羊賣虧了沒有。當然,以下這些報價均由部分養羊戶自己申報,其準確性沒有經過考證,所以,以下報價僅供參考。
  • 羊價漲了? || 4月5日 最新活羊價格
    大母羊帶羔2300元一隻公羔4一5十斤1000左右(3月31日)搜索關注:養羊交流交易莫旗:今天賣35個羊,960一隻,小的27斤,大的60多斤(3月30日)錫林郭勒:我前幾天賣了12個公羔平均43斤1000元一個(3月30日)鄂倫春旗:50斤公羔1000細毛串(3月30日)敖漢:我家前天賣的30斤公羔850元,母羔30斤650
  • 最新報價:羊價大漲,活羊價格終於憋不住了!
    最新報價:羊價大漲,活羊價格終於憋不住了!,據各地羊友反饋,活羊價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還是跌了?,據各地羊友反饋,活羊價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還是跌了?其實行情來的還是蠻快的,2017年8月份全國羊價行情從北至南開始漲價,全國羊價一片紅。
  • 河南一文物造假大師,騙過全國專家,博物館知道後立即「詔安」
    因為歷史文物古董數量有限,想收藏的人非常之多,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有人走向了一條可以一夜暴富的道路,那便是「文物造假」。一般來說,單純的文物造假是不違背法律條文的,要是說造出來的文物與真文物幾乎一致的話,同樣會被認為是真跡,賣出天價也很理所當然。建國後,最著名的文物造假事件是河南一村民「高水旺」的陶俑造假,這次造假幾乎騙過了全國的專家。
  • 羊太少買不到? 今日全國活羊價格匯總
    (11月19日) 【湖北】湖北襄陽保康淘汰馬頭羊15一斤,黑山羊22一斤 穩定 (11月29日)湖北隨州公16,母14,羊多,販子少,歡迎到這來買羊 (11月19日)宜昌白山羊公16,母15收不到貨(11月16日)湖北荊門,放養山羊公羊50斤以上的18元。母羊40斤以上的16元。
  • 羊價有變化 || 1月9日 全國最新活羊價格
    >內蒙古呼倫貝爾阿榮旗40斤公羔950元,降了一點兒(1月3日) 搜索關注:養羊交流交易,每日及時查看最新羊價 【吉林】 我是吉林通榆,今天賣寒羊公羔32斤兩隻1700元,24至26斤3隻,每隻800元,小販壓價(1月3日)
  • 本地黑山羊活羊價格25元/斤了
    今天與臨縣以為同行交流了本地雪峰山石羊現在市場活羊價格:25~28元/斤。有些感悟!豬肉達到50元/斤,牛肉達到60元/斤,活羊去年底我公司處理價格在37元/斤。3月份,我去了別的幾個鄉收購一些羊作為本年的種羊,價格在活羊30元/斤;4月份了,價格還在25~28元/斤;估計今年年底本地活羊價格真的不敢恭維了,作為養殖戶,我們希望是合理價格,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本地獸牧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