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造假到底有多瘋狂?剖開羊腿放置玉器沁血,家具都用鳥糞包漿

2020-12-12 騰訊網

《詩經》中有句名句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本意是仔細打磨器物,引申為君子對自身修養的打磨。而當今在古玩市場火爆的背景下,很多人真正實現了「仔細打磨」,不過他們的目的卻是文物造假,最後形成以假亂真的效果售出高價攫取利益,不知古人知道了今人這樣的行為會作何感想。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子。當時海關查獲了兩尊即將出關的青銅器,文物專家鑑定後確定這是戰國時期的文物,於是嫌疑人被海關當場扣押。嫌疑人直接嚇到了,大喊說自己這是在雄縣買的工藝品,哪知道是什麼戰國的文物啊

?海關很敏銳地察覺到這極有可能是一起重大文物偷盜販賣團夥案件,於是赴雄縣立案調查。結果查到一個老闆時,老闆對查案人員說:「是啊,就是我賣的,我這後院還有一院子,你要哪個朝代的?」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已經回過味兒來了,沒錯,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文物盜竊案,而是水平高超的文物造假。

據說當時雄縣還做了一個「文物做舊」的技術展板,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想去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物造假其實並非現代才有的產業,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青銅器造假風氣鼎盛,甚至官方還辦有仿造工廠。

比如唐玄宗在位時,就在鎮江句容開設作坊專門仿造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

而在宋代時又掀起了另一股造假風潮。宋徽宗時期往後,文物造假主要集中於三代青銅器和書畫領域。

除了官方造假,民間造假則更為廣泛。今天我們能見到的很多青銅器「文物」其實都是唐宋時期造假的「文物」,不過畢竟又過了千年,那時的東西流傳到今天本身也就是文物了。

到了現代,文物市場空前火爆,不再是局限於一個小圈子中。

普通民眾手裡有了閒錢,有些喜歡撿漏的就會去古玩市場試試運氣,

而各種天價文物交易的報導和電視臺製作的文物鑑賞欄目,更是激發了人們的熱情,

看著那些淘到珍貴文物轉手售出天價的幸運兒,每個人都夢想自己能成為下一個,於是人們蜂擁而至。

古玩商販們這下可樂壞了,他們個個都是人精,自然看準了這是發財的好機會。

正是由此,古玩行業成為「肥進瘦出,九假一真」的高危行業,也不知道多少人在裡面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古玩市場的火爆,自然再度催生了古玩造假行業的熱情,畢竟每做成一個都會是暴利。

都說商人在能賺到300%的利潤時,就會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道德,而這一行的暴利可遠不止300%,可想而知造假會成為多少人的選擇。

那麼,文物造假到底有多瘋狂呢?

隨著鑑定技術的進步,造假技術也隨之進步,並不像外行人想像中那樣權威專家一過目,就能辨別文物的真假,很多時候即使有專業儀器的協助也是真假難辨

。比如清朝時就有人發明了「叩鏽法」,即把半成品玉器和鐵屑攪拌到一起,然後用一缸水和燒開的老醋密封浸泡十餘天,取出後再埋入大街上讓萬人踐踏,幾個月後取出來時玉器上就有了「橘皮紋」,紋路中滿是暗紅色的鐵鏽,最後用開水煮完事。造假的痕跡沒有幾個月的把玩根本無法辨識出來,

而這種方法既然已經寫到了文中,自然是一直流傳至今了。

有句話叫「玉中有血,價值萬金」,

血沁一直受收藏家們的追捧。最初造假販子用羊血、豬血、狗血來沁色,後來為了方便省事,便是將羊腿上剖開一個口子把玉器放置進去沁血,

或者直接用活狗或者剛殺的狗,剖開肚子放置玉器,或者乾脆直接放一缸豬血,將玉放進去批量封存,

這樣血色沁入玉內,成色更好,價錢也就更高了。

後來就與時俱進了,不再用動物血,而是用草的汁液來沁色,甚至用杏幹、烏梅和紅乾兒煮水染色,不是他們仁慈,只因為這樣造假成本更低。

家住鄉下的人可能有過商人上門收買舊物的經歷,他們的目的除了農民家可能藏有的古玩外,就是那些破舊的家具,之後通過「移花接木」就可以做成文物,甚至乾脆在新家具外表貼一層老皮。

古董家具表面的包漿也很好解決,用皮鞋油使勁擦拭後晾曬即可,還有放在鳥籠子下,通過鳥糞包漿「美容」來造成長期無人使用的錯覺的方法。

文物造假的門道那真是列舉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麼一整套手法,別說是普通人,就算是專家很多時候都難辨真假。所以普通人靠撿漏發財的想法還是省省吧,腳踏實地地過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文物造假能有多瘋狂?活羊吞玉3年變沁血玉,還有用糞便「美容」
    不管什麼時期只要有利益可圖,就會有造假的人。現在更是有文物的拍賣來給人們帶來利益,更讓有心人開始造假。▲古董收藏其實不管是想要收藏什麼東西,都得學會去鑑定這些東西,不然收藏東西的真假都不知道。從以前到現在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懂和判斷失誤,以至於把手裡的錢全部花出去還買了個假貨,找人找不到只能自己承擔這種損失。
  • 瘋狂的文物造假,玉放進狗肚子裡沁血,家具用糞便「美容」!
    制假販假這門「技藝」也可以說是應運而生,從古到今都有,只要有利益,就會有造假的人。到了現代,由於文物古董在拍賣中帶來的巨大利潤,造假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所以不管是收藏什麼,都需要一定的鑑別能力,要不然就會「肥進瘦出,九假一真」。從古到今,有許多人因為不懂或者判斷失誤,就花費重金購買了假貨。遇到這種情況,大多只有自認倒黴。
  • 文物造假水平有多高?這幾個人偷盜青銅器被判死刑,結果全是贗品
    所以,很多人都願意投身收藏熱潮。他們有的收藏字畫,有的收藏家具,甚至還有人收藏美酒。這股熱潮近年來還在老百姓當中狂捲起來,越來越多的人對此感興趣。不過,對於藏品的鑑別一直是一個非常熱的話題。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況且每朝每代都鍾愛仿製,所以好的贗品看起來與真品幾乎無差別。
  • 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活羊體內塞入玉,3年後宰羊取玉再賣天價
    引言 玉器是自古以來權貴人士才能使用的名貴物品,尤其對於王公貴族而言,使用上好的玉器才能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權勢。李商隱在《錦瑟》寫道:「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玉被人們認為是通透的,純潔的,只有無暇美玉,才配得上自己尊貴的身份。人們對玉的追捧,使得玉的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 古玉上的血沁,真的是屍體上的血液沁入形成的嗎
    古代有厚葬之風,尤其是在漢代提倡「事死如事生」,在王公貴族的墓葬中會陪葬大量的玉器,其中又有各種口琀,如玉蟬、玉牛等被放入死者的口中。在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曾侯乙墓中的玉器中,就有在他口中發掘出來的21隻牛、羊、豬、魚等小動物型玉器。
  • 文物販子有多可怕?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賺取天價
    古人認為,玉器可以養人,甚至能在人死後防腐,故而在我國的墓葬中,經常出土玉器。而在眾多玉器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一種名叫「血玉」的玉石,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呈現出血色的玉。據悉在清朝某位王爺的墓裡,就曾出土過有一塊玉扳指,而扳指的內壁,就有血沁,但可惜的是,隨著出土時間的增加,血沁也慢慢消失,因此存世的血玉非常稀有。
  • 文物販子有多貪心?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宰羊取玉再賣天價
    到了唐朝時期,由於人們受到佛教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有不少的人們開始把玉往佛教方向雕刻,我們如今非常常見的玉佛、玉觀音等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出現的,可以說每一樣都是價格不菲。 然而,雖說古代人對於玉石有著非常深厚的玉器文化,但是流傳到了現代之後,貌似玉本身的這些文明大多都遭到了忽略,今人對於玉器,更多的是了解玉器的種類以及價值。
  • 包漿及灰皮的形成原因
    這一節,把包漿和灰皮放在一起分析,是因為包漿和灰皮都是玉器表面上的現象留給我們的一個感官視覺。1.什麼是包漿包漿有兩種情況:一是玉質較好、拋光精細的玉器,坑口環境相對密閉,處在一種無氧的狀態下,不會對玉表造成侵蝕和破壞,最初加工打磨形成的玻璃光澤依然存在,稱為「玻璃包漿」。
  • 馬未都:將普通玉石塞進活羊身體,3年後取出,就可得天價血玉
    ,盜墓、玉石造假的新聞屢見不鮮,玉石造假到底有多殘忍?造假矇騙別人的過程是怎樣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獲利才會讓這些文物販子無視法律為所欲為呢?走進玉的歷史,探究玉的價值,揭開玉石造假的真相,讓殺死文物的惡魔走出來。
  • 包漿及灰皮的鑑定要點(一)
    A.包漿要厚重,看起來柔和,潤澤。特別是打孔及砣工中的包漿要和玉表包漿渾然一體。偽古玉無包漿而言,有的封過蠟或是用油浸過,這種情況,用火一燒,聞一下便知。老玉新工則在加工痕跡處無包漿。圖一圖二紅山文化玉器紅山文化玉器的包漿厚重,渾然一體。
  • 包漿及灰皮的鑑定要點(二)
    假貨的灰皮是用酸或鹼腐蝕出來的,會呈現一片一片的,邊緣明顯,無變化。用鼻子聞或是pH值試紙很容易鑑別。厚薄不均,過渡自然,變化豐富,我們理解一下天上的雲朵和畫家筆下的中國水墨畫就很容易理解了。西周鳳鳥紋海博物館,運用雲朵現象和水墨畫狀態體會灰皮的自然性。
  • 文物販子造假有多殘忍?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賣高價
    有一些文物販子知道人們喜愛古董玉,便開始造假,文物販子造假到底有多殘忍?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賣高價。  而盜墓者將血玉從墓中盜出賣給其他人,然後血玉再一次佩戴在其他死者身上,如此反覆,血玉上呈現出色澤非常鮮亮的成熟的鮮血的顏色。由此可見,血玉的形成方式是非常困難的,而血玉最後的成品也非常的有美感。血玉因為其困難的形成方式和富有美感的形象,從而成為人們追捧的玉石。
  • 業內揭秘湘潭字畫造假產業鏈 齊白石是造假最愛
    記者就此採訪了省內多位文物鑑定專家,請他們為廣大藏友支招。  現狀  「河南造」肆虐全國市場  藏友聞「鎮平玉器」色變  文物造假主要集中在陶瓷、青銅器、玉器和字畫上。說起陶瓷造假,業內專家首先就會想起江西景德鎮,但此次公布的造假地圖顯示,河南洛陽、浙江龍泉地區、廣東潮州等地也是陶瓷造假的重災區。  河南、湖北、山西三省是國內青銅器造假最嚴重的地方,尤以河南為盛。「河南造」是一個讓收藏界和鑑定界都頭疼的詞,不少專家都曾經栽在「河南造」上。走進北京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場,每個青銅器銷售點都有產自河南的青銅器。
  • 文物販子造假多殘忍?將玉塞進活羊體內,3年後殺羊取玉再賣天價
    意思是有道德有原則的人喜歡錢,但只通過符合道德倫理、不犯法、不傷天害理的途徑獲取錢財。在道德教育發展如此之高的如今,似乎每個人都該是自取愛財但取之有道的君子,然而,在各種產業鏈的造假事件卻層出不窮。在文玩市場,總能遇到價格高的嚇人的一些文物,不少人都想佔為己有,願意出高價獲取自己所心儀的文物。
  • 2020年古董拍賣場上的風起雲湧,國有文物商店的明清玉器拍賣專場
    國有文物商店舊藏玉器一直以來都是是嘉德拍賣玉器拍品來源的重要特色,2019年和2020年嘉德都以國有文物商店舊藏為主舉辦了專場明清玉器拍賣,成績均甚喜人。看來在玉器領域文物商店庫出這塊金字招牌依然閃亮。而這件立鳳之所以被人詬病價高不值,主要是其比起作為封面的乾隆玉爐來說精細不足,雕工粗放,玉質更是未列精品。更有甚者說它不僅毫無美感,還髒兮兮的。
  • 中國文物造假與鑑定黑幕大調查
    在保利撤拍的3封信中,有兩封被通信人、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社長魏同賢指為偽造,對此保利方面表示:「相關拍品已撤拍,不予回應。」這為近年來文物和藝術品拍賣市場亂象又添一新例。「20年時間,從零到現在的幾百億,市場發展迅猛勢必帶來很多問題,比如人才問題,對這個行業特性的認知問題等,都存在著缺陷。」
  • 文物鑑定這潭水到底有多深
    在全民收藏時代,鑑寶節目滿天飛,鑑定專家層出不窮,然而在收藏界,文物真假難辨、參與造假、賣鑑定證書等新聞也層出不窮。文物鑑定憑眼力和科技檢測到底靠不靠得住?在收藏紅火、造假猖獗的時代,文物鑑定這潭水到底有多深?
  • 為何故宮600年來屋頂都沒鳥糞?到底有何「玄機」?
    為何故宮600年來屋頂都沒鳥糞?到底有何「玄機」?故宮在不少人的眼裡應該都是一個非常聖神的地方,即使是到了今天在故宮裡面還是有著很多沒有開放的區域,關於故宮的傳說也一直沒有少過。對於不熟悉故宮的人而言會覺得哪裡都特別的相似,故宮做為幾朝的皇宮,每一個朝代都在前朝的基礎上進行修建,佔地面積非常大,大大小小的宮殿不計其數,要是進去裡面遊玩沒有人帶領或者是導航,怕很多人走了進去就很難出來了,不知道大家在遊玩故宮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神奇的事?就是故宮中很少見到鳥糞,於是很多的人都會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故宮600年來屋頂都沒鳥糞?
  • 羊腿怎麼做好吃 羊腿的營養價值
    現在是冬天,有許多人都會吃羊肉取暖,而羊腿也就是羊身上的腿,羊腿可以說是羊肉最有營養的部分之一,許多人都喜歡吃羊腿,那麼請問羊腿怎麼做好吃?羊腿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可以吃羊腿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故宮文物「外遷」奧森瞭望塔
    未來5年內,故宮還將把院藏的家具、玉器、青銅器、瓷器等「外遷」至此,開辦系列展覽傳播故宮文化。故宮博物院精品文物館內,觀眾在參觀清代宮廷金銀器    參展文物涉及筵宴陳設等    據介紹,「金碧輝煌」是故宮精品文物館的第一期展陳,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從北京故宮鎖倉文物中遴選而出。