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意思是有道德有原則的人喜歡錢,但只通過符合道德倫理、不犯法、不傷天害理的途徑獲取錢財。
在道德教育發展如此之高的如今,似乎每個人都該是自取愛財但取之有道的君子,然而,在各種產業鏈的造假事件卻層出不窮。
在文玩市場,總能遇到價格高的嚇人的一些文物,不少人都想佔為己有,願意出高價獲取自己所心儀的文物。文物販子就是依靠高價售出的文物,獲得豐厚的利潤。但眾所周知,越好的古玩當然也就越稀少,想要通過這些稀少的古玩持續賺錢,唯一的辦法就是造假。文物販子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據說,文物販子甚至把玉石藏進正常的羊的體內,放3年後把羊殺了再取出玉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有價無市的珍貴文物
文物是人類某段歷史上生產的具體物質保留到如今所形成的,體現著一定時期人類社會的一定文化狀態,並且蘊涵著體現當時的一定信息,具有歷史價值。
當然,文物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不少文物本身的價值就非常高,很有收藏價值。雖然很多具有歷史代表性的文物被發現後都藏在博物館,但市面上也流通不少文物。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玉石了。
很多玉石晶瑩剔透,非常純淨,十分符合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品質,因此,玉在古代就受到很大的追捧,被打造、雕刻為各種物品,如玉璽、玉佩、手鐲等等。
當然,並不是所有玉石都非常受歡迎,玉的品質和特殊性對其受歡迎的程度就非常之大,其中最為珍貴且受人追捧的便是血玉了。
血玉是一種白玉上帶有類似「人的血管一樣」紅色紋路的玉石,十分具有觀賞性,並且透過陽關觀察,可以看到鮮血般紅潤的色澤,在自然界中非常非常稀少。
血玉的原產地一般是在西藏的雪域高原,數量非常稀少,但非常受人喜愛,當地更是稱其為貢覺瑪之歌。事實上,這些原產的血玉就是從當地的古墓或者古棺中發掘的,而且古墓本身就稀少,更何況在古墓中都少見的血玉本身。
由於血玉一般是在古墓中被發現,有不少人猜測血玉是因為墓中死者的的血液滲透到其所佩戴的玉中形成的。一些專家的看法則是說,墓中含有的大量鐵元素受氧化後,非常容易分解,而分解後的鐵的化合物剛好被附近的玉石吸收,最終導致血玉的形成。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指向一種觀點,血玉想要形成需要很長時間,而且非常難以形成,並且十分稀少。因此,血玉十分珍貴,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而且,血玉在古代的的時候就已經飽受各界上流社會所垂青,很多時候一些大官員都難以得到,常常是有價無市的狀態,所謂可遇不可求。
雖然到了如今,血玉的製造不是難事,但血玉古玩的數量仍是十分稀少,也就是因為血玉古玩如此珍貴,所以不少文物販子才用盡各種手段,對血玉進行造假,以此來謀取暴利。
那麼,話說回來,造假就造假,這和羊又有什麼關係呢?
二、殘忍文物販子,殺羊取玉
事實上,血玉古玩造假本來是和羊沒有關係的,但如果羊能夠使得造假的血玉變得更加接近真正的血玉古玩,那麼就和羊有很大關係了。
由於在發源地數量稀少,玉商和文物販子都很難在發源地獲得血玉,而且在如今的技術下,製造一顆血玉並不難,所以,轉戰到血玉造假無疑是最大的商機。
剛開始,文物販子和玉商一樣,通過了解血玉的形成是由於鐵元素與玉石的結合所形成,便利用一些化學反應來製造血玉。例如,一些玉商將一塊白玉浸入富含鐵離子的溶液中,浸泡過幾年之後便能得到一塊血玉。
然而,文物販子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太理想,有不少有經驗的收藏者一眼就能看出血玉是不是真的古玩,畢竟通過化學手段製造出的血玉與真的血玉古玩之間還存在不少品質上的差距。
但文物販子卻是不折不撓,經過無數次的嘗試,一些「聰明」的文物販子想到直接用生物血液來浸染白玉,以此獲得高品質的血玉。
更是有文物販子殘忍到直接把一些品質較高的白玉直接放進羊的體內,通過活羊的血液浸染培養血玉。一般只需要3年時間,就可以把羊宰殺取出血玉,只再把取出來的血玉經過稍微加工,其外觀與品質幾乎與真的血玉古玩無異,更是價值連城。
就是如此,這些文物販子便開始了「虐羊」之路。大家可以想像,活生生的把一顆石頭塞進羊的體內,對羊來說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而且飽受折磨後更是要被直接宰殺取石,這實在是有些過於殘忍。
文物販子不僅通過製造贗品來騙取收藏家們財富,而且對於文物販子通過這麼殘忍的手段製造出來的血玉,相信不少人知道真相後,拿在手裡也不會心安吧。
類似這樣的商販,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不良人」。
三、受利益驅動的「不良人」
文物販子為賺取豐厚利益,費盡心思地想出無數種造假古玩,「心靈手巧」得可怕。然而,這麼有想法的文物販子,去找點正經事做,把心思放在正事上,相信也不會混的有多差,賺到的錢花著不也更為舒服?
事實上,不止文物販子有不合道法的取財行為,其他眾多行業、眾多領域都有。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些人會因為利益而害了自己,但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做傷天害理的事來滿足自身利益的,這種「不良人」的行為更為過分。但在眾多產業鏈中,就是有人會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眾多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令人應接不暇,難以辨別好壞。
更可惡的是,有些公司甚至不把人命放在眼裡,就如曾令人轟動的三鹿奶粉、毒膠囊、假疫苗等事件,無不令人痛心。在錢財這等利益面前,道德、人命、環境之類的,似乎完全不值得重視。
他們沒受過教育嗎?並不是,在眾多事件中,不乏有高智商的人參與其中,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利益薰心,唯利是圖的人們怎麼受得了利益的驅使?
結語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單純的炒作古玩的價格本質上也著實令人費解,很多時候發揚文物的歷史價值和潛在價值甚至比買賣它本身更重要。讓人們意識到要對文物進行保護,加強對人們文物認識並且了解其中的文化以更好的辨別真假。
古人很早就意識到要講究「人與自然」,講究保護環境,但人們卻一直在不盡地開採、破壞自然,直到大自然開始對人類展開越來越頻繁的「報復」,人類才醒悟,開始重視保護環境。
而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不也和人與自然的關係一樣互相依賴?但卻在爾虞我詐,雖然不甚明顯,但也有不少無量商家直接為達利益不擇手段直接害慘了不少人,這真的對他們有很大的好處嗎?相信不少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對於社會上的各種不良人,單純的依靠目前學校教育顯然並不能阻止他們的產生,我們在教育的大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